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冲击下开展大学生美育的必要性及策略马莎莎

网络文化冲击下开展大学生美育的必要性及策略马莎莎

◆马莎莎上海政法学院201701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身处困境。美育因其无功利性和情理交融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90后大学生的抵触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突破口。在新形势下,应当重视和加强美育学科建设,规避以往美育中出现的误区,通过一系列措施发挥美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冲击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是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等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又称艺术教育。广义的美育,指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来转移人的心理气质,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认识世界、实现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的美育。

美育的概念最早由席勒提出。他在《美育书简》中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美育的根本问题,深刻地阐述了美育的必要性和价值。他认为美育是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的桥梁,是人在现代文明中异化的解药,是恢复“破坏了的我们天性中的完整性”的有效途径。

我国自古有美育传统,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其中乐就是纯粹美育。美育的目的绝不仅限于培养学生个体对美的鉴赏力,而是要从生活的艺术这一高度去审视,使学生从内心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趋于善,行为更符合规范,转他律为自律,成为品格完善的人。美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提高个体审美能力的同时,以激发感情、陶冶性情来感染人,使人自觉地做出道德行为。这不同于论理、说教等枯燥的传统德育方式。

二、目前我国大学美育现状及误区

美育从20世纪初期就开始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等大家都讨论过美育的作用。我国近现代美育思想奠基人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则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人生的艺术化来道德化和完满化。发展到现在,美育在高等教育中已有了相当的地位。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0—2010年)》中强调:“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

然而,在高校现行的教育机制下,美育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它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处的困境所致;另一方面,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都对美育的认识和实践存在一定的误区。

1.割裂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将美育泛化为艺术教育

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少高校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认为美育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环节,并将美育片面化地定义为艺术教育,为艺术而艺术,认为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唱唱歌跳跳舞就是美育,开设几门以“术”为主的通识选修课如音乐赏析、电影欣赏、公关礼仪等就是美育。而美育并不仅仅是这些,不是简单的唱歌跳舞,不是学会弹琴吹笛,而是全面的人的教育。这些审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能激荡人心,达成情感共鸣;更不可能带着美育的主客体超越现实功利性,达到全面的教育。这种强调掌握艺术技能的课程重视浅层审美知识的灌输,很容易“陷入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的误区”。

2.轻视美育,将美育流于形式

现行体制下,高校的各项评比都将科研成果、课题项目、学位点等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再加上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像支隐形的指挥棒,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大学成了市场经济的附属品,以往的象牙塔被社会上各种诱惑侵蚀,甚至有不少高校以就业率来定专业的去留。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的美育课程和美育实践都流于形式,甚至部分高校对美育采取了彻底漠视的态度。

美育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

(1)把美育理论课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并没有当作公共必修课;且科目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美育课程设置不规范,没有形成长期机制,缺乏相应的师资,具体开设哪门课,看专任教师的兴趣。

(3)美育理论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陈旧死板,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4)美育理论课程表面化、肤浅化,传授知识的多,落实到育人方面的少。

(5)美育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肤浅,不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甚至引起了学生的逆反情绪。

(6)有的美育实践活动因缺少专业老师指导,被大众媚俗文化裹挟,完全背叛了美育的初衷,出现了庸俗倾向。

3.美育功利化

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完全的人,克服异化,使人自觉地做出道德的行为。美育不是功利性的,它的教育成果不能被量化。然而,目前高校的美育存在功利化现象。对于学校来说,将美育实践活动与各类评奖评优挂钩,将掌握艺术技能、学会粗浅的审美知识作为美育的成果进行展示。对于学生来说,选一门好通过的美育课程,应付考试,取得学分,或者是把才艺当作加分的工具,为名次、为奖学金参加各项美育实践活动,与感受美、触摸美、陶冶心境相去甚远。由于长期以来对美育的忽视,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美育课程和美育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他们的专业文化课学习。

教育工作者通过美育激发学生感情,以美养德,感染学生最终做出道德的行为,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不应该利用学生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功利化的美育只能让美育走向与其初衷完全相反的道路,让人变成欲望的奴隶,加速人的异化。

三、在新形势下高校美育的必然性、重要性

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处于重重困境中。首先,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库。“在这个电子世界里,正在进行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明集结和一种全然不同于以往任何方式的交流与融合。”传统的课堂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学生开始质疑思政课堂教师的权威性。

其次,网络文化带来多元的价值观,德育理论课程的价值一元化取向不能使学生信服。网络上流水线制作的碎片化浅阅读、音乐及影像产品等充斥在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隐含在这些产品后面的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娱乐至死等其他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也在悄悄地侵蚀着青年大学生。

随着移动4G的普及,手机等移动终端将大学生24小时捆绑在网络上。虚拟的网络文化使个体能在网络中随时随地感受多重体验,这种个性化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集体这一重要的“单位”被逐渐消解。匿名化的自媒体让个体能够暂时释放现实中不能随心所欲的状态,伦理道德也大受冲击。有的大学生线上线下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甚至在线下也开始延续线上的状态。网络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又极其容易以流行二字绑架深陷网络生活中的大学生。

网络文化冲击的不仅仅是理论课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也在和网络争夺大学生思想这一领地。讲座、演讲比赛、舞会、合唱比赛等传统经典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逐渐下跌。

在这种大环境下,空洞的说教、规劝、自上而下的教化、以期末考试为形式的思政理论课学习都受到了90后大学生的排斥。陈旧的校园文化活动能起到的德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2.只有用美育进行隐形德育,才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必走之路

除了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突之外,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也对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90后乃至95后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物质环境中,独生子女比例大,经受的挫折少,心理脆弱,个性强,生活享乐化,目标模糊化。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尚未形成完全独立的人格,对家长和学校的依赖性强。进入大学之后,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迷失了自己,陷入网络的巨大信息量中,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的理念和思想人云亦云。大学生中有功利思想的人不在少数,什么课程最实用就选修什么。校园中人文氛围减少,大学成为提高职业技能的场所,大学生则成为教育产业流水线上的产品。

这些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延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将越来越吃力。只有用美育进行隐形德育,才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及突破口。

首先,美育有塑造理想人格的可能性。

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审美具有超越性,在审美过程中,可以唤起客体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自觉地接受善的价值观,使其行为更符合道德,转道德他律为自律,向理想人格趋近。这就意味着美育可以带领青年人超越现实功利性,“真正从内在生命的‘应然’存在出发,逐渐唤醒和放大内心深处的人性良知,认同和操守善良意志与道德自觉”。“这种能超越生死的道德境界的培育,既不依赖于‘对上帝的贡献’或‘与神会通’,以获得灵魂的超升和迷狂的欢乐,那么就只有在通由与全人类全宇宙相归属依存的某种目的感(天人合一)中吸取和储备力量。……中国传统是通过审美替代宗教,以建立这种人生最高境界的。正是整个潜在的超道德的审美本体境界储备了能跨越生死不计利害的道德实现的可能性。这就叫‘以美储善’。”

当人进入审美状态,与艺术品的创造者进行灵魂交流时,这种交流是跨越民族、国界的。审美的无功利性可以将人从世俗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进入自由层面。而审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决定了美育适用于任何个体。当个体的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和高秩序就更容易实现。

其次,美育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可以减少大学生的抵触心理。

在美感经验中,审美主体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使人“由有限到无限,由固定到自由”。黑格尔也说过:“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于他在外物界寻回自我。”这种自由,是人们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常常伴随着喜悦和感动。可见,在美育活动中,引导者可以使受教者常常处于一种喜悦、感动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引发受教者强烈的情感反应,才能感染他、启发他,使其自觉向善。

美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性、可形象化。它不同于其他德育方式,不存在强制性,更不存在自上而下的道德理念灌输。整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效果则是深刻而久远的。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浸润在高雅的审美经验中,经常超脱功利性,那么他会形成比较稳定、和谐、完整的人格。正如卢梭所说的:“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可见,“润物细无声”是对美育最好的形容。

美育的这种情感渗透性不仅可以减少大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也可以使美育自身渗透在其他教育形态中,从而使大学生时时处处都身处美育的过程中。如专业课课堂上教师严密推论带来的逻辑之美,优美的校园环境带来的愉悦放松等。

四、如何在现阶段在大学进行美育

美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突破口。如何规避在以往美育中出现的误区,走出一条新的路,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重视美育,完善美育制度建设,加强美育学科建设

首先,领导层面要重视美育。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的决策决定了美育的实际开展情况。其次,要完善美育制度,只有制度化,才能为美育提供长期保障。最后,要加强美育的学科建设,这是一项长期工作。美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建设有赖于美学、教育学、文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背景。任何浅尝辄止、隔靴搔痒的探究都只能让美育学科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加强美育学科建设还包括提高高校美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2.开设规范的系列化美育理论课程

美育的理论课程应当规范化和系列化。大学生处于三观基本形成的阶段,浅层的审美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美育教研室,研究和设置规范的、系列化的美育理论课程,挑选或者编著适合本校校情的教材。

3.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指导美育实践活动

美育不仅限于课堂教育,也应该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坚持在社区进行书法、插花、茶道等表演或竞赛。大学施行社区化管理后,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社区中度过。在社区举办相应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影响更大。要大力鼓励组织与美育相关的社团,如果学生水平有限,则由老师来牵头,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做顾问。要坚持“高雅艺术进校园”,用高雅艺术来抵御消费文化。

4.将美育贯穿在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

美育不是一节课、一次活动完成的,它应该存在于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并辐射到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课堂学习到职能管理部门办事,到后勤保障,都应拢括到美育的范围内。尤其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教师,则应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身教更甚于言传,他们的行为与表现就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教育,他们本身就是最直观、最有效、最真实的美育因素。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应该带来美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形象语言应该得到极大的重视。

5.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必须将大学校园作为美育的最大载体。一方面,要处处打造自然美、环境美甚至设施美,让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要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此作为文化软实力,感染学生,以美的形式去体现理性精神,引发崇高理想。

6.建立合理的美育评价机制

美育的成效是无法量化的,但我们可以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超越量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建立美育评价档案,强调教育过程,不以分数为最终考量结果。建立合理的美育评价机制的前提是,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7.将美育与网络结合起来

美育应该和网络结合起来。在日常课程方面,将音乐、美术、文学等课程网络化,借助网络的形式进入千千万万学生的身边,形成资源共享;课堂外,以微电影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艺术创造,扩大学生创造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易班上,可以举行有关艺术常识的普及等。

综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身处困境。美育因其无功利性和情理交融可以有效减少90后大学生的抵触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突破口。在新形势下,应当重视和加强美育学科建设,规避以往美育中出现的误区,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发挥美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注释:

[1]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341页。

[2]李英林赵继伦高校德育主体人格的矛盾及其文化修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50。

[3]马毅胡凡大学的主流文化与“以善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9。

[4]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2]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3]金昕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赵聪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原因及其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谢若夫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融合[D].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6]王存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探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范玉吉对当前大学美育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年,第3期。

[8]邱地谢朝晖高校美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5年,第6期。

[9]李人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美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3期。

标签:;  ;  ;  

网络文化冲击下开展大学生美育的必要性及策略马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