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法抽尽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方法分析

穿刺法抽尽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方法分析

范莉(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乳腺科河南兰考475300)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90-01

【摘要】目的探讨用穿刺法抽尽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元月-2010年6月间收集的哺乳期乳腺脓肿40例,所有患者行彩超检查,所有患者都是哺乳期乳腺脓肿,脓肿大小在4.5cm左右不等,单发脓肿,彩照显示:22例结果:不规则无回声区,内有均匀分布的细点状回声及后运动,18例结果:可见大片状强回声。结果穿刺法抽尽哺乳期乳腺脓肿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而且病人痛苦小,乳腺组织损伤少,也不影响乳汁的分泌功能,也避免因切开排脓而形成疤痕,甚至乳房变形,哺乳期不需要回奶。常规的乳腺脓肿切开术,需要回奶,治疗时间长,一般20天痊愈。幼儿不能哺乳。结论用穿刺法抽尽哺乳期乳腺脓肿,缩短了时间,幼儿可以继续哺乳,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20ml注射器2支6号针头两个哺乳期乳腺脓肿彩照

哺乳期乳腺脓肿是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哺乳期奶水淤积所致,没有得到合理治疗造成的,尤其在基层的农村妇女哺乳期奶水特别较多的,乳汁容易淤积,乳头也不卫生。彩照检查提示:乳腺脓肿,笔者以在基层10余年中碰到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评价临床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临床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40例,年龄23-30岁,平均在26岁,所有患者在家都静滴青霉素或者先锋药物,效果差。所有患者均无过敏史及心肾功能不全。

1.2应用彩超进行术前定位,所有彩超报告:哺乳期单发乳腺脓肿,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都偏高。18例中等发热,局部皮肤稍发红。22例无发热。5例局部皮肤颜色变深,17例脓肿部位较深,局部皮肤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彩超定位乳腺脓肿中间部位。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使用20ml注射器在定位处抽吸脓肿,有绿色脓肿及无色脓肿不等,脓肿抽吸完后,在用无菌2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保持无菌直至抽吸的生理盐水变清为止,把生理盐水抽吸完以后,用青霉素80万u[1],用生理盐水1-2ml稀释,再加入1%的利多卡因液1-2ml,注入冲洗后的脓腔内,每天冲洗后,注入青霉素一次,全身不用抗生素。拔出针管,针眼处用无菌纱布覆盖。在家不用静滴消炎药物及口服药物,乳汁可以按摩排出。暂时不让幼儿哺乳。

1.3穿刺法抽尽脓肿的评价方法第二天18例发热病人体温正常,40例病人感觉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用彩超复查脓肿范围较第一天缩小2/3,并用彩超继续定位,重复第一次操作,第二次穿刺一般都是血水样混合物,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最后注射青霉素80万u,第三天用彩超定位方法同前两次,第四天复查彩超脓肿完全消失,第四天双侧乳腺可以哺乳。

2结果

40例患者评价分析

较常规乳腺脓肿切开术缩短整个治疗过程,常规切开术需要15-20天痊愈,对乳腺组织损伤较大,幼儿必须回奶,乳腺脓肿穿刺冲洗法避免了回奶,不留瘢痕,一般3天治愈。全身不用药物,降低了费用,并缩短了治疗时间。最后得出一致结论。

3讨论

3.1乳腺脓肿多发生在初产妇,而且多在产后3-4周之间发病。急性乳腺炎一般分3个阶段:(1)乳汁淤积期,(2)炎症浸润发展期,(3)脓肿形成期。急性乳腺炎局限化,即形成脓肿。今天我们探讨的是脓肿已经形成而且炎症局限,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炎症已经转为慢性经过者,单发性脓肿,没有脓肿间隔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幼儿可以继续哺乳,哺乳期母亲可以不住院治疗,在门诊操作就可以,常规切开乳腺脓肿需住院治疗,时间较长并且幼儿不能哺乳,留下疤痕,穿刺法冲洗脓肿下次怀孕仍不影响幼儿哺乳。对乳腺组织损伤较小。

3.2鉴别诊断炎性乳腺癌:本病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但易于与急性乳腺炎相混淆,此病常发生于年轻、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极少数可发生于男性。其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与一般乳腺癌不同,炎性乳癌没有明确的肿块,因此通常通过乳腺造影或超声检查不易发现。其症状和体征与乳腺炎相似。由炎性乳癌引起的乳腺改变发生于乳头及其周围区域。其他的症状包括:乳房迅速增大、发红、持续瘙痒、皮温升高。皮肤活检在皮下淋巴组织发现癌细胞可确诊。乳腺脓肿彩超可见:液性暗区。炎性乳癌彩超无液性暗区显示。

总之哺乳期乳腺脓肿在彩超定位下用穿刺法抽尽脓肿在临床比较实用,对乳腺组织损伤比较小,缩短了治疗时间,不影响幼儿哺乳,我认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钟富主编.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

标签:;  ;  ;  

穿刺法抽尽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治疗方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