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洋及南海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东印度洋及南海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论文摘要

2016年~2017年间,应用稀释法在东印度洋孟加拉湾(23个站位)、南海中北部(21个站位)和南海西部(23个站位)展开微型浮游动物摄食效应的现场研究,结果如下:1.2016年秋季东印度洋、2017年春季南海中北部、2017年秋季南海西部表层浮游植物细胞平均丰度分别为 7.85×103 cell·L-1、4.87×103 cells·L-]和4.78×103cells·L-1。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主要由硅藻和甲藻共同贡献(除了铁氏束毛藻),铁氏束毛藻在部分站位有异常高值点。秋季东印度洋浮游植物高值位于受冲淡水影响的S06站和受上升流影响的S01-17站;南海表层浮游植物分布和表层叶绿素a相关,在南海北部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明显大于中部海域。2.2017年春季和秋季南海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分别为101-374 ind·L-1(平均199 ind·L-1)和136-782 ind L-1(平均467 ind L-1)。四类微型浮游动物丰度组成差异性较大。对于春季南海中北部,异养甲藻和纤毛虫为最主要的种类,且和表层温度明显相关。在南海西部,微型浮游动物主要由无壳类纤毛虫特别是急游虫贡献(占总丰度的41%),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与叶绿素a浓度明显正相关。3.三个航次稀释法结果如下:2016年秋季东印度洋浮游植物生长率(μ0)为0.44-1.88 d-1(0.96±0.35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m)为 0.18-1.26 d-1(0.58±0.27 d-1),相当于每天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Pi)的16.23%-71.63%(42.28±13.72%)和潜在初级生产力(Pp)的 31.70%-256.85%(77.29±42.62),在S06 站和S01-17 站有着较大的生长率和摄食率。2017年春季南海中北部μ0为0.45-1.52 d-1(0.85±0.28 d-1);m 为 0.20-0.87 d-1(0.45±0.22d-1),对应的 Pi 和 Pp 分别为 18.13%-58.05%(35.15±13.22%)和36.74-91.15%(62.92±17.05%)。由于南海中部和北部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导致南海中部的μ0、m、Pi和Pp都明显大于南海北部。2017年秋季南海西部μ0为-0.3-1.65 d-1(0.71±0.43 d-1);m为 0.12-1.13 d-1(0.58±0.27 d-1);相对应的Pi和Pp分别达到 11.31%-67.70%(42.21±15.71%)和 26.49-126.53%(79.09 ±24.54%)。4.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与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明显相关。影响南海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生长率和摄食率在不同的海区均有高度的耦合性,即浮游植物生长率越大,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也越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微型浮游动物的组成和生态学作用
  •     1.1.1 微型浮游动物的定义以及组成
  •     1.1.2 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学作用
  •   1.2 微型浮游动物研究进展
  •     1.2.1 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     1.2.2 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的研究
  •   1.3 稀释法在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稀释法的优点
  •     1.3.2 稀释法的原理
  •     1.3.3 有关稀释法的讨论和改进
  •   1.4 研究海域概况
  •     1.4.1 东印度洋北部海域概况
  •     1.4.2 南海海域概况
  •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站位设置
  •   2.2 实验操作及样品采集
  •   2.3 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2016年秋季东印度洋
  •     3.1.1 海区环境特征
  •     3.1.2 浮游植物组成及丰度
  •     3.1.3 稀释法实验结果
  •   3.2 2017年春季南海
  •     3.2.1 海区环境特征
  •     3.2.2 浮游植物组成及丰度
  •     3.2.3 微型浮游动物组成及丰度
  •     3.2.4 稀释法实验结果
  •   3.3 2017年秋季南海
  •     3.3.1 海区环境特征
  •     3.3.2 浮游植物组成及丰度
  •     3.3.3 微型浮游动物组成及丰度
  •     3.3.4 稀释法实验结果
  •   3.4 比较与讨论
  •     3.4.1 南海表层海水微型浮游动物分布
  •     3.4.2 浮游植物增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大伟

    导师: 孙军

    关键词: 稀释法,微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东印度洋,南海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34,41676112和412761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4002),天津市高校创新群体培养项目(TD12-5003),天津市131创新群体项目(20180314),长江学者奖励计划(T2014253)

    分类号: Q958.8

    DOI: 10.27359/d.cnki.gtqgu.2019.000362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5936K

    下载量: 33

    相关论文文献

    • [1].在南海“兴风作浪” 美军机南海侦察活动考[J]. 坦克装甲车辆 2020(18)
    • [2].南海海道初探[J]. 南海学刊 2019(04)
    • [3].南海中深层动力格局与演变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 [4].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J]. 珠江水运 2019(23)
    • [5].鉴古知今 启智未来——首届南海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南海学刊 2019(04)
    • [6].南海研究的经纬脉络(二)[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0(01)
    • [7].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J]. 建筑实践 2019(12)
    • [8].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J]. 建筑实践 2019(10)
    • [9].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挑战与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9)
    • [10].基于语料库的中菲官方南海话语立场表述对比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1].冷战期间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2].南海周边传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0(02)
    • [13].《南海之晨》[J]. 政工学刊 2020(06)
    • [14].探秘“南海Ⅰ号”出水铁锅[J]. 文物天地 2020(02)
    • [15].“南海Ⅰ号”出水的石质文物[J]. 文物天地 2020(02)
    • [16].持续推进保护发掘和展示利用 为“南海Ⅰ号”的重新启航砥砺前行[J]. 文物天地 2020(02)
    • [17].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峡两岸南海政策发展演变的回顾与思考[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18].大国博弈与南海局势的发展——2019“南海论坛”综述[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0(03)
    • [19].美国南海政策的军事化及其影响[J].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2)
    • [20].南海民政“五大工作体系”提升群众获得感[J]. 小康 2020(14)
    • [21].专题:南海Ⅰ号[J]. 客家文博 2020(02)
    • [22].南海海洋开发与治理发展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3].疫情之下,美国继续在南海兴风作浪[J]. 世界知识 2020(11)
    • [24].晚清广东《南海氏族》考述[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5].南海区域海上执法合作可行性探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26].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海路园区航拍图[J]. 科学新闻 2020(04)
    • [27].中美大国竞争与南海话语权建设[J]. 探索与争鸣 2020(07)
    • [28].南海与周边海域表层塑料颗粒交换的拉格朗日示踪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5)
    • [29].南海大计划的三大突破点[J]. 科技导报 2020(18)
    • [30].南海海盆演变与深部海流[J]. 科技导报 2020(18)

    标签:;  ;  ;  ;  ;  

    东印度洋及南海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