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护理

一、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洪菁[1](2022)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67例循证护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循证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67例, 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效果, 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术中麻醉时间为(294.06±41.17)min, 手术时间为(341.12±50.25)min, 灌注时间为(119.58±19.86)min, 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2.74±6.12)h, 住ICU时间为(2.51±0.67)d, 术后24 h引流量为(470.35±141.28)mL, 住院时间为(17.30±3.89)d。围术期发生压疮6例, 心律失常2例, 术后出血及心包填塞2例, 呼吸系统并发症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78%(13/167)。患者术前、术后均无明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为97.01%(162/167)。结论临床护士应定期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取长补短, 以促进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更快恢复。

高小凤,鹿秀娟,蒋丹,张莉[2](2022)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医院收治的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选取2020年7—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疼痛以及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时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术后1 d时IL-6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d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程度、负性情绪和炎症反应。

张顺,解洪涛,杨国庆,俞世强[3](2021)在《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老年冠心病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细胞生成素(MYO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各36例,分别接受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血清cTn、CK-MB、MYOG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且微创组总手术时间(162±23)min、术中输红细胞量(1.36±0.27)U、术后引流量(682±72)mL、ICU监护时间(2.7±0.4)d、呼吸机辅助时间(11±3)h、术后住院时间(14.7±2.6)d均显着少于常规组(228±32)min、(3.18±0.39)U、(874±93)mL、(5.3±0.6)d、(18±5)h、(23.7±3.7)d,(P<0.01),但左乳内动脉(LIMA)获取时间(35±5)min显着长于常规组(22±4)min(P<0.05)。2组术后24 h血清cTn(2.12±0.23)μg/L、CK-MB(33.7±4.4)U/L、MYOG(137±16)μg/L水平显着高于术前(P<0.05),并在术后48 h、72 h逐渐降低(P<0.05),且微创组在术后24 h、48 h、72 h均显着低于常规组(P<0.01)。微创组术后心律失常0、低心排3%(1/36)、肾功能不全6%(2/36)等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常规组11%(4/36)、17%(6/36)、22%(8/36)(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显着,能降低术后cTn、CK-MB、MYOG水平。

姚园园[4](2021)在《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影响,以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93例,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6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负性情绪(SAS、SDS)、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3%(1/47)低于对照组17.39%(8/4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45/47)高于对照组78.26%(36/46)(P <0.05)。结论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可缩短康复进程,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侯继梅,卢明,俞燕娟,朱娅茹,李瑞霞,张满堂[5](2021)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早期术后康复训练护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在个案管理模式下早期术后康复指导对其认知功能、运动耐力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8-08-01-2020-02-29收治的107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管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个案管理模式早期术后心脏康复和居家康复指导,对比2组患者心脏功能、认知功能和运动耐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02±0.19)cm,低于对照组的(3.32±0.23)cm,t=7.362,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4.23±0.35)cm,低于对照组的(4.91±0.24)cm,t=11.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1.55±7.52)%,高于对照组的(45.36±7.44)%,t=11.193,P<0.001;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为(35.41±7.05)mL,与对照组的(36.56±7.22)mL接近,t=0.834,P=0.406;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为(104.55±13.47)mL,与对照组的(103.84±13.59)mL接近,t=0.271,P=0.787。观察组干预后正确划消字母个数为(138.45±11.12)个,多于对照组的(107.69±10.22)个,t=14.890,P<0.001;连续相加测验完成时间为(24.87±5.55)min,短于对照组的(39.65±5.26)min,t=14.134,P<0.001;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为(478.26±37.29)m,远于对照组的(412.33±36.48)m,t=9.243,P<0.001。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早期在个案管理模式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其心脏功能、认知功能和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翟晓媛[6](2021)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术后疲劳对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的影响,为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优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8月入住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病房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31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维度疲乏症状量表-简表(MFSI-SF-C)、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调查。利用SPSS23.0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出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的影响因素。利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术后疲劳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1.312名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的总分(22.67±14.25)分,术后疲劳的五个维度中一般性疲乏得分(10.89±3.13)分,身体疲乏得分(10.59±3.14)分,情绪疲乏得分(8.64±4.24)分,心理疲乏得分(3.89±3.47)分,活力维度得分(11.33±3.69)分。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得出: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术后疲劳在年龄、体质指数、文化程度、术后是否应用球囊反搏、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术后疲劳与患者疼痛程度、营养风险得分、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得分均呈正相关(r=0.312、r=0.346、r= 0.328、r=0.749、r=0.730,均P<0.01),而术后疲劳和领悟社会支持则是负相关关系(r=-0.362,P<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监护室停留时间、疼痛得分、营养风险筛查得分、睡眠质量得分、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的影响因素。以上自变量共同解释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69.9%的变异。5.将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术后疲劳得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早期下床活动时间(Z=-8.380,P<0.001)、住院时间(Z=-2.227,P=0.026)方面有统计学差异。6.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疲劳中的一般性疲乏、身体疲乏、情绪疲乏、心理疲乏维度及术后疲劳的总分均呈正相关(r>0,P<0.05),与术后疲劳中的活力维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1.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属于中等程度,应该引起关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身体疲劳最严重,心理疲劳最轻。提示术后疲劳涉及躯体、情绪、心理等多个维度,应进行多维度的综合干预。2.术后疲劳的发生受年龄、文化程度、监护室停留时间、疼痛、营养风险评分、睡眠质量、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可以通过减少监护室停留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增加营养,改善睡眠、减轻焦虑、抑郁来减轻术后疲劳。3.术后疲劳影响患者的短期预后。提示我们应该对术后疲劳的身体、情绪、心理等方面进行多个维度的干预和管理,减轻术后疲劳,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术后康复。

朱松[7](2021)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遵医行为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61.48±5.31)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61.73±5.84)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常规宣教、术前准备、术后体征监测、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包括深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康复,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控制评分(90.75±5.46)分、健康行为评分(90.86±5.34)分、治疗与护理配合评分(93.62±4.27)分、应对方式评分(88.23±6.2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1.45±6.53)分、(82.16±5.42)分、(84.53±6.05)分、(78.82±6.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5.23±1.14)h、ICU监护时间(1.91±0.65)d、下床活动时间(2.15±0.37)d、住院时间(10.89±1.67)d,均短于对照组的(7.46±1.75)h、(2.63±0.82)d、(3.42±0.64)d、(13.28±2.5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20)。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遵医行为,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

朱喆[8](2021)在《中低射血分数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中低左室射血分数(EF40%~49%)的患者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EF≥50%)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相关临床数据有无差异,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中低射血分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据术前心脏彩超数据分为中低射血分数组(EF40%~49%)和正常射血分数组(EF≥50%)。中低射血分数组患者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经心脏超声测量术前EF值均为40%~49%之间。正常射血分数组患者237例,男性175例,女性62例,经心脏超声测量术前EF值均≥50%。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累及左主干病变情况、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陈旧心梗病史、陈旧脑梗病史、PCI治疗史并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筛选患者,尽量消除术前相关因素的混杂偏倚。记录两组患者桥血管数目、手术时间、是否使用体外循环、术后是否使用IABP、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术前EF、LVDD与术后一周复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中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过程中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等情况,术中中转CPB较正常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相比,中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更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射血分数与中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提升冠心病患者EF,降低患者LVDD,与正常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相比,这一临床疗效在中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上表现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分析,与正常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相比,中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术中中转CPB的比例增高,相应手术风险便有所提高,死亡率与正常射血分数患者无显着差异,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射血分数患者相比有所提高。中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可显着提高EF,明显减小LVDD。对中低射血分数患者,CABG术的可行性好、近期效果显着,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郑鸿翔[9](2021)在《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谵妄及心脏功能不全。早期康复治疗用于非心外科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CABG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对ICU-AW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尚有待研究。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安全性,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AW、谵妄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甲心血管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案;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方案。采用t检验,u检验,或x2检验对以下指标做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ICU-AW、谵妄及安全性的影响:1.安全性评价指标:呕吐/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置管意外脱出、坠床/跌倒。2.ICU-AW指标:(1)ICU-AW发生率、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量表评分;(2)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3.谵妄评价指标:研究对象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4.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距离(6-MWT);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结果1.观察组呕吐/误吸、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管道意外脱出、坠床/跌倒发生率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ICU-AW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观察组=6.35%,p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17,95%CI:1.527~15.828,P<0.01);观察组MRC肌力评分为52.68±3.13,对照组MRC肌力评分为49.13±3.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549,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57.00±17.24)h、ICU治疗时间(8.06±1.81)d及总住院时间(16.13±2.56)d,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71.75±19.04)h、ICU治疗时间(10.73±2.14)d及总住院时间(19.23±3.7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观察组=9.52%,p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55,95%CI:1.249~9.555,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T观察组=3.40±1.09 d、T对照组=2.02±0.89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5)。4.观察组术后3月复查LVEF(55.83±3.88)%、6-MWT(476.55±69.67)m均高于对照组LVEF(53.20±4.04)%、6-MWT(438.55±53.48)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出ICU时观察组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8.08±0.97,对照组:8.5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75,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减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降低谵妄发生率,减少谵妄持续时间,可改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王莹莹,刘静[10](2020)在《循证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6.55±5.02)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3.58±6.52)分均低于对照组(52.51±4.80)分、(53.55±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7,t=6.934,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二、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
    2.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2.4 两组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老年冠心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微创组:
        1.2.2 常规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2组c Tn水平比较:
    2.3 2组CK-MB水平比较:
    2.4 2组MYOG水平比较:
    2.5 2组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4)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进程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5)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早期术后康复训练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康复指导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评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心功能情况
    2.2 干预前后认知功能与运动耐力
3 讨论

(6)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冠心病
    2.2 POF
    2.3 POF的影响因素
    2.4 POF的测评工具
    2.5 POF的治疗
    2.6 POF对CABG患者的预后
    2.7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指标和工具
    3.4 资料收集
    3.5 质量控制
    3.6 伦理学考虑
    3.7 统计学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4.1.1 CABG患者的人口学资料
        4.1.2 CABG患者疾病治疗相关资料
    4.2 CABG患者POF的发生现状
    4.3 一般资料对CABG患者POF的影响分析
        4.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对CABG患者POF的影响
        4.3.2 疾病治疗资料对CABG患者POF的影响
    4.4 术后疼痛、营养、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得分、社会支持与POF总分的关系
        4.4.1 术后疼痛、营养、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得分、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4.4.2 POF总分与术后疼痛、营养、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的相关性
    4.5 CABG患者POF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6 POF与CABG患者短期预后指标的关系
        4.6.1 POF对CABG患者预后指标的影响
        4.6.2 预后指标与POF总分及各维度的相关性
第五章 讨论
    5.1 CABG患者POF现状
    5.2 CABG患者POF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年龄
        5.2.2 文化程度
        5.2.3 监护室停留时间
        5.2.4 疼痛
        5.2.5 营养风险评分
        5.2.6 术后睡眠状况
        5.2.7 术后焦虑、抑郁
        5.2.8 性别
        5.2.9 领悟社会支持
    5.3 CABG患者POF的不良预后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低射血分数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中低射血分数冠心病患者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创新点
6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循证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2.2并发症
3 讨论

四、冠状动脉搭桥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67例循证护理分析[J]. 洪菁. 中国基层医药, 2022(02)
  • [2]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高小凤,鹿秀娟,蒋丹,张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01)
  • [3]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对老年冠心病疗效分析[J]. 张顺,解洪涛,杨国庆,俞世强. 山西医药杂志, 2021(16)
  • [4]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姚园园. 临床研究, 2021(08)
  • [5]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早期术后康复训练护理研究[J]. 侯继梅,卢明,俞燕娟,朱娅茹,李瑞霞,张满堂. 社区医学杂志, 2021(12)
  • [6]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翟晓媛. 山东大学, 2021(12)
  • [7]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患者的影响[J]. 朱松.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10)
  • [8]中低射血分数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D]. 朱喆.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9]早期康复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ICU获得性衰弱、谵妄及心功能的影响[D]. 郑鸿翔.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10]循证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 王莹莹,刘静. 中国校医, 2020(09)

标签:;  ;  ;  ;  ;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