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扰动安全论文_秦超,余贻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扰动安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概率,稳定,电力系统,在线,正态分布,动态,超导。

小扰动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秦超,余贻鑫[1](2014)在《基于安全域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了注入空间上含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发现,在工程关心的范围内,含DFIG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边界仍可以用超平面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将安全域方法应用于含DFIG电力系统的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代替传统方法中广泛采用的特征值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发电注入与负荷不确定性时,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的计算负担。(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4年10期)

余晓丹,曹树存,那广宇,贾宏杰[2](2007)在《基于小扰动稳定域的电力系统概率安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对系统稳定运行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考虑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安全分析方法较传统的确定型安全分析方法更有意义。该文在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可有效考虑功率注入等随机因素的小扰动稳定性概率安全分析方法。借助3机9节点系统对所给方法进行了示例和验证,同时深入讨论了负荷水平变动、运行点改变以及量测延时等因素对系统小扰动稳定性概率安全指标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那广宇[3](2007)在《基于小扰动稳定域的电力系统概率安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范围互联和市场化已经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系统规模的扩大导致电网结构日益复杂,系统维护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电力市场中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系统运行日益接近其稳定极限,同时市场行为也为电网运行引入更多的不确定性,致使近年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备受关注。小扰动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受到微小的扰动后能够自行恢复的特性,是电力系统日常运行中必须满足的一种最基本的条件。本文主要借助小扰动稳定域分析工具,探讨科学计及电力系统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概率安全分析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简要回顾了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考虑功率注入随机变动特性的概率安全评估指标。进一步给出了快速计算该指标的求解算法:它将注入变量考虑为具有截断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小扰动稳定域的计算结果,并以半不变量为基础的Cram-Charlier级数算法计算考虑各种不确定性的系统概率安全指标。该方法利用了小扰动稳定域的拓扑性质和边界信息,有别于概率安全分析中常用的数值仿真法和解析法。随后,借助WSCC-3机9节点系统和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其有效性。并深入讨论了系统负荷水平变动、运行点改变以及量测延时等因素对概率安全指标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本文简单讨论了所给概率安全评估方法在电力系统运行优化(优化调度)以及控制器参数漂移分析和参数优化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7-01-01)

曾沅,余贻鑫,贾宏杰,Stephen,T.LEE,Pei,ZHANG[4](2006)在《基于有功功率小扰动分析的动态安全域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安全域(DSR)的暂态稳定边界可以近似表示为超平面,由此提出了一种DSR的快速求解方法。该方法分别对事故前系统的稳定运行点、事故中系统的故障轨迹和事故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有功功率的小扰动分析,然后依据整个暂态响应过程中状态变量的连续性,将不同阶段的分析结果联系起来,最终推导出了超平面形式的DSR解析表达式。应用暂态能量函数分析给出了注入空间上的实用动态安全判据,以此来量化暂态稳定性指标,从而实现对事故后系统的有功功率小扰动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在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上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6年20期)

林姿峰,闵勇[5](2004)在《基于超导储能的小扰动动态安全在线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超导储能(SMES)技术进行电力系统小扰动动态安全在线监测和评估是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新应用。基于改进的Levy曲线拟合方法,文中建立了3阶7变量的局部传递函数拟合模型,通过对系统频域响应曲线峰值的拟合,获得了峰值对应模式的阻尼和频率特性,形成了小扰动安全的在线评估算法。通过EPRI-36节点系统的模式特征值与响应曲线峰值拟合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4年18期)

林姿峰[6](2004)在《基于信号激励法的小扰动安全在线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互联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小扰动安全事件发生的风险越来越大,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对系统小扰动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至关重要。由于目前的各种小扰动评估方法主要是基于系统模型和参数,而准确的模型和参数难以获得,因此得到的分析结果与系统的实际安全状态有很大的差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号激励的小扰动安全在线评估方法:通过周期性的向系统注入特定的小扰动功率信号去激励系统的响应,并监测和分析系统对于扰动的响应信号,获得系统振荡模式的阻尼和频率信息,从而实现对系统的小扰动安全状态的评估,避免模型和参数的不准确对于评估结果的影响。论文分几个部分对该在线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了扰动功率信号,该信号与系统低频振荡的频率范围一致,能对该频段内的各频率点施加同等强度的激励,容易在系统中传输,所激励的响应随着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之后,推导了以扰动信号为输入信号的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说明了扰动信号激励所产生的频域响应与系统状态及振荡模式的对应关系;利用特征值对于负荷变化的灵敏度,对系统进行子系统的划分,确定了薄弱区域和扰动源的安装地点;通过建立各支路对应的可观性指标集合,确定了响应监测的合适位置;基于改进的Levy曲线拟合方法和3阶7变量的局部传递函数拟合模型,通过对系统频域响应曲线的拟合,获得了曲线局部极大值点对应振荡模式的阻尼和频率特性,形成了小扰动安全的在线评估算法,并通过EPRI-36节点系统和川渝电网的仿真说明了该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验证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根据SMES具有灵活快速有功和无功调节能力以及小能量大输出功率的特点,选择SMES作为扰动功率源,利用一台电流源型SMES实验装置,通过动模实验说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能反映系统小扰动安全状态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4-04-01)

小扰动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对系统稳定运行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考虑不确定因素的概率安全分析方法较传统的确定型安全分析方法更有意义。该文在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可有效考虑功率注入等随机因素的小扰动稳定性概率安全分析方法。借助3机9节点系统对所给方法进行了示例和验证,同时深入讨论了负荷水平变动、运行点改变以及量测延时等因素对系统小扰动稳定性概率安全指标计算结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扰动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1].秦超,余贻鑫.基于安全域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概率小扰动稳定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

[2].余晓丹,曹树存,那广宇,贾宏杰.基于小扰动稳定域的电力系统概率安全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

[3].那广宇.基于小扰动稳定域的电力系统概率安全分析[D].天津大学.2007

[4].曾沅,余贻鑫,贾宏杰,Stephen,T.LEE,Pei,ZHANG.基于有功功率小扰动分析的动态安全域求解[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

[5].林姿峰,闵勇.基于超导储能的小扰动动态安全在线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

[6].林姿峰.基于信号激励法的小扰动安全在线评估[D].清华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电厂停运前后的线性化时域响应曲...线路停运前后Plzg的时域响应曲...发电机频域响应变化过程(仿真结果)电厂不同出力时Plzg频域响应曲线储水构造与隧道开挖断面相对位置示意...FTA的分析流程

标签:;  ;  ;  ;  ;  ;  ;  

小扰动安全论文_秦超,余贻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