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方法

初探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方法

王军四川省南部县大桥小学637300

【摘要】阅读是读,算是“听说读写”中的一种。理解是理清思路,解释内容之意。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这一手段,达到对阅读对象的清楚明了、了解得当。同时,阅读理解还有另一层含义。它也是语文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于小学语文亦是如此。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3-127-01

小学语文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确起到的是一个打好基础、固好地基的作用。在相关学习过程中,教师们对小学语文都不可谓不重视。作为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自然而然有着其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了阅读、背诵、听写等几大部分。其中阅读理解就是这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在这里,我们就将从教师的角度,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进行相应探讨。

一、阅读理解教学技巧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离不开习题的布置

习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好了,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如果没有用好,习题就是成为一个拖累。但是,习题往往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果能恰到好处的布置习题,能起到活跃课堂,巩固课程知识的作用。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中,习题是老师的法宝,可却很难激起学生的认同。可是老师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又必须要布置作业,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点。而这一矛盾点的中心就是学生和老师思想的不符合。这样的不符合从根本上来说是习题的恰当与否。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哪个老师,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都是布置相应的习题。这样的习题可以不用是书本上的具体习题。它们可以是一段话,一个行为,一个动作。总而言之,习题的呈现样式千姿百态,教师的布置却万变不离其宗,这样的话被作用在小学语文上亦是如此。

2.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此话一点不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早已有过无数次的案例,能够证实这样的观点。再者,早有科学家研究指出,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时,他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机体的各方面因素都会随之协调运动,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非常之高,近乎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也就是说事半功倍不在話下。与之相反的是人们在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时,往往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算这个人是极其富有责任心且才智不浅也会如此,这算是天性使然。

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应结合课内课外进行指导

教学只是课堂上的事吗?绝非如此!对教学而言,是不分时间和阶段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考虑和设计的时候绝不能死板地认为自己所要做的只有课堂上的那几十分钟。恰恰相反,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课外的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教师上课的时间也是一定的。在固定的时间里,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进行相应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我们把它称为课外学习。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缺少老师的管束。因此,课外学习在形式上就显得更为自由,可是我们都知道好的学习模式那一定是课内和课外相互结合协同作用下的结果,具体教学的课程一定是要结合课内课外学习,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应结合课内课外进行指导。换而言之,小学语文老师在考虑阅读理解教学时,不仅仅要设计课上的任务还要设计课后的任务,甚至还要使课上的设计和课后的设计达到一个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阅读理解解题的技巧

1.平心静气仔细审题

很多学生在拿到阅读题的时候,看见密密麻麻的字,有不少字都没见过,就开始发慌了。有些字是没有必要弄懂的,联系上下文就能猜出大概的意思,这对通读课文并没有多大影响。

审题不仔细,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低级的错误。看错了题目,或者没有准确理解出题人的意图,答案再丰富多彩都是白费力气。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效率,在审题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有的学生在喜欢逐字逐句地阅读,生怕错过重要信息,这是内心不自信的表现。只要在做题的时候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就没有自己做不好的阅读理解题。

2.认真答题言之有据

在考场上,考生无论对自己的成绩有无信心,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倾尽全力。阅读理解在答题的时候,答案不要简单,对于答不出来的题目,原则上是不能空着。按照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多的去填充内容,不要因为对自己的答案没有信心,就一字不写,让卷子空白着。

言之有据说的就是要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不能乱答一气。答案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答案理由要充分,不能凭空瞎说。和文章没有关系的内容不要说,答案要围绕文章来写,内容紧扣主题。

3.懂得取舍巧用“原话”

说到懂得取舍,很多小学生是做不到的。如果学生没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在答题的时候分不清轻重缓急,容易在打不出來的题目上浪费时间。考试题目都是难以相间的,对于简单的题目要优先做,分值大的题目要重点做,毫无头绪的题目最后做。掌握这个答题法则,在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学生容易拿到高分。

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可以用原文内容回答。有的答案是在句子中,有的答案是在段落中,有的答案是在标题中。有些问题答案比较明显,在文章中就能找到,比如人名或者时间、地点、实践名称之类的。出这样的题目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否筛选出有效信息。

4.想象说话联系生活

阅读题型多种多样,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学会把问题放到生活中去。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要你在生活中表达一下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所以,这就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总结,包括生僻字、多音字、同音字等,非常助于提高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也能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利用课余生活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让学生适应阅读的感觉与乐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要做好阅读理解解题,不光要掌握解题思路,还要反复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作为语文老师,要讲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并对练习中的错误及时纠正。想要让学生在考场上应对自如,就一定不能在练习的时候松懈。

参考文献:

[1]周文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术期刊《魅力中国》2010年27期;

[2]李冬梅.《小学语文教学语感训练之我见》,学术期刊《成才之路》2008年14期.

标签:;  ;  ;  

初探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