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萝卜螺论文-高伟,胡灵卫,王洁玉,马剑敏

椭圆萝卜螺论文-高伟,胡灵卫,王洁玉,马剑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椭圆萝卜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乐藻,椭圆萝卜螺,牧食,抗损害能力

椭圆萝卜螺论文文献综述

高伟,胡灵卫,王洁玉,马剑敏[1](2015)在《伊乐藻抗椭圆萝卜螺牧食损害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观测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植株造成的牧食损害程度,研究伊乐藻的抗牧食损害能力以及受损后的生长特性,进一步了解伊乐藻生态适应性以及入侵能力,为合理利用和控制伊乐藻提供依据。选取15~20 cm的伊乐藻嫩枝,除去附生生物,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快速称量鲜重2 g。螺的类型据重量分为大螺(0.17±0.02)g、中螺(0.1±0.01)g和小螺(0.03±0.01)g。玻璃缸水平置于室内靠窗户的位置,加入2 L稀释10倍的Hoaglands培养液。试验组分3组,每组放1种大小的螺4只,螺在培养液中饥饿48 h后用于试验;对照组不放螺。每种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15 d。螺主要取食伊乐藻茎干和顶芽,取食优先顺序为茎干、顶芽、叶。中螺危害最甚,该组中伊乐藻的生物量增量约为对照组的40%;大螺危害次之,小螺危害最小,2组中伊乐藻生物量增量分别占对照组的92%和96%。受牧食损害后的伊乐藻仍有较高的成活率,形成的断枝也有较高的萌发率,大螺、中螺、小螺组伊乐藻断枝上腋芽萌发的数量占原枝条数的比例分别为41.7%、22.6%和10%。椭圆萝卜螺可对伊乐藻造成明显的牧食损害,但伊乐藻抗牧食损害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李宽意,刘正文,李传红,李艳敏,文明章[2](2008)在《太湖椭圆萝卜螺的食物来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是太湖常见螺类,能牧食附着生物与多种水生植物.对植食性螺类而言,食物的主要来源究竟是水生植物还是附着生物尚存在争议.以来自太湖的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及混合食物(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作为椭圆萝卜螺的四组食物,通过两个月的室内养殖实验,根据椭圆萝卜螺的生长指标来分析其主要食物来源.结果表明:以苦草、轮叶黑藻为食物时,椭圆萝卜螺的成活率(成螺)、特定生长率(幼螺与成螺)均显着低于附着生物、混合食物,食物种类对幼螺成活率的影响则不显着.另外,食物种类对幼螺壳长的增长有显着影响,在牧食两种水生植物后,幼螺平均每天壳长增长在0.01-0.02mm之间,而牧食附着生物与混合食物后每天增长0.05mm以上.分析认为,椭圆萝卜螺尽管牧食水生植物,但附着生物仍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王方方[3](2007)在《铜、镉、叁苯基锡和五氯酚对椭圆萝卜螺的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铜、镉、叁苯基锡和五氯酚对椭圆萝卜螺的毒性作用。主要包括24h-LC_(50)的测定、浓缩系数的测定和低浓度的铜、镉、叁苯基锡和五氯酚溶液对螺卵的孵化率和幼螺的心率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简述如下:Cu、Cd、TPT和PCP对椭圆萝卜螺成螺和幼螺的LC_(50)分别为:0.29 mg/L和0.13 mg/L;6.9 mg/L和0.56 mg/L;0.25 mg/L和19.53μg/L;0.29 mg/L和17.81μg/L。这说明幼螺对四种污染物的敏感性为五氯酚>叁苯基锡>铜>镉,成螺对四种污染物的敏感性为叁苯基锡>五氯酚>镉,铜与五氯酚相当。椭圆萝卜螺对浓度为0.04、0.08 mg/L的铜溶液的7d-BCF为781和656;椭圆萝卜螺对浓度为0.4、0.8、1.0、1.4 mg/L的镉溶液的7d-BCF腹足中分别为333、69、47、24;壳中分别为427、87、63、24;内脏中分别为597、146、94、46。椭圆萝卜螺对浓度为10、15、20μg/L的叁苯基锡的7d-BCF为2648、1788和1377。椭圆萝卜螺对浓度为0.1、0.2、0.3、0.4 mg/L的五氯酚的7d-BCF为85、32、10和6。浓度为0.01,0.02 mg/L的铜溶液、浓度为0.01,0.02 mg/L的镉溶液、浓度为1,2μg/L的叁苯基锡溶液和浓度为1,2μg/L的五氯酚溶液对螺卵的孵化有促进作用,超过上述浓度后,就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铜、镉、叁苯基锡溶液对刚孵化出的幼螺的心率影响不大,但是24h后,随着浓度的增大,对心率的影响越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07-06-08)

李宽意,刘正文,胡耀辉,王传海[4](2006)在《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H.Adams)对叁种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2005年7~9月在太湖试验基地进行的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平均牧食率为7·87mg·g-1·d-1,其中对苦草的牧食率最高(13·63mg·g-1·d-1),马来眼子菜次之(9·66mg·g-1·d-1),轮叶黑藻最低(0·31mg·g-1·d-1),且牧食率与螺规格呈显着负相关。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牧食具有选择性,喜食苦草而较少选食其他两种沉水植物。椭圆萝卜螺的食物选择性能力与其规格有关,随着生长对沉水植物的选择性加强。探讨了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选食机理。(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徐新伟,于丹,刘春花,李中强[5](2002)在《椭圆萝卜螺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水生植物与淡水螺类关系的研究国内尚未见直接报道。本文研究了椭圆萝卜螺 (RadixswinhoeiH .Adams)对两种常见的沉水植物———刺苦草 (VallisneriaspinulosaYan)和金鱼藻 (Ceratophyllumdemers(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韩永刚,李建国[6](1993)在《椭圆萝卜螺在我场回升迅速》一文中研究指出1989年以前,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H.Adams,为害稻苗,仅个别田块零星发生,1992年扩散到9个大队,发生面积达7010亩,占水稻面积的53.9%,直播稻田发生面积大,受害重,一般每亩7300—14000头,高的达到25000—48000头;工厂小苗和地膜育秧的受害次之,一般每亩4000—8500头,大苗移栽几乎不发生。(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1993年02期)

椭圆萝卜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是太湖常见螺类,能牧食附着生物与多种水生植物.对植食性螺类而言,食物的主要来源究竟是水生植物还是附着生物尚存在争议.以来自太湖的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及混合食物(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作为椭圆萝卜螺的四组食物,通过两个月的室内养殖实验,根据椭圆萝卜螺的生长指标来分析其主要食物来源.结果表明:以苦草、轮叶黑藻为食物时,椭圆萝卜螺的成活率(成螺)、特定生长率(幼螺与成螺)均显着低于附着生物、混合食物,食物种类对幼螺成活率的影响则不显着.另外,食物种类对幼螺壳长的增长有显着影响,在牧食两种水生植物后,幼螺平均每天壳长增长在0.01-0.02mm之间,而牧食附着生物与混合食物后每天增长0.05mm以上.分析认为,椭圆萝卜螺尽管牧食水生植物,但附着生物仍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椭圆萝卜螺论文参考文献

[1].高伟,胡灵卫,王洁玉,马剑敏.伊乐藻抗椭圆萝卜螺牧食损害能力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5

[2].李宽意,刘正文,李传红,李艳敏,文明章.太湖椭圆萝卜螺的食物来源分析[J].湖泊科学.2008

[3].王方方.铜、镉、叁苯基锡和五氯酚对椭圆萝卜螺的毒性作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7

[4].李宽意,刘正文,胡耀辉,王传海.椭圆萝卜螺Radixswinhoei(H.Adams)对叁种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J].生态学报.2006

[5].徐新伟,于丹,刘春花,李中强.椭圆萝卜螺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2

[6].韩永刚,李建国.椭圆萝卜螺在我场回升迅速[J].植物保护.1993

标签:;  ;  ;  ;  

椭圆萝卜螺论文-高伟,胡灵卫,王洁玉,马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