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石灰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土壤酸化趋势日趋严重,降低了作物产量。研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明确土壤速效养分、产量与作物养分吸收量对土壤pH的响应关系,为水田两熟区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8年在江西进贤县选择pH 4.5的水稻土,以熟石灰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计算出获得不同土壤pH情况下的熟石灰用量,试验设6个土壤pH梯度,分别为4.5、5.0、5.6、6.3、6.8、7.3,2015年匀地一年,为保证各处理土壤pH与匀地一年后实测pH基本一致,以一年为周期用熟石灰进行定量调整。【结果】(1)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2)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作物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pH 6.4时(相当于6 145 kg·hm-2熟石灰用量)油菜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202.2%;土壤pH 6.8时(相当于7 474 kg·hm-2熟石灰用量),水稻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61.2%。油菜、水稻产量降低50%时的酸害阈值分别为4.7、4.2;(3)土壤pH显著影响作物养分吸收量。随着熟石灰用量的增加,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6—2018年油菜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9.5%—181.4%、36.2%—188.8%、65.7%—198.9%;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 6.8左右水稻氮磷钾吸收量最大。2016—2018年水稻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11.1%—88.6%、13.5%—68.5%、9.7%—66.1%。【结论】施用熟石灰的情况下,随着土壤pH升高,土壤速效氮、交换性钙镁等含量增加,提高了产量,促进了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稻油轮作区酸性土壤(pH 4.5)施用熟石灰的最佳用量为6 500 kg·hm-2左右,改良土壤的目标为pH 6.5左右,可获得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的作物稳定高产。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1.3.1 植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1.3.2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1.4 土壤p H阈值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土壤酸度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     2.1.1 土壤速效氮含量
  •     2.1.2 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
  •   2.2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
  •   2.3 作物产量
  •   2.4 作物养分吸收量
  •   2.5 土壤pH、土壤养分、作物养分吸收量和产量等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石灰用量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
  •   3.2 石灰性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速效养分与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闫志浩,胡志华,王士超,槐圣昌,武红亮,王瑾瑜,邢婷婷,余喜初,李大明,卢昌艾

    关键词: 土壤酸化,土壤养分,作物生长,土壤,熟石灰,水稻油菜轮作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农作物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质量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952)

    分类号: S511;S565.4;S156.6

    页码: 4285-4295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1035K

    下载量: 40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石灰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区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