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张晓春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张晓春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陕西723000

摘要:我国工程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非常的复杂,并且特别讲求专业性。要是在施工期间由于技术问题而影响质量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工程的力学结构遭到损坏,从而无法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性。所以对于相关工作者来说,一定要重点研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当中,这样一来就会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就建筑的施工而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各种原因和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建筑当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整个工程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对后续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1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注意事项

1.注意水泥水化反应带来的影响,水泥在凝固的过程当中会发生水化反应,从而能够释放出很大的热量,如此一来,就会对墙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所存在的温差过大,则会造成混凝土有鼓包或者是收缩的情况出现,有时还会有涨缩缝,使得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2.注意施工温度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就混凝土自身而言,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其原因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比较类似,因为外界的条件使混凝土自身散热情况不佳,或者是散热的速度过快而造成混凝土收缩或者是空心。如此一来,即便完成了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在后期的保养工作当中依然会由于温度变化速度过快而使混凝土出现变形或裂缝等多种不良病害,正因为如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3.注意金属部件的腐蚀问题,所谓金属部件的腐蚀,其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和金属件等物体受到腐蚀。再施工过程当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则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或空气在混凝土水化反应,从而使得锈蚀的程度更加严重,进而降低了混凝土内部钢筋连接件的强度,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影响因素

1.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制因素,混凝土的性能如何,其质量以及材料配比情况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在使用期间,时常会出现材料质量、配制情况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情况,从而无法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力,主要是因为检测工作不到位,未能根据有关要求来采取合理的检测,而且在选用材料,并对其采取保存和运输期间,没有做到有效的管理,从而无法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出现混凝土配制不合理的情况,则主要是由于并未根据施工技术的要求来给配比采取正确的运算,只是利用以往的工作经验,从而造成配比以及材料所具有的性能无法形成一致,混凝土所具有的强度以及坍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这样就无法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2.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因素,水泥是混凝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泥的强度越高,那么制造出来的混凝土就会具有较大的强度。而由于工程类型之间具有名下的差别,造成所使用的的混凝土的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根据设计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正确的采用水泥,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水灰比情况也会决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所以若想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效果,那么就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分配水灰比,并要符合有关的标准需求,从而就可以确保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所以,混凝土配制入手,保障混凝土配比制作的科学性。首先,严格进行原料的筛选,控制砂石粒径大小,并根据结构强度要求,合理设计材料配合比,避免材料配比不均匀引发的各类问题。要进行多次配比实验,确保用量科学。如果砂石含水量较大,会对配比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实验之前,首先要检测砂石等原材料的含水情况,确保配比实验的准确性。

3.2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对于运输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就混凝土自身而言,在实际运输的过程当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其发生结块,并且在处于放置的状态之时,还应该采取措施避免由于混凝土放热而造成的内部水分蒸发。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完成之后,应当保证运输时间在两个小时之内,同时使用帆布等对混凝土进行遮盖,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分的蒸发量。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搅拌地点应当尽量在施工现场的附近,并且要实现确定好混凝土的运输路线,使用统一型号的车辆用于混凝土的运输,如此能便于对混凝土的数量进行统计和计算。

3.3混凝土浇筑

1.浇筑施工,若想构成稳固的混凝土结构,那么就要做好对混凝土的浇筑。此项工作主要是把还没有凝固的混凝土浇在作业面,等到其凝固的时候就能够构成混凝土结构,而且此环节的施工能够很大程度的决定工程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在浇筑期间,每项浇筑工作都要尽量一次性成功,要是发生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不得不中断浇筑工作的话,那么时间则不要达到2h以上。而在浇筑工作结束以后,要给流出作业面的混凝土采取处理,这样就能够确保浇筑表面具有平整性。2.压实作业,在浇筑工作完成以后,就要紧接着进行压实作业。在此期间,要根据浇筑层的厚度来确立压实系数,如若不然压实度就无法得到保证。另外,要至少采取两到三次的压实,而在第一次进行压实的时候要采用静压系数,此外在进行复压的时候则要运用强振系数。

3.4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这也是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与建筑物的墙体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掌握不好,很可能会引发建筑墙体裂缝、断裂等问题。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一是要控制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水泥进行水化的过程中会向外部环境中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引发了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通过计算降低水泥用量以便于降低温度应力,也可以添加适量减水剂,在充分搅拌后也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温度应力。

3.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成之后,应该放置七天,挡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再将模板拆除,之后使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进行包裹,最大程度的保证包裹的密实程度,最后再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养护方式。如果施工现场的气温比较低,则可以使用草垫来进行保温,而如果施工现场的温度较高,可以适当的增加洒水工作的频率。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对土木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期间,其质量情况会决定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采取施工期间,一定要掌握好施工技术要点,例如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制备以及模板施工等方面的工作,此外也要掌握好养护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制定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对策,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蒋雪峰.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全面腐蚀控制,2019,33(04):47-49.

[2]张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居舍,2019(12):53+44.

[3]李文亮.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居舍,2019(11):122.

[4]钮依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08):99.

标签:;  ;  ;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张晓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