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云南玉溪市华宁县第一中学王维刚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开拓与创新。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应该重视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并敢于质疑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都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来分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教学观念教学环境

高中生的心智已经较为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和思考能力。为了让高中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从中学时代尤其是高中阶段教师们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就为大家阐述一下自己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对高中数学课堂效果的提升和高中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助益作用和参考价值。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是一门极灵活的学科,而不只是几个概念,原理和公式而已。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教师既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纳器。教师要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向“引导者”,由重教学的“结论”转向教学的“过程”,由重教师“教”转向重学生“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逐步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一个问题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加以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当今社会之所以能够获得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将来总有一天学生们要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如果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获得了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他们将会在工作中具备很大的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绝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学术的权威,应该鼓励学生质疑教师的行为并渴望被学生所超越。

二、教师要采取多元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活跃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元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但是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们的认知接受能力优选合适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设疑法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联想法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续接;而情境创设法能够更快地让学生们进入教学活动的氛围;合作探究法能够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与借力合作。无论选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们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学会观察、联想、辨析和质疑。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逐渐养成反思和辨析的能力,才有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2..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自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人的一生毕竟是有限的,能够得到教师指导的阶段更是有限的,许多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学,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才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所以教师应当倡导学生自学,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能够自主解决。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时候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可如果换个角度或从对立面来看,可能就可以获得解决的方案。因此,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思维的束缚,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索和挖掘问题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答案。

三、教师应当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极其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最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也就是说,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教师应当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活动,创造一个活泼有序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能够接受质疑失败的结果,还能够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后,拥有再次创新的勇气。

四、教师应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同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教学,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行创新性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它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如在教学中要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幻灯、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宽松的教学氛围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愿,为学生们创造思考、分析、质疑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签:;  ;  ;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