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赔偿论文_王玄览

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赔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玻璃门,民事,民法典,灭失。

精神赔偿论文文献综述

王玄览[1](2019)在《医疗损害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司法适用研究——以《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海南省医疗损害案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证考察《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海南省医疗损害案件,发现法院在判决精神损害赔偿时存在赔偿标准不统一、计算方法错误等问题。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立医疗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出台相关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的司法指导意见,实现专业化审判,维护司法权威。(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法制》期刊2019年06期)

李鹏飞[2](2019)在《论侵害财产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民法通则》的颁布与实施中,精神损害赔偿成为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民事案件之中频繁出现精神损害赔偿这一关键词。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偏少,还需要做好持续深入到研究。(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1期)

陈伟[3](2019)在《员工享受工伤待遇以后,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主张一般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依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自然(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人才》期刊2019年11期)

张梦颖,林碧娜[4](2019)在《广东一审宣判一起“平等就业权纠纷”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珠海的樊女士入职某物业公司不到两个月,却在查出怀孕当天遭到解雇,与物业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后樊女士于今年4月25日以平等就业权纠纷为由提起诉讼。近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了一审判决,认定物业公司侵害樊女士平等就业权,判令其向樊女士作出(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11-02)

熊愈[5](2019)在《旅游合同违约中精神损害赔偿概述及相关制度构建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经济常态下,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增快,旅游成为了人们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首选。在此背景下,旅游合同纠纷的情况逐渐增多,在我国现行法律之中,侵权行为才能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就旅游合同而言,其属于以精神利益为基础的合同存在着极强的精神属性,所以理应受到法律救济,同时国外在立法方面逐渐承认旅游合同违约之精神损害赔偿具备的合理性,并存在对应的司法判例。(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马俊骥[6](2019)在《论侵害财产权益情形下精神损害的可赔偿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规定,"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品"受到侵害,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比较法上,特定情形下侵害财产权益所致精神损害可适用金钱赔偿。传统民法认为,"人"是抽象的主体,"物"是满足"人"的社会经济生活需要的客体,"物"的侵害并不导致"人"的精神损害。随着民法中形式的"人"到实质的"人"之转变,"物"与"人"之间关系的个殊性受到关注。对"物"的侵害,将侵害"人"在"物"上所体现的意志,精神损害源于对"人"在"物"上的精神利益之侵害。法律中明确规定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财产权益侵害之类型存在不足,概括规定"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品"受到侵害可获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西部法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张勇[7](2019)在《精神损害赔偿,不是想赔就能赔》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出了,亏也吃大了,老胡拿着判决书有些哭笑不得。老胡退休后,应聘到一家公司任仓库保管员,某天因工作中意见不同,与公司主管争执起来。当时,俩人是在玻璃门处争吵的,争执中还有了肢体动作,正在此时,玻璃门突然破碎,(本文来源于《长寿》期刊2019年10期)

刘余[8](2019)在《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各国合同法中均规定,当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部分不履行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对违约责任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国内外法学界尚有争论。随着社会发展,对因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提供法律救济,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本文首先对国外的有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考察,接着对其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就构建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一些看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7期)

杨立新,李怡雯[9](2020)在《侵权责任编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增加震惊损害赔偿》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法律规范下,第叁人震惊精神损害赔偿既不能为第叁人因近亲属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所替代,亦不能为侵害人身权益的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条款所包含,导致受震惊损害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正值民法典编纂之际,应当转变思路,从释法转变为造法。侵权责任编独立规定震惊精神损害赔偿不仅具有可行性,也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功效,故《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叁次审议稿)》第960条应当增加震惊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结合震惊精神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以及责任承担的内容,具体立法条文应当是"因实时实地感知被侵权人在侵权行为中遭受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近亲属,有权就自己受到的严重精神损害请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20年01期)

陆丹[10](2019)在《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厘定的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4月,原告王某接受被告某婚纱摄影店提供的婚庆服务,双方约定婚庆服务费为5500元,该婚庆服务中包括婚礼当天全程的跟拍录像以及后期光盘的制作。婚礼结束后,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光盘,被告先是一再拖延,后在原告的多次催要之下,承认自己将光盘遗失,并且没(本文来源于《江苏经济报》期刊2019-09-04)

精神赔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民法通则》的颁布与实施中,精神损害赔偿成为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民事案件之中频繁出现精神损害赔偿这一关键词。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偏少,还需要做好持续深入到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赔偿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玄览.医疗损害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司法适用研究——以《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海南省医疗损害案件为例[J].中国卫生法制.2019

[2].李鹏飞.论侵害财产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法制博览.2019

[3].陈伟.员工享受工伤待遇以后,能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J].中国卫生人才.2019

[4].张梦颖,林碧娜.广东一审宣判一起“平等就业权纠纷”案[N].人民法院报.2019

[5].熊愈.旅游合同违约中精神损害赔偿概述及相关制度构建思路[J].商业经济.2019

[6].马俊骥.论侵害财产权益情形下精神损害的可赔偿性[J].西部法学评论.2019

[7].张勇.精神损害赔偿,不是想赔就能赔[J].长寿.2019

[8].刘余.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法制博览.2019

[9].杨立新,李怡雯.侵权责任编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应当增加震惊损害赔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10].陆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厘定的标准[N].江苏经济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原告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不予支持原因分...①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与总案件对比;②全国307例医疗纠纷案件分布美国宠物诉讼案件多审判原告方华松与被告陆张英、方水明财产权...匪明。洪学军和石晓芹之闻存在情

标签:;  ;  ;  ;  ;  ;  ;  

精神赔偿论文_王玄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