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域网络论文_刘小丽,郇志轩,曹政,孙凝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系统域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域网,系统,复数,死锁,建模,性能。

系统域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丽,郇志轩,曹政,孙凝晖[1](2018)在《片上网络与系统域网络的协同设计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在处理器内集成网络设备逐渐成为趋势,但随着片上处理器数目以及高维度系统域网络对片间互连端口数目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集成集中式Router的结构(如IBM Blue Gene/Q)将面临可扩展性、片上流量均衡及片间接入公平性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片上网络和片间系统域网络协同设计方法,以分布式的虚拟Router架构替代传统集中式的Router架构,一方面通过将片间网络接口分布在片上网络,为处理器核提供均衡、公平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省去了集中式Router中的交叉开关,进而消除了片间交换的扩展性限制,降低了CPU集成片间网络设备的成本。从协同路由、协同网络接口布局和协同参数设置叁个方面对该协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并通过对TMesh网络架构进行实例研究,给出了虚拟Router架构的性能和可行性分析。(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8年02期)

李天龙[2](2018)在《多域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动态部署网络安全服务的问题,本文以国家863计划课题“未来一体化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NO.2015AA015702)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面向多域网络的安全按需服务关键技术研究”(U1530118)为依托,提出了多域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架构,在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环境中,实现网络安全服务的按需部署。本文首先讨论了安全服务的部署环境。从传统数据中心的发展、传统网络中间件的缺点介绍了现有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问题。通过描述在传统数据中心和基于SDN/NFV数据中心环境下安全防护如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深度包检测等的策略变化与挑战,引出按需网络安全服务部署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的迫切需求。本文然后描述了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安全服务的部署技术。通过介绍安全服务链架构的概念和模块,提出一种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按需部署网络安全服务的方法。使用Docker容器封装网络安全服务,Open vSwitch软件交换机配置路由寻址,为网络安全服务添加特定报头封装,完成从从单网络域到多网络域的分层拓展。本文随后描述了多域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的架构和技术细节。该系统使用C语言编写,由叁层架构组成,使用UDP协议进行信令交互。通过描写叁层架构与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解释了安全服务部署系统的内嵌结构和逻辑关系;以单域为构建对象,说明最基本的部署模块技术构成;从单域扩展到多域网络环境,加入了分布式的数据库形成分层部署,拓展了系统的使用范围;提出了多网络安全服务部署连接链路路径编排算法。最后基于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搭建了实验拓扑环境,验证了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本文提出的网络安全服务的部署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可以形成有效安全防护。(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1-10)

谢海华[3](2017)在《有线IP城域网络可视化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与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IP城域网的运营已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重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建设一套可视化的网络质量监控系统,来实现对有线IP城域网运行质量进行长时间监控,并帮助运营商感知用户的使用体验、快速实现故障定位、提升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7年23期)

陈琳,南洋[4](2017)在《一种面向大规模系统域网络性能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系统域网络规模日益庞大,如何监控系统域网络复杂的流量行为、发现性能瓶颈以及可能的网络故障点,为系统域网络性能优化提供有效支持的需求已经日益迫切。首先提出了一种系统域网络的性能管理体系结构SNPMA,SNPMA采用了松耦合的分层结构,通过各层之间的协同实现性能管理的自动化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络性能评估模型NPEM,解决大规模网络中对现有网络设备性能状况无法正确评估、对网络运行状态无法进行有效预测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自适应并发策略性能监控方法STM,能动态调整采集数据的策略,较好地提高了采集数据的效率。在"天河二号"真实的网络环境下,对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分级评估和分析,验证了网络性能评估和分析模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7年09期)

夏桂阳,刘宴涛,徐静,Yasser,Morgan[5](2016)在《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双层卫星通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通信网络吞吐量不足、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Complex Field Network Coding,CFNC)的卫星通信方案。该方案在信号发送前对源信息作预编码处理,即在复数域上选取一个大小合适的参数化空时码与源信号相乘,编码后的信号与源信号在复数域上有着一一映射关系。对该方案的吞吐量和成对差错概率(Pairwise Error Probability,PEP)做了详尽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编码方案的卫星通信系统在终端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吞吐量比路由模式提高了100%以上,比传统的CFNC方式至少可提高75%。该方案还可以扩展至更多的地面源节点,从而支持多用户网络通信。最后,仿真实验表明,在较高的信噪比下,PEP仿真值逼近于渐近值,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张李泉[6](2016)在《县域网络阅卷系统数据自定义分析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阅卷不仅为使用者提供阅卷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公平性,同时对阅卷数据进行规范的整理和分析。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阅卷系统对数据的分析只有一定的普适性,无法兼顾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工作实际,从数据格式的自主规范、自定义的数据指标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期刊2016年03期)

黄杰,陈琳,王斌锋[7](2016)在《系统域网络基于消减策略网络断层扫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域网络是高性能计算机、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系统域网络存在网络规模庞大,内部链路繁多,网络流量行为复杂和各种应用对网络性能状况敏感度高等特点,致使采用传统网络断层扫描方法进行性能测量的计算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减策略的网络断层扫描方法(network tomography based on reduction strategy,NTRS)。该方法提出了预处理原则对实际物理拓扑进行策略约束,充分利用内部链路已知的性能信息缩小性能测量网络区域和关键链路覆盖,依据测量结果计算链路性能协方差,筛除性能状况较好的链路集合,实现链路数量的有效约简,进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诊断的准确性。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NTRS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缩小链路性能参数的测量规模,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期刊2016年01期)

冯伟章[8](2015)在《穗域网络公司外包项目问题追踪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穗域网络公司是以提供互联网应用服务为主的公司,拥有一定的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能力、服务器运维能力和众多的境外服务器资源,公司主要是承包客户外包出来的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和运维服务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公司遇到很多项目问题,由于客户多,项目种类多,参与人员多,协作多等原因,如果不及时追踪和解决问题,将会给公司和客户带来纠纷,还会严重影响各部门协作和运营,降低工作效率,给公司经济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失。在传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的追踪管理,现今信息技术飞跃进步,各个行业都在快速推进信息化进程。企业的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和再造业务流程,实现高效项目问题解决过程追踪管理系统,对穗域网络公司的发展有深远的促进作用。论文介绍了穗域公司外包项目问题追踪系统的研究背景、项目意义和目前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明确了论文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在业务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存在的问题、组织机构、原有业务流程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改造后的业务流程;在功能分析中,论文通过用例分析和用例描述,明确了系统的功能,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包图和子功能包图,包括基础资源管理、问题管理、文档管理、站内信管理、日志查看、统计等子包图;在数据分析中,论文对系统各功能的所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体类关系图,建立了数据库表结构;论文最后对所做的研究与分析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6-01)

王庚润,李炯,罗建,刘爱军,郭道省[9](2014)在《提高卫星通信系统吞吐量的复数域网络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卫星通信系统吞吐量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CFNC)的卫星通信系统方案。该方案在发送前对信号进行符号级的CFNC编码,在不增加终端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提供比传统卫星通信系统更高的吞吐量,并适用于多用户网络。该方案同时适用于基于处理转发器和透明转发器的卫星平台。特别是在双向卫星通信系统中,与基于伽罗瓦域网络编码(GFNC)的系统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不仅具有更高的吞吐量而且更具有普适性。(本文来源于《信号处理》期刊2014年08期)

张可[10](2014)在《多级多域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业务网络化进程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网络承载了愈来愈多的业务数据与部门职能,并由此运转并沉淀了与年激增的信息总量。随之带来的就是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网络关系也更加复杂。要准确的得到网络中所包含的复杂状态信息,需要经历从获取信息到抽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对于抽取到的有用信息,如何清晰、有效地分析和研究这些复杂可信数据,已成为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系统的研究,可以满足网络结构直观表示的要求,它将复杂的信息网络抽象为以网络设备为节点、设备之间关系为边的网络拓扑模型,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展现应成为网络体系实时状态动态表示方式。本文针对目前网络监测系统存在的管理、控制、实时变化感知等方面的缺陷,将网络监测的异常可察、状态可读、定点可查作为设计的主要理念,采用Adobe公司的Flex技术,运用其交互灵活多变、页面动态华丽的特点,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时性和动态性。为了实现网络拓扑结构的可视化,本文采用动态刷新技术,自动布局技术,拓扑导航定位技术等,并提出了基于空间地理的多级多域拓扑结构展现模型、多级多域网络拓扑结构分层展现模型、多级多域网络拓扑导航展现模型等。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多级多域拓扑结构可视化的研究,构建一种可以信任的网络平台,建立信息交换的有序、安全运行体系,用以检测网络结构正常的预期升级或违规的异常变化,发现网络结构中的实时差异与安全隐患,实现拓扑视图中设备、端口、接入终端的精细化显示,以及拓扑结构变化后,设备连接关系差异展示等功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22)

系统域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动态部署网络安全服务的问题,本文以国家863计划课题“未来一体化网络关键技术和示范”(NO.2015AA015702)与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面向多域网络的安全按需服务关键技术研究”(U1530118)为依托,提出了多域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架构,在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环境中,实现网络安全服务的按需部署。本文首先讨论了安全服务的部署环境。从传统数据中心的发展、传统网络中间件的缺点介绍了现有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问题。通过描述在传统数据中心和基于SDN/NFV数据中心环境下安全防护如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深度包检测等的策略变化与挑战,引出按需网络安全服务部署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的迫切需求。本文然后描述了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安全服务的部署技术。通过介绍安全服务链架构的概念和模块,提出一种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按需部署网络安全服务的方法。使用Docker容器封装网络安全服务,Open vSwitch软件交换机配置路由寻址,为网络安全服务添加特定报头封装,完成从从单网络域到多网络域的分层拓展。本文随后描述了多域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的架构和技术细节。该系统使用C语言编写,由叁层架构组成,使用UDP协议进行信令交互。通过描写叁层架构与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解释了安全服务部署系统的内嵌结构和逻辑关系;以单域为构建对象,说明最基本的部署模块技术构成;从单域扩展到多域网络环境,加入了分布式的数据库形成分层部署,拓展了系统的使用范围;提出了多网络安全服务部署连接链路路径编排算法。最后基于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搭建了实验拓扑环境,验证了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本文提出的网络安全服务的部署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在多域数据中心环境下可以形成有效安全防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系统域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丽,郇志轩,曹政,孙凝晖.片上网络与系统域网络的协同设计探索[J].高技术通讯.2018

[2].李天龙.多域网络安全服务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谢海华.有线IP城域网络可视化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与运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

[4].陈琳,南洋.一种面向大规模系统域网络性能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7

[5].夏桂阳,刘宴涛,徐静,Yasser,Morgan.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双层卫星通信系统[J].计算机科学.2016

[6].张李泉.县域网络阅卷系统数据自定义分析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

[7].黄杰,陈琳,王斌锋.系统域网络基于消减策略网络断层扫描方法[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6

[8].冯伟章.穗域网络公司外包项目问题追踪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9].王庚润,李炯,罗建,刘爱军,郭道省.提高卫星通信系统吞吐量的复数域网络编码算法[J].信号处理.2014

[10].张可.多级多域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广域后备保护时延分析模型远程集散式油液监测智能系统的信息融...降雨数据管理降雨数据管理广域后备保护采样系统拒动失效的故障...合并单元或保护装置到LTU的通信网络的...

标签:;  ;  ;  ;  ;  ;  ;  

系统域网络论文_刘小丽,郇志轩,曹政,孙凝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