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运动论文_冯华金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质构造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构造运动,地质,成矿,辽中,鄱阳湖,渤海,铀矿。

地质构造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冯华金[1](2019)在《基于新构造运动的历史走势分析柳州市的地质基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的防治、区域稳定性评价、地震预警及预报等方面的重视,对新构造运动的关注也越来越大。新构造运动继承了老构造运动一部分的特性,与其具有相同的表现形式,如地层的变形、变位、岩浆活动、沉积物厚度的改变等。新构造运动还具有新生性,由于新构造运动是发生在最新地质时期,甚至是尚在进行中的地壳运动,因而新构造运动最突出地表现在地质地貌上。本文旨在分析新构造运动历史走势的基础上探讨柳州市地质基底情况。(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01期)

宋振涛,张立新,管少斌,李英宾,赵利信[2](2018)在《龙首山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其与地质构造运动、地壳演化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属祁连-秦岭铀矿省的一部分。文章阐述了龙首山成矿带含铀建造、岩浆作用、构造特征,对区域铀成矿基本规律和矿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了构造运动以及地壳演化过程与铀成矿的关系。综合研究认为:前寒武纪阿拉善台隆的形成,为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属于成矿元素预富集期;古生代祁连裂谷作用下,龙首山拱断带的形成及花岗岩的演化,对龙首山成矿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中新生代区域地质运动表现为断块活动阶段,对铀矿床的影响起改造、再富集作用。根据研究成果,指出了下一步找矿远景区。(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18年05期)

冯振,吴中海[3](2018)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研讨会在京顺利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地带,发育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活动构造体系,活断层密度大,新构造运动极为显着,地质灾害类型多且成因机理复杂,是世界上地震与地质灾害影响极为严重的国家。(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丽萍[4](2018)在《叁江并流带新构造运动典型景观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西南边陲的滇西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是特色性强、品位高且多样性、综合性强,对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的风景名胜区。叁江并流带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质景观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我们将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地质体是旅游资源环境依附的基底,地质奇观是极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旅游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均需要旅游地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支撑。(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设计》期刊2018年02期)

石志清,石国强[5](2018)在《闹牛山铜矿床构造运动地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闹牛山铜矿床是与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的脉状矿床。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的的陆相沉积—火山岩,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是中基性和弱酸性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矿区处于北北东向深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合火山构造地块中,断裂构造发育,赋矿围岩为安山玢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闪长玢岩等。成矿岩体为弱酸性斜长花岗斑岩、霏细斑岩。矿体受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近矿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工业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伴生有益元素为Pb、Zn、Ag、Au等。矿石结构有半自形粒状和它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胶状结构、固溶体分解及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有细脉浸染状、脉状和块状构造等。成矿期可分为4个阶段,矿床属高中温岩浆热液脉状矿床。(本文来源于《西部资源》期刊2018年01期)

刘大局,吕剑[6](2017)在《四川盆地西缘铅锌矿床构造运动特征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四川盆地西缘铅锌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点及断裂与地质灾害特征,发现研究区地质构造运动强烈,矿床类型形式多样,不仅鲜明地在构造地貌上有所变现,而且还表现于沉积、构造等方面。(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7年22期)

王晶[7](2017)在《渤海海域新构造运动与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海域作为渤海湾盆地渐新世以来的沉降中心,分布有大量油气藏,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十分剧烈,而这一期的构造运动调整和控制了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最终成藏和油气田的定型,但同时也为地质性溢油活动埋下隐患,如PL19-3事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天然地震事件的统计研究,对渤海海域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的解释分析,并结合区域内油气藏的分布,对渤海海域内新构造运动产生溢油事故的高危区域进行了分析。本文收集了渤海海域及其邻区发生的中小地震和破坏性地震活动,总结发现,渤海海域的地震活动空间上受控于断裂带分布发育区,时间上主要集中在1540—1640年和1870年以后。依据地震的重复性原则和地震构造类比性原则,可以在渤海海域划分出五个主要的大震潜在震源区:渤东南地区、沙南—渤南地区、沙东地区、塘沽地区、莱州湾东北部,这五个区域同时也是地震危险性较大且易受到地震活动影响的区域。通过对渤海海域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的解释,发现第四系发育大量的高角度正断层,它们主要分布在更新统地层当中,继承了新近系的断层发育趋势,构造边界断裂活动尤为发育。上新统断裂主要继承了中新统断裂发育,新构造活动更为剧烈,新生断层翻倍。通过对渤海海域浅部第四系断裂进行密度统计可以计算得到平面断裂密度分布,发现高频发育区主要分布在渤南低凸起与渤中凹陷边界,渤东—庙西地区,南堡凹陷与沙垒田凸起边界,说明这叁个区域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尤其是中更新世期间,活动最为剧烈,与它们相比,石臼坨地区断层密度稍小,为断层活动相对高频区。将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地震活动潜在震源区、断裂活动高频发育区和油气藏分布区综合起来对新构造运动可能引起的溢油事件进行可能性分区,研究发现地质性溢油事故潜在高危区有叁个,分别是:渤南低凸起、沙垒田凸起及其南侧、渤东低凸起及庙西地区,可能发生的区域是石臼坨凸起及其北部秦南凹陷部位。在今后的研究、生产、开发过程中,应格外注意这几个区域地质性溢油事故发生的可能。进一步对地质性溢油事故潜在高危区的第四纪断裂进行活动性分析,选取郯庐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浅部测线,发现第四纪断层的平均活动速率约为0.025mm/a,断层活动性强,封闭性较差,基本都是连通断裂,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垂向活动速率比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更大,活动性更强,浅部断层开启压力为12.9 MPa,需要格外注意。(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7-05-01)

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8](2016)在《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张红卫[9](2016)在《地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与地质构造运动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应力通常是指在地层中未被工程所扰动的天然应力,其是能够使得采矿工程发生变形以及遭到破坏的根本动力,为了有效对采矿工程进行开采设计,并做出科学化的决策,则需要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地应力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对地应力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就简单的工程案例,分析了地应力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地质构造运动。(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6年16期)

徐长贵,彭靖淞,柳永军,柳屿博,吴奎[10](2016)在《辽中凹陷北部新构造运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中凹陷是渤海海域一个重要的富烃凹陷,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但是,长期以来,辽东湾坳陷被认为是早断早衰型盆地,晚期新构造运动不活跃,新近系勘探没有获得重要突破。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及钻井等资料分析表明,由于辽东凸起的晚期隆升,辽中凹陷北部晚期具有较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晚期断裂发育,且具有伸展和走滑的双重特征。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辽中凹陷北部不仅发育了大规模的浅层圈闭,而且在新近纪成为整个辽东湾坳陷的沉积沉降中心,改善了辽中凹陷北部的新近系储盖组合。同时,晚期断裂活动增强,不仅为辽中凹陷北部浅层圈闭提供了通畅的油气运移通道,也为晚期成藏提供了油气运移的动力,使得辽中凹陷北部新近系具备了良好的成藏条件。通过对辽中北洼新构造运动及其成藏条件的新认识,辽中凹陷北部浅层获得了重要的勘探发现。(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6年03期)

地质构造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条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属祁连-秦岭铀矿省的一部分。文章阐述了龙首山成矿带含铀建造、岩浆作用、构造特征,对区域铀成矿基本规律和矿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了构造运动以及地壳演化过程与铀成矿的关系。综合研究认为:前寒武纪阿拉善台隆的形成,为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属于成矿元素预富集期;古生代祁连裂谷作用下,龙首山拱断带的形成及花岗岩的演化,对龙首山成矿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中新生代区域地质运动表现为断块活动阶段,对铀矿床的影响起改造、再富集作用。根据研究成果,指出了下一步找矿远景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质构造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冯华金.基于新构造运动的历史走势分析柳州市的地质基底[J].低碳世界.2019

[2].宋振涛,张立新,管少斌,李英宾,赵利信.龙首山成矿带铀成矿规律及其与地质构造运动、地壳演化关系探讨[J].矿产与地质.2018

[3].冯振,吴中海.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研讨会在京顺利举办[J].地质力学学报.2018

[4].刘丽萍.叁江并流带新构造运动典型景观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J].有色金属设计.2018

[5].石志清,石国强.闹牛山铜矿床构造运动地质特征[J].西部资源.2018

[6].刘大局,吕剑.四川盆地西缘铅锌矿床构造运动特征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J].世界有色金属.2017

[7].王晶.渤海海域新构造运动与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8].杨晓东,吴中海,张海军.鄱阳湖盆地的地质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其成因机制探讨[J].地质力学学报.2016

[9].张红卫.地应力分布规律以及与地质构造运动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

[10].徐长贵,彭靖淞,柳永军,柳屿博,吴奎.辽中凹陷北部新构造运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海上油气.2016

论文知识图

罗甸玉矿集区地理位置示意图白洋淀钻孔IC-M图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叁河店-两河口构造剖...渤海湾海底水深地形(1984年,水深基...据栖霞组方解石氧同位素及包裹体均一...马店河组堆积层形成的土柱与土林的现...

标签:;  ;  ;  ;  ;  ;  ;  

地质构造运动论文_冯华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