房屋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

程海燕

嫩江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

摘要:经过数十年的实践,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经形成完善的施工体系。很多房屋建筑、桥梁结构都是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建造而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不在单纯的关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还希望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工作人员有必要分析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积累施工经验。

关键词:房屋建筑;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管理

新形势下,建筑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建筑空间,还逐步提高了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材料在特定时间内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无法满足新型建筑提出的需求,因此逐渐被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取代,初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使用在特种结构或者工业建筑和桥梁中,现阶段已经逐步向房屋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的方向拓展。

一、准备阶段的管理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具备极强的专业性,需要多项工艺配合完成,涉及到繁琐的细节。分包单位不仅需要满足资质需求,还要拥有良好的设计能力,可以应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专业的分包单位来说,不可完全依照原设计单位的图纸或者节点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要全面了解工程现状以及工程特征。进一步深化线形图。专业分包施工单位为提升建筑质量,会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各个工序,详细了解并掌握施工周边环境,确保制定的施工方案满足工程需求。施工方案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良好的施工方案对建筑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存在缺陷的施工方案会给工程的顺利开展带来负面影响,制定施工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因素,例如施工组织、工期以及安全质量等。施工方案不仅是实施施工组织的直观体现,也是在同一空间中做好时间与作业面的安排。为此,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围绕人力、物力以及机械等核心内容进行管理。充分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结合工程特征,合理安排工程要素。

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实施阶段的管理

1.安全管理的细节

预应力专业分包施工的特点相当鲜明,不仅存在多项交叉作业,还涉及到高空作业以及复杂的作业面。要想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与价值,需要与相应的机械设备配合使用。因此,预应力专业分包施工的机械使用频率相当高。因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预应力施工安全管理面临极大的难度。管理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确立管理重点,做好安全控制。

(1)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和相关机械设备,焊机、液压油泵千斤顶、电机等安全使用规程的学习,使得专业施工的管理人员及工人,既能掌握本专业的各个工序安全注意事项,又熟悉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严密监控危险源较多,作业条件复杂的预应力张拉阶段,张拉作业多为临边或洞口作业,工作面间还存在交叉作业,机械使用频率较高,现场作业面内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专人全程旁站监督。从而杜绝伤亡或质量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完善、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体系。

2.管理施工技术

(1)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①检验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是预应力工程的关键材料,目前房屋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钢绞线,其中常用的规格为1×7-15.20-1860,约占90%以上。施工中应优先选用材料质量稳定,有质量保证体系的企业,且预应力筋的进场验收应严格控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分批次(按照钢号或进场批次)进行进场验收,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影响张拉理论计算伸长数据,对施工张拉量有直接影响,预应力筋的极限抗拉强度、总伸长率为1%的负荷、非比例伸长为0.2%的负荷和伸长率等综合反映了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并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其它如钢绞线松弛级别则反映钢绞线的应力随着时间的徐变(衰减)。一般钢绞线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以上几点,了解检查相关复检项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便能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②控制其它辅助用材

如波纹管、零星材料等按照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即可。

(2)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前期技术管理工作,前期是指预应力工程合同签订后,进场施工前的这段时间内的技术的管理。预应力专项工程的深化设计及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深刻理解原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又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安排、施工作业工序、施工作业分段、结构分段及预应力分段的合理关系,同时应保证其施工乃至设计方案的安全可行性。认真仔细研读原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要求,必要时要进行二次结构验算的复核,最后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调整详图,使得其技术先进、安全合理、施工方便。在确定施工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现场施工条件、总包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段划分、张拉段划分、预应力工艺特点等因素,最终确定专项工程施工方案,这是前期技术和施工经验的产物,最终指导后期进度、质量、成本的控制管理。

进场施工实施阶段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这一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是最为复杂的,既要控制质量又要兼顾进度,既要安排本专业施工,又要配合整体施工的需要,是对前期施工方案的检验,更是对施工管理者经验与能力的综合性考验,应从以下几方面充分考虑:做好技术交底,因预应力施工工艺的专业性较强,目前施工作业人员甚至施工管理人员对这项技术不太熟悉,这就体现了专项施工技术交底的必要性,也就要求了交底必须全面具体。施工技术应包含以下内容:施工工艺流程,尽可能全面;相关工种的注意事项、包括对钢筋安装绑扎、模板脚手架支设方案、混凝土浇筑等方面;成品保护;对专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工艺施工交底、工程作业特点交底、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3)控制张拉质量

张拉施工质量在于控制应力的准确,而力值得准确控制靠的是"应力控制,伸长校核"。伸长量是预应力筋张拉的进一步质量控制。预应力筋理论计算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的误差应在依6%之内。

(4)灌浆

在后张有粘结结构中,通常在张拉之后孔道内必须灌注水泥浆或专用灌浆料。灌浆的作用在于:保护预应力筋免受锈蚀,保持结构耐久性;使得预应力筋通过灰浆的粘结力与周围混凝土行成整体,更好的抵抗预应力梁的裂缝;因此灌浆工艺必须从人、材料、机械与方法四方面努力,保证灌浆的饱满、密实。

结语: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公共建筑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应用。促进专业新技术的发展,加强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的交流学习,全面提高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让新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黎旦.浅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3(6).

[2]李宏远.浅谈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业,2016(3):94-95.

标签:;  ;  ;  

房屋建筑工程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