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式液体分布器论文_李素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槽式液体分布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体,吸收塔,管式,层流,工况,填料,硫酸。

槽式液体分布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素珍[1](2019)在《槽式液体分布器优化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对于常用于石化中的塔设备内的部件,液体分布器进行分析对比,选取了应用广泛的槽式分布器,研制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槽式液体分布器,并在生产中进行的应用。从而能够对此类设备的操作,设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出清晰的分析方向。以便使改良后的分布器,能够大量投入生产,发挥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解决长期以来,分布器做为各个公司的核心技术,技术人员交流过少,造成信息不能共享,工作中缺少可以参考的经验,数据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张政,林仕,姚宁,刘曦,庄焜煜[2](2019)在《新型孔板式液体分布器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中常见的液膜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孔板结构的液体分布器。实验探究了进液流量、布液孔间距、孔径和分流区间距、温度等因素对于布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液体分布器布液效果良好,平均不均匀度最低可达0.074。随着进液流量的增加,液体分布器的各孔流量分布的均匀性也会增加。布液孔间距对不均匀度的影响随着进液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均匀度随着布液孔孔径和分流区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温度通过影响介质粘度和密度影响布液效果,不均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制冷》期刊2019年01期)

唐建峰,周军逸,张豪杰,杨文刚,张伟明[3](2018)在《晃动条件下孔槽式液体分布器的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级孔槽式液体分布器具有分布质量高、操作弹性大等特点,但对水平度的要求极高,为提高其在海上晃动工况下的适应性,需要对传统结构进行优化。基于各种晃动形式对孔槽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布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对受晃动影响更为严重的二级槽进行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找出晃动条件下二级槽的液体分布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结构优化措施并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增大二级槽入口两侧孔口的直径和增加竖直隔板,可以有效提高孔槽式液体分布器在静止和晃动条件下的液体分布质量;增加缓冲挡板,可以提高静止条件下的液体分布质量,但会进一步恶化晃动条件下二级槽的流量均布。优化后的孔槽式液体分布器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海上晃动平台或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的生产需求。(图13,表3,参26)(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8年09期)

唐建峰,崔健,修云飞,杨文刚,金新明[4](2017)在《海上天然气脱酸塔内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各喷淋密度下的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设备成为研究热点,液体分布器作为脱酸塔器中关键的塔内件之一,目前对其在海上晃动工况下的结构设计研究较少。本文选取出口数为52个的1.2m排管式液体分布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晃动平台和水循环系统组成的实验装置,对液体分布器开展静止、横摇5°和纵摇5°的水力学实验,通过改变喷淋密度,分析在晃动工况中,具有不同出口直径的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各支管孔口流量分布和整体孔口流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合孔口流速的合理范围以及孔口流量不均匀度较静止工况下的增大程度,确定出晃动时在各种喷淋密度条件下最优的孔口直径。结果表明: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在小尺寸孔径下受晃动的影响程度更小,但是出口流速较大;晃动5°以内的条件下,喷淋密度分别为4.4m~3/(m~2·h)、8.8m~3/(m~2·h)和13.2m~3/(m~2·h)左右时,孔径分别设计为4mm、6mm和8mm可以使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的孔口流速落在合理范围内并且维持较高的孔口流量均布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丁华,丁伟[5](2016)在《多碟式液体分布器在大型填料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碟式液体分布器由进液总管、进液支管、分液管、限流孔板、分液碟、落液管组成。具有分液均匀、流量调节范围宽、抗堵塞、重量轻、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型填料塔,可极大地降低甚至可消除液体分布的放大效应。详细介绍了碟式液体分布器在乙烯急冷塔、烟气脱硫塔、SO3热回收塔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6年05期)

杨帆[6](2016)在《晃动条件下管式液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传统液体分布器在海洋晃动工况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要求。管式液体分布器作为一种压力型液体分布器,因其液体分布均匀阻力小、操作弹性大、不易堵塞、不易造成雾沫夹带和发泡、易于制造等优点,在近年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其液体分布性能受重力影响较小的特点使其成为海洋晃动工况下液体分布器研究的重要对象。以管式液体分布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海洋晃动工况下的分布性能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管式液体分布器在不同晃动工况下的分布性能进行研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建设了一套用于探索晃动工况下管式液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实现对管式液体分布器在静止及晃动条件下的性能研究。建立了管式液体分布器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验证并用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结合实验和数值计算,首先研究管式液体分布器在静止条件下的分布性能,然后研究单自由度不同晃动形式对其分布性能的影响,根据结果研究不同单自由度晃动幅度对其分布性能的影响,然后根据单自由度下的实验结果选取工况研究两自由度耦合对其分布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改变进液条件及整体尺寸对管式液体分布器在晃动条件下分布性能的影响。本文可为海洋晃动工况下管式液体分布器的模拟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工程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5-01)

青霞[7](2016)在《基于海上工况的槽式液体分布器分布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能够根据海洋天然气气田的生产状况进行灵活配置,以其投资相对较低、建造周期短、便于迁移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塔器是天然气预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液体分布器是填料塔内最重要的塔内件,其性能的优劣对全塔效率的发挥起关键性作用,海上特殊的晃动工况对液体分布器的适应性提出了要求。分析海上晃动工况对槽式液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的影响特点并对分布器进行优化研究对提高填料塔在海洋晃动工况下脱酸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槽式液体分布器受海上晃动的影响开展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根据所得结果对槽式液体分布器进行相应的优化研究。采用一套槽式液体分布器晃动冷模实验装置,开展静止和晃动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的单一自由度晃动形式、晃动幅度和两自由度耦合晃动对槽式液体分布器一级槽和二级槽流量分布的影响。结合实验研究,建立了槽式液体分布器二级槽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不同的晃动形式、晃动幅度、晃动周期和耦合晃动工况对二级槽流场影响的模拟研究。综合实验和模拟研究的结果,对晃动条件下槽式液体分布器进行优化。得到结论:各种晃动工况下槽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布特性,摇晃运动对分布器分布性能的影响大于直线运动;对一级槽分配效果影响大小顺序为:纵摇>纵荡>横摇≈横荡≈艏摇≈垂荡,对二级槽分布性能影响大小顺序为: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垂荡,随着晃动幅度的增大,影响更明显;小周期时二级槽分布效果更差;两自由度晃动形式耦合时,液体分布器液体分布规律主要受对其分布性能影响较大的晃动形式的影响。在实验和模拟研究的结论的基础上,对槽式液体分布器进行了设计参数的改进和结构优化,较好地改善了海上晃动工况下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布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5-01)

王翊红,黄维秋,王文捷,叶青,钟璟[8](2016)在《新型管槽式吸收塔液体分布器的研制及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气体吸收分离中常见的吸收塔管式、槽式分布器液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管槽式液体分布器,并搭建直径1.2 m的吸收塔实验平台,对不同气相进料风速、不同喷淋密度下管式、槽式及管槽式分布器的液体分布情况和整塔压降,以及壁流效应进行了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风速对分布器的液态分布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新型管槽式液体分布器的不均匀系数逐渐下降,最大喷淋密度[L=6.99m3/(m2·h)]时其值接近0,相对于管式和槽式分布器分别下降6%和11%。不同风速下,管槽式分布器相对于管式、槽式分布器的整塔压降最高分别降低24%和16%;而且管槽式分布器壁流效应比管式与槽式的更不明显。最后,针对实验中管槽式分布器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对于在工业生产中喷淋密度大都大于实验时的喷淋密度,新型管槽式分布器将有更优异的表现,具有很好的规模化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唐建峰,杨帆,崔健,褚洁,张豪杰[9](2016)在《晃动对FLNG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油气开发的推进,填料塔被广泛应用于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设备(FLNG),对天然气进行预处理。填料塔的重要元器件为液体分布器,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填料性能和全塔效率的发挥。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因其驱动力为液体压力,能更好地适应海上晃动。为了研究海上晃动对其液体分布性能的影响,使用可以实现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垂荡6种单一自由度晃动的六自由度晃动平台,对排管式液体分布器进行静止、不同晃动形式和不同晃动幅度工况下的实验研究,测量各种工况下各孔口的出口流量,分析各种晃动形式和晃动幅度对其液体分布性能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①6种单一晃动形式中,横摇、纵摇对排管武液体分布器的孔口流量分布影响较大,横摇5°和纵摇5°使其整体不均匀度(M_o)值分别增大了35%和15%,其余晃动形式对其性能影响较小;②随着晃动幅度的增大,排管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布性能变差,横摇8°比横摇5°的M_o值增大30%,纵摇8°比纵摇5°的M_o值增大20%左右,艏摇运动下的M_o值变化不明显。该研究成果,为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在海上的应用及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6年01期)

高有飞[10](2016)在《D-2B型喷淋式液体分布器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Ф1 000mm的有机玻璃塔中,采用水对D-2B型喷淋式液体分布器的分布性能和液滴运动踪迹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D-2B型喷淋式液体分布器的分布不均匀度系数低于0.042,分布性能优异;不同液体流量下的液滴平均粒径大小在1 650~2 250μm,高于液滴沉降所需粒径800μm。在工业应用中喷头安装高度不低于500mm为宜。(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槽式液体分布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中常见的液膜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孔板结构的液体分布器。实验探究了进液流量、布液孔间距、孔径和分流区间距、温度等因素对于布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液体分布器布液效果良好,平均不均匀度最低可达0.074。随着进液流量的增加,液体分布器的各孔流量分布的均匀性也会增加。布液孔间距对不均匀度的影响随着进液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均匀度随着布液孔孔径和分流区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温度通过影响介质粘度和密度影响布液效果,不均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槽式液体分布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素珍.槽式液体分布器优化改良[J].广州化工.2019

[2].张政,林仕,姚宁,刘曦,庄焜煜.新型孔板式液体分布器的性能研究[J].制冷.2019

[3].唐建峰,周军逸,张豪杰,杨文刚,张伟明.晃动条件下孔槽式液体分布器的结构优化[J].油气储运.2018

[4].唐建峰,崔健,修云飞,杨文刚,金新明.海上天然气脱酸塔内排管式液体分布器各喷淋密度下的孔径研究[J].化工进展.2017

[5].丁华,丁伟.多碟式液体分布器在大型填料塔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2016

[6].杨帆.晃动条件下管式液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7].青霞.基于海上工况的槽式液体分布器分布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8].王翊红,黄维秋,王文捷,叶青,钟璟.新型管槽式吸收塔液体分布器的研制及性能测试[J].化学工程.2016

[9].唐建峰,杨帆,崔健,褚洁,张豪杰.晃动对FLNG排管式液体分布器性能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16

[10].高有飞.D-2B型喷淋式液体分布器的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6

论文知识图

多级槽式液体分布器喷淋实验中的槽式液体分布器Fi...槽式液体分布器尺寸图槽式液体分布器构设计贵州都匀电厂21700×19200烟气脱硫塔用...槽式液体分布器示意图

标签:;  ;  ;  ;  ;  ;  ;  

槽式液体分布器论文_李素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