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产品论文_冯根尧,陈霄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出口产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潜力,制造业,产品,产品质量,国家,游戏,货物。

中国出口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冯根尧,陈霄[1](2019)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效率与出口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3—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产品贸易及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测算了文化产品的贸易效率及出口潜力。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文化距离、外贸依存度对两国间文化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两国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额对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抑制作用。民主化程度、投资自由度、优惠贸易协定与贸易非效率显着负相关。中国与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效率及出口潜力随时间递增而增大,其中中国与英国、德国、俄罗斯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较大,与希腊的最小。据此提出了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龙飞扬,殷凤[2](2019)在《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微观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将2007~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结合世界投入产出(WIOD)数据库,测算出我国制造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以及行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能够显着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效果因企业的贸易方式、所有制形式、技术密集度和地域分布等异质性特征而有所不同。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以下假设: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作为部分中介变量,能够传递制造业服务化对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拓展分析得出结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够显着提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但也会因行业技术密集度不同产生而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颜普,许小青[3](2019)在《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测度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7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SITC Rev. 3位码的数据,利用修正的H-S模型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质量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2007年至2017年的出口质量指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指数总体较低,并且,出口产品质量指数与各行业技术水平高低的相关度不高,其中,化学纤维制品、纺织服装制品、金属冶炼制品、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出口质量均值较高(高于0. 6),医药制品、烟草等行业的出口质量均值较低(低于0. 5),其他行业介于二者之间。(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19年22期)

宋彩平,杜燕妮,孔浩,陈向华[4](2019)在《Apriori算法中国家具出口产品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02—2016年的中国家具产品出口数据,利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从不同家具种类层次上对家具产品出口量与出口种类之间的关联进行挖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之间的家具产品在出口量上存在明显的关联。材质层中,其他材料制家具与竹藤家具、塑料家具与金属家具之间有较强的关联规则;用途层中,办公家具与其他用途家具、家具零件与其他用途家具之间有较强的关联规则。底层结果细化反映了材质层与用途层的挖掘结果,也突出了特殊用途家具之间的强关联规则。因此,应该及时掌握国际市场对中国家具产品出口量的潜在需求,对家具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推出家具出口销售优惠套餐包、促进中小家具出口企业抱团合作和增强家具产业链信息交互。(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06期)

温宝臣[5](2019)在《中国游戏产品出口潜力巨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在深圳举行的“2019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上,第叁方研究机构伽马数据和欧洲研究机构Newzoo联合发布《2019全球移动游戏市场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预计,2019年中国游戏海外出口将突破110亿美元,较2018年的95.9亿美元大幅提升,10年间增(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1-18)

齐欣,王强[6](2019)在《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可否借助儒家文化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仍是一个未知的学术问题。文章采用2001年到2007年中国海关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非正式制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历史的信息和数据来解释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促进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对民营企业影响大于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经济学价值,对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力提供了证据和新探索路径。(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沈国兵,于欢[7](2019)在《企业参与垂直分工、创新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生产网络下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如何影响其出口产品质量呢?我们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创新在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中提升其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表明:(1)企业参与垂直分工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即企业参与垂直分工程度越高,对其出口产品质量越有利;(2)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通过创新这一中介渠道显着地促进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不过,中国企业参与垂直分工会因企业创新的不同,对其出口产品质量的调节作用并不稳定。据此,全球生产网络下需要激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垂直分工,并强调通过增强企业创新来充分发挥其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程广斌,刘伟青[8](2019)在《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互补性及潜力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显示性比较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2005~2017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5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计算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效率、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产品对不同区域国家的出口互补性存在差异,且中国的化学制品不具有互补性优势;其次,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效率表现出"整体差、波动小"的特征;就出口潜力而言,重要区将是今后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重点突破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是影响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最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制度环境开放度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魏泊宁[9](2019)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关环境与中国产品出口》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和2016年《全球贸易促进报告》的数据,从通关费用、时间、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四个方面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通关环境,考察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通关环境不同指标的改善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即通关费用和时间的改善抑制了中国产品出口,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的改善促进了中国产品出口。经过初步分析,发现通关费用和时间的减少抑制中国产品出口的原因为,进口国通关环境改善面向的是所有出口国,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挤出了中国出口。还进一步从产品、国家和进口依存度方面做了异质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吕江涛[10](2019)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出口比重攀升:机电产品出口占大头 高新技术后来居上》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目前,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几年,已经积极带动沿线国家贸易获得发展,进出口货物(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9-11-08)

中国出口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将2007~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结合世界投入产出(WIOD)数据库,测算出我国制造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以及行业投入服务化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能够显着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效果因企业的贸易方式、所有制形式、技术密集度和地域分布等异质性特征而有所不同。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以下假设: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作为部分中介变量,能够传递制造业服务化对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拓展分析得出结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够显着提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但也会因行业技术密集度不同产生而较大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出口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1].冯根尧,陈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效率与出口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测算[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

[2].龙飞扬,殷凤.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微观证据[J].国际经贸探索.2019

[3].颜普,许小青.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测度及分析[J].金融经济.2019

[4].宋彩平,杜燕妮,孔浩,陈向华.Apriori算法中国家具出口产品结构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9

[5].温宝臣.中国游戏产品出口潜力巨大[N].经济日报.2019

[6].齐欣,王强.儒家文化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

[7].沈国兵,于欢.企业参与垂直分工、创新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J].广东社会科学.2019

[8].程广斌,刘伟青.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互补性及潜力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为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

[9].魏泊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关环境与中国产品出口[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

[10].吕江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出口比重攀升:机电产品出口占大头高新技术后来居上[N].证券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中国进口总额与初级产品进口额(199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单位:...劳动生产率与人均GDP变化趋势中国遭遇反倾销国别和地区分布情况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发起国家(地区...中国出口贸易中主要产品价值比例数据...

标签:;  ;  ;  ;  ;  ;  ;  

中国出口产品论文_冯根尧,陈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