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王泽鑫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王泽鑫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的大力支持。在目前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高支模,高支模不仅质量要求苛刻,而其对施工安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并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指工程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支撑性模板搭设,是一种建筑工程的高空作业方法。其适应性与承载能力愈发凸显,为充分发挥高支模技术的应有效果,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就需要不断强化其施工质量,严格遵循相应技术标准与施工要求,严格按照相应施工流程与作业规范,保证高支模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化,通过高支模技术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1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要求搭设支撑性模板,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有提升的施工技术,就是人们所说的高支模施工技术。通过长期的应用得知,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其呈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危险性高。由于这一施工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的施工技术,所以其不仅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审核,保证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2)施工难度大。由于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如果安全管理落实出现误差,就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水平方向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大于8.0m,同时横向跨度与垂直方向所搭建的独立支撑的高度必须超过18.0m以及6.0m,才能确保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高支模施工流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虽然在房建土建工程中是一种辅助施工技术,但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整体性能方面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是通过在高空中搭建模板而建立起支撑性的体系,增加施工对象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该技术的应用规模在逐步提升,整体施工跨度可达18m以上,水平混凝土模板构件实际支撑高度达到8m左右,在实际施工时,对施工人员来说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必须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施工之前需通过在高支模旁边设置支撑点的方式来保证高支模支架的平衡。然后依次是测量放线、搭建龙骨、安装模板完成搭建支撑性模板的搭建,完成模板搭建后利用钢筋对模板进行绑扎固定、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符合拆除标准时实施模板拆除。

3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3.1高支模的检查

施工人员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前,必须安排施工经验丰富且专业技能水平高的施工人员进行高支模的检查,确保高支模结构的各个细节都符合土建工程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土建施工之中,必须要有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按照规章行事。施工人员如果对高支模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必须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校正,才能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高效安全进行。

3.2楼面安装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楼面安装运用时,重点是做好支撑设置,确保支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因高支模模板变形造成的体系失稳现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行业规定的施工流程来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安装楼面支顶时,需提前对楼面安装中涉及到的轴线和梁防线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楼面高度和水平度的精确性。然后沿着纵向横梁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和固定,要充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水平程度。脚手架的安装方式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于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在将脚手架两端进行锁紧固定的基础上,确保脚手架足够稳定的前提下再在两侧方向上安装,同时要确保上层脚手架与下层脚手架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两侧的立柱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3质量控制

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可能产生的所有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1.轴线偏位控制(1)保证弹线的准确性,在每一层都要从相同的基准点出发对轴线进行测量,同时根据相关规范予以复测,以确定其精度能否达到相关要求。当轴线数量较多时,为缩短工期,可在中间挑选若干点实施复核。(2)对于成排柱子,需要准确弹出通线。对于梁体边线与轴线,应先使用墨斗于楼层地面进行弹线,然后引测至柱子上,作为复核时的标准,避免梁模板产生位移。(3)竖向钢筋不能有严重的位移,若有部分钢筋发生偏移,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校正。(4)柱脚部位应使用短钢筋和柱钢筋进行焊接,将其作为限位措施。对于限位措施,一般每边应达到两根以上,在电焊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柱钢筋。2.垂直偏差控制(1)支设柱体的模板时,需要利用线锤对垂直度进行校正;对于成排的柱子,需要先对两端的柱模进行支设,经校正确认无误后,在顶部设置麻线,然后以麻线为依据进行中间柱模的支立。(2)设置在梁侧模顶部的次梁需要使用斜撑将其固定于横杆,底部在水平方向上的倾角应控制在60°以内。侧模也应使用斜撑进行加固,以保持稳固。3.侧模胀模控制(1)在柱模外侧需要设置柱箍与次梁,其中柱箍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40cm以内,并且模板和柱箍间需要使用榫子塞紧,避免产生漏浆与凸起。相对于两边,柱箍应处在相同的水平面上,避免产生翘裂,从而保证刚度。在木模下口还应采用木方与横杆顶紧。如果梁底侧模所用通长木方需要作为桁架支座,则木方的下部还要设置短柱。(2)对于扣件拧紧程度,会对支架整体承载力与稳定性等造成很大影响。良好的拧紧程度能保证扣件具有良好抗拔能力、抗滑能力和抗扭能力。然而,拧紧程度不可太大,否则可能产生滑丝的现象,在施工中工长应做好抽检。(3)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不可使用强震器对模板进行强震,也不能随便拆除和移动拉杆。对于竖向构件应进行分层浇筑和振捣,同时对施工速度予以严格控制,以免产生侧压力。

3.4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作业

施工作业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采用商品砼,通过混凝土罐车进行材料运输。采用混凝土泵与汽车泵进行混凝土输送为混凝土浇捣提供支撑。在实际浇捣时,首先从梁中心位置向两侧进行同步推进浇筑,在实际施工作业时,混凝土浇筑时,浇筑高度应当在145mm以下,均匀堆放混凝土材料。通过泵送混凝土材料至施工现场时,应就混凝土进行迅速平铺施工,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应用标准进行振捣施工,切实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能够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均匀有序地进行混凝土振捣,避免混凝土振捣不够完全或混凝土质量未达到标准等问题。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切实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其应有效果,完成高支模工程搭建之后,还应做好高支模工程的严格验收,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整体效果,强调工程的技术性,重视工程管理水平,强化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戴克任.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2018(32):27+33.

[2]冉德安.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J].经贸实践,2016(22):277+296.

[3]李兴鹏,付雄铖,陈家豪.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19):113-114.

[4]赫振国.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1):14.

标签:;  ;  ;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王泽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