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与折射波论文_刘洪卫,刘怀山,邢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射与折射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射,首波,层析,速度,波导,全反射,运动学。

反射与折射波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卫,刘怀山,邢磊[1](2018)在《浅水环境下多次反射折射波条带范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水地震资料中,直达波上方会出现一个明显的"扫帚状"的条带,确定其地震波成份有利于对地震传播规律的认识,可为海上实际作业建立合适的观测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为后期资料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陆地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路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简单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确定了浅水环境中位于直达波上方的"扫帚状"条带为海底表层介质产生的多次反射折射波的整体反映。定量分析了多次反射折射波的"扫帚状"条带的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8年12期)

杨恺,郭朝斌[2](2012)在《多次反射折射波的传播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多次反射折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两种可能的传播路径:经震源激发后,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为经多次反射后产生的一次折射波(路径Ⅰ)及一次折射波经多次反射后产生的反射波(路径Ⅱ)。通过对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路径的分析和归纳,利用半空间模型和波导模型进行了谱元法正演模拟,结果表明,记录到的多次反射折射波为先在震源附近发生多次反射,然后在波导层发生折射,因此路径Ⅰ为多次反射折射波的实际传播路径。(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2年03期)

郭朝斌[3](2011)在《复杂表层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地震勘探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双复杂地区的勘探,即探区地表复杂和地下地质构造复杂。为解决双复杂地区的勘探问题,首要的和基础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复杂表层问题。多次反射折射波作为复杂表层探区中一类常见和重要的波动现象,对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必然有助于对复杂表层波动现象的认识和波动客观规律的掌握。首波(折射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射线法和波动法,两者也是多次反射折射波研究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论文首先对首波的两种研究方法对了详细的阐述,在多次反射折射波的研究上,对其运动学特性的分析采用射线法,而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则采用波动法。多次反射折射波的传播机理问题为多次反射折射波研究中的首要问题,这在于多次反射折射波的运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征与其传播路径相关,本文在阐述谱元法正演在多次反射折射波模拟中的适用性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地震波在半空间模型和波导模型中的传播,确定了多次反射折射波的传播路径。多次反射折射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多次反射折射波的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经典的首波射线理论和波动理论,推导出了多次反射折射波的运动学公式和动力学特性公式,即其时距曲线方程和位移矢量表达式。多次反射折射波在复杂探区可与层析反演方法联合进行表层建模。论文通过相关公式推导表明多次反射折射波的旅行时差可用来计算出风化层的厚度,并通过新疆和东北探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特征向量滤波方法压制多次反射折射波。由于多次反射折射波与有效反射波之间存在干涉现象,并影响地震数据处理中振幅补偿和反褶积的效果,论文探讨了运用特征向量滤波方法局部压制多次反射折射波,通过实例表明压制多次反射折射波对复杂探区的地震成像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11-05-01)

郭朝斌,李振春,岳玉波,郭振波[4](2011)在《陆地多次反射折射波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次反射折射波在东部油田盆地隆起区、南方碳酸盐岩山区和西北地区山前带多有发育。通过相关公式推导探讨多次反射折射波的性质,分析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实际,研究其对振幅补偿、反褶积效果的影响,并用特征向量滤波方法对多次反射折射波进行衰减。实际处理资料结果表明,特征向量滤波方法适于衰减多次反射折射波,衰减后的地震记录构造成像更清楚。(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符溪,文鹏飞,陈洁,舒虎[5](2004)在《北黄海盆地反射地震勘探中折射波资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一般会将折射波作为干扰波而在资料处理中将其切除掉。详细分析了折射波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发现折射波视速度与下伏介质速度密切相关。北黄海盆地的几个应用实例表明,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充分利用折射波资料,不仅可以协助处理人员快速定洼,有效选择处理模块,还可得到反射地震勘探不能获取的基底速度资料,使勘探精度得到提高,并使常规地震勘探的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04年04期)

梁尚勇,石生林,季红军[6](2003)在《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在JR地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JR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虽然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研究 ,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 ,在该区开展了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 ,在采集方法、反射波处理方法和折射波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了适合于该地区的采集方式和处理手段 ,并应用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使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获得了清晰的地下构造成像(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03年02期)

许崇宝,孙立新[7](2002)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折射波资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通常会将折射波作为干扰波,本文详细分析了折射波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叁个应用实例说明,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充分利用折射波资料,有时会大大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精度,并可使地震资料解释依据更加充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田地质》期刊2002年01期)

郭冰莹[8](2000)在《全反射现象折射波瞬时行为的计算机展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实现全反射现象折射波瞬时行为动态展示的做法 ,讨论它在基础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00年07期)

王玉贵,朱光明[9](1999)在《反射波和折射波VSPCDP同时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反射波和折射波的 V S P C D P 同时成象方法,通过模型资料试算证实,对于大偏移距与深度比 V S P 资料或速度梯度大的 V S P 资料,反射波和折射波 V S P C D P 同时成像方法行之有效,而反射波 V S P C D P 迭加方法会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金延龙,杨明芝,赵卫明,施行觉,许文俊[10](1999)在《利用区域台网记录的直达、反射和折射波反演宁夏及邻区地壳P波叁维速度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宁夏测震台网自70年代以来记录的1107次地方震,共11816条直达P波、莫霍面反射及折射波PM和Pn资料,应用DLSQR算法同时反演震源参数和地壳叁维速度结构.在迭代计算进程的不同阶段,针对地震和射线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分别对地震和射线进行加权.多种参数和迭代控制的反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残差水平下,走时残差的分配,在介质参数和震源参数(尤其是发震时间和震源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折衷,所求得的解与所选取介质参数的初值在一定程度上相关联,且显示出在大致相同的区域,不同的结果有基本相同的变化特征;表层解同地层地貌关系密切,且在银川盆地与穿过盆地的人工地震剖面结果相吻合;在中下地壳存在多处速度低值区,历史强震的位置与低速区或速度梯度异常变化有一定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反射与折射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多次反射折射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在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两种可能的传播路径:经震源激发后,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为经多次反射后产生的一次折射波(路径Ⅰ)及一次折射波经多次反射后产生的反射波(路径Ⅱ)。通过对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路径的分析和归纳,利用半空间模型和波导模型进行了谱元法正演模拟,结果表明,记录到的多次反射折射波为先在震源附近发生多次反射,然后在波导层发生折射,因此路径Ⅰ为多次反射折射波的实际传播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射与折射波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洪卫,刘怀山,邢磊.浅水环境下多次反射折射波条带范围的研究[J].海洋地质前沿.2018

[2].杨恺,郭朝斌.多次反射折射波的传播路径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

[3].郭朝斌.复杂表层多次反射折射波传播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

[4].郭朝斌,李振春,岳玉波,郭振波.陆地多次反射折射波定量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符溪,文鹏飞,陈洁,舒虎.北黄海盆地反射地震勘探中折射波资料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4

[6].梁尚勇,石生林,季红军.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在JR地区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3

[7].许崇宝,孙立新.反射波地震勘探中折射波资料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2

[8].郭冰莹.全反射现象折射波瞬时行为的计算机展示[J].大学物理.2000

[9].王玉贵,朱光明.反射波和折射波VSPCDP同时成像[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9

[10].金延龙,杨明芝,赵卫明,施行觉,许文俊.利用区域台网记录的直达、反射和折射波反演宁夏及邻区地壳P波叁维速度结构[J].地震学报.1999

论文知识图

算例1-密度、速度和压力分布图波的斜入射、反射与折射波的入射不同震源激发的频谱反射波(a)和折射波(b)偏移处理效果及地...架空线路段(40km处)故障时两端叁相...

标签:;  ;  ;  ;  ;  ;  ;  

反射与折射波论文_刘洪卫,刘怀山,邢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