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薛广海,李强,刘庆,牛江舸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薛广海,李强,刘庆,牛江舸

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细粒尾矿,絮凝剂,绿色环保,沉降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文献综述

薛广海,李强,刘庆,牛江舸[1](2019)在《可降解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细粒尾矿的沉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沉降法在工业尾矿及废水的处理中被广泛应用,絮凝剂是混凝沉降法的核心。目前,针对细粒尾矿开发环保型絮凝剂是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以典型的细粒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细粒尾矿的理化性质、Zeta电位、粒度分布、X-射线衍射图谱等信息,针对性的开发了一种可降解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该絮凝剂对细粒尾矿具有非常良好的适应性和絮凝效果,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细粒尾矿的絮凝脱水。(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刘敏洁,王鸿儒[2](2018)在《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因其在废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广,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原料天然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综述了其发展利用以及相对优势,对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8年08期)

隋聚艳[3](2018)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壳聚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改性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纯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小分子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或有机人工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复配,制备出相应的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也在处理印染废水时表现出了较为优异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8年01期)

陈今朝,黄广英[4](2016)在《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具有原料丰富、无毒、易于生物降解等特点,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综述了近年来淀粉类、纤维素类及壳聚糖类等天然多糖高分子在污泥调理、脱水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6年06期)

佟晓磊,寇伟[5](2015)在《探析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迅速,其中以高分子絮凝剂为典型的代表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介绍絮凝剂概念及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集中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并阐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5年35期)

赵俭波,沈红玲,王伟,杨海滨[6](2014)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葡萄酒泥分离脱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利用酒泥,提高葡萄酒出酒率,选用壳聚糖和木质素作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红葡萄酒泥进行分离脱汁。试验考察了2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优化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搅拌时间工艺参数,得出在30℃下,使用壳聚糖2.5 g/100 mL酒泥搅拌6~10 min可达到较好效果,回收率超过60%。壳聚糖絮凝汁和木质素絮凝汁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4年09期)

蒋巍,李瑞军,常晶,田艳[7](2013)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为单体,以淀粉为基材,Span-60和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邻二甲苯为连续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以淀粉为基材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述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油水体积比、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及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化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条件为:引发剂质量为单体质量的0.5%,单体质量分数30%,单体与淀粉质量比1.5 1,AM、DMDAAC摩尔比7.8 2.2,乳化剂质量分数8%、油水体积比1.5 1,引发时间10 min,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 h.所得产物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特性粘数0.7284 L/g-1,相对分子量为2127775.1,固含量达37.4%,阳离子化度达18.95%,单体转化率为91.8%,产物的浊度去除率最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潘碌亭[8](2013)在《榆树皮胶粉制备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乙醇-水体系中以榆树皮胶粉、氯乙酸、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以产物黏度和模拟水浊度去除率为目标,研究了碱投加量、氯乙酸投加量、单体质量比、接枝共聚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m(榆树皮胶粉)∶m(氢氧化钠)∶m(氯乙酸)∶m(丙烯酰胺)=5∶1∶1.2∶3,聚合温度为75℃时,产品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和最高黏度,其他反应条件为碱化时间3 h、碱化温度70℃、聚合时间5 h。红外光谱表明,榆树皮胶粉发生了接枝共聚。(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3年03期)

李聪[9](2013)在《改性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天然植物为原材料生产絮凝剂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课题,也是絮凝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以下优点:(1)植物为可再生资源,用之不竭取之不尽;(2)原材料廉价易得;(3)投药量小;(4)安全无毒,可以完全生物降解。在秦岭山脉生长着一种灌木,其皮层含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木质素、单宁和胶质类物质,是生产天然絮凝剂的优质材料,西安市长安区某公司以该灌木的树粉为原料进行天然絮凝剂的生产,在一些药厂废水、油田和煤矿废水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氨基酸等发酵产品生产废水的处理中遇到了困难,主要问题是澄清效果差,脱色率低,研究发现在氨基酸等发酵产品废水中存在着较多的微生物细胞等带有负电荷的微粒,而该公司生产的絮凝剂属于阴离子型的,由于同性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导致废水中的污染物不能很好的沉淀,该类废水采用阳离子型絮凝剂将会得到很好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上述树粉为原料生产阳离子天然絮凝剂,本研究成果既可以解决发酵废水的处理问题,还可开发出秦岭山脉植物资源的新产品,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采用上述特有树粉为原料﹙其木质纤维素含量超过70%﹚,以实验室自制的活性为0.205g/g阳离子醚化剂GTA为阳离子改性剂,合成一种阳离子絮凝剂ND-1。根据Plackett-Burma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六因素二水平实验设计,选取透光率为响应值,筛选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对絮凝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醚化剂用量、活化温度、碱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醚化剂用量为0.9g;活化温度为53℃;碱浓度为43%(本文中的碱均为氢氧化钠),该条件下所得絮凝剂处理发酵废水,污水透光率由23.3%提高到85.1%。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絮凝剂最佳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阳离子絮凝剂ND-1处理污水的最佳条件是:絮凝剂用量为1:1000(V:V)、沉降时间为90min、污水pH为4.5时污水透光率由23.3%提高到85.1%。同时,与无机絮凝剂、阴离子絮凝剂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发酵废水时,阳离子絮凝剂ND-1的絮凝效果优于阴离子絮凝剂,阳离子絮凝剂ND-1的处理效果可以与无机絮凝剂——碱式氯化铝相媲美(絮体尺寸大,沉降速度快),由于铝离子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阳离子絮凝剂ND-1是更好的选择。阳离子絮凝剂ND-1的应用研究表明:阳离子絮凝剂ND-1处理食品加工与发酵工业废水,污水透光率由原来的24%提高到80%。水中悬浮物(Suspended Substance SS)由原来的605mg/L减少到101.1mg/L;油田污水的透光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80%;煤粉废水的透光率由原来的21%提高到83%。(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杨辉,李聪[10](2012)在《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条件的Plackett-Burman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种木本植物为原料,以阳离子醚化剂(ETA)为改性剂,合成阳离子絮凝剂.根据Plackett-Burma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六因素二水平试验设计,筛选6个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选取透光率为响应值对絮凝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醚化剂用量、活化温度、碱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温度为37.5℃、碱浓度为25%、醚化剂用量为5.5g.(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因其在废水处理中的适用范围广,能够避免二次污染,原料天然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综述了其发展利用以及相对优势,对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参考文献

[1].薛广海,李强,刘庆,牛江舸.可降解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细粒尾矿的沉降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9

[2].刘敏洁,王鸿儒.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革.2018

[3].隋聚艳.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研究进展[J].印染助剂.2018

[4].陈今朝,黄广英.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

[5].佟晓磊,寇伟.探析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

[6].赵俭波,沈红玲,王伟,杨海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对葡萄酒泥分离脱汁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4

[7].蒋巍,李瑞军,常晶,田艳.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

[8].潘碌亭.榆树皮胶粉制备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J].工业水处理.2013

[9].李聪.改性阳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3

[10].杨辉,李聪.改性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条件的Plackett-Burman法优化[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标签:;  ;  ;  ;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论文-薛广海,李强,刘庆,牛江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