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医学论文_文国权,文超鸿,崔勋,徐玉锦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象医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四象,医学,体质,电位,韩国,末梢神经,中医。

四象医学论文文献综述

文国权,文超鸿,崔勋,徐玉锦[1](2019)在《朝医四象医学太阳人体质与中医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四象医学太阳人体质与中医湿热体质的比较,发现虽然成因、方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体质特征、体质相关疾病、养生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项研究可为朝医四象医学与中医体质学理论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申森,徐玉锦[2](2019)在《论朝医四象医学太阴人调体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象医学是朝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将人体分为太少阴阳四象人体质,不同象人体质特点各有不同,本文根据太阴人体质特点,从性情、饮食、运动、药物、针灸等不同角度论述太阴人的调体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李银姬,金顺福[3](2017)在《四象医学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整理有关四象体质类型与肿瘤患者发病率、病因、病理、治疗等的研究结果,确立朝医对恶性肿瘤的研究方向,进而应用朝医四象体质医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并找到治疗、预防恶性肿瘤的新路径与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7年36期)

鲁冰[4](2017)在《基于朝医四象医学理论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各参数男女间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朝医四象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科技仪器,电刺激上肢正中神经来检测其体感诱发电位(SEP),联合朝医体质辨象,观察和分析朝医四象人各体质类型在神经传导功能上的特点,探讨在朝医四象理论的基础上体感诱发电位各参数男女间的关系,希望能将其应用到朝医学的临床诊疗工作中,相信对朝医学的辨象诊断和临床治疗会提供一定的帮助,对朝医学的学术发展也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方法:实验室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且湿度适中,除去检查设备,一些可发出电磁干扰的设备,仪器,如手机等,需关机或禁止带入,被试者需保持安静平稳的状态。①实验对象为延边大学160名健康在校生,其中男性61名,女性99名,年龄为18至24岁之间(平均年龄20.64±1.42岁),检测其体感诱发电位(SEP)。②所有志愿者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自行填写辨象调查表。在自行填写调查表后,还要对志愿者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分别采集全身正面、侧面及背面图像,还有面部正面特写图像。通过整理调查表,再对志愿者整体形态及头面部进行观察对比,进而由多名在临床工作中拥有丰富辨象经验的专家组,结合上述各种方式所采集到的信息,对志愿者们进行四象人体质类型的分辨工作。③应用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海鲨-NDI-092(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来检测志愿者的体感诱发电位。实验进行时,志愿者呈闭目养神的状态,全身放松,在实验床上侧卧,心态放平静。应用电刺激左右正中神经分别检测160名志愿者的SEP。④检测正中神经SEP,需记录刺激开始至各诱发成分间的传导时间、波形及波幅等。⑤比较分析四象组间及四象组间男女、四象组内男女间体感诱发电位各波的参数。⑥对上述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探讨四象人体质各类型不同脏局所致的内环境与神经传导功能上的关联性。结果:①在160名志愿者中,太阴人94名,约占58.8%;少阳人39名,约占24.4%;少阴人25名,约占15.6%;太阳人2名,约占1.3%。在四象组间,太阴人在体重方面明显重于少阳人(P<0.05),在年龄、身高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左右体N13波潜伏期(N130nset,以下简称N13a)、N13波峰(N13Peak,以下简称N13b)、N13波结束时间(N13End,以下简称N13c)太阴人、少阳人以及少阴人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太阴人右体N20波潜伏期(N200nset,以下简称 N20a)、N20 波峰(N20Peak,以下简称 N20b)、N20 波结束时间(N20End,以下简称N20c)均较少阳人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太阴人右体N13波N20波潜伏期间期(N13 Onset-N20 Onset,以下简称N13a-N20a)和波峰间期(N13Peak-N20Peak,以下简称N13b-N20b)较少阳人、少阴人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少阳人组内,女性左体N13波峰(N13Peak,以下简称N13b)及N13b-N20b较男性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四象人一般情况:太阴人在体重方面明显重于少阳人(P<0.05)。2.N20波:太阴人N20a、N20b、N20c较少阳人延长(P<0.05);太阴人N20b、N20c较少阴人延长(P<0.05)。左体:太阴人N20c较少阴人延长(P<0.01)。3.N13-N20波:右体:太阴人N13a-N20a及N13b-N20b较少阳人及少阴人延长(P<0.05);左体:太阴人N13b-N20b较少阴人延长(P<0.05)。4.在少阳人组内,女性左体N13b、N13b-N20b较男性延长,(P<0.05)。5.太阴人体质血浊气涩,而且平时对于油腻、甘甜、味道重的食物比较喜爱,性格上喜欢安静不爱运动,导致体内气血运行的状态没有其他象人那么通畅,因此在神经传导方面,体感诱发电位各波的参数与其它象体质相比有明显的延长。6.少阳人体质多阳少阴,喜动不喜静,在此基础上女性相对男性体质偏阴,且喜静,运动量比男性明显偏少,体内气血运行状态相对较慢,在神经传导方面体感诱发电位各波的参数对比男性有所延长,这种情况少阳人要比其它象体质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7-05-25)

本刊[5](2016)在《韩国四象体质医学与传统中医比较研究(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医的哲学思想是基于道家关于宇宙和人类的观点,其认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取决于人与宇宙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韩国四象体质医学的哲学思想则是基于儒家对于宇宙和人类的观点,侧重于人类事务对心理、生理、病理的影响。Junghee Yoo等对二者做了一定的比较研究,该研究纳入有关医学哲学、心灵观点(心)、病理学、治疗学方面的评论文章和文献,排除只提供临床分析、基础科学、临床病例研究、(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6年16期)

本刊[6](2016)在《韩国四象体质医学与传统中医比较研究(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国四象体质医学是整体类型医学,指通过一个人心理、社会和身体方面的平衡实现健康和延长寿命。四象体质医学具有预防医学的特点,其强调基于个体差异和身心修养的日常健康管理。简要介绍韩国四象医学,比较四象体质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在哲学渊源、心灵(心)、系统类型、病理学及疗法方面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6年15期)

徐玉锦[7](2016)在《四象医学少阳人体质与中医阴虚质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朝医四象医学少阳人体质与中医阴虚体质在判断标准、形成机制、易患证及调治方法等方面具有关联性,这两种体质类型以"肾阴虚"为共同持点,且两种体质均易患消渴、不寐、便秘、发热等病症。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证候的形成密切相关,此项研究将有利于辨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顾敬平,何朝伟[8](2016)在《朝鲜“四象医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象医学"是指朝鲜医学家李济马先生在他的《东医寿世保元》《四象金匮秘方》等书中提出的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并根据四种人的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项民族医学理论体系。这种学说是继《医方类聚》《东医宝鉴》《济众新篇》之后,朝鲜医学又一大成就。"四象医学"把人体分成四类,源于中医学的"体质学说",即《内经》载述的"人有阴阳,治(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6年06期)

李判声[9](2016)在《基于朝医四象医学理论的针刺感应及SEP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朝医四象医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电刺激正中神经的方式检测体感诱发电位(SEP),以及毫针刺的方式测得腧穴感应,并结合辨象诊断,观察分析四象体质的神经传导特点与敏感经络与腧穴,探讨四象人的中枢传导的特点和经络与腧穴的特异性,而进一步证明针刺感应与体质-经络-内脏之间的相互关联,促进朝医辨象以及其诊疗的发展。方法:实验室内维持室温26摄氏度左右,湿度适中,手机等对实验可能有影响的电机均关闭并保持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实验。①实验对象为319名健康成年志愿延边大学的学生,均无神经系统性疾病及相关病史,其中男性为143名,女性为176名,年龄17~36岁(平均年龄为21.36岁)。②实验前,准备四象体质辨象的资料包括志愿实验对象填写的四象体质设问表(个人外貌、性情、生活习惯有关的项目)和在实验室内自然光线下拍照的实验对象头面部和正面、侧面、后面的全身照片(共四张)。③通过填写辨象设问表和实验对象的照片,由多名朝医辨象专家对每一位实验对象进行朝医辨象。④对319名实验对象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检测时,实验对象采取侧卧位,并保持安静,双目轻闭,身体自然放松。各实验对象通过电刺激左右正中神经分别测量其SEP的数据。⑤检测正中神经SEP,记录从刺激开始到各诱发成分之间的传导时间及其波形和波幅等。⑥根据辨象结果,分象整理其神经传导数据,比较分析:各四象人组的中枢传导时间、以及左右侧间的神经传导差异。⑦319名志愿者中随机抽选92名健康者进行毫针针刺实验。其中男性为42名,女性为50名,年龄19~28岁(平均年龄为22.06岁)。⑧针刺实验时,实验对象采取正坐位,并保持安静,身体自然放松,选取阳陵泉和足叁里两个穴位,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针刺实验,做到取穴准确、手法得当。⑨针刺后观察实验对象的针感反应,其分别记录为局部和传导。并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予以分析,主要观察四象人的中枢神经传导特点;四象体质与针刺感应特点的关系,探讨四象各类型的不同脏局所致的内在环境与针刺感应及中枢神经传导之间的关联性。结果:SEP检测:①共318名的四象人各组间体重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太阴人体质量重于少阴人。在身高、年龄上,各四象组间在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四象组间左右SEP参数比较,太阴人N13波、N20波的各种数据较其他组延长、但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太阴人的右体N13波N20波峰间期参数延长于左体,此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实验:①四象人各组间在右侧阳陵泉上太阴人传导感低于少阳人,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SEP特点:太阴人的右体N13波N20波峰间期较左体延长。(P<0.05)2.针刺感应特点:在右侧阳陵泉上太阴人针刺传导感低于少阳人。(P<0.01)。3.太阴人由于血浊气涩,欲静不欲动的体质特征,导致其左右中枢神经传导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少阳人由于阳气偏盛,欲动不欲静,导致针刺传导感高于太阴人(P<0.01)。(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6-05-30)

周雪[10](2015)在《基于朝医四象医学理论的中枢—末梢神经传导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朝医四象医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电刺激正中神经测量体感诱发电位(SEP)和末梢神经动作电位(PNAP),结合辨象结果,观察分析太少阴阳各象体质的神经传导特点与意义,探讨四象体质-中枢-末梢神经传导之间的相关性,全面地掌握朝医四象人的中枢-末梢神经体质特征,以期提高朝医辨象的准确率和诊疗的有效率,促进朝医学的发展。方法:实验在室温26摄氏度左右、空调、湿度适中、电屏蔽并保持安静的实验室内进行。①实验对象为延边大学在读的1100名健康成年学生,均无神经系统性疾病及相关病史,将其分为两组,甲组100名(男性为49名,女性为51名),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为21.6岁),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乙组1000名(男性426,女性574),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为21.5岁),进行末梢神经动作电位(PNAP)检测。②受试者认真填写实验同意书、生活习惯调查表和辨象表,并用Canon相机在同一实验室充足的自然光线下(或日光灯照射)对受试者的头面部及正面、侧面、后面全身进行拍照(共四张),根据生活习惯调查表、辨象表及照片等相关资料,由以多名朝医学专家组成的辨象小组对其进行体质属性诊断。③检测时,受试者采取卧位,并保持平静,双目轻闭,身体放松。1100名受试者通过电刺激左右正中神经分别测量其SEP或PNAP。④检测正中神经SEP,记录从刺激开始到各诱发成分之间的传导时间及其波形和波幅等。⑤检测上肢正中神经传导动作电位M波和F波,记录其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⑥比较分析各象组间及组内的中枢-末梢神经传导关联性。⑦察看各象组间的中枢和末梢神经传导差异及组内左右间差异。并对以上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研究四象人的中枢神经传导时间特点,探讨四象各类型的不同脏局所致的内在环境与中枢神经及末梢神经传导的关联性。结果:甲组:①四象人各组间体重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太阴人体重重于少阴人。在身高、年龄及性别上各组间及组内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太阴人N13波潜伏期(N13 Onset,以下简称N13-O)较少阴人延长,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少阳人N20波结束时间(N20 End,以下简称N20-E)较少阴人缩短,其波时间离散度也较少阴人小,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乙组:①四象人各组间身高、体重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太阴人的体重及身高均超过于少阳人及少阴人。在年龄及性别上各组间及组内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太阴人的右侧MCV较左侧减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太阴人右侧的正中神经近位波幅/远位波幅(P/D Amp)的比值即P/D Amp≤0.5的神经数显着多于少阳人同侧的P/D Amp≤0.5的神经数(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四象组间F波潜伏期的比较,太阴人的F波最短潜伏期(F-wave the shortest latency,以下简称F-Lat)较少阳人、少阴人均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枢神经特点:太阴人N13-0较少阴人延长(P<0.05);少阳人N20-E较少阴人缩短(P<0.05),其波时间离散度也较少阴人小(P<0.05)。2.末梢神经特点:太阴人正中神经F-Lat较少阳人、少阴人延长(P<0.05),右侧MCV较左侧减慢(P>0.05),右侧P/D Amp北值≤0.5的神经数,较少阳人同侧增多(P>0.05)。3.中枢-末梢神经的关系:太阴人右侧MCV减慢及右侧D/P Amp比值≤0.5神经数增多、F-Lat延长(P<0.05),其体感诱发电位N,3-O也延长;少阳人F-Lat缩短、N20-E缩短,其波时间离散度也减小(P<0.05)。由此可见同一象人末梢神经与中枢神经的检测结果是相对应的。4.太阴人血浊气涩,欲静不欲动,使之生理活动及代谢(气血运行)相对迟缓,导致其神经传导速度略慢于少阳人;少阳人阳盛阴虚,欲动不欲静,使之生理活动及代谢(气血运行)相对偏快,导致其中枢-末梢神经传导速度略快于太阴人与少阴人。(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5-06-09)

四象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四象医学是朝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将人体分为太少阴阳四象人体质,不同象人体质特点各有不同,本文根据太阴人体质特点,从性情、饮食、运动、药物、针灸等不同角度论述太阴人的调体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象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1].文国权,文超鸿,崔勋,徐玉锦.朝医四象医学太阳人体质与中医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

[2].申森,徐玉锦.论朝医四象医学太阴人调体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

[3].李银姬,金顺福.四象医学对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7

[4].鲁冰.基于朝医四象医学理论的体感诱发电位(SEP)各参数男女间的比较[D].延边大学.2017

[5].本刊.韩国四象体质医学与传统中医比较研究(二)[J].亚太传统医药.2016

[6].本刊.韩国四象体质医学与传统中医比较研究(一)[J].亚太传统医药.2016

[7].徐玉锦.四象医学少阳人体质与中医阴虚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8].顾敬平,何朝伟.朝鲜“四象医学”初探[J].中国民间疗法.2016

[9].李判声.基于朝医四象医学理论的针刺感应及SEP相关性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6

[10].周雪.基于朝医四象医学理论的中枢—末梢神经传导的特点[D].延边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医疗卫生行业风采录太原军创针刀医院(4)医疗卫生行业风采录太原军创针刀医院(1)为与会代表金基郁教授使用依据韩国古代李...医疗卫生行业风采录太原军创针刀医院(3)医疗卫生行业风采录太原军创针刀医院(2)医疗卫生行业风采录太原军创针刀医院(5)

标签:;  ;  ;  ;  ;  ;  ;  

四象医学论文_文国权,文超鸿,崔勋,徐玉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