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徐海顺[1]2014年在《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进程破坏了城市的自然水文过程,加之传统“以排为主”的管网工程措施的雨洪管理理念与体制,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雨洪问题,集中表现为:洪涝灾害频发、水环境持续恶化以及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新区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主体,是未来城市雨洪管理的重点区域,因此需要从规划阶段、在新城建设前,便引入具有前瞻性的雨洪生态管理理念,规避现有旧城区出现的雨洪管理问题。本研究以生态雨水基础设施(ESI)为核心理论,结合我国城市新区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编制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多目标、多尺度的中国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并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临港新城的雨洪生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理论与方法研究:(1)生态基础设施(Ecoligical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ESI)是雨洪生态管理的核心理论,强调生态系统有关雨洪调蓄、径流削减、水质保护、清洁水源提供等方面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注重自然水处理与人工设施之间的协调互动。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集中式、终端控制的BMPs-ESI和就地/分散式、源头与过程控制的LID-ESI以及传输型ESI叁个组分。(2)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具有多目标性以及多领域性,其核心是在“近自然软排水”雨洪生态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从水循环、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等角度,在不同尺度、规划编制阶段,对生态雨水基础设施的类型、规模、布局、结构等进行系统性的保护和规划,形成完整的生态雨水基础设施的网络体系,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雨洪管理和精明增长。(3)结合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提出了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体系、理论、方法与技术流程,包括叁个层面: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控制性规划以及生态雨水基础设施修建性规划。总体规划侧重考虑雨洪生态管理重点区域的BMPs-ESI的规划,雨洪管理景观安全格局(SWMSP)是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的规划成果;控制性规划侧重考虑LID-ESI的规划,有效透水面指标EPA(尤其是有效绿地EGA)是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控制性规划的规划成果;修建性规划则是对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确定的ESI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详细规划设计,指导工程设计与建设。应用研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立了上海临港新城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总体目标,建设了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数据库,并从区域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典型地块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控制性规划、生态雨水基础设施示范工程修建性规划等叁个层面展开了实证研究。(1)区域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实证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愿景下,对临港新城主城区的雨洪生态过程进行空间模拟分析,确定了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区域。结合BMPs-ESI适宜性评价,判别出BMPs-ESI的空间位置、组分及其关系,构建区域雨洪管理景观安全格局。研究区基于洪涝控制、径流削减、水质保护等单个雨洪生态管理目标的BMPs-ESI分别为5.71km2、1.81km2以及4.49km2。将单个雨洪生态管理目标的BMPs-ESI格局进行空间迭加、综合分析,形成了连续而完整的、系列化的区域雨洪管理景观安全格局SWMSP,SWMSP的用地面积为8.75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97%,它是研究区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应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开发建设。(2)典型地块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控制性规划实证研究结合生态雨水基础设施总体规划成果,基于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规划愿景,运用有效(不)透水面理论和USCSWEM下垫面分类方法,在利益相关方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五个规划情景方案,通过水量平衡分析,得出不同情景方案对应的EPA(EGA)的面积指标,并通过SWMM模型对情景规划结果进行验证,最终选定了两个情景规划方案(方案二S2和方案叁S3),分别对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基本项和优选项标准。S2对应的EPA、EGA面积分别为2.38hm2、2.02hm2,EGA占绿地面积、地块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7.69%、7.52%;S3对应的EPA、EGA面积为1.66hm2、1.30hm2,EGA占绿地面积、总面积的比例为50.16%、4.86%。(3)生态雨水基础设施示范工程修建性规划与设计实证研究对临港新城护城环路附近的两处生态雨水基础设施示范工程进行了修建性规划与设计,包括砂石生态过滤池、“阶梯式”多级梯度生态净化塘系统(挺水植物塘、沉水植物塘)、生态渗滤沟、表流湿地、复合生态塘系统、潜流湿地等组分。两处示范工程建成后,即使在暴雨、冬季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也可正常地运行,保持稳定的水质净化效果,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良好。

李彦[2]2010年在《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的稀缺性凸显。同时,人类活动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倍增。基于此,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改善人地关系的研究。如何协调土地利用中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有效化解土地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并探索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如何合理地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状况,为系统的协同管理提供依据,以适时适度地千预土地利用系统组织,促进土地利用系统良性运行,已成为土地利用系统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对于土地利用系统研究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掌握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施加人工干预,以达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高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均衡。作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主要手段,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自1987年开展第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以来,在过去的20多年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协调土地供需矛盾、改善土地利用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在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和刚性、加强规划的动态性等方面均有所改进,但是对于规划的对象——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而言,对其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土地利用系统自身存在着引导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规划作为一种他组织手段的引入旨在通过技术、行政等手段的实施,适时适度地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运行进行调控。因此只有在更加透彻地了解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结构、内在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作出方法上的改进,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提出保障措施。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传统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复杂土地利用系统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与系统复杂性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提供了新的范式,将复杂性科学与土地利用系统管理研究相结合是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它以土地利用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为基础、土地利用系统状态评价为前提、土地利用系统优化配置为核心、系统分析和数学模型为手段,以期最终达成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对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能够促进自组织理论方法、非线性科学、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等多学科的应用与交叉,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角,以协同学、灰色系统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构建了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逻辑分析框架,遵循系统演化机制分析—系统状态评价—系统优化配置的思路,从物理(土地利用系统组织特征及演化机制、土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状态评价)、事理(土地利用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人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管理)叁个维度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协同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土地利用系统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依据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构建了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逻辑分析框架,并立足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调控这一具体手段,对规划过程中物理、事理、人理叁个维度的内涵及具体内容分别进行了阐释。(2)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切入物理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灰色性及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复合性。进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揭示土地利用系统的演化机制。一方面通过系统演化轨迹及分叉类型、土地利用结构熵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系统演化进行宏观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灰色建模方法建立协同学方程对土地利用系统的演化进行模拟,从微观上实现对系统序参量的识别。(3)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土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理论模型对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状态及协调演化类型进行逻辑判断。进而,挖掘序参量中的隐含信息,采用序参量有序度法建立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结合子系统特征指数分析,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综合判定。(4)立足于事理维度,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面,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在体现系统自组织性、不确定性的同时,突出了多目标协同的要求,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易于实现规划方案的动态调整。依据生态优先理念,在进行土地利用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基础设施识别的基础上划定禁止建设区,通过土地利用分区管制进一步实现对土地利用布局的优化。(5)立足于人理维度,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跟踪管理的实现。理念的更新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及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手段的改进两个方面。研究构建了规划实施预警系统,并从土地利用计划台账管理与动态监测相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及动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改进方法。此外,强调建立参与式土地利用计划的规范化运行程序、切实实施土地利用计划的监督检查,以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6)对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的发展演化,在对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判定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土地利用系统优化配置的方案,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对土地利用系统进行研究是适宜并有效的。基于wsR方法论的土地利用协同管理逻辑分析框架能够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规划调控提供整体性的分析思路。(2)土地利用系统演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序参量及子系统间的协调。序参量是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的主宰者,确定系统的序参量有助于通过实施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握系统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要注意弥补系统组织中的“短板”,因为任一序参量或子系统发展的滞后都会造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降低。(3)灰色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生态优先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相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灰色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能够较好地实现多目标间的协同;以土地利用结构熵增最小作为规划方案的决策标准能够实现不同情景下的方案比选,得到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在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基础设施识别基础进行的土地利用分区及布局调整,有利于缓解土地利用的生态矛盾。(4)土地利用系统的适应性调控要依靠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动态反馈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是一个验证规划实施效果,并进一步根据动态反馈改进规划的过程。依此,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系统动态涨落的适应性调控。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土地利用计划不仅是规划目标调整的基础和依据,还应当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宏观调控的抓手。(5)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协同管理要真正做到“通物理、明事理、谙人理”。土地利用协同管理包含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土地利用系统自组织演化与他组织规划的协调、土地利用系统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协调等多个层面。在达到系统自身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管理过程中利益关系调整及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以提出合理、及时的调控措施,通过子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他组织耦合实现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张小虎[3]2007年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地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加于环境的压力,其与环境的脆弱程度共同决定了环境的质量。作为合理配置利用土地资源重要手段的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密切相关。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土地利用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期性、累积性、有时是不可逆转。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对土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土地国情以及环境问题,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刻不容缓。而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方法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发展和完善。因此,目前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研究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出发来研究目前在我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以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将其理论主要归纳为环境经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系统的输入与响应关系理论等;将其评价方法试探性的从来源方面进行分类,具体分为传统评价方法、政策评价方法和新发展的评价方法叁大类。然后,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以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社会、资源、环境叁大方面着手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物元模型对其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其实施以来对黑龙江省的环境产生了中等程度的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提出减缓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及建议,从而为土地利用规划在协调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叶林[4]2016年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叁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叁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叁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刘明[5]2016年在《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重要组成部分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配置资源的过程;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基础,是确定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强度以及人口、产业和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进一步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合理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启动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也强调要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明确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应性、限制性,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然而,现行各级发展规划或土地规划的编制,其出发点更多是选择GDP增长量等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作为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这是与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悖的。尤其在丘陵山区,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人地关系紧张,科学认知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尤为迫切。本研究遵循“现象描述→理论分析→方法探讨→实证研究”的基本研究思路,从总结当前资源环境开发与土地利用的现象和表现入手,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目标,搭建立足于丘陵山区背景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丘陵山区开发利用现状、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研究进展,归纳当前研究中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化的理论空间。一是基于承载力作用机理的系统性综合评价较少;二是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较为缺乏,且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丘陵山地区域的现实性;叁是承载力评价与土地规划结合研究几为空白,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范。(2)基于资源环境系统、人类经济社会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过程和机理解析,进一步拓展、丰富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将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了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和资源环境保障系统承载力。(3)总结归纳丘陵山区资源环境现状和土地利用格局的一般特征。丘陵山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依托和物质基础,为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物质和能量;与平原地区相比,丘陵山区具有更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紧张、承载力水平十分有限;空间分异特征显着。(4)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将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和保障系统承载力,分别评价资源环境建设条件适宜性、限制性和人口容量水平。在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评价方面,辨识和提取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因子,构建丘陵山区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迭置法和木桶理论原理得到资源环境约束系统承载力综合指数,根据评价结果将空间划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区、限制建设用地区和禁止建设用地建设区;在资源环境保障系统承载力评价方面,选取土地资源为主导因素,以镇域为评价单元,测度土地资源承载力保障条件下的人口容量水平,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提供依据。(5)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逻辑关系的剖析,探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为基础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方法。遵循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基础的原则、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相对一致性原则、空间管控原则、主导性等4个基本原则,结合“反规划”等规划技术手段,将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生态红线保护区、生态廊道区、都市功能发展区、城乡统筹综合发展区4种功能区类型。(6)以重庆市渝北区为研究案例,在深入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现状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对渝北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资源环境配置和土地开发利用格局的差别化分区管制策略和建议。

孟杰[6]2012年在《国外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研究及启示》文中认为城市人一直执着的追寻着理想城市发展模式,何为理想模式?——生态城镇无疑是当代正确选择。本文为开展国外生态城镇规划与建设经验的系统分析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生态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全文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研究进展。第一章为绪论,讨论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为研究进展,较系统地整理分析了国外生态城规划建设的进程和主要标准及内涵。第二部分为国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研究,包括第叁章、第四章。前者主要通过国外典型生态城市案例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其基本内容与特征;后者在前一章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方法。第叁部分为实证部分,选择榆中生态城镇与天水秦州区生态化建设为研究对象,第五章以榆中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分析了榆中区域多个城镇尤其是榆中盆地城镇的生态化建设;第六章,从承载力、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产业化发展几个方面分析了其生态化建设的方向。本文力图通过对国外典型生态城规划建设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生态城规划理论方法,进而借鉴其先进理论方法,进行我国榆中和秦州区城镇生态化建设实证探讨,希望借鉴国际的先进的生态城市经验促进我国生态城镇规划建设。

董祚继[7]2007年在《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客观对象。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所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的永恒主题,其间的相互不协调性愈加凸现。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利用土地,合理且公平地分配和再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如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基础,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土地利用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利用土地的历史。有史以来人类利用土地的丰富实践为土地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坚实基础。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最原始的需求,就是丈量土地和分配土地。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不断扩大,这是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动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进而要求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利用规划应运而生。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展。各国从其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出发,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经验和范例,值得系统地加以比较和借鉴。我国是文明古国,人民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国土全覆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与教训,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发展和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规划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的指导。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进行分析比较,系统总结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验与教训,根据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构建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展了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为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社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其中许多变化来自土地利用规划,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被看作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也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比较与借鉴,揭示出一国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因其基本国情、区情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共同需要,各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目标、方法、程序、管理等也有许多相似性,可供我们借鉴和吸取。通过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历史回顾,充分显示了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变化的态势。改革开放前土地利用规划适应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发展的要求,以工程布局、技术设计和现场铺图为主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规划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以总体规划为主要形式,形成了“地域(用地)分区+控制指标”为主的规划控制方法,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规划理念和方法日益得到重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结果表明:(1)对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有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生态思想、人本主义、可持续性等思想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土地利用国家干预论和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地利用演化理论、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和土地利用运行理论。(2)土地利用规划日益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成为必然,但以利用设计为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十分必要。(3)未来社会对土地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并呈多元化的特点,与有限的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呈日益加剧趋势,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粮食、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难点和重点。(4)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应当集中体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各项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促进集约、高效、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张翔[8]2011年在《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恶化导致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包容性开始被众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进入21世纪,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先后提出了 "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是指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更倡导一种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2009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党的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描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预见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将是"包容性增长"的五年。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与区域规划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多元价值观导向下规划理念的多样化,多利益群体参与下规划主体的多样化,多部门管理控制下规划体系的多样化,多尺度时空限制下规划层次的多样化,多目标决策引导下规划内容的多样化,多学科技术综合下规划方法的多样化。因此,规划领域要解决如此复杂的空间问题,已有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显得力不从心。鉴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提出了以包容性增长的共享共赢互惠互利的公平、协调与可持续增长理念为核心价值理念,对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将包容性内涵融入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使规划能全面地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合理的改善民生,促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从而,能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空间布局为重点,以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为路径,以精英式的决策与规划方式为依托的城市与区域规划范式。基于上述总体目标与研究思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专业GIS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支撑平台,以空间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管理学、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分析方法,构建多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理论框架,提出宏观区域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保障享有权、微观街区保障话语权的不同尺度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体系与分析模型,并分别选取淮河流域、南京市主城区以及福建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开展实证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当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变革、包容性理念的由来以及数字规划方法的革新等背景的研究,深入揭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其在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通过对包容性理论产生与实践及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的运用研究,从规划的可持续可参与性与可操作性角度,找寻当代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实现包容的差距与存在问题及运用数字规划方法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叁章为理论模式构建。通过对当代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剖析中国现今公权与私权的使用过度与不当,引出城市与区域规划是公权与私权矛盾突出的焦点与问题解决途径,进而提出了包容性规划的"公平正义"的核心准则以及叁大总体目标。进一步,分析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在多尺度中的重点,宏观尺度应保障发展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中观尺度保障享有权,解决人与城市的矛盾;微观尺度应保障话语权,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笔者构建了叁大尺度内包容性规划的理论模式。宏观尺度引入发展权的概念,对发展权进行分维分级,提出了发展权的实现原则、实现模式与分配方案。中观尺度将引入按需分配与外部性的概念,构建城市各类设施享有权分配的分析模型。微观尺度引入利益相对人与利益相关方概念,将话语权划分为强、中、弱叁个层次,进而划定各层次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模型。第四章为宏观流域尺度区域发展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综合运用各种社会经济统计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国家科技项目目标,选择淮河流域作为实证研究区,运用水文学D8方法对淮河中上游进行子流域划分,并与社会经济数据相耦合;运用分层线性模型,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引入水资源压力与水环境敏感性等因子,得出流域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区划,进而划定流域内城市的发展权——经济发展权、生态发展权和社会发展权。为了保障与落实区域城市的发展权,笔者引入了水权交易管理、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建立了全新的流域管理模式。第五章为中观城市尺度公共基础设施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在对传统关于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传统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式的以供应为主的分配模式无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而,引入按需分配的理念,根据居民需求自下而上的分配各类设施的享有权。在此理论模式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作为实证区,选择消防设施与生态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消防设施布局研究中,引入交通可达性、道路可靠性的概念,综合分析各站点的责任范围及其响应时间,在兼顾设施外部性的基础上,优化全市消防站点的布局。在研究南京市主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中,本文从生态效能与社会服务供需角度,综合评价全区绿地现状;同时划定绿地外部性影响范围——紧邻、可达与可视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绿地系统优化布局方法及外部效益公众化的建议。第六章为微观街区尺度城市更新包容性规划分析模型与实证。从话语权的主客体、空间区划、制度构建等角度出发,结合相关规划研究,选取长汀县店头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区,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踏勘,以及GIS平台的交通影响分析、可视性分析、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话语权空间区划,构建切实可行的听证反馈机制,予以保证当地居民的话语权。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提炼创新内容,指出不足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包容性增长理念应用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领域,运用跨尺度的思维方式、系统性地提出多尺度的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阐释了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的核心准则、总体目标与各尺度上的规划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宏观区域尺度保障发展权、中观城市尺度保障享有权以及微观街区尺度保障话语权的城市与规划理论模式。(2)在中观层面提出基于公共基础设施(绿地消防等设施)享有权,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以按需分配为原则,同时兼而考虑公共基础设施外部性的包容性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城市规划在公共设施研究领域仅从供给层面进行思考的不足,丰富了公共基础设施的研究方法体系。(3)在微观层面提出话语权的空间区划方法,将明确与规范公众参与的对象以及不同对象所具有的权利,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这将为我国街区层面的城市更新以及公共参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拓展了公共参与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公众参与的研究方法。(4)将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针对嵌套数据的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应用于流域社会经济与水质分析中,构建基于GIS的时间—空间分层线性模型,能够增加地理学、环境科学研究的分析视角,从流域层、区域层等多个递进层面上对应的社会经济不同变量的作用机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质污染的关系,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分析模式。(5)本研究首次结合路网可靠性与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不同时段道路通行能力与阻抗程度,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及人口分布密度,提出分时段消防车行车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将计算交通通行能力的有关指标代入可达性的计算方法,将传统宏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法拓展为适用于中观城市尺度的交通可达性方法。

王治新[9]2005年在《精明增长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模式》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几十年中对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交通工程学和城市地理学领域,学科思维的分异带来学科内部此方向研究各自侧重的同时也造成学科之间研究成果相整合的困难。在这种学术研究和随之实践体制的双重作用下,整合二者的研究面临学术内涵尺度不多元化和理论研究平台不结构化的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整合二者的研究,本文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精明整合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学视角透视,力图构建当代前沿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化背景下的整合理论及其规划模式。 其中理论构建部分阐明了精明增长中国化的内涵、以及精明增长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内涵两个主要内容,这两个内容同时也构成了论文的前两大结论。特别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合二者的叁元学科综合理论研究平台框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作为论文的另一个结论,规划模式部分按照“分析因素→操作导则→适用策略”的主线论述了规划模式在规划实践中的具体分析和应用方法。既是规划设计中思维的逻辑展现序列,也构成了规划方案形成后的评价依据。从而,精明整合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内涵得到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的双重展现。 此外,对于定位于定性整合研究的本文最后展望了后续定量化研究的可能方法与途径。然而,以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研究的发展轨迹来看,本文仅仅是城市规划学对此系统研究的初步开端,无论在结构体系还是具体的研究内容中试错的意义远大于研究成果可能达到的积极效果。 总之,本文精明整合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具有理论性、地域性、综合性的研究特点。论文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结论对于城市规划学对此的进一步研究,以及相关主体学科的参考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曾帆[10]2017年在《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全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震害长期威胁着我国城乡人居安全,也阻碍着城乡发展建设。然而当前我国在应急城乡规划领域研究基础薄弱,现实状况亟待改善。因此,从城乡规划学科领域进行震害防御和城乡安全建设研究成为我国需要长期进行的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四川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两次震后重建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城乡规划实践经验,首创了大量符合灾区各地重建规律的规划技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总结,尚未形成针对震后重建的规划理论方法。理论研究的缺乏会导致实践的困惑,反映在我国当前应急城乡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配套滞后等诸多方面。论文以四川两次地震震后重建规划实践过程及其经验为研究基础,从系统理论及方法角度对震后重建规划进行研究,建立了“问题提出——研究综述——系统分析——理论模型——案例实证”的技术路线。论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文献调查法、田野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震后重建的规划理论方法和实施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论文从系统论角度回顾了震后重建规划全过程,认识到震后重建规划是在特定时空范畴内诸多要素的协同配合,是一个典型的系统问题。而震后特定时空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该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系统或称体系。而震后重建环境的动态变化性,使得要素与环境、系统与环境以及要素和系统之间都无时不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交互,这就决定了该系统并非一个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系统。因此,论文将震后重建规划过程视为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性特征初步分析震后重建规划过程的构成要素,可发现组织管理和工程技术是其两大主要系统,属于典型的系统工程问题,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而系统工程至今已经发展到了体系工程的高级阶段,因此需要运用体系工程方法论进行研究。(论文第一章、第二章)(2)论文运用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TSI)方法论的系统隐喻工具(System Metaphor)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隐喻判识模型。目的是通过该模型获得对体系内部构成及其特征属性的认识,以此围绕其隐喻及特征匹配相应的体系工程方法论及方法工具。本研究通过系统隐喻模型进一步解析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认识到震后重建体系的两个核心组成系统——组织系统和技术系统,以及其子系统和要素构成,兼具硬系统和软系统的双重特征,需要以硬系统结合软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因此,论文以体系工程为主导,建立了软硬系统整合的多元方法论来进行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研究。(论文第叁章)(3)在整合系统方法论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理论模型。首先,本研究基于霍尔叁维结构的硬系统工程方法论重构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形成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叁维结构,据此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系统集成的概念模型。其次,本研究进一步对概念模型中的组织集成和技术集成两个主要维度进行逻辑细化,形成了震后重建规划的逻辑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聚焦研究震后重建规划逻辑模型中的技术集成维度,系统梳理了生命周期、学科支撑和规划体系叁类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的思维模型(ERTPM),提供了技术集成操作层面的基本思路和技术集成框架。而对于组织集成维度,论文借鉴了并行工程(CE)的原理及方法路径,建立了应急并行城乡规划管理模型(ECUPMM)。组织管理集成模型提供了技术集成的组织管理环境,是技术集成实现的组织路径。组织管理集成的结果是震后重建规划的组织系统构建,技术集成的结果是震后重建规划的技术系统,据此论文通过震后重建规划的逻辑步骤构筑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体系集成的综合集成框架。(论文第四章)(4)论文以四川汶川和芦山两次震后重建规划过程中的规划技术应用为实证研究基础,从实践中剥离出震后重建规划中涉及的专业技术,以我国学科分类标准为依据进行凝练表达,初步遴选出21项规划技术。本研究进一步通过Delphi法对规划关键技术进行重要性和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将震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分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通用技术和专用技术两大类,其中专用技术又依据震后重建规划的编制类型,分为了安置规划专用技术、总体规划专用技术、专项规划专用技术和详细规划专用技术4类,提供了技术集成的模块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震后重建规划体系综合集成框架,论文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技术集成,建立了震后重建规划关键技术集成的操作模型。具体到应用层面,则将技术操作模型细化为了安置规划技术集成方案,总体规划技术集成方案,专项规划技术集成方案,详细规划技术集成方案的具体指导应用。(论文第五章、第六章)本研究首次初步构建了震后重建规划的系统理论框架,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模型和实施路径,希望能够为今后可能发生地震的灾区灾后重建所有效应用,为震后重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城市新区生态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 徐海顺.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彦.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D]. 张小虎. 东北农业大学. 2007

[4].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

[5]. 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D]. 刘明. 西南大学. 2016

[6]. 国外生态城镇规划建设研究及启示[D]. 孟杰. 兰州大学. 2012

[7]. 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董祚继.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8]. 包容性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张翔. 南京大学. 2011

[9]. 精明增长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模式[D]. 王治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10]. 基于系统论的震后重建规划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D]. 曾帆. 西南交通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