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陶映霓[1]2010年在《《中学生物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民经济、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日趋密切,提高生物领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素质的提高体现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首先是对生物教师的职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指导。同时作为一门实验性浓厚的自然学科,实验知识、技能以及实验教学技能对于教师的职业素质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概况,分析中学生物课程改革对新教师的要求、实验教学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育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课程研究的目标与意义。文中第二部分阐述在教材建设中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与动作技能形成等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同时也渗透STS教育理论。文章第叁部分对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教材结构的设计与内容的选择以及编写的特色与呈现方式进行详细阐述;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针对性地案例分析。本文最后一部分总结生物实验教材建设过程中所得的诸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增加教育实践投入;在实践中科学调整和选择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等建议,也对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本课题通过分析全国19所高校开设的中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现状,悉心编写《中学生物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材,并且力求针对目前高校在中学生物师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突破,为学习者进入一线教学所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教学与研究能力提供支持。

赵晨曦[2]2014年在《生态化教学视域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生物学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完成实验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关乎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生态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展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使教与学不再是刻板的模式,而是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将教与学融于兴趣和探索的进程中的新的生态教学方式。具体来说,生态化教学就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后现代主义教学观等教学理论研究现实中复杂的教学问题,强调用生态、发展的眼光看待教与学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所以本论文以生态化教学理论为指导,将生态化教学有机地贯穿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始末,将实验教学的诸要素融合教学中,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教学生态系统整体中,各个要素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使学生对生物实验原理、操作、进一步探究等环节达到一个较高层次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做实验的层面上,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的身心向着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和统计分析法叁种研究方法。为了掌握高中学生在生物实验课上的实际情况,作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某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同时参考了大量与生态化教学相关的文献,借鉴教育学研究领域着名专家和学者的观点,结合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本人自身的一些看法,针对现阶段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几个实验为代表进一步阐述生态化教学的优点,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为现阶段工作在一线的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参考,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发展,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沈婷华[3]2004年在《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所具备的作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已有的创新理论基础上,以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实验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内容要素、实施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经验,探讨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实验教学环节改进和创新、实验内容的改进和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期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

吴永健[4]2006年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理学是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学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所具备的作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已有的创新理论基础上,以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实验理论为指导,从理论上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内容要素、实施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他人的经验,探讨了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实验教学环节改进和创新、实验内容的改进和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期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王占军, 徐楠楠, 徐忠东[5]2016年在《苏教版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文中指出自初中生物新课标实施及初中生物实验考试成绩纳入中考总分以来,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已备受广大教师们所关注,实施有效的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是达到实验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笔者根据初中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这一实验为例,开展苏教版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并结合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教师在使用该评价体系时的注意事项,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推广及应用。

杨祖芳[6]2017年在《微课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根据传统实验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引入微课这一辅助手段有效地补充传统实验教学。文章从微课的选题到教学设计,同时结合案例详细阐述了微课对解决学生的困惑和易混淆的实验步骤、原理的问题,并因地制宜设计探究性实验进行开发,在实践中对微课在实验教学的应用进行反思。

鲁得春[7]2006年在《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我国的中学担负着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双重任务。面对新世纪经济、科技、人才竞争的挑战,学校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培养“四有”新人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己成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关注和急盼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物理教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固然是主要任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中学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的教育事实却是“重智育,轻德育”。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在自己的教学中利用好一切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做贡献。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讨与研究。1.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分析;2.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指导理论;3.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林水啸[8]2001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各个体系、各个领域都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为此,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本文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出发,结合本人在①构建可持续发展学习系统;②重视发挥学习内在动力系统作用;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观和教育观;④加强科学、技术、杜会教育等方面进行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与中学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概念以及所包含的持续性、公平性和共同性叁原则的新内涵。这种教育体系既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更注重知识的方法性、应用性和发展性;既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化学素养,也着眼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励学生质疑、思辨和创新;既将化学作为一种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工具;又能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既满足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又能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倡导的基本精神,无疑代表了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刘丽丽[9]2013年在《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中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作为研究生命活动内容和规律的生物学来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阐述了高中生物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动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12个班620名同学进行生命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模糊不清,但大多数学生能够关爱生命、乐于帮助他人,懂得感恩,能够积极对待困难和挫折,愿意接受生命教育。鉴于上述情况,作者从现行的生物学教材入手,充分发掘每一章节内容中所蕴涵的生命教育素材,探索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并通过案例教学将生命教育的内涵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雷小凤[10]2012年在《普通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本课题是对上海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系统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旨在建设一门以提高本科生生命科学素养为目标,体现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普通生物学课程。综观国内生命科学导论类课程的建设情况,缺乏对于课程建设的系统性研究,所开设的课程也往往存在着没有明确的目标体系,课程内容选择缺少依据等现象。能体现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特色的普通生物学课程方案更是鲜见。在此背景下,该课题以上海师范大学现有的普通生物学课程为基础,本文拟从普通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以推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目的,侧重从理论层面研究高等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基础课普通生物学的课程建设,在对上海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建设现状调查以及分析的基础上,为上海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建设成为本校乃至全国特色专业课程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首先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有关本研究的生物课程建设的现状等理论以及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基本课程理论与概念、本课程建设对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意义和地位、课程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及发展趋势及后现代课程观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其次采用访谈法和自编问卷网络调查法,详细了解本校普通生物学课程及其他高校本课程目前的建设现状,将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开设现状、网站资源建设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相关问题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与研究,总结目前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实施、推进;再次采用归纳总结法、综合比较法对课程建设进行实践与探索,详细分析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立体化教材的实施改革以及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法与总结归纳法,以搜集到的有关高等院校普通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典型案例为基础,探索其特点、特色,对课程教学网络资源库进行创新建设,包括网站内容的设计、内容更新完善及交互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等。基于实际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综合普通生物学课程建设的理论分析,对本课程建设提出如下战略选择建议:改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师生交往,建设实践性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修订教学大纲,论证教材,保证重点;重视教学研究,加强系列课程建设;建立普通生物学词典,变式课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等等。力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程建设,将形式与内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体现着理论与实践交替互动、协同促进的过程。笔者希望该研究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科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化建设的第一步,为课程的不断完善打下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中学生物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教材建设研究[D]. 陶映霓.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 生态化教学视域下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D]. 赵晨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3].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D]. 沈婷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4].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D]. 吴永健.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5]. 苏教版初中生物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J]. 王占军, 徐楠楠, 徐忠东.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6

[6]. 微课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杨祖芳. 教育信息技术. 2017

[7].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 鲁得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8]. 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探索与实践[D]. 林水啸. 福建师范大学. 2001

[9]. 高中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 刘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10]. 普通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 雷小凤.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