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卟啉论文_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卟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卟啉,金属,苯环,磁阻,木质素,滑石,太阳能电池。

金属卟啉论文文献综述

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1](2019)在《金属卟啉/MgAl水滑石催化醇选择性氧化制备羰基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将MgAl水滑石引入到金属四苯基卟啉(MTPPs,M=Co,Fe,Mn,Ni)催化氧化体系中,实现了醇的选择性氧化。结果表明,在分子氧/异丁醛体系中,Co TPP在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MgAl水滑石添加剂可有效地提高醛的选择性。在苯甲醇1 mmol、乙腈2 m L、Co TPP 5 mg、MgAl水滑石18 mg、异丁醛5 mmol、反应温度60℃、氧气气氛下反应2 h,苯甲醇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4%和92%。另外,此催化体系在其它醇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中也具有较好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白发红,刘秀方,冯建营,金欣[2](2019)在《金属卟啉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卟啉化合物从结构和性能上都是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有效模拟物,综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氧化反应、CO_2环加成反应、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诸多反应中的应用,并对目前金属卟啉在催化反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赵晓娜,张鹏,赵义斐,张文豪,孟令鲲[3](2019)在《金属卟啉衍生物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土壤和地下水中不断排放的持久性污染物,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更加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卟啉类物质由于具有特殊的氧化还原性质和光敏性,已经被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本文总结了金属卟啉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在类芬顿和光催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讨论了高价铁氧卟啉物种,单重态氧和超氧自由基的产生机理.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史娜,任清刚,李观亮[4](2019)在《金属卟啉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机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金属卟啉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光谱性质及其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催化氧化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4期)

白发红[5](2019)在《聚醚功能化金属卟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CO_2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和环氧化物制备五元环状碳酸酯的环加成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用于CO_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体系,其中金属配合催化剂(如金属卟啉和Salen等)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仍存在催化剂的合成路线冗长复杂,易流失、循环困难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工业应用。而小分子有机催化剂(如,有机碱、离子液体等)合成相对简单,易于回收循环,且具有活化CO_2的功能。因此,如果能够将金属配合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的优点加以融合,将有望创建出高效、可循环的CO_2环加成催化体系。本论文提出“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一体化”的概念,将小分子有机催化剂聚醚功能化咪唑(PEI)分子通过简单的配位组装到磺化金属卟啉的金属中心上,得到一类新型的聚醚功能化的磺化金属卟啉催化剂(PEI-M(X)-TPPS_4;M=Al,Co,Fe;X=Cl~(-1),Br~(-1)),实现了金属配合催化剂和小分子有机催化剂的一体化。PEI-M(X)-TPPS_4综合了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的优点,将多个催化活性位点组装到一个催化剂分子结构中,形成了多功能的集成。如,金属中心(M)作为Lewis酸位活化环氧化物分子,卤离子轴向配体(-X)作为Lewis碱位起到亲核开环的作用,对位的PEI配体有利于卤素的离去-亲核开环和闭环步骤,形成环状碳酸酯,并能够增溶-活化CO_2和有效调控催化剂的溶解性,实现催化剂的均相催化和两相分离。具体内容如下:采用经典的Adler合成法合成出了卟啉,并通过磺化反应、磺酰化反应以及配位反应等多种反应制备出多种聚醚功能化的金属卟啉催化剂。并采用UV-Vis、FT-IR、~1H NMR等手段对卟啉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和聚醚咪唑功能化金属卟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及光谱性质研究。证明其结构的正确性。将聚醚咪唑功能化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应用于CO_2环加成反应中,以氧化苯乙烯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结构(亲核试剂、金属Lewis酸中心、卟啉与PEI的比例、聚醚链长度)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寿命以及对不同底物的普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I_(750)-Al(Br)-TPPS_4的性能最佳,在最优的反应条件(Cat=0.1mol%,T=120℃,P=1.5 MPa,h=15 h)下,催化氧化苯乙烯与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时获得了97.4%的转化率和>99.9%的选择性。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10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此外,在催化不同底物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大多数的环氧化合物都能够以较高的产率转化生成相应的环碳酸酯,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最后,以氧化苯乙烯为底物,研究了PEI-M(X)-TPPS_4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的机理。通过FT-IR以及变浓度核磁研究了催化剂与氧化苯乙烯之间形成氢键从而活化环氧化物。通过~1H NMR研究了催化剂中金属中心对氧化苯乙烯的活化作用。通过FT-IR以及~1H NMR研究了催化剂对CO_2的吸收作用。并以此为根据推测了有机催化剂和金属中心协同催化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5)

韩彤辉[6](2019)在《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苄醚sp~3 C-H键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苄基C-H键的直接氧化功能化是有机合成的一个重要过程。除了作为一些天然产物的一部分,生成的含氧化合物的还可以作为合成特殊化学品的通用材料。许多传统方法苄基的氧化需要使用大量的重金属氧化剂,易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可持续催化有机合成的发展背景下,使用廉价且无毒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一直是化学家们追求的目标。尽管显着改善了发展更可持续的氧化方法,这些策略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昂贵、工艺流程复杂等。本论文研究开发了一种以5,10,15,20-四(五氟苯基)氯化铁卟啉(F_(20)TPPFeCl)为催化剂,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助催化剂,O_2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体系,并深入研究了该体系下苄醚sp~3C-H键的氧化反应。本论文包括叁个部分: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对金属卟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金属卟啉作为有效的仿生催化剂,在催化各种氧化反应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本论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利用F_(20)TPPFeCl/NHPI/O_2体系进行了环状苄醚化合物催化氧化研究。通过文献报道的方法,以苯乙醇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一系列异色满衍生物。之后以异色满为模型底物进行条件优化,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异色满:1 mmol、F_(20)TPPFeCl:0.2 mmol%、NHPI:0.1 mmol、35 ~oC、在空气中搅拌6小时,异色满-1-酮产率可达86%。在最优条件下,我们对合成的一系列异色满衍生物以及1,3-二氢异苯并呋喃衍生物进行底物拓展,合成了相应的苯甲酸内酯衍生物,产率36%~95%。最后通过机理实验探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本论文第叁部分主要讲述了F_(20)TPPFeCl/NHPI/O_2体系对开链苄醚的催化氧化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该催化氧化体系的底物适用范围。首先我们通过Williamson反应合成一系列开链苄醚,并在最优条件下对其进行了氧化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的苯甲酸酯衍生物,产率38%~93%。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催化氧化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且催化剂用量少,氧化剂清洁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9-06-01)

谢锦烽[7](2019)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降解木质素制备单苯环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求替代化石资源的生物质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木质素作为自然界含量丰富且含有芳香族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降解制备单苯环类化合物,进而制备大宗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对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Adler法合成5,10,15,20-四苯基卟啉(TPP),通过调控TPP苯环上的取代基团(甲基、甲氧基、溴基、羧基等),中心金属(Co、Fe、Mn和Ni)及轴向配体(氯、4-羟基吡啶,甲醛-4-吡啶)对金属卟啉进行改性。在此基础上,以金属卟啉为催化剂,采用NaOH-H_2O_2体系在微波反应器中催化氧化降解木质素制备单苯环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吸电子基团能够降低金属卟啉电子云密度从而促进活性中间体[(Porp)Me~(IV)=O]~(+·)的形成。Mn由于会形成不稳定的[(Porp)Mn~V=O]~(+·)以及Fe会形成μ-氧二代体(Fe~(III)-O-Fe~(III)),Ni难以形成[(Porp)Ni~(IV)=O]~(+·),这些都会造成活性中间体的减少,导致对木质素降解活性的下降。通过改变金属卟啉的轴向配体,发现5,10,15,20-四(4-溴基苯基)钴-4-羟基吡啶金属卟啉(CoPPyOH)对木质素降解获得的单苯环类化合物最高,为24.3%。但是由于配体与中心金属结合键不够稳定,轴向配体金属卟啉的循环性能并不好,但氯轴向配体CoTBrPPCl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获得优选的CoTBrPPCl催化H_2O_2氧化降解木质素制备单苯环类化合物的工艺为:木质素0.1 g,10 mL NaOH溶液(1 mol/L)与2 mL异丙醇体系,催化剂0.02 g,反应温度150 ~oC,微波反应时间60 min。在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下,木质素降解率可达91.1%,单苯环类化合物收率(YAM)可达20.1%,相对于传统催化剂,CoTBrPPCl使单苯环类化合物大大提高。结合木质素降解得到的单苯环类化合物的选择性以及收率、木质素降解残渣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的变化,及金属卟啉降解不同类型的木质素模型物(β-O-4和5-5’)的结果,推测金属卟啉降解机理。金属卟啉主要通过活性中间体[(Porp)Co~(IV)=O]~(+·)作用于木质素,进行木质素结构单元的芳核氧化以及侧链氧化,促使各连接键的断裂,增加单苯环类化合物产率,为提高单苯环类化合物收率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梁平平,汤昊,顾瑞,薛磊,陈大鹏[8](2019)在《一种用于增强光动力/光热协同肿瘤治疗的酸性刺激响应锌(Ⅱ)金属卟啉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酸性微环境是低氧条件下糖酵解引发的,它能激发体系的酸性响应系统,为肿瘤靶向光治疗建立一定的触发机制.金属化卟啉结构具有单态氧产率高、荧光成像能力强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研究.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优异荧光量子产率(67.4%)、高单态氧量子产率(84.3%)和理想光热转换效率(30.0%)的酸性响应锌(II)金属卟啉(P-4),研究了其酸性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光动力/光热治疗性能.自组装的P-4纳米粒子可以特异性地靶向溶酶体亚细胞器位点,实现二丁胺苯基(DBAP)的质子化过程且伴随高光毒性;在660 nm单激光照射下,肿瘤被完全消除且无副作用,表明酸刺激响应的P-4纳米粒子可以为肿瘤协同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08期)

夏莹[9](2019)在《金属卟啉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器件在最近几十年里发展迅速。迄今为止,科学家们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方法已发现了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子器件,它们是未来电子元器件的替代者。关于分子器件的设计,目前研究主要在于中心分子的选择、分子与电极的链接以及内外因素对器件的影响,其中如何选择中心分子和链接分子与电极又是其重点。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金属卟啉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能。提出通过改变金属卟啉的中心金属离子、卟啉分子与电极的链接方式来改善分子器件的自旋传输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金属(Mn、Fe、Co、Cu)卟啉二聚体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能,我们发现该研究中所有金属卟啉二聚体分子器件在石墨烯纳米带电极为铁磁态时均表现出优异的自旋过滤行为,自旋过滤效率接近100%。该研究中每个金属卟啉二聚体分子器件均表现出可观的巨磁阻效应,磁阻率高达107%,且随偏压增大而增大。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双功能分子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构建血红素/石墨烯异质结。自旋输运计算发现电极铁磁态时异质结呈现出优异的自旋过滤效应,且自旋过滤系数依赖于血红素分子的自旋设置。另外血红素分子的高自旋态和低自旋态转变会引起异质结的自旋电流发生翻转,低自旋态异质结表现出自旋整流现象,整流比最高为7.3。结果表明分子的自旋对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能有影响,这对今后分子器件的研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金属卟啉通过共价键和范德华力分别与石墨烯纳米带电极相互作用,形成分子器件。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质研究发现,两种连接方式形成的器件中,自旋电子的传输路径不同。共价连接的分子器件中自旋电子的输运通道主要是金属卟啉的π共轭结构,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的分子器件中自旋电子大部分经过卟啉分子中的金属离子进行传输。结果表明分子与电极的相互作用对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后面分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林巧丽,姚永峰[10](2019)在《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类化合物易合成、易修饰、稳定性高,在抗肿瘤、太阳能电池、催化、仿生、分析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此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金属卟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卟啉化合物从结构和性能上都是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有效模拟物,综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氧化反应、CO_2环加成反应、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诸多反应中的应用,并对目前金属卟啉在催化反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卟啉论文参考文献

[1].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金属卟啉/MgAl水滑石催化醇选择性氧化制备羰基化合物[J].应用化学.2019

[2].白发红,刘秀方,冯建营,金欣.金属卟啉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19

[3].赵晓娜,张鹏,赵义斐,张文豪,孟令鲲.金属卟啉衍生物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9

[4].史娜,任清刚,李观亮.金属卟啉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机理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9

[5].白发红.聚醚功能化金属卟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CO_2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

[6].韩彤辉.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苄醚sp~3C-H键的反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7].谢锦烽.金属卟啉仿生催化降解木质素制备单苯环类化合物[D].华南理工大学.2019

[8].梁平平,汤昊,顾瑞,薛磊,陈大鹏.一种用于增强光动力/光热协同肿瘤治疗的酸性刺激响应锌(Ⅱ)金属卟啉化合物(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9].夏莹.金属卟啉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0].林巧丽,姚永峰.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应用进展[J].山东化工.2019

论文知识图

双萘酚取代单卟啉锌与氨基酸酯手性诱...结构和反应六元卟啉同Zn(II),Cd(II),Hg(II)形成...金属酞菁及其衍生物的结构血红素和叶绿素的分子结构主体与客体形成的1:1和1:2的超分子化...

标签:;  ;  ;  ;  ;  ;  ;  

金属卟啉论文_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