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股票交易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股票交易,收益率,股票市场,社交,媒体,市场,信息内容。
股票交易量论文文献综述
彭斐[1](2019)在《距离、高管背景、交叉上市如何影响股票交易量——基于沪股通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沪港通政策的推行,促进了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学术界对沪港通的研究也开始增加,但着眼点多集中于开通后对企业绩效和指数的影响,鲜有从企业本身探究文化特质对交易量的影响。本文以北向的沪股通为例,选取2014年12月5日~2017年6月5日间的沪股通北向交易数据,将文化特质分为距离、高管背景、交叉上市叁个部分,试图探究文化如何影响香港投资者购买沪股通标的A股的行为。结果证明,香港投资者北向购买时,会选择距离香港较近、交叉上市、规模较大的公司。(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财会》期刊2019年03期)
王荣欣,张波,邓军[2](2018)在《波动性传导、市场板块差异与股票流动性——基于高频交易量价结合的新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基于高频交易数据,建立宏观、中观、微观整体分析框架,研究股价波动的传导过程,及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股价波动传导受个股历史波动、行业波动、板块波动的共同作用;第二,上述叁种因素的影响强度,都随时间滞后的增大逐步衰减,行业同期波动对信息传导效率的影响最强,板块信息影响最弱;第叁,股票的流动性受个股异质性波动及系统性波动的共同影响,板块波动的影响比行业波动的影响更为显着,且这一现象在创业板中最为显着,在上证板块中较不显着,造成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创业板或中小板等板块中,主要参与投资者相对较不成熟"羊群效应"更为明显,因而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溢价进行补偿。(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志伟[3](2017)在《股票交易量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领域一直有众多热点话题,其中股票收益率与成交量的之间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它对股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投资行为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股票收益率与交易数量关系的准确分析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解、对合理交易价格的实证分布进行了解释,而且对判断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收益率和交易量更是量价研究中常用的指标,因此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收益率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沪深300指数中的非金融机构个股股票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个股成交量与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等角度,揭示我国资本市场的量价关系特征。本文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量价关系的研究做了简单的阐述,并说明了本文依据的主要理论;第叁章主要是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模型变量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计;第四章则是对交易量和股票收益率的实证分析,区分板块的回归,并对不同板块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第五章主要是总结与建议,总结本文观点,并对市场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广东财经大学》期刊2017-11-27)
崔柳[4](2017)在《我国权证交易量比率对股票收益率的预测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金融方面的联系也在不断加深,加强金融市场联动性、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动金融自由化是我国当前及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二十世纪末,我国针对权证市场先后进行了两次尝试,虽然因发行量过小、品种过少、价格易于操作等原因而陷入恶炒,最终皆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两次尝试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当前及未来期权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权证市场与现货市场关系的研究中,绝大多数着眼于现货市场交易情况在权证上市前后的区别分析,而实际上交易期间内所蕴含的信息要更为丰富。而交易量则是交易期间信息最直接的体现,能直接反映出买卖双方交锋力度与规模。因此本文着眼于交易量这一指标,将权证市场交易量信息与现货市场交易量信息通过比率指标相结合,研究其对标的股票收益率的预测能力,来分析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交易量信息传递机制,为我国当前及未来期权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本文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因受到交易规模和交易性质的直接影响,使得买入权证交易量无论是在数值上还是在波动性上都大于卖出权证交易量,认沽权证交易量的波动性也要明显高于认购权证。而对比权证和标的股票来看,分析发现我国权证交易量波动幅度很大,这与我国权证产品结构简单,供应量偏小,供需失衡,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本文发现股票与权证在价格、交易金额、交易量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相关关系,表明尽管我国内地权证市场的二次尝试由于交易品种与交易数量的贫乏而存在着明显的供求失衡和投机盛行的问题,但其仍与股票市场存在密切的联系,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信息传递仍有效,因此本文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初步分析,认为在权证市场失衡的情况下,分析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关系问题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的实证部分将高频数据处理为周数据,运用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GMM模型对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易量比率指标为投资者在预测股票收益率方面提供了积、极信息,其中买入权证交易量比率和认购权证交易量比率对标的股票收益率预测能力相对更强。而相比于权证市场与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多方信息,即权证交易量与股票交易量的比值,权证单方面的交易量信息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弱。尽管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交易量比率指标对股票市场收益率有着较强的预测能力,但我国权证产品两次尝试推出的失败也反映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初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只有进一步规范期权市场的运行环境,才能更好地保证期权市场与股票市场间交易量信息的有效传递,更好地发挥期权市场交易量比率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预测作用,推动我国期权市场与股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7-11-01)
罗苑玮[5](2016)在《股票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ARCH模型,对中国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每日的收盘价格和交易量进行分析,检验未预期到的交易量冲击对收益率波动的影响。通过采用Mvol和Rvol两种模型来分别代表短期和长期的交易量冲击的分析方法,得出结果显示,Mvol模型中所描述的长期交易量冲击对股市收益率波动的影响不如Rvol模型中所描述的短期交易量冲击对股市收益率波动的影响强烈。该实证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大量投机行为,较大的交易量冲击能够给中国股市收益率带来较大的影响,使得股市收益率波动性增大,在特定的时点有可能给中国的股市带来反转效应而非冲量效应。(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6年07期)
宋立凡[6](2016)在《股市高交易量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市场中,关于金融资产在市场中成交量对资产价格和收益率影响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对量价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和交易量的相关关系,和股票收益率的增减和交易量的关系上。在量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主要的理论都离不开对市场信息的研究。交易量涵盖了市场对信息的反映速度和信息对市场的影响程度,这是交易量能够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和收益率的重要原因。国外着名的可视性假说,认为交易量之所以能够影响股市价格,是因为当交易量发生时,其事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市场信息,影响投资者对股票的关注程度。在国内,对量价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用计量模型对股市的波动性进行研究和预测;另一种是股市的技术分析法。对于国内大部分的技术分析研究人员来说,成交量是影响股票价格曲线走势的重要因素。股票的交易量体现了股票市场多空双方的对抗力量,和买卖意向,蕴含了股票价格变化的趋势的信息。尤其在中国这种弱有效的市场环境中,交易量是重要的信息指标之一。而国内外对于高交易量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其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采用构建投资组合或者统计分析这两种方法,来研究和阐述在高交易量形成后期股票是否会产生超额收益。本文采用了事件研究法,选取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叁个板块的股票,研究高交易量发生前后,对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通过各版块的数据统计分析,说明高交易量是否对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结果是什么;第二、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证实在股票市场中,高交易量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并分析股票收益率是否和不同的板块(也就是公司规模)相关。(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5-01)
方润开[7](2016)在《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影响:来自A股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标准金融学理论,在一个完美、理性的证券市场上,如果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交易量应该等于零。但是,证券市场上往往会发生巨额的交易量。有很多原因导致市场产生交易量,而投资者过度自信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文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上投资者过度自信对市场交易量的影响。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投资者过度自信及其对市场交易量影响的文献,然后,参考Grossman(1976)和Odean(1998)的框架,引入投资者过度自信假设,并假定证券价格变动会影响其过度自信程度,建立数理模型来研究投资者过度自信对市场交易量的影响。最后,参考Statman、Thorley和Vorkink(2006)的实证方法,检验A股市场上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现象以及过度自信对市场交易量增速的影响,并比较创业板和其他板块在过度自信效应上的差异。通过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的估计和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发现,市场交易量增长速度和一阶滞后市场收益率显着正相关,且市场收益率是市场交易量增速的Granger原因。这个结果说明,当市场上行时,市场交易量放大的速率更高;当市场下行时,市场交易量萎缩的速率也随之较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A股市场上存在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即当市场上行时,投资者将自己获得的高收益归因于自己私人信息的精确性和优秀的投资能力,从而更频繁地进行交易,使得交易量更快地放大;当市场下行时,投资者将投资亏损归结于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从而不愿意进行交易,交易量较快地萎缩。另外,分市场板块看,各市场交易量增速对市场收益率的一阶滞后值都是呈显着正相关,但上海市场、深圳市场(不含创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上该系数估计依次减小,方向和各市场的流通市值大小方向相一致。这可能和流通市值较小的股票价格弹性较大、流动性较差、“坐庄”现象较为明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期刊2016-04-09)
张栋凯[8](2016)在《上市企业社交媒体信息发布与其股票交易量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信息披露是影响其股票交易量的重要因素。进入Web2.0时代之后,社交媒体快速发展。在社交媒体上,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信息的双向传播大大提高了个体之间沟通的效率。在实践中,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基于注意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142家标普500成分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社交媒体情境下,上市企业信息发布与其股票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本研究检验了上市企业社交媒体信息发布的总体数量与其股票交易量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从总体的角度考察了在新的传播媒介下企业信息与股票交易量之间的关系,与传统渠道下的信息披露研究存在差异。第二,本研究对上市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非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检验了这两类不同类别的信息与其股票交易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一部分从细分的角度考察了在新的传播媒介下企业信息与股票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是第一部分的深入拓展,为第叁部分进一步的细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叁,本研究对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企业产品类信息、盈利类信息、其他形象提升类信息,检验了企业产品类信息、盈利类信息与其股票交易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一部分的信息指标与传统渠道下的信息披露有较大的相似性,更为直接地考察了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下企业信息与股票交易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探索企业社交媒体的商业价值开辟了新的路径,为企业合理运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发布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更全面地对社交媒体进行定位与布局。(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3-11)
张栋凯,齐佳音[9](2015)在《上市企业社交媒体信息发布内容与其股票交易量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42家标普500成分企业在Twitter上发布的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将其分为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与非形象提升类信息,实证分析了两类信息与企业股票交易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检验了两类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投资者的感知价值,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与股票交易量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非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多为中立信息,过多地占用了投资者处理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的注意力资源,不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显着地削弱了企业形象提升类信息与股票交易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与股票交易量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程新生,熊凌云,彭涛[10](2015)在《信息披露行为差异的经济后果——基于市场反应、股票交易量及股票收益波动性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7~2012年沪市782家公司为样本,研究信息披露行为差异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差异具有显着的负面市场反应,且正负增量信息水平所导致的市场反应各异。增量信息为负的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差异具有显着的负面市场反应,增量信息为正的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差异具有显着的正面市场反应。进一步检验发现,增量信息为正时,信息披露行为差异会导致更大的股票交易量以及更小的股票收益波动。(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15年10期)
股票交易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次基于高频交易数据,建立宏观、中观、微观整体分析框架,研究股价波动的传导过程,及其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股价波动传导受个股历史波动、行业波动、板块波动的共同作用;第二,上述叁种因素的影响强度,都随时间滞后的增大逐步衰减,行业同期波动对信息传导效率的影响最强,板块信息影响最弱;第叁,股票的流动性受个股异质性波动及系统性波动的共同影响,板块波动的影响比行业波动的影响更为显着,且这一现象在创业板中最为显着,在上证板块中较不显着,造成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创业板或中小板等板块中,主要参与投资者相对较不成熟"羊群效应"更为明显,因而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溢价进行补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股票交易量论文参考文献
[1].彭斐.距离、高管背景、交叉上市如何影响股票交易量——基于沪股通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9
[2].王荣欣,张波,邓军.波动性传导、市场板块差异与股票流动性——基于高频交易量价结合的新角度[J].国际金融研究.2018
[3].刘志伟.股票交易量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4].崔柳.我国权证交易量比率对股票收益率的预测能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
[5].罗苑玮.股票交易量对收益率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
[6].宋立凡.股市高交易量对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16
[7].方润开.投资者过度自信对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影响:来自A股的证据[D].中国人民大学.2016
[8].张栋凯.上市企业社交媒体信息发布与其股票交易量的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9].张栋凯,齐佳音.上市企业社交媒体信息发布内容与其股票交易量的关系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程新生,熊凌云,彭涛.信息披露行为差异的经济后果——基于市场反应、股票交易量及股票收益波动性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