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挥发性气体论文_宋艳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挥发性气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体,挥发性,传感器,废气,呼出,盘锦,聚异丁烯。

有机挥发性气体论文文献综述

宋艳会[1](2019)在《污水处理场VOCs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某烯烃联合生产装置区污水处理场挥发性有机物废气(VOCs)的主要来源、废气中污染物的类别及排放浓度。通过不同废气处理工艺的比选,有不同的优缺点。本水场采用生物洗涤预处理及两级生物处理工艺迚行治理,运行效果明显,对其它污水处理场废气治理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卢洪钰,刘成印,韩梦雅,陈怡光[2](2019)在《基于NB-IoT和PID光离子传感器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测仪》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挥发性有机气体实时在线监测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和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测仪。该监测仪以32位处理器STM32F407ZGT6作为主控芯片,采用PID光离子气体传感器和高精度24位AD检测挥发性有机气体,将采集到的挥发性有机气体数据通过NB-IoT通信模块实时上传至远程服务器。该监测仪经实际运行测试,可以实现持续在线监测,并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卢洪钰[3](2019)在《基于NB-IoT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工业、制造业和城市化的建设,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私家车数量不断提升,却忽视了排放物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导致大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其中污染物主要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主,形成二者的前提物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近年来,我国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VOC一直都作为主要控制和治理的对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介绍了基于NB-IoT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系统,该系统由VOC监测仪,NB-IoT传输模块以及透传云平台组成。其中VOC监测仪可以对被测地区的VOC气体进行在线监测,同时具有VOC气体浓度值实时显示和远程传输的功能,用户可以在监控平台查看被测区域的VOC气体的浓度。监测仪采用的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质量小、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同时不会破坏气体的成分方便气体的回收。VOC监测仪采用STM32F407作为核心主控芯片,并设计了相应的时钟电路、电源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等,并将小巧、便于裁剪的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移植到主控芯片上,增强VOC监测仪的实时性。VOC监测仪采用的是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本系统选用的是支持电信运营商NB-IoT模块,此模块可以将接收的串口数据进行处理并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经过测试和分析,本系统已经实现了对被监测区域的VOC气体实时在线监测的功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工商学院》期刊2019-06-10)

宋魁璟[4](2019)在《永新化学的有机挥发性气体控制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企业在有机挥发性气体(VOCs)控制和治理方面的经验。根据VOCs成分,统筹规划VOCs治理,通过采取系统密闭、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喷淋吸附预处理、统一收集进行转轮浓缩、蓄热式氧化炉终端焚烧等一系列方式,将VOCs排放总量控制在标准要求以下。(本文来源于《轮胎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樊梦兵[5](2019)在《田径塑胶跑道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田径塑胶跑道长期受紫外线照射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检测,来评估塑胶跑道的安全性;概述了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来源,并简要介绍了几种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陈赛,陈亚南,毛琦善[6](2019)在《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了临床最佳治疗时机,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现今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随着临床肺癌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发展,呼出气体检测以快速、风险小、无创伤、可重复、可操作性成为一种有广泛前景的检测手段。本综述主要就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的特征性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归纳比较,阐述可能的机制,探讨呼出气体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期刊2019年02期)

陈卫国,李学云[7](2019)在《贺高红团队科研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陈卫国 记者李学云)在1月8日于北京召开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贺高红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盘锦科技创新(本文来源于《盘锦日报》期刊2019-01-25)

胡芳[8](2019)在《“膜”法焕生机——记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已经覆盖了石油、天然气、化学原料、高分子、高端化学品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环境保护与化工生产总是背道而驰,化工"叁废"排放,尤其是废气排放,是对环境和生态的极大挑战。因此,如何实现化工行业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安全、稳定发展已经成为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奖励》期刊2019年01期)

江源,常烨,高传海,刘伯华,张孟伦[9](2018)在《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柔性有机挥发性气体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造了一种基于薄膜压电体声波谐振器的柔性有机挥发性(VOCs)气体传感器。通过转移印刷的方法,柔性体声波谐振器的电极与压电层采用的无机材料薄膜被从硅衬底上转移到超薄的聚酰亚胺基底上。该柔性谐振器的品质因数达到了1920,且在2.5 mm的弯曲半径下仅有相对于基频十万分之一左右的频率偏移。谐振器表现出了对于环己烷与乙醇气体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且通过在器件表面修饰聚异丁烯(PIB)薄膜作为气体吸附材料,使得器件对于环己烷的响应提升了10倍以上。该柔性VOC气体传感器具有尺寸小,质量轻,机械柔性好的优点,在可穿戴环境检测设备,健康监测设备,食品变质检测的电子标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郭振济,赵东风[10](2018)在《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复合材料吸附石化行业挥发性恶臭气体的研究进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化工行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挥发性恶臭气体污染物,破坏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恶臭气体处理技术虽战功卓着,但也在实际运用环节中暴露出种种问题,已经越来越不利于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诸多已成型的处理方法中,吸附剂吸附法可以通过更新吸附剂材料实现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开发全新的吸附剂材料成为了当下此类研究的重中之重。金属-有机骨架(MOFs)及其复合材料作为一类新颖的多孔纳米材料,具有复杂多样的叁维孔道结构,且材料结构与孔性质可以调控,具有成为新型高效吸附剂材料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科研机构针对MOFs及其复合材料吸附恶臭气体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按照被吸附气体性质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苯系物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并对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第六届CCPS中国过程安全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9-26)

有机挥发性气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挥发性有机气体实时在线监测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和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测仪。该监测仪以32位处理器STM32F407ZGT6作为主控芯片,采用PID光离子气体传感器和高精度24位AD检测挥发性有机气体,将采集到的挥发性有机气体数据通过NB-IoT通信模块实时上传至远程服务器。该监测仪经实际运行测试,可以实现持续在线监测,并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挥发性气体论文参考文献

[1].宋艳会.污水处理场VOCs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治理[J].当代化工.2019

[2].卢洪钰,刘成印,韩梦雅,陈怡光.基于NB-IoT和PID光离子传感器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测仪[J].电子设计工程.2019

[3].卢洪钰.基于NB-IoT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9

[4].宋魁璟.永新化学的有机挥发性气体控制及治理[J].轮胎工业.2019

[5].樊梦兵.田径塑胶跑道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检测方法[J].塑料科技.2019

[6].陈赛,陈亚南,毛琦善.呼出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在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9

[7].陈卫国,李学云.贺高红团队科研项目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N].盘锦日报.2019

[8].胡芳.“膜”法焕生机——记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膜法高效回收与减排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气体”[J].中国科技奖励.2019

[9].江源,常烨,高传海,刘伯华,张孟伦.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柔性有机挥发性气体传感器[J].传感技术学报.2018

[10].郭振济,赵东风.金属-有机骨架及其复合材料吸附石化行业挥发性恶臭气体的研究进展综述[C].第六届CCPS中国过程安全会议论文集.2018

论文知识图

顶空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a)低倍SEM,(b)高分辨率SEM,(...一6基一J几队一6纳米蛛网纤维的颜色传感...涂有PEVA的传感器对有机挥发性气体6.6 涂有 PVA 的传感器对有机挥发性

标签:;  ;  ;  ;  ;  ;  ;  

有机挥发性气体论文_宋艳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