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盐论文_杨绍晶,刘全军,罗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代硫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酸盐,紫外光,硫酸钠,转录,电化学,曲面,杆菌。

硫代硫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杨绍晶,刘全军,罗帅[1](2019)在《高砷金精矿硫代硫酸盐浸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高砷金矿经两次粗选—两次精选—四次扫选选别得到的含金24.6g/t的金精矿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该金精矿硫代硫酸盐浸出过程进行优化分析,同时探索了S_2O_3~(2-)、NH_4~+和Cu~(2+)浓度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溶液中的S_2O_3~(2-)、NH_4~+和Cu~(2+)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程度依次是[S_2O_3~(2-)]>[Cu~(2+)]>[NH_4~+]。在浸出时间4h、浸出温度40℃、矿浆pH值10、搅拌速度300r/min、硫代硫酸钠浓度0.5mol/L、硫酸铵浓度1.0mol/L、铜离子浓度为0.035mol/L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浸出效果,最佳金浸出率为90.28%,可实现该高砷金精矿中金元素的有效回收。研究结果可为解决该类型浮选金精矿浸出方案和高砷金精矿硫代硫酸盐浸金工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杨艺超,韩超[2](2019)在《紫外光分解银硫代硫酸盐络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是一种贵金属,在自然界中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银矿石中。在含银的化合物中,硫化银(Ag2S)是一种化学稳定性高,窄能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电、热电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光电池、光电导元件、红外检测器和快离子导体等领域。目前银矿石中银的提取往往采用氧化焙烧-硫酸浸出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近些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一种全湿法流程,即研究利用无氨硫代硫酸盐体系在弱碱性条件下提取银矿石中的银,应用该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含银硫代硫酸盐配合物溶液。为了有效回收利用银资源,同时结合硫代硫酸盐对紫外光敏感的性质,研究了在不同银浓度、不同硫代硫酸盐浓度、不同初始pH条件下银硫代硫酸盐配合物的分解过程,并对紫外光条件下的分解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以在紫外光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硫化银沉淀从而实现银的回收。(本文来源于《四川冶金》期刊2019年05期)

徐丽,黄海清,潘悦,龙丽梅[3](2019)在《缓冲溶液离子强度和组成对亚氯酸盐氧化硫代硫酸盐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研究过程中,某些环境因素如缓冲液组成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常会被忽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ClO_2~-氧化S_2O_3~(2-)受缓冲溶液离子强度以及种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类型的缓冲溶液中,反应中间物的物种并不受缓冲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但反应速率随其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在四个不同的缓冲溶液中测试的反应动力学表明,缓冲物组分对反应速率和反应途径均存在显着的影响,尤其是NH_4~+-NH_3·H_2O缓冲溶液对S_2O_3~(2-)的氧化反应和中间物(S_4O_6~(2-))的分解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对ClO_2~--S_2O_3~(2-)氧化反应进行动力学机理的研究中,应严格控制反应溶液中离子强度和缓冲溶液中缓冲物的组成,并将其考虑到动力学模型中。(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韩俊尧,彭伟[4](2019)在《贵州某金矿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贵州安龙某金矿山矿样特点进行了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工艺研究,考察了硫代硫酸钠浸金体系中各个因素对浸金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7 mol/L,氨浓度1.2mol/L,pH值为10,浸出时间为5h,浸出温度为45℃的此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傅开彬,汤鹏成,秦天邦,徐信,侯兰杰[5](2019)在《硫代硫酸盐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的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查明WPCBs中金赋存特点、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原理和WPCBs中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出及其回收研究现状,能更好地为硫代硫酸盐回收WPCBs中金的应用发展指明方向。研究表明,WPCBs中金主要有以电触点材料、导电材料、金基焊料和电子浆料等金属形态存在;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以O_2为氧化剂、S_2O■为配位基、Cu~(2+)和NH~+_4作为催化剂,Cu(NH_3)■既是氧传输载体,也是金氧化还原的关键,S_2O■为亚稳态的物质,易与溶液中其他离子反应,导致溶液成份复杂;为减小其他金属对后续金浸出的影响,应先脱除WPCBs中铜、铁和铝等;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主要有"Na_2S_2O_3+Cu~(2+)"、"(NH_4)_2S_2O_3+Cu~(2+)"和"S_2O■+NaCl"等叁类。从硫代硫酸盐浸金液中回收金的方法有置换沉淀法、树脂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液膜分离法和电积冶金法等。(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蔡鑫,崔毅琦,何建,贺俊傲,童雄[6](2019)在《铜氨/胺体系下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代硫酸盐法浸金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无氰浸出方法,与传统氰化法相比,具有浸出用时短、浸出速率快、低毒环保等优点。基于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复杂性,从电化学角度论述了铜氨/胺体系下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行为及浸金过程中硫代硫酸盐、铜/铜氨络合离子、氨/胺之间的作用方式。(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李亚轻[7](2019)在《嗜酸性喜温硫杆菌中硫代硫酸盐代谢途径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酸性喜温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简称A.caldus)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该细菌中度嗜酸嗜热,能够氧化元素硫和各种还原性的无机硫化合物,并从中获得能量和还原力,以此来完成自身的生长代谢。A.caldus是生物冶金的优势菌株,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浸出和生物脱硫。A.caldus体内存在一套复杂而又高效的无机硫化合物的代谢系统。其中,硫代硫酸盐是在整个硫代谢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它能够通过连四硫酸盐介导的硫代硫酸盐代谢途径(S4I pathway)以及Sox系统进行代谢。因此,本文旨在揭示S4I途径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深入了解A.caldus整个硫代谢系统,以及相关的调控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S4I途径中的反应调控蛋白RsrR进行分析:根据Rsr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在线分析软件对RsrR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以及叁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RsrR为胞内亲水性稳定蛋白,无跨膜螺旋和信号肽。此外,根据RsrR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在线软件,对RsrR蛋白的的保守性氨基酸位点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RsrR蛋白及其同源性较高的OmpR蛋白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为进一步探究RsrR蛋白的结构及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编码基因(egfp)为报告基因验证RsrS-RsrR双组分调控系统:通过构建报告基因的质粒,并将质粒分别接合转移至A.caldus野生株、△rsrR、△rsrS叁种菌株中,使用0.8%硫粉为能源培养4d后以及4d后加入3g/L连四硫酸盐刺激0.5d收集的菌体提取RNA并进行RT-qPCR验证该双组分调控系统,结果表明该双组分调控系统确实能够调控tetH基因簇下游tetH和tqo基因的转录。第叁,预测了反应调控蛋白RsrR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查阅文献,序列比对及结构模拟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共预测出11个可能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影响RsrR蛋白与tetH启动子上IRS序列的结合;第二类是间接影响RNA聚合酶的活性。因此,对包括RsrR及其氨基酸位点突变的共12个蛋白进行了表达纯化,然后进行初步的体外凝胶迁移阻滞实验(EMSA)验证,以及进一步的体内RT-qPCR的转录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共有7个氨基酸属于关键氨基酸,其中6个氨基酸突变能直接影响RsrR蛋白与IRS序列的结合,1个氨基酸突变可以间接影响RNA聚合酶的活性。第四,预测了 RsrR蛋白结合的tetH启动子序列的关键碱基位点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查阅文献以及DNase I足迹实验,确定了在两个定向重复序列中3个可能的关键碱基,然后通过体外EMSA实验分别进行了单侧单点碱基突变和双侧双点重复碱基突变来进行关键碱基位点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3个碱基确实是RsrR蛋白与tetH启动子序列结合的关键碱基。本次研究首次对S4I途径中的RsrS-RsrR双组分调控系统中的反应调控蛋白RsrR以及其所结合的IRS调控序列,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该研究进一步解释和完善了 S4I途径的调控机制,详细解释了 S4I途径的详细分子机制,基于该分子机制可以开发高效的合成生物学调控元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该研究对深入的了解整个硫代谢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7)

何建,崔毅琦,贺俊傲,蔡鑫,童雄[8](2019)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添加剂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硫代硫酸盐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金银浸出剂,但是硫代硫酸盐在浸金体系中容易氧化分解,增加药剂成本。添加剂的加入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同时改善浸金环境,促进金的浸出。评述了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添加剂的作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9年02期)

贺俊傲,崔毅琦,何建,蔡鑫,童雄[9](2019)在《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过程中降低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过程中硫代硫酸盐消耗量大是阻碍该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因素之一。浸出体系中铜离子和铜氨络离子浓度是影响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控制铜离子和铜氨络离子的浓度、加入添加剂或预处理矿石均可达到降低硫代硫酸盐消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9年05期)

项朋志,张娅,邓超,高敏,沈俊[10](2019)在《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盐紫外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光谱对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硫代硫酸盐-氨水-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盐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中,无论金是否浸出,硫代硫酸盐浓度呈下降趋势,有金浸出时硫代硫酸盐浓度下降较慢;在硫代硫酸盐-氨水-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盐浓度下降较快,其终浓度较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的终浓度要低。(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硫代硫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银是一种贵金属,在自然界中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银矿石中。在含银的化合物中,硫化银(Ag2S)是一种化学稳定性高,窄能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电、热电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光电池、光电导元件、红外检测器和快离子导体等领域。目前银矿石中银的提取往往采用氧化焙烧-硫酸浸出的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近些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一种全湿法流程,即研究利用无氨硫代硫酸盐体系在弱碱性条件下提取银矿石中的银,应用该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含银硫代硫酸盐配合物溶液。为了有效回收利用银资源,同时结合硫代硫酸盐对紫外光敏感的性质,研究了在不同银浓度、不同硫代硫酸盐浓度、不同初始pH条件下银硫代硫酸盐配合物的分解过程,并对紫外光条件下的分解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可以在紫外光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硫化银沉淀从而实现银的回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代硫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杨绍晶,刘全军,罗帅.高砷金精矿硫代硫酸盐浸出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2].杨艺超,韩超.紫外光分解银硫代硫酸盐络合物的研究[J].四川冶金.2019

[3].徐丽,黄海清,潘悦,龙丽梅.缓冲溶液离子强度和组成对亚氯酸盐氧化硫代硫酸盐反应的影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韩俊尧,彭伟.贵州某金矿硫代硫酸盐法浸金工艺研究[J].价值工程.2019

[5].傅开彬,汤鹏成,秦天邦,徐信,侯兰杰.硫代硫酸盐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的研究新进展[J].应用化工.2019

[6].蔡鑫,崔毅琦,何建,贺俊傲,童雄.铜氨/胺体系下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9

[7].李亚轻.嗜酸性喜温硫杆菌中硫代硫酸盐代谢途径调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

[8].何建,崔毅琦,贺俊傲,蔡鑫,童雄.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添加剂的作用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9

[9].贺俊傲,崔毅琦,何建,蔡鑫,童雄.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金银过程中降低硫代硫酸盐消耗量研究进展[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9

[10].项朋志,张娅,邓超,高敏,沈俊.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盐紫外光谱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微生物氧化机制Fig1.1Oxidationmecha...硫化银法-(用亚甲蓝法测出)亚甲蓝法-溶液吸光密度与硫代硫酸盐...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硫代硫酸盐(a)铂电极上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铂电极上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的...

标签:;  ;  ;  ;  ;  ;  ;  

硫代硫酸盐论文_杨绍晶,刘全军,罗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