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析

邢凤霞邢凤玉王海英李红景许颖(大庆市人民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的对比法,将我院2009-2010年间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其中一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我们将其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我们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我们将其称为观察组。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尽早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会大大增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几率,同时会避免患者瘫痪的可能性,因此,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很有必要。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2-088-01

为了更好地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选取了2009-2010年间的100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对其进行分组治疗,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店2009-2010年间确诊为脑梗死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初步检查后发现,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都在1-2天内,患者发病时的生命体征并没有出现不稳状态,同时患者的大脑都保持在清醒状态,只是患者的肢体方面存在些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均在住院20天左右开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一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方案,将其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将其称之为观察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30例为男性,有20例为女性;年龄最大的为72岁,最小的为46岁,平均年龄为62.8岁;对这50例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力按照级数划分的话,有11例为0-1级,有20例为2-3级,有19例为3-4级。观察组的50例中有32例为男性,有18例为女性;年龄最大的为74岁,最小的为42岁,平均年龄为61.9岁;对这50例患者的瘫痪肢体肌力按照级数划分的话,有11例为0-1级,有20例为2-3级,有19例为3-4级。

1.2方法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方案,对照组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手法,让患者在指导下自行进行锻炼活动。而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2.1被动训练(1)对患者肢位进行正确摆放根据患者肢体瘫痪的不同部位对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肢体摆放方式。比如说:第一,侧卧位。如果患者的侧躯干出现瘫痪,那么可以将枕头放置于患者的躯干后倾,以枕头来对患者进行支撑;如果患者的下肢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肢体伸展活动,为了防止下肢出现压迫感,可以将枕头放于其下方,此时让患者微屈膝关节,对患者下肢进行伸展活动;如果患者的肩胛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肩肘关节的活动,向后旋转前臂,同时伸展手指。第二,仰卧位。患者需要仰躺在床上,头部放置枕头,面部朝向患病位置[1],为了使患病的肩胛骨可以突出,我们需要在肩胛骨处放置枕头;伸展患者的肘关节并将之放于枕头上,将患者的腕关节向后伸展同时伸展手指;患者臀部出现问题可以再其患病位置的下方放置枕头,以防骨盆出现侧面突出。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仰卧位会导致患者的肌肉产生痉挛,因此,每隔一两个小时需要更换患者肢体放置的位置,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患者产生压疮。第三,健侧卧位。如果患者健侧位置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枕头将患者的头部放好,同时保证患者的躯干与床面呈90°直角。

(2)按摩患者肢体适当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在按摩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因此,患者衣着不宜过紧,尽量穿着轻便。按摩时手法要多变,不宜过于单一,一般情况下手法可以分为:滚法、摩法、按法、揉法、振法等,按摩时需要从远处开始逐步向近端进行,一般是从手指开始,依次传向手臂、腕背、肩部,按摩时要做向心运动。一天之内需要对患者进行2次按摩活动,每一次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

1.2.2主动运动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不能仅依靠被动训练看,还需要进行主动训练,比如说:躺在床上的患者可以进行独立翻身,同时小幅度训练四肢摆动;患者还可以进行坐位训练,患者可以移动身体[2],保证小腿下垂与床边同时进行小范围的摆动;为了更快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患者还可以进行步行训练,开始由人搀扶行走,随着时间与强度的增加慢慢达到让患者独立行走的目的。

2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观察发现: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已经痊愈,有20例患者效果显著,有13例患者有效果,有5例患者有进步,无效患者为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已经痊愈,有11例患者效果显著,有16例患者有效果,有13例患者有进步,无效患者为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由此数据可以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康复组治疗效果显著。

3讨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患者瘫痪位置的肌力,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来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一旦患者出现出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的组织就会由于缺血而坏死,这时候会对患者的肢体产生影响,因此,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最有效的时间应该定在24小时之内。本文主要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有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可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更有效地增强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避免患者出现瘫痪。相较于传统药物护理的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更好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从而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的肢体肌力,从而使得患者肢体功能尽早恢复。因此,为了避免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瘫痪,同时尽早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1]罗菊珍,杨进标,王延红.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4).[2]韩丽珍.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1(33).

标签:;  ;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