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控制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控制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由于当今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控制发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应通过加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施行动态监管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形式来实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合理控制,从而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工艺基础。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控制

引言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建筑工程重点控制的分项工程,各项目部应细化专项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编制,使方案紧贴工程实际、切实可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专项方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不放过任何细节,并加强浇筑过程的监控、监测和安全管理,以确保髙大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的施工安全,为项目带来良好的施工效益。

1高支模体系模板支架构造措施

(1)高支模体系施工前根据现场情况放出大样,严格按照大样搭设模板和设置立杆,确保立杆的准确度。(2)垂直剪刀撑设置:沿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垂直剪刀撑,在中间和四周设置双向剪刀撑且连续到顶,底部与地坪抵紧,与水平夹角为45-60度。(3)水平剪刀撑设置:本工程水平剪刀撑应设置在梁下和中间间隔小于4.5m。(4)楼层结构柱与支撑架牢固抱结,确保主体结构与整个架体连接安全,架体与抱结杆连接至少两点。(5)支撑满堂脚手架须纵横拉结。(6)所有扣件必须合格;钢管不能选用长期使用且出现变形的。(7)所有方木必须竖放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8)主梁的起拱值为1.5‰,次梁在主梁的基础之上和板在次梁的基础上沿短跨方向起拱值均为1.5‰。(9)为了消除应力叠加对立杆承载力的影响,可以在层间梁的强度达到70%后,采取先松扣再扣紧层间梁小横杆的方法。

2高支模体系施工质量控制

进场作业前根据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具体的问题、难点进行详细的说明,使每个作业人员对整个工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由作业人员在地面上弹出结构架的外边线,按扣件式钢管支架进行搭设。(2)架体中的连墙件采用支架节点与完成浇筑的混凝土柱箍紧。依次从第一步水平杆开始,以后每隔两步设置一道连墙件,用来增强水平方向的稳定性。(3)剪刀撑斜撑杆搭设应不少于3个扣件连接,并且搭接长度至少1m。(4)为了增强扣件竖向抗滑力,需要在支撑架梁底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交接处设置双扣件。(5)高支模体系立杆全部落在地面上,立杆必须设置垫板,地面应保持平整、压实、无积水等。(6)浇筑混凝土的顺序和振动时产生的诱发荷载对模板支架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7)混凝土泵送时对支架会产生振动,此时须做好相应的减震、隔振措施。高支模体系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作业,积极作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杜绝野蛮施工和盲目施工现象,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控,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的完成。

3高支模体系安全控制措施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近年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中也越来越多,如大型体育馆、跨海大桥、超高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等。因此,对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关键。下面就安全控制进行了分析。

3.1搭设管理

在高支模体系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检查现场检验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现场施工是否与施工图纸和计算书一致。主要检查部位和要求如下:①支设立杆的地基要确保排水通畅,不得积水,地基应平整坚实无杂物。当立杆落在楼面时,露面下应采取相应的可靠支撑措施;当立杆落在地面时,须增设厚度至少为100mm,强度不低于C10的混凝土垫层。②地杆、底座和垫板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底座宜采用厚度至少为8mm,长度和宽度均至少为15mm的钢管套管和钢板焊接组成;底座下应设置厚度至少为50mm宽度至少为150mm,长度大于两跨的木垫板或12号至16号槽钢。③板下的立杆和主、次梁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纵横成行。④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对接;立杆间距不大于0.8m,步距不大于1.5m。⑤模板支撑杆件严禁与物料周转平台、施工脚手架等架体相连接;严禁与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塔吊等起重设备架体钢结构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⑥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支撑,纵、横向扫地杆及水平垂直剪刀撑;架体四周与主体结构的柱、墙牢固拉结,如周边无既有建筑构件,可以运用格构柱法或其他有效方法以提升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3.2检查验收

模板承重支撑搭设完工后,应由项目部负责人组织的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负责人员、项目质量、安全、施工人员等验收。在验收合格的前提下,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才能进入后续阶段工序的施工。高支模体系分项工程验收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时,检验标准按((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执行,项目监理部应全面核查高支模体系分项工程的验收资料,合格后再进行现场检查。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在具备浇筑的相应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浇筑令,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监理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行旁站监理,并督促施工单位安排专职人员在场,检查模板支撑有无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变化应立即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施工现场旁站监理应从以下方面实行重点监控:混凝土浇筑过程依据施工方案进行。如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了减少对支撑系统的冲力,不能将泵管固定在支撑系统上,泵管出口距浇筑面最大20cm。混凝土在浇筑过程时要在模板上均匀布料,严禁堆料;在浇筑过程中,对支撑系统必须加强监控,如发现支撑系统有松动、变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疏散人群,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3.4模板拆除

在承重支撑拆除之前,确保混凝土强度在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要求的前提下,签署拆模令,并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实施拆除作业需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①拆除顺序应是先搭设的后拆,后搭设的先拆,严禁实施拉到或推到的做法;脚手架拆除应遵循的顺序:由上而下,先绑扎的后拆,后绑扎的先拆;依次按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和斜撑杆的顺序拆除。②拆除作业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得大于2层,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当模板支撑系统设有附墙连接时,严禁将附墙数层或全部拆除完毕后再拆支撑架体,附墙连接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③模板支撑系统拆除过程中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施工单位在现场必须有专人管理、协调工作。地面上应设置警戒和围栏标志。

结束语

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是当今建筑业较为常用的建筑工艺手段,因此合理优化配置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各个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成为了实现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有效控制的前提基础。为了提高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经济收益,对相关安全质量与控制的探析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庄向阳.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措施探讨[J].河南建材,2017,02:78-80.

[2]黄有达.探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具体方法[J].河南建材,2017,02:99-100.

[3]陈志钦.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20:9-10.

[4]吕广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4:167-168.

标签:;  ;  ;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