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康复科466700

摘要: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约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方案种类繁多,但目前主要采用综合性早期康复治疗、综合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家庭康复训练及新技术运用等。临床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方法治疗,因此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综合康复护理;家庭康复训练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中约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康复治疗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康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是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主要机制。现将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进展综述如下:

1针刺结合康复治疗

1.1早期电针穴位刺激结合康复治疗

张仲锦采用电针穴位刺激与康复治疗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40例,电针穴位刺激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为治疗原则;康复治疗主要是以Bobath手法为主,结果早期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优于后期治疗组(P<0.05)[1]。

1.2针刺结合功能训练

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针刺结合功能训练(康复训练、按摩、被动运动,对肌张力高者采取小夹板固定),对照组予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上肢、手、下肢3个部位的Brunnstrom评分提高幅度明显提高。采用分期巨刺、拮抗肌取穴结合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结果疗效优于常规取穴及促进技术。

1.3电针结合改良上肢功能康复器训练

何希俊等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改良上肢功能康复器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分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2]。

3物理疗法结合康复治疗

3.1物理治疗结合康复治疗利用电疗进行神经肌电刺激和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可增加肌肉的收缩能力,协调主动肌群和拮抗肌群,有利于恢复肢体的随意运动,对抑制偏瘫后肢体出现的异常模式具有较好的作用。

3.2电疗结合康复治疗

3.2.1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

研究显示,神经电刺激配合PT治疗脑卒中偏瘫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康复组采用PT治疗(主要采用运动再学习方法结合Bobath疗法)和电疗(低频脉冲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电刺激等),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治疗(如针灸、理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FMA和MB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3.2.2电刺激结合药物治疗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T和电刺激疗法,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FMA积分、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

4药物结合综合康复训练

闫和美等将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代谢、稳定血压、降脂、降血黏度、防治并发症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综合康复措施,如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ADL训练、心理治疗等,结果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

5健肢功能活动配合常规康复训练

有研究显示,大脑皮质存在着同侧支配,即存在未交叉的运动神经旁路,此旁路在脑卒中的恢复中发挥着作用。健肢功能锻炼能够加速同侧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重建,进一步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早期健侧肢体活动可诱发联合反应,缩短疗程,而且健肢功能维持的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帮助患肢尽快建立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

6健康指导结合家庭康复训练

对康复组患者,由康复治疗师首先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知识教育,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弛缓期、痉挛期或恢复期)制定训练计划,基本内容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行走训练、站立与站立平衡功能训练、ADL训练等,结果康复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明显提高。

7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减重平板训练是一种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采用在个体最大平板速度上加速,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减慢平板速度训练;对照组采用逐渐有限增加平板速度训练,结果显示,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优于传统步行训练,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步速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仲锦.康复治疗结合电针穴位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2005,20(10):779.

[2]何希俊,谭吉林,黄永禧,等.针刺结合康复器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2):86—87.

[3]谢财忠,唐军凯,刘新峰.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28—130.

[4]闫和美,矫仁娟.脑梗死偏瘫患者综合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7):542.

标签:;  ;  ;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