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

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

王娜[1]2012年在《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被誉为“通俗文学大师”和“章回体小说大家”,目前学界将其创作大致划为4个时期:1919年以前为其习作期;1920年到1935年是其成名期;1935年至1949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1949年至1967年由于张恨水的身体受疾病困扰,其创作开始进入衰退期。通读他每个时期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社会言情小说为主,其中《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欢喜冤家》(又名《天河配》)等均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在成熟期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爱国抗战为主要题材,但也不乏优秀的社会言情作品,如《如此江山》、《艺术之宫》、《北雁南飞》、《夜深沉》、《秦淮世家》、《丹凤街》、《纸醉金迷》等,其中《纸醉金迷》虽是以抗战期间陪都重庆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但取材依然是以小市民的物欲为主要内容。通读上述社会言情小说,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描写他们的世俗生活,并代表他们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市民意识是一种文化品位或是文化心态,因此笔者就从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这一角度入手,去深入分析了张恨水与市民文学的关系、市民意识在其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市民意识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第一章是张恨水与市民读者,首先,分析张恨水的创作选材主要是通过社会、言情两个方向,体察了普通市民的生活甘苦,深切同情他们微末而又实际的生活要求。其次,分析了市民对文本的选择,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没有精英文学的知识分子那般高深,阅读倾向于趣味性,并且在意社会规范,注重人伦道德,加之张恨水本人是一介平民才子,因此他作品的特点能满足广大市民读者的口味,作者和读者完成了一次双向选择。第二章为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展现出作品中体现出的种种市民意识。首先,由人物形象开始讨论,张恨水笔下的人物有类化倾向,尤其是多种市民形象,因此笔者将市民形象大致分为了:多情才子、薄命红颜、侠义之士、财迷老者四类,他们足以代表张恨水的作品中各类市民形象。其次,进一步挖掘出市民们种种价值观,主要是选择了尚金的婚恋观,尚俗的生活观和避世的佛学观。最后,考虑到张恨水虽是一名文人,但确切地说,他更是一名平民作家,因此将张恨水与市民读者的审美心理放在了一起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他们对作品的审美直觉与审美距离的两种审美经验。第叁章主要是分析张恨水的作品中市民意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他的社会言情小说展示给读者的大致是一幅20世纪上半叶城市市民生活的真实画卷,但是他并没有单纯的写实,而是把握住了那个时代广大读者的阅读能力,在作品中给他们带来娱乐、消遣的同时也在平实的低姿态的叙述人生、社会中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启蒙,并且张恨水作为一名旧式才子,当新文化运动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时,他自觉地担当起对章回小说的保留大任。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一味地守旧,而是在保留了章回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提升,以适应时代的进步,或许这仅是出于作为一名旧式文人的良知,但在文学史上却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在结语中,分析了作品中对市民意识的描写给张恨水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成功,这种宝贵的经验对当代文坛依然有借鉴价值。张恨水深入体察了市民的生活困境,并将自己的热情熔于这种人生行为方式之中,与市民打成一片,因而其精神血脉息息相通,张恨水笔下流出的故事真切地体现出普通小人物的生活真相和人生悲剧,并以普通市民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示出他对生活的关照和理解。

马琳[2]2003年在《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张恨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师,他的社会言情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对后世通俗文学产生了无以伦比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本文从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形式入手,运用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本文选取张恨水16部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言情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列举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13个“情节功能”和9种基本角色(拯救者、落难者、背叛者、受害者、牺牲者、殉情者、帮凶者、威逼者、破坏者)以及4个叙事阶段(爱情发生之前、爱情发生阶段、爱情困境阶段和爱情失败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叁种基本的故事类型:即以真诚男子对落难女子的拯救及拯救失败为主题的爱情悲剧;男性背叛和男性道德批判为主题的爱情悲剧;以社会批判为主题的爱情悲剧。最后,本文以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探寻叁种基本故事类型的句法结构(故事原型)。并指出这叁种基本故事原型在作者的价值观、文化观、道德观统领下取得进一步统一的可能性。

金慧[3]2007年在《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无疑是最值得研究的作家之一。张恨水作品从二叁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文学界对他毁誉参半,甚至又是长期的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从解放后被封杀到如今的“张迷”(张恨水的忠实读者群)队伍的不断壮大,他从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列为禁忌作家到如今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得中肯评价;从被主流意识形态拒之门外到今日成为都市消费文化的“经典偶像”这条颇为坎坷的“经典化之路”。几十年来,张恨水及其作品所经历的风雨冷热,对其及其作品褒贬誉损的不同评价,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得张恨水具备了自己独立存在的特殊价值,构成了奇特的张恨水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本文立足于有关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张恨水的作品入手,从一个新的视角——作家的创作意识来研究分析其对张恨水小说的影响。本文从叁个方面论述了张恨水通俗小说创作的创作意识。第一方面:从他创作意识中的读者意识出发,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其是如何创作出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是如何与读者构成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成为可能,这里面蕴藏着的文学生产以及接受的价值,对于我们现在以及将来的文学发展,似乎更有可资借鉴之处。第二方面从其创作中的社会意识方面着手,张恨水在不放弃通俗小说的趣味娱乐功能的情况下,注入时代社会内容和新的意识观念,张恨水把他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他的小说创作中,导致他的小说除了娱乐之外,还有厚实的社会内容,从而扩展了章回体言情小说表现社会人生的深广度。第叁方面从其创作中的文体意识方面,对张恨水的小说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探讨他对章回体所做的改良,采用的是两条线进行改良,一是对章回小说中优秀的成分进行保留,对已经不适应的地方进行删除,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二是吸收和转化新文学、西方文学中的表现形式,融化了传统文学的某些叙事技巧,进行成功的同化更新,使得章回小说这一古老的模式焕发出生机。探讨张恨水通俗文学创作的经验,不仅是深入理解独特的“张恨水现象”,真正把握其创作经久不衰的原因,而且在通俗文学重新得到重视的今天,张恨水在通俗小说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在文学的研究和创作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通过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评价新时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创新及其所具有的意义。

陈静[4]2003年在《张恨水论》文中研究说明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他在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之间的选择性徘徊对研究现代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在20世纪的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他的研究终将深入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探讨。 论文的第一章拟就对张恨水的小说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主要从小说的叙事模式、心理描写、风俗描写、回目结构等方面探讨他对章回体所做的改良与其得失。 论文的第二章着重于对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创作中的写作模式进行分析。论文分析了张恨水“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小说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张恨水对“社会”与“言情”的经纬认知和在具体运用上的错位。 论文的第叁章着重探讨作为文化现象的张恨水小说创作。本章建立在前两章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论述张恨水的文化心态和审美理想,从传统与现代、消闲与责任、商业与艺术等方面追溯张恨水选择与革新通俗文学的深层原因以及对张恨水小说创作产生的影响。

马彦峰[5]2010年在《论张恨水对传统小说的现代化改造》文中研究指明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章回小说大家,在他五十年间的写作生涯中,为读者创作的中长篇小说约有一百一十部左右,其代表性作品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艺术成就显着,影响持久不衰。他的小说大都受到不同阶层读者的广泛欢迎,为此老舍称其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张恨水无疑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最值得研究的作家。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旧式文人,张恨水在坚持章回小说写作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吸取新思想、新艺术,积极改良章回小说。一方面,他大胆借鉴和吸收外国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在小说中加入大量景物描写、人物心理刻画、内心独白,和一些细节性“小动作”的描写,以烘托环境气氛和刻画人物性格。在叙事方式上,采用第叁人称限知叙事,以及倒叙、预叙等方法,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另一方面,他能紧随时代变化,在小说的内容上不断加以提炼和革新,在追求娱乐消遣的同时,兼以开启明智,鼓吹新知,使自己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对章回小说从主题内容到艺术形式的一系列改造,张恨水成功的把章回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论文着重以张恨水前期的叁部重要力作,即《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的分析为主,论述张恨水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现代化改造。论文共分叁大部分,依次为:第一部分引论,简要阐述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介绍有关张恨水研究的相关背景、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以突出本课题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叁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现代化的小说观念,从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意识,以真实性为创作基石的小说美学思想以及全新的现代小说结局观叁个方面探讨张恨水小说创作观念和指导思想。第二章作品内容的现代化,首先论述张恨水小说在题材内容上的复合性及其社会言情小说主题的现代转向。其次重点从思想内涵入手,分析上述叁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反封建精神与平等、自由、民主的现代性价值取向。第叁章对传统章回小说艺术形式上的现代化改造,首先从回目形式、文本套语、诗词、语言四个方面阐述张恨水对传统章回小说形式方面的继承与扬弃。其次重点从小说的心理与景物描写,叙事方式的转变,吸纳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四个方面论述张恨水对西方小说技法的借鉴和引进。本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侧重于具体文本的详细解读和分析,以凸显张恨水章回小说改良的实绩。最后一部分结语,总结张恨水改良传统小说的创作经验,指出其不足之处,客观定位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李萌羽, 温奉桥[6]2013年在《论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策略与文本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恨水小说的成功源于其文化策略的成功。文化"配方"策略决定了张恨水小说的叙事模式和故事架构,并从根本上决定了张恨水小说的文本形态,特别是其小说的"双极结构",更是其文化"配方"策略的外部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文本的分裂。

吴彦[7]2005年在《张恨水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认为社会言情构成了张恨水小说创作基本叙事模式,也集中体现了他小说的叙事艺术成就。张恨水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并非源于思想深度,而是叙事的技巧,不在于“新”,而在于“奇”。如果从叙事内容及叙事技巧理解叙事艺术,那么张恨水言情小说叙事艺术的高妙之处在于,叙事技巧并不单是作为连缀成篇的工具,而是本身就是富有审美情趣的“有意味的形式”。与叙事内容相比,叙事形式和技巧更是小说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源泉所在。正是故事叙述中蕴藉着的那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文学趣味,成为张恨水的言情小说跨越时空、受到不同时代社会中读者喜欢的根本原因。 “有意味的形式”只能存在于具体的叙述中,任何抽象概括都会带来简单化,结果是徒留形式而失去其内在的审美意味。在张恨水的言情小说创作中,我拈出原型叙事、家庭叙事、侦探叙事和新闻叙事四种叙事模式,以具体作品的剖析,解读张恨水如何表现那种有意味的形式,试图以此进入张恨水创造的言情小说世界,窥视其文学建筑的精妙,探索张恨水言情小说所具有的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内在奥秘。

孙莉[8]2009年在《张恨水小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文中认为1924年4月,张恨水发表了他第一部引起轰动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为现代中国文学留下洋洋洒洒叁千多万字的小说作品,成为上世纪20-4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个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家,身处变革时代的张恨水珍视并试图延续传统文学的许多因素,但也不拒绝吸纳现代文学中的一些因素,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使其创作成为有效沟通传统与现代的小说体式。本文拟用整体研究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张恨水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现代意识及两者之间的融合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前言部分回顾了张恨水研究从被冷落到逐渐被接受的历史过程,总结了张恨水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并指出目前对张恨水小说创作所体现出的传统与现代的复杂交融尚缺乏系统梳理,为论文的展开确立了基本方向。正文部分用叁章加以论述,分别从小说的故事类型、文体与叙事、以及创作文化心态叁方面论述了张恨水在融合传统与现代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侠义小说、讽刺小说、抗战小说等故事类型,其中社会言情小说为论述重点,结合作品,从实现“社会”与“言情”因素的真正“融合”、重构传统的“才子佳人”与“青楼士子”言情模式和形成新的“叁角恋模式”叁个角度展开论证;同时,从小说特色、题材的开拓、创作局限等方面对张恨水的侠义小说、讽刺小说和抗战小说做了梳理。第二章分析了张恨水的“新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色。第一节从形式特征上分析了张恨水对传统章回小说回目、开篇、收尾、语言等文体特征的承袭和改良,第二节则从张恨水小说叙述者、聚焦者、叙述时间等叙事模式角度比较了张恨水小说与传统章回小说的异同。第叁章从文化心态入手分析了张恨水在传统与现代激荡对话的时代中文化取向上的双重色彩,既坚持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又不固步自封,自觉吸纳一定的现代观念,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比较、碰撞中找到了两者间的许多“相通”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的融合。最后结语概述了张恨水试图整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学实践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并简要说明了论文存在的种种遗憾与不足。

刘海涛[9]2008年在《论张恨水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文中认为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他在传统与现代、雅与俗之间的选择性徘徊对研究现代小说,尤其是通俗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他的研究将深入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探讨。张恨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大师,他的社会言情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对后世通俗文学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本文从张恨水言情小说的主要情节功能入手,以张恨水的言情小说为典型,论述了张恨水言情小说叁种不同故事的叙事模式、叙事艺术特点以及张恨水言情小说的重要贡献。

王慧[10]2004年在《论“张恨水现象”》文中认为20世纪上半叶,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大多数小说作品在问世之初就在广大市民读者中形成了一股阅读热潮;同时,他的作品也被研究者以种种方式进行着解读,对他的评论层出不穷,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张恨水现象”。本论文主要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流变的过程中,运用接受美学方法对张恨水研究进行进一步考察,深入挖掘“张恨水现象"深层次的内涵,更好地展示其作为一种文学乃至文化现象的意义,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 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它的再现或表现功能,而且在于它的影响之中,因此,读者的阅读经验理所当然地要成为分析研究的客体。张恨水的读者主要分为市民读者和研究者两大类。由于已有的世界观、知识结构、阅读目的不同,在接受张恨水小说时,市民读者和研究者有着迥乎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这也决定了他们对张恨水小说有不同的阅读经验。 作为张恨水作品的主要读者,市民读者通过阅读本文与作者产生共鸣,并做出反应,但他们无法达到更深层次的对“第二本文”的再创造,这是他们与专业阅读者——研究者的主要差距所在。市民读者对张恨水小说的接受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他们将虚构的内容想象为现实的真实,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种种欲求以期待所读本文能满足自己。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其审美期待的形成、发展并发挥作用而进行的。以此为基础,市民读者与张恨水的文学交流活动得以进行。张恨水可以通过了解读者反应来把握读者心理,适时调整创作方向,以满足其要求。 研究者都身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情势下,他们对本文的接受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能动创造过程。“五四”新文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己经构成了研究者所赖以生存的客观情势。他们在进行研究时所借鉴的理论资源,主要也是从这里获得的,他们难以超越前人和历史上的接受中一切影响,也无法逃脱历史的制约作用,这就容易造成张恨水研究中的偏差。同时,因为研究者个人期待视野的变化以及所取视角的不同,不同时代的研究者对于张恨水的理解、判断、评价,往往不尽相同。21世纪的张恨水研究,应该力求呈现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性存在,并通过对“张恨水现象”的研究,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富理性的历史批判。

参考文献:

[1]. 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D]. 王娜. 云南民族大学. 2012

[2]. 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D]. 马琳. 西北大学. 2003

[3]. 张恨水现代通俗小说的创作意识[D]. 金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张恨水论[D]. 陈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5]. 论张恨水对传统小说的现代化改造[D]. 马彦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6]. 论张恨水小说的文化策略与文本形态[J]. 李萌羽, 温奉桥. 东方论坛. 2013

[7]. 张恨水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D]. 吴彦. 苏州大学. 2005

[8]. 张恨水小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 孙莉. 山东大学. 2009

[9]. 论张恨水言情小说的叙事艺术[D]. 刘海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10]. 论“张恨水现象”[D]. 王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