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论文_肖浏骏,刘蕾蕾,纪洪亭,曹卫星,朱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冬小麦,中国,主产区,赤霉病,化学,云南,河南。

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论文文献综述

肖浏骏,刘蕾蕾,纪洪亭,曹卫星,朱艳[1](2014)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拔节后低温胁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中低温胁迫频发的现象,分析了中国冬小麦主产区1960-2009年161个站点拔节后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研究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拔节后低温累计度日(CDD)、降温幅度(TDA)、降温速率(TDR)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拔节后低温胁迫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定量低温胁迫对中国冬小麦主产区产量波动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拔节-抽穗期低温胁迫呈现显着的生态区域差异,黄淮冬麦区最为严重,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次之,北方冬麦区相对较轻;在时间分布上,近50年来低温度日呈减少趋势,但近30年来降温幅度和降温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都的降温幅度分别以0.42℃··yr-1和0.45℃··yr-1显着上升,降温速率分别以0.39℃·d-1·yr-1和0.50℃·d-1·yr-1显着上升,表明近30年来低温胁迫风险加大。在整个小麦主产区,拔节后的低温胁迫指标与产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低温度日(CDD)和降温速率(TDR)的变化可以解释20%的产量变化,其中低温度日(CDD)和降温速率(TDR)的变化对产量波动的贡献率分别为10%和15%。同时降温速率(TDR)的变化对北方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的产量波动贡献率分别为14.8%、22.6%、15.2%、15.2%。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量化拔节后低温胁迫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适应性对策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0-29)

刘兵,刘蕾蕾,田利迎,曹卫星,朱艳[2](2013)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胁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对极端高温极为敏感,然而目前极端高温的时空变异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中极端高温事件频发的现象,分析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1960-2009年抽穗至成熟期内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研究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日数、高温强度、累计高温度日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胁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了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波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冬小麦抽穗后高温胁迫呈现显着的生态区域差异性,其中黄淮冬麦区高温胁迫最为严重,北部冬麦区次之,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相对较轻;时问分布上,整个研究区域小麦抽穗后高温胁迫呈明显加重的趋势,并且南部地区的高温胁迫较北方地区更为严重:此外,高温胁迫年际问的波动与小麦产量年际间的波动显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造成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减产29%。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小麦生产适应性对策、培育小麦新品种等提供技术支撑,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0-21)

申成美,李伟,孙海燕,王云鹏,刘红霞[3](2012)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株的毒素产量与致病力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广泛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产量的严重损失,赤霉病菌所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ON)毒素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试验对采集和分离自中国4个小麦主产区的小麦赤霉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测定,并采用HPLC方法检测了病麦粒中DON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DON化学型菌株群体的DON毒素产量显着高于NIV化学型菌株群体(P<0.05),3-AcDON化学型菌株群体的DON毒素产量显着高于15-AcDON化学型菌株群体(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有小麦赤霉病菌株的DON毒素产量与病菌致病力均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钟萱,苗雁辉,朱晖,孙醒,张延峰[4](2011)在《2000多座专供站服务农民抗旱保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降水量明显少于往年,旱情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中国石化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抗旱工作部署,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加大柴油增产增供力度,同时在受灾省份国省道和农村地区设立2000多(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1-02-17)

胡迎春,李伟,陈怀谷,周益军[5](2010)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其致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禾谷镰孢菌群(Fusarium graminearum complex)引起的赤霉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目前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组成,对2008年和2009年从9省采集和分离的291株小麦赤霉病菌株,用PCR-RFLP的方法进行了镰孢菌种群鉴定。结果显示,其中245株为F.asiaticum,46株为F.gra-minearum,说明中国目前冬小麦主产区的小麦赤霉病菌主要致病菌仍为F.asiaticum和F.graminearum,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以F.asiaticum菌株为主,黄淮流域及以北地区以F.graminearum菌株为主。利用PCR的方法检测了这些菌株产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化学型。在291株菌株中,255株为DON化学型(I),36株为NIV化学型(II)。在255株DON化学型菌株中,207株为3-AcDON化学型(IA),48株为15-AcDON化学型(IB)。在F.graminearum菌株中只发现15-AcDON化学型。在F.asiaticum菌株中,存在3种化学型,以3-AcDON化学型菌株为主,占84.5%,其次为NIV化学型菌株,占14.7%,15-AcDON化学型菌株只占1.1%。在小麦扬花期,采用单花滴注接种法对其中257株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供试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F.asiaticum和F.graminearum菌株群体之间的致病力无显着差异,DON化学型菌株群体的致病力明显高于NIV化学型菌株,产3-AcDON化学型与产15-Ac-DON化学型菌株群体对小麦的致病力无差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于金凤[6](2003)在《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及云南丝核菌属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丝核菌属(Rhizoctonia DC)真菌属半知菌门的丝孢纲(Hyphomycetes),无孢目(Agonomycetales),有性阶段为Ceratobasidium、Thanatephorus等担子菌的属,甚至与子囊菌(Ascorhizoctonia)有关。其遗传分化与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在无性阶段、有性阶段、在致病力及形态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通常以菌丝和菌核的形态习居于土壤,能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因此丝核菌属真菌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丝核菌属真菌特殊的形态特征使其种间的区分和鉴定相当困难,70年代提出的菌丝融合群分类法是当前对该属真菌最成功的分类手段,但它不能提供融合群间或亚群间及融合群内或亚群内更多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信息。分子生物学手段是检测包含丝核菌在内的真菌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的极其有用的工具。本研究(1)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纹枯病菌的遗传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2)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对采集自云南不同生态区域,分属不同融合群的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3)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及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发生在玉米、水稻两种不同寄主上的AG1-IA群内菌株的遗传分化状况进行了探讨。弄清了所研究的丝核菌属真菌的遗传分化与菌株本身的致病力分化、寄主以及生态环境条件间的关系,为将来利用基因工程等分子手段来控制该类群真菌的发生及危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将采自山东境内的55个小麦纹枯病菌菌株,按地区筛选出37个菌株进行苗期致病性的测定。根据不同菌株在叁个测试的小麦品种上平均病情指数的大小,即致病力的大小利用UPGMA法将将供试的37个菌株分为强致病组(包含4个菌株)、较强致病组(7个菌株)、中等致病组(18个菌株)和弱致病组(8个菌株)四种类型,表明山东小麦纹枯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2. 利用RAPD DNA分子标记手段对已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的36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选用15个随机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 扩增,共获得171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61个,占94.15%。利用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可以看出:遗传距离0.33,可将受试菌株分为4个RAPD组,WK-6、WK-37和WK-13都是单菌株群,其余33个菌株构成一组,它们都属于AG-D成员,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25,可将33个AG-D群菌株再分为7个RAPD组。说明受试的小麦纹枯病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供试分离物的RAPD分组与菌株致病力的大小无明显的相关性。将采自河北、安徽、河南、陕西、江苏、山东等中国冬小麦主产省份的37小麦纹枯病菌代表性菌株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为0.3时,受试的37个菌株<WP=12>3. 被分为3个RAPD 组,其中最大组的菌株均为AG-D融合群的成员,另外两个组分别包括两个和一个菌株,由于它们和和标准菌株AG-D的遗传距离比较远,其归属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对属于AG-D的成员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不同省份的小麦纹枯菌株的大多数都具区域相似性,来自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及江苏的菌株关系更加密切,与来自陕西的菌株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说明小麦纹枯病AG-D融合群菌株的遗传分化与大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4. 在对小麦纹枯病菌菌株进行RAPD 分析的基础上,从供试的72个菌株中有目的地选取21个菌株,对其5.8S rDNA-ITS区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23个菌株分子系统发育树,由序列比较结果及所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引致小麦纹枯病的双核丝核菌其5.8S rDNA-ITS区序列的相似度在52.1%-99.8%的范围内,受试菌株被明显地分为3个不同的组。其中较大的组是AG-D(或CAG-1)群的成员,其5.8S rDNA及ITS1、ITS2区的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似度很高,相似度为97%-99.8%之间,不同菌株其ITS区序列共有26个位点发生了缺失、插入、突变等变异。根据其变异情况,以支持率大于500的分组作为有效分组判断指标,18个菌株又被分为5个聚类组。说明被测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也能通过rDNA-ITS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现出来。但AG-D群不同菌株的分组尚未达到将其划分为不同亚群的水平。另外两个组分别各由3个菌株组成,与AG-D群菌株的相似系数为52.1%-54.2%。初步推断它们应是区别于AG-D群的另外融合群或亚群的菌株。5. 利用12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立枯丝核菌第一融合群的13个菌株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菌株被标记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受试的不同菌株间几乎无同质的DNA谱带,利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5将其划分为9个RAPD组,遗传距离0.95将其划分为3个RAPD组,表明受试的AG1-IA融合群的13个菌株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6.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对来自云南省不同地理环境的第四融合群和第六融合群的14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引物对供试的14个菌株共标记产生164条特异性的DNA谱带,多态性检测率为100%。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41将供试的14个菌株分为两个RAPD组,第一组由属于AG-4 群的8个菌株构成,第二组由属于AG-6群的6个菌株构成。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AG-4群的菌株(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3-05-01)

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对极端高温极为敏感,然而目前极端高温的时空变异及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针对目前小麦生产中极端高温事件频发的现象,分析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1960-2009年抽穗至成熟期内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研究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日数、高温强度、累计高温度日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胁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了高温胁迫对小麦产量波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冬小麦抽穗后高温胁迫呈现显着的生态区域差异性,其中黄淮冬麦区高温胁迫最为严重,北部冬麦区次之,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相对较轻;时问分布上,整个研究区域小麦抽穗后高温胁迫呈明显加重的趋势,并且南部地区的高温胁迫较北方地区更为严重:此外,高温胁迫年际问的波动与小麦产量年际间的波动显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造成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减产29%。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小麦生产适应性对策、培育小麦新品种等提供技术支撑,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论文参考文献

[1].肖浏骏,刘蕾蕾,纪洪亭,曹卫星,朱艳.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拔节后低温胁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C].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2].刘兵,刘蕾蕾,田利迎,曹卫星,朱艳.中国冬小麦主产区抽穗后高温胁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C].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3].申成美,李伟,孙海燕,王云鹏,刘红霞.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株的毒素产量与致病力的相关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2

[4].钟萱,苗雁辉,朱晖,孙醒,张延峰.2000多座专供站服务农民抗旱保苗[N].中国石化报.2011

[5].胡迎春,李伟,陈怀谷,周益军.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组成及其致病力[J].江苏农业学报.2010

[6].于金凤.中国冬小麦主产区及云南丝核菌属真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气象、农业站点空间分布图.graminearum与F.asiaticum分离菌群...引物S60对13个菌株的RAPD扩增图谱与NIV化学型菌群的DON毒素产量冬小麦主产区2004—2005年小麦生育期模...研究区域及地面观测点

标签:;  ;  ;  ;  ;  ;  ;  

中国冬小麦主产区论文_肖浏骏,刘蕾蕾,纪洪亭,曹卫星,朱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