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家论文_史哲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世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世家,文学,家族,江南,明代,桐城,徽州。

文学世家论文文献综述

史哲文[1](2019)在《论清代皖人宗族诗歌总集传统与文学世家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族诗歌总集将诗歌总集与宗谱、族规、家训的意涵合而为一,具有复合意义。清代皖人大量辑纂宗族诗歌总集,集中在徽州府、宁国府、桐城县等地,他们在反复刊刻中注重文化传承,将家刻堂号作为宗族文化的符号。族人在宗族诗歌总集中对内部成员注重诗教训诫与家风承继,维系伦理秩序;又向外昭扬家声,超出文学作品范畴,体现出跨文学性的、更多是社会性的彰扬作用。清代皖人名门硕族依靠刊刻本族诗歌总集,将家风、家学、家脉代代相传,使得诸文学世家构建完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许菁频[2](2019)在《明代杭州府文学世家的文化活动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杭州府文学世家有24家,数量在江南地区属于中等水平。杭州府下辖九县,文学世家的分布为海宁11家,钱塘7家,仁和5家,余杭1家。其分布状态呈现出极不均衡性,这与杭州府各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不均衡有关。钱塘和仁和是府治所,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经济繁荣,文教发达。海宁地处钱塘江北岸,是着名历史文化名镇。临安、于(本文来源于《江南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许菁频[3](2019)在《明代江南文学世家藏书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江南文学世家的藏书活动颇具特色。藏书普遍是家族行为,大藏书家层出不穷;藏书与家族文学活动紧密相关,相辅相成;藏书常常与刻书相结合,实践往往与理论相联系。明代江南文学世家的藏书文化对家族内部家学建设、外部文学交流,乃至家族社会地位的确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化贡献亦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来源于《现代出版》期刊2019年04期)

许菁频[4](2019)在《明代江南文学世家的地理分布与文学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江南文学世家主要分布在太湖核心区域附近,此种分布与该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关。特别是科举人才辈出、藏书家众多和文学社团蜂拥而起使该地区文化氛围异常浓烈。明代江南文学世家对明代文学人才的培养、江南地域文学的发展、明代文学理论的建设以及明代文集的整理刊刻做出了极大贡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吕姝焱[5](2019)在《晚清虞山宗氏文学世家的形成及其诗学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氏家族是晚清虞山地区重要的文学世家,它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族女性的艰辛付出。宗氏闺秀们多有诗集,母亲不仅重视传授女性的作诗之法,她们还常常组织联吟雅集,创造作诗氛围。常年在外奔波的父亲也对子女多有言传身教。宗氏后代在继承家族诗风的基础上,也在转益多师中汲取各家诗风所长。在诸多诗歌流派中,宗氏家族最推崇本邑诗老孙原湘,他们继承并发扬了孙氏的性情说。晚清政局动荡,宗氏族人的诗歌也多反映百姓疾苦,具有了鲜明时代感。(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9年01期)

陈晓峰[6](2019)在《古代文学世家的文献生成——以通州范氏家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今江苏南通)范氏即是其中一例。该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绵延13代,先后诞生文学家20余人,撰着、辑录超过200部着述。与科举蝉联、世代簪缨的"科宦-文学世家"相比,其以布衣为主体的世家形态显示了古代家族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文章通过家族史与文学史的双重梳理,重点研究与一般关注相结合,呈现家世谱系和家族文脉,归纳出文学家族文献生成中坚持文学传世、具备中坚人物、重视文献积累的普遍规律。(本文来源于《图书馆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李贵连[7](2018)在《文学世家姻亲视域下的越中才媛——陶履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之际的越中才媛陶履坦是陶望龄的侄女,朱赓的孙媳。其公公朱敬衡并非威福乡里、聚敛无厌的"朱石门",陶望龄也是商周祚的姑父而并非是孙女婿。陶履坦与山阴祁氏家族女性等众多闺秀有着密切的日常交往以及文学唱和,这不仅是因为地缘关系的亲近,更是缘于陶望龄、商周祚、张岱、朱赓、吴国辅几大家族在相互交游的同时还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此外,遗民情结、志趣相投、文辞之欢也使得同居一郡的几大家族男性成员以及女性作者时时唱酬,展现了灿烂的文学风华。(本文来源于《东吴学术》期刊2018年02期)

吴爽[8](2016)在《家族文学史建构与文学世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家作为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家族文化一般都是文学作者笔下重点描写的对象,文学作者对于家的描写,已经成为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6年17期)

赵普光[9](2016)在《“士绅”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叶氏文学世家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叶圣陶开始,经由叶至善、叶至诚,到叶兆言等,叶氏几代前后相继,形成苏州现代乡贤谱系中的一支,也成为了现代文学世家的独特存在。明末清初由徽地迁徙到姑苏的叶氏家族,晚清以来百余年的演变发展,与士绅文化的现代转型变迁有着互动的关系,既意味着传统文化基因的滋养,更表征着新的文化质素的成长,亦体现出士绅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流动,更可窥见近代以来中国世风和文风递嬗的侧面,对当代文化重建亦不无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马瑜理[10](2016)在《明末清初孝妇河文学世家的多元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山左孝妇河流域文学世家的关系逐渐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四种:一是联姻关系,二是师生关系,叁是宦友关系,四是文学关系。这些文学世家,通过联姻、师生、宦友、交游等关系,既促进了孝妇河流域文学的繁荣,又形成了孝妇河流域文学家族群体。这一群体作为山左家族的重要缩影,其文化与文学的盛衰,也影响着山左文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文学世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杭州府文学世家有24家,数量在江南地区属于中等水平。杭州府下辖九县,文学世家的分布为海宁11家,钱塘7家,仁和5家,余杭1家。其分布状态呈现出极不均衡性,这与杭州府各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不均衡有关。钱塘和仁和是府治所,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经济繁荣,文教发达。海宁地处钱塘江北岸,是着名历史文化名镇。临安、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世家论文参考文献

[1].史哲文.论清代皖人宗族诗歌总集传统与文学世家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许菁频.明代杭州府文学世家的文化活动及其特征[J].江南论坛.2019

[3].许菁频.明代江南文学世家藏书文化研究[J].现代出版.2019

[4].许菁频.明代江南文学世家的地理分布与文学贡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9

[5].吕姝焱.晚清虞山宗氏文学世家的形成及其诗学主张[J].东吴学术.2019

[6].陈晓峰.古代文学世家的文献生成——以通州范氏家族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9

[7].李贵连.文学世家姻亲视域下的越中才媛——陶履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东吴学术.2018

[8].吴爽.家族文学史建构与文学世家研究[J].北方文学.2016

[9].赵普光.“士绅”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叶氏文学世家的形成[J].江苏社会科学.2016

[10].马瑜理.明末清初孝妇河文学世家的多元关系[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朱家庄用户占地平面图,作者自绘大观园林载华、邓本圻等《大观园...御华庄房地产J“告刊载于《新民晚报》...圈1:硕创文学两站研究文翔的年代分布叶兆言提供第二节 “后学津梁”王鉴-图9·4·6 清·王...

标签:;  ;  ;  ;  ;  ;  ;  

文学世家论文_史哲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