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新博物馆建筑

欧洲的新博物馆建筑

一、欧洲新博物馆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杨凌宇[1](2021)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与重视。我国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研究工作也随着城市化脚步的推进逐步开展,遗址保护理念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伴同博物馆的职能将共同促进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为应对我国复杂多样的遗址类型,需要一套完整系统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法。遗址博物馆作为我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主要形式,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比较充足的实践探索。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能够保证文化遗址免受风雨侵蚀,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并能对社会大众产生良好地文化输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然而对于涉及学科众多的遗址博物馆,对于其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设计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与困惑,本文就是在融合多学科的前提下,探讨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文章首先在明确遗址博物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的前提下,总结与梳理了国内外对于遗址保护与遗址博物馆设计的研究现状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概述。明确遗址保护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前提下,笔者站在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遗产保护理念、遗址博物馆的相关理论以及博物馆建筑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针对本文重点研究的对象——遗址博物馆的现存实例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从中得出现存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其次,以建筑类型学理论方法为依据从建筑空间适用性、建筑形态协调性、建筑文化凸显性三个方面入手来展开论述,确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总结探讨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在明确建筑设计策略与保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参与的工程实例——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进行逐一的反馈与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当下遗址博物馆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丰富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的同时,为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也希望对后来建筑学领域的师生或建筑师们在未来相关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周振文[2](2020)在《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博物馆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体验经济的到来、企业保存历史的需求、企业文化竞争的实体转变,加之国家政策对于民办博物馆的鼓励和支持,以及以企业博物馆为要素之一的工业旅游的推动,都从不同层面促进了中国企业博物馆的迅猛发展,然而,在建设热潮的背后,大量的企业博物馆无人问津、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在建筑设计领域,企业博物馆并未给予过多特别的关注,大多套用传统博物馆或是参考行业博物馆的设计模式。本文通过对企业博物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的梳理以及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物馆现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题体验的缺失。继而根据企业博物馆的特质,将主题要素归纳为城市文化主题、生活记忆主题、产品外延主题和企业文化主题,并结合体验经济时代下设计理念的转变,总结企业博物馆主题体验具体方式,分为城市在地性体验、空间场所感体验、功能参与性体验和企业标识性体验,并结合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要素的特点,从馆城互动、流线引导、功能复合和空间营造四个方面建构具体的设计策略。文化在地性体验的馆城互动策略主要探讨了企业博物馆作为城市生活记忆的组成、工业旅游的元素以及城市文化场所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展陈空间体验的流线引导策略从路径设计、流线组织以及感官的调动方面阐述了企业博物馆特色的空间体验;强化参与体验的功能复合策略,则是通过空间的界面的消隐复合,以及体验、消费空间的穿插置入等,激发观众的互动参与的意愿;标识植入体验的空间营造策略从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强化空间的企业标识性。文章最后结合笔者参与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项目——泸州老窖酒文化博物馆的方案设计,阐述策略的具体运用。

张书淼[3](2020)在《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作为一种依托历史实物进行物证研究和存储人类历史记忆的重要容器,在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并进一步激发博物馆艺术的创新活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代博物馆承载着历史贮存、研究、展示和公众教育四个主要的功能。近年来,展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主要在于博物馆观众主体地位的巩固和提升。现代博物馆展示不再仅仅是展品的陈列,而是以观众体验为导向的多维度的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这样的概念和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博物馆展览和展示的蓬勃发展。因博物馆展示中充斥着叙事讲述的逻辑与叙事学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笔者尝试通过叙事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对博物馆展示的体验和场馆设计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现代博物馆的展示体验设计领域开拓新的思路,并且完善其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将研究范畴具体限定在具有城市历史文化性质的博物馆范围内,并将其作为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的研究对象与重要落脚点。从博物馆展示设计体系出发,将博物馆展览展示过程中人与物的相互关系作为主要研究线索,通过引入叙事学相关理论,探讨历史类博物馆展示过程中的叙事性发展规律,分析与解读历史类博物馆这一具有叙事性的文本。通过叙事学和博物馆展示的基础理论研究,从中归纳总结出两个理论体系的发展现状与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提出运用叙事学理论介入历史类博物馆叙事性展示的意义和必要性。并进一步对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进行叙事性解构,分析博物馆展示与叙事体系在其基本要素、时间序列、表达结构和其展开视角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观众在博物馆体验后的感受,做出有关历史类博物馆叙事性展示体验的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手段的实践方法的总结。最后,本文从博物馆多元化展示视角的构建、展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深化博物馆观众的参与体验、未来博物馆向社区化转变的趋势等方面,对叙事学视角下的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的发展趋势做出探索与展望,并整合以上分析内容,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引入叙事学理论,尝试打破目前有关博物馆展示的局限性,使其从主要针对博物馆展示的对象和形式方面的研究,进一步转移发展到将空间,展示的对象,人和其他影响因素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希望借助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架起我国现代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沟通的新桥梁,改善观众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体验感受。

高冬妮[4](2020)在《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博物馆进入了建设的高峰期,它不仅被那些热衷于艺术的人们看作城市中艺术与文化的膜拜圣地,也是吸引游客前往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建设的见证者与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今大多数博物馆的建筑空间却远远满足不了大众和管理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其空间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博物馆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改扩建的手法满足其在空间发展上的增量需求,此类设计实践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博物馆改扩建课题中新旧空间关系的研究屈指可数,在笔者看来实践中如何处理建筑新旧空间关系触及博物馆建筑改扩建的核心。因此,本文针对博物馆建筑的特点,结合已完成建设的国内外大量经典案例深入剖析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的关系,以空间序列和空间情节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新旧建筑从内到外的空间关系分析研究为核心,归纳总结的具体的改扩建设计手法,试图为后人在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把握新旧空间关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整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张章,是提出问题环节,解释研究的起因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该部分内容依据空间序列逻辑从外部到内部的层层关系来分解地研究博物馆扩建中的新旧空间。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建成实例进行有逻辑的归纳总结,得出具体的设计手法,即分析问题。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运用第四章的研究成果来推导、分析并评价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改扩建的设计,即理论指导实践环节。最终结合全文,总结当今博物馆改扩建的趋向和国内博物馆改扩建有关新旧空间关系的若干启示。

黄梓栋[5](2020)在《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断扩大,成为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多元文化场所。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更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的博物馆建设持续升温,无论是场馆的建设数量、规模,抑或是场馆的服务性能、展览品质等,都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而随着当代博物馆职能的不断扩大,公共空间作为公众能够到达并参与的部分,承担了除展览以外的大部分功能活动。有研究指出,公共空间塑造的好坏与否,是观众愿不愿意周而复始地前往博物馆进行活动的关键……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在博物馆空间构成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由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主要特征出发,确定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中观众行为模式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阅读,基于空间的适宜可用性属性,梳理出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的描述因子。继而引入空间句法理论,通过空间句法理论的合适参数量化空间模式的描述因子。并以广东省博物馆作为模拟分析的实际案例,提出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空间句法设计策略。希望通过空间句法这一辅助分析策略,为设计师提供实时的设计反馈,使得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能更加高效、有依据地进行,作为对传统设计方法的一点小小补充。本文一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和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重要性以及主要特征的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等,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做了梳理;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当代博物馆的起源、公共空间的定义和公共空间主要特征的梳理,确定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基于观众行为模式与空间的适宜可用性属性,初步得出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的空间定位描述性因子;第四章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引进空间句法理论对相关的空间定位描述因子进行量化;第五章是基于空间句法对描述因子的量化分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对当代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不同组成部分分别提出空间句法的设计策略;第六章则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碍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尚浅。对于空间句法的学习时间更是短暂,导致文章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错误,还望读者的见谅与批评指正,笔者一定虚心接受,努力改正……

赵君香[6](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王少潇[7](2019)在《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问题。博物馆改扩建是旧建筑再利用研究系统下的一个分支,而衔接空间则是新旧关系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博物馆改扩建过程中关乎成败的关键部分。虽目前国内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但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以小见大,关注博物馆新旧关系中衔接空间这一具体对象,通过实例的收集与归纳,深入剖析其在新旧间的关联性,提炼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进而探讨衔接空间具体的设计方法,建立可供参考的设计策略,以期能为国内同类型的改扩建项目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依据。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对应文章的第一章,基于对博物馆改扩建成因与发展的简要概括,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并介绍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相关的研究成果,制定合理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历程与具体表现,提炼相关设计原则。其中,第二章重点追寻衔接空间的演变轨迹,通过外部因素的描述和思想层面的探索解释衔接空间的成因、发展及其对新旧关系的影响。第三章则在衔接空间发展趋势中总结设计原则,归纳衔接空间与新旧建筑的组合方式,并整理衔接空间相关的设计要点,为其后的设计研究提供指导原则与设计思路。第三部分为文章第四章,主要通过大量国内外实例的深入剖析与归纳总结,探讨衔接空间基于空间模式、功能构成、形式美学三个层面的的设计方法。论文最后是针对前文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未来发展趋势,意在为未来我国博物馆改扩建中,衔接空间关联新旧关系提供启示与参考。

李曼[8](2019)在《“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建设活动得到世界各国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在国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我国许多旧的博物馆已经无法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而大拆大建会给城市的环境与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将不合时宜的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不仅能够激活旧建筑,还能促进城市文博事业的发展。旧建筑是城市中被遗忘的片段,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愈发斑驳的历史印记。所以将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时,建筑师需要仔细思考旧建筑与当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中引入了化学层面的“异构”,通过对博物馆建筑改造活动与“异构”进行关联性解读,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采用“异构”设计手法来进行博物馆建筑改造,即采用现代的结构与构成方式将旧建筑适应性地改造为博物馆建筑。这种做法在我国是客观适用的,且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异构”设计手法强调尊重既有部分,保留既有部分的建筑特色,同时又在新建部分有着全新的发挥,使新旧部分传达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此一来,新旧部分势必是差异极大的,二者通过对比来凸显各自的时代价值。来自不同时空的新旧部分组合成的新博物馆建筑在视觉上令人眼前一亮,以此吸引观者前来一探究竟。本文提出的“异构”设计手法被划分为两个类别,即同质异构与异质异构。本文整理分析了在博物馆建筑改造过程中可以被应用的具体的“异构”设计手法,即基于对比和统一策略的“异构”设计手法。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师在运用这些设计手法时宜将本文提出的设计原则作为基础指导,以此善用旧建筑,进而促进博物馆建设活动的发展,给城市带来正面效应。笔者希望本文提出的设计手法能为国内的博物馆建筑改造项目略尽绵力,带来一些粗浅的参考。

刘春晖[9](2019)在《基于空间营造的博物馆建筑界面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逐步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显着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认识逐渐地从只注重功能性,转向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当代博物馆建筑除了满足建筑本身的展示功能外,更应该注重博物馆本身场所精神的营造,关注参观者在建筑空间中的体验。从城市层面探讨,博物馆建筑承担着延续历史文脉、场所重塑的重任,并担负着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重要的职能。从建筑层面分析,博物馆不仅仅是满足展览功能的建筑,更是展示自身特色的空间造型艺术。所以,作为反映历史文化与体现自身艺术的载体,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场所性与空间品质的营造。一个好的博物馆建筑空间能够带给参观者独特的空间体验,使参观者在受到展品的文化熏陶的同时,建立对场所的认同感。而建筑空间是由界面元素进行限定的,所以博物馆建筑在进行自身展示空间品质塑造的过程中,可以以建筑界面为出发点,研究建筑界面对博物馆空间的营造过程。本论文通过对当前博物馆优秀的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对场所精神与园林意境等相关理论的研究,从博物馆建筑空间的角度探讨建筑界面对博物馆空间的营造,以在博物馆建筑中塑造体现公共性与场所性的空间。论文从博物馆建筑的入口界面、垂直界面与屋顶界面三个方面去研究建筑界面对空间的营造,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优秀的博物馆建筑案例的设计过程及成果,总结出博物馆建筑界面的空间营造方法,以期对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提出指导性建议。

郜佩君[10](2019)在《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化、数字化高速发展以及现代消费盛行的当今时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美术馆的运营理念逐渐从以物品为中心转向以公众为中心,这是大型城市美术馆作为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大众体现公共性的应有之义。但是一方面人际间的直接联系、交往活动趋向于简单化,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一些大型文化建筑的设计与管理缺少城市与建筑一体化的整体思维造成建筑空间不能融入城市整体结构,存在空间布局僵化、交通混杂、公共活动空间不成系统等问题,缺少对公共生活的预见与安排,无法将人群吸引到建筑所在的领域活动,建筑的“图”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底”缺乏立体交叉、层叠的关系。论文一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的学者关于公共性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对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概念作了界定,另一方面结合相关学者对于城市空间公共性构成维度的研究从城市设计尺度与建筑设计尺度两个层面梳理了与规划设计过程相关的构成维度,作为设计过程判定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案例进行美术馆设计层面构成维度的分析,以城市设计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从更宏观的视野审视了城市环境、人的公共生活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关系。综合以上分析,结合笔者参与的保罗·安德鲁建筑事务所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的南京美术馆新馆投标方案探讨了在设计实践中大型美术馆空间公共性的表达。全文约82000字,图表200余幅

二、欧洲新博物馆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新博物馆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社会背景
        1.1.2 遗址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遗址博物馆国外研究现状
        1.3.2 遗址博物馆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的整体性认知
    2.1 遗址及其相关理念与原则
        2.1.1 遗址的概念
        2.1.2 遗址保护的概念
        2.1.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规则
        2.1.4 遗址保护的原则
    2.2 建筑类型学理论概述与应用
        2.2.1 建筑类型学起源及含义
        2.2.2 建筑类型学的特点
        2.2.3 建筑类型学设计方法的意义
        2.2.4 建筑类型学在遗址博物馆中的应用
    2.3 遗址博物馆相关理论概述
        2.3.1 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2.3.2 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2.3.3 遗址博物馆的分类
        2.3.4 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2.4 当代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2.4.1 国内外遗址博物馆的产生
        2.4.2 国内遗址博物馆的发展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现状调研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3.2 调研对象现状梳理
        3.2.1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3.2.2 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
        3.2.3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3.2.4 盛乐古城博物馆
        3.2.5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3.3 调研情况现状总结
        3.3.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影响因素
        3.3.2 我国遗址博物馆建筑现存问题总结
        3.3.3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目标梳理
    3.4 小结
第四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
        4.1.1 建筑空间适用性原则
        4.1.2 建筑形态协调性原则
        4.1.3 建筑文化凸显性原则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4.2.1 建筑选址设计策略
        4.2.2 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4.2.3 建筑功能设计策略
        4.2.4 建筑流线设计策略
        4.2.6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总结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
        4.3.1 建筑形态创作生成原则
        4.3.2 自然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4.3.3 城市环境协调设计策略
        4.3.4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总结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4.4.1 建筑文化凸显的意义
        4.4.2 遗址文化信息的提取
        4.4.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
    4.5 小结
第五章 北京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
    5.1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概述
        5.1.1 工程项目概况
        5.1.2 遗迹现状概况
    5.2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项目总体规划
        5.2.1 保护规划范围
        5.2.2 周边规划条件
    5.3 房山长沟大墓博物馆工程设计实践应用
        5.3.1 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应用
        5.3.2 建筑形态协调性设计策略应用
        5.3.3 建筑文化凸显性设计策略应用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附录C 线上调研分析表
附录D 毕业设计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2)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企业博物馆的建设热潮
        1.2.2 企业博物馆面临的挑战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定义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现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企业博物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企业博物馆的发展与特点
        2.1.1 国外企业博物馆的发展及特点
        2.1.2 我国企业博物馆的兴起及现状
    2.2 企业博物馆的案例研究
        2.2.1 案例的选取与要素分析
        2.2.2 国外企业博物馆案例研究
        2.2.3 国内企业博物馆案例研究
    2.3 企业博物馆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
        2.3.1 同质化的个性缺失
        2.3.2 复制化的设计模式
        2.3.3 固有局限下的体验匮乏
    2.4 企业博物馆发展困境的设计反思
        2.4.1 企业博物馆特质主题的设计导向
        2.4.2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体验需求转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组成要素特点
    3.1 选址的城市记忆性
        3.1.1 企业旧址的历史记忆
        3.1.2 城市场所的生活记忆
    3.2 功能分区的弱化性
        3.2.1 功能组成及配比
        3.2.2 展陈区的个性化
        3.2.3 功能区的多义化
    3.3 观展流线的多样性
        3.3.1 观展流线的组织
        3.3.2 生产流线的引导
        3.3.3 体验空间的置入
    3.4 建筑形态的企业性
        3.4.1 表达企业理念
        3.4.2 体现产品主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主题体验特点
    4.1 企业博物馆的主题内涵
        4.1.1 地域身份性
        4.1.2 不可复制性
        4.1.3 生活记忆性
    4.2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主题要素分类
        4.2.1 在地性——城市文化主题
        4.2.2 场景化——生活记忆主题
        4.2.3 参与性——产品外延主题
        4.2.4 标识性——企业文化主题
    4.3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设计理念转变
        4.3.1 体验的需求转变
        4.3.2 体验的参与转变
    4.4 企业博物馆设计的主题体验方式
        4.4.1 城市在地性体验
        4.4.2 空间场所感体验
        4.4.3 功能参与性体验
        4.4.4 企业标识性体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主题体验的建筑设计策略
    5.1 文化在地体验的馆城互动策略
        5.1.1 城市生活记忆的组成
        5.1.2 工业旅游的城市元素
        5.1.3 开放的城市文化场所
    5.2 展陈空间体验的流线引导策略
        5.2.1 主题路径引导
        5.2.2 生产流线引导
        5.2.3 感官体验引导
    5.3 强化参与体验的功能复合策略
        5.3.1 空间界面的消隐复合
        5.3.2 体验参与的空间穿插
        5.3.3 休闲消费空间的置入
        5.3.4 空间可视的体验激发
    5.4 标识植入体验的空间营造策略
        5.4.1 建筑形态的主题塑造
        5.4.2 色彩场景的主题标识
        5.4.3 建筑构件的主题符号
        5.4.4 质感肌理的主题联想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实践——以泸州老窖酒文化博物馆为例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简介
    6.2 项目特质分析
        6.2.1 城市风貌特质
        6.2.2 历史文化特质
        6.2.3 基地现状特质
        6.2.4 项目目标特质
    6.3 设计策略运用
        6.3.1 城市文化广场的主题外延
        6.3.2 酒城街巷体验的路径引导
        6.3.3 企业文化体验的空间强化
        6.3.4 工艺生产细节的材质隐喻
    6.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企业博物馆名录(不完全统计)
    附录2 国外企业博物馆名录(不完全统计)
    附录3 企业博物馆面积配比分析
致谢
附件

(3)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时代背景
        1.1.3 行业背景
        1.1.4 社会文化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限定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限定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研究
    2.1 博物馆展示基本概述
        2.1.1 博物馆的脉络发展
        2.1.2 博物馆相关概念界定
        2.1.3 城市历史文化性博物馆
    2.2 叙事学相关理论概述
        2.2.1 叙事学的学术渊源
        2.2.2 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叙事规律
        2.2.3 本文相关叙事理论
    2.3 叙事学介入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的必要性
        2.3.1 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现存问题
        2.3.2 社会经济发展驱动需求转变
        2.3.3 借助叙事学打破体验壁垒
第三章 叙事学与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的联系
    3.1 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中的叙事基本要素
        3.1.1 叙事构成要素
        3.1.2 叙事表意要素
    3.2 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中的叙事时间组织
        3.2.1 叙事时间顺序
        3.2.2 叙事时间节奏
    3.3 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中的叙事结构构建
        3.3.1 线性叙事——单一强制展线
        3.3.2 非线性叙事——空间化的时间线
    3.4 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中的叙事视角分析
        3.4.1 无聚焦视角
        3.4.2 内聚焦视角
        3.4.3 外聚焦视角
    3.5 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中的叙事体验特征
        3.5.1 叙事体验需求
        3.5.2 叙事体验层次
        3.5.3 叙事体验方式
第四章 叙事学视角下的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策略
    4.1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依据
        4.1.1 历史文脉
        4.1.2 城市文化特征
        4.1.3 社会意识
    4.2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原则
        4.2.1 尊重历史“事实”原则
        4.2.2 展品与主题关联性原则
        4.2.3 叙事环境整体性原则
        4.2.4 叙事特征可解读性原则
        4.2.5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要点
        4.3.1 主题确定
        4.3.2 情节安排
        4.3.3 语汇转译
        4.3.4 场景构建
    4.4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方法
        4.4.1 场景序列设计方法
        4.4.2 氛围感知设计方法
    4.5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的技术实现
第五章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发展趋势
    5.1 从多元化叙事视角出发
    5.2 以技术发展创新为引领
    5.3 以深化参与体验为导向
    5.4 向社区化、无边界化转变
第六章 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

(4)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时代背景
        1.1.2 我国博物馆发展的现存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国内外博物馆改扩建的发展实践概况
        1.3.1 国外博物馆改扩建的发展实践概况
        1.3.2 国内博物馆改扩建的发展实践概况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1.5.1 博物馆
        1.5.2 改扩建
        1.5.3 空间和空间序列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案例分析
        1.6.3 实地调研
    1.7 研究框架
2 博物馆改扩建的动因分析
    2.1 城市发展为博物馆改扩建提供新机遇
        2.1.1 城市发展需求的促进
        2.1.2 城市文化中心的营造
        2.1.3 城市文化形象的体现
    2.2 环境危机对博物馆改扩建提出新挑战
        2.2.1 环境危机对改扩建建筑形式的挑战
        2.2.2 环境危机对改扩建选址布局的挑战
        2.2.3 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2.3 社会发展对博物馆改扩建提出新要求
        2.3.1 现代博物馆基本功能分析
        2.3.2 现代博物馆基本功能拓展
        2.3.3 现代博物馆功能的新方向
    2.4 博物馆自身发展对改扩建提出的特殊要求
        2.4.1 新旧建筑在功能上的完善
        2.4.2 新旧建筑在情感上的尊重
        2.4.3 新旧建筑在文脉上的延续
    2.5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改扩建与空间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
    3.1 新旧关联性理论研究
        3.1.1 关联研究的起源和释义
        3.1.2 新旧建筑的关联性
        3.1.3 新旧空间的关联性
    3.2 改扩建与空间相关的理论基础
        3.2.1 空间组合理论
        3.2.2 空间认知理论
        3.2.3 空间情节理论
    3.3 博物馆空间序列的特征解析
        3.3.1 空间序列的构成
        3.3.2 空间序列的要素
        3.3.3 空间序列的特性
    3.4 博物馆改扩建与空间序列理论的结合
        3.4.1 新旧建筑空间组织的整体性
        3.4.2 新旧建筑空间情节的叙事性
        3.4.3 新旧建筑重组空间的动态性
    3.5 本章小结
4 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的系统研究
    4.1 外部空间的场地整合
        4.1.1 场地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延续
        4.1.2 历史建筑群体空间布局梳理
        4.1.3 外部环境特征要素的延续
    4.2 外部空间中新旧建筑的组合关系
        4.2.1 新旧建筑的内隐关系
        4.2.2 新旧建筑的共存关系
        4.2.3 新旧建筑的对比关系
        4.2.4 新旧建筑的包含关系
    4.3 外部空间界面营造的材质选择
        4.3.1 新旧材质交融
        4.3.2 新旧材质对比
    4.4 新旧建筑衔接空间的设计
        4.4.1 灰空间
        4.4.2 共享空间
        4.4.3 实体连接
        4.4.4 虚体连接
        4.4.5 自然元素
        4.4.6 空间留白
    4.5 改扩建中入口空间设计
        4.5.1 新旧建筑视觉对比创造标志性
        4.5.2 交通元素后期置入强调导向性
        4.5.3 打破原有封闭形体打造亲和性
    4.6 改扩建中内部空间的再生与重构
        4.6.1 内部空间的继承
        4.6.2 内部空间的融合
        4.6.3 内部空间的重构
        4.6.4 内部空间的扩充
    4.7 改扩建中新旧空间的流线组织关系
        4.7.1 博物馆流线类型的示意
        4.7.2 博物馆新旧空间与流线整合的类型
        4.7.3 博物馆改扩建流线整合的具体设计
    4.8 改扩建中新旧空间的场景编排
        4.8.1 新旧空间的直叙关系
        4.8.2 新旧空间的倒序关系
        4.8.3 新旧空间的并叙关系
        4.8.4 新旧空间的插叙关系
        4.8.5 新旧空间的断叙关系
    4.9 本章小结
5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5.1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及现存建筑概况
        5.1.1 西安碑林形成的历史脉络
        5.1.2 西安碑林性质与地位的变迁
        5.1.3 西安碑林向博物馆转化的进程
        5.1.4 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存建筑现状
        5.1.5 碑石陈列室的建筑使用现状及问题
    5.2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项目背景
        5.2.1 项目背景
        5.2.2 甲方意愿
        5.2.3 建筑师理念
    5.3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场地区位及周边城市环境
        5.3.1 场地区位
        5.3.2 周边城市环境
    5.4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项目设计要点
        5.4.1 建筑规范高度的考虑
        5.4.2 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
        5.4.3 传统元素的提炼和转译
        5.4.4 文化核心展示的表达
    5.5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过程方案比较
    5.6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最终方案设计分析——高台碑院
        5.6.1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馆总体空间关系
        5.6.2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入口空间设计
        5.6.3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5.6.4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流线组织和路径引导
        5.6.5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空间场景的编排手法
        5.6.6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旧馆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营造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博物馆改扩建的趋向
        6.1.1 造型的多元性趋向
        6.1.2 功能的复合化趋向
        6.1.3 空间的叙事性趋向
        6.1.4 材质的精巧化趋向
    6.2 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改扩建设计的启示
        6.2.1 尊重空间轴线
        6.2.2 融入庭院设计
        6.2.3 增加自然细节
        6.2.4 复合新旧场景
    6.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6.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表目录
图目录
参考文献

(5)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
        1.1.1.1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枢纽
        1.1.1.2 博物馆作为一种空间类型
        1.1.2 我国当代博物馆的发展状况
        1.1.2.1 我国掀起博物馆的建设热潮
        1.1.2.2 博物馆成为公众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
        1.1.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与主要特征
        1.1.3.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1.1.3.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特征
        1.1.3.3 我国博物馆公共空间在新发展趋势下的滞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关于时间范围界定
        1.3.2 博物馆的定义及分类
        1.3.2.1 关于博物馆的定义
        1.3.2.2 博物馆的分类
        1.3.3 关于当代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4.2 博物馆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1.4.3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研究
        1.4.4 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研究
        1.4.5 相关的规范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抽象归纳分析法
        1.5.4 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1.5.5 综合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1.7 章节小结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2.1 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演变简述
        2.1.1 国外博物馆的主要历史演变
        2.1.2 我国博物馆的主要历史演变
    2.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定义与构成
        2.2.1
        2.2.1.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定义
        2.2.1.2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构成
    2.3 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简述
    2.4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主要空间特征浅析
        2.4.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多义性特征简述
        2.4.2 当代博物馆多义性公共空间的具体表征
        2.4.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多义性的原因
    2.5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研究思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行为模式解析与空间定位研究
    3.1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3.1.1 行为是沟通人(机体)与空间的媒介
        3.1.2 空间的适宜可用性的概念
        3.1.3 行为模式与空间模式的关系
        3.1.4 行为模式观察对空间组织的指导意义
    3.2 关于行为模式、空间模式的相关概念
        3.2.1 关于行为与行为模式的概念区分
        3.2.2 空间模式的概念
        3.2.3 影响观众行为的因素
        3.2.4 使用对象的分析
        3.2.4.1 使用人群的界定
        3.2.4.2 观众的心理需求简析
        3.2.4.3 参观者的生理特征简析
        3.2.5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主要的行为模式
    3.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调研
        3.3.1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的调研方法概述
        3.3.2 调研对象概况
        3.3.2.1 调研对象一:广东省博物馆
        3.3.2.2 调研对象二:深圳博物馆
        3.3.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行为模式调研结果及分析
        3.3.3.1 广东省博物馆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3.3.3.2 深圳博物馆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4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观众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
        3.4.1 观众的行为模式解析
        3.4.1.1 步行行为模式解析
        3.4.1.2 坐憩行为模式
        3.4.1.3 驻足停留行为模式
        3.4.1.4 聚集行为模式
        3.4.2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定位
        3.4.2.1 核心空间的空间定位
        3.4.2.2 交通空间的空间定位
        3.4.2.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空间定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量化分析
    4.1 基于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分析可行性
        4.1.1 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4.1.2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基于行为模式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的可行性
        4.1.3 空间句法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佐证
    4.2 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概念简述
        4.2.1 空间句法的核心概念——组构
        4.2.2 空间句法下空间的主要图解方法
        4.2.3 空间句法的部分定量分析参数解读
    4.3 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描述参数解读
        4.3.1 可达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2 可交流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3 可憩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3.4 可理解性及其空间描述参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设计策略——以广东省博物馆为模拟分析案例
    5.1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设计策略概述
    5.2 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句法解读列表
    5.3 方案初始阶段的整体空间布局句法设计策略
        5.3.1 代理机器人对方案整体空间布局的模拟分析
        5.3.2 实际案例的模拟分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4 核心空间的句法设计策略
        5.4.1 核心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4.2 核心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研究(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5 交通空间的空间句法设计策略
        5.5.1 交通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5.2 交通空间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模拟解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6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的空间句法设计策略
        5.6.1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描述因子的句法衡量参数
        5.6.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句法设计策略的实际案例模拟解析(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的局限
    6.2 研究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

(6)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五、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博物馆
        二、视觉信息
        三、视觉场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启示思考
    三、局限性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物馆改扩建的由来与发展
        1.1.2 博物馆改扩建的必然性
        1.1.3 衔接空间对于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关系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4.1 博物馆
        1.4.2 改扩建
        1.4.3 衔接空间
        1.4.4 新旧关系
    1.5 博物馆改扩建的研究现状
        1.5.1 国外博物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1.5.2 国内博物馆改扩建的相关研究
        1.5.3 与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相关的设计理论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发展历程
    2.1 国外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
        2.1.1 发展初期的限制与统一
        2.1.2 发展上升期的更新与对抗
        2.1.3 发展高潮期的复兴与重塑
        2.1.4 发展全盛期的普及与共生
    2.2 国内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发展
        2.2.1 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概述
        2.2.2 中国博物馆新旧衔接空间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2.3 小结
第三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研究
    3.1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原则
        3.1.1 统一性原则
        3.1.2 过渡性原则
        3.1.3 公共性原则
        3.1.4 生态性原则
    3.2 博物馆改扩建新旧共存的组合方式
        3.2.1 新建筑对旧建筑的母题复制
        3.2.2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渐变过渡
        3.2.3 新建筑对旧建筑的抽象联想
        3.2.4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相异对比
        3.2.5 新建筑作为背景衬托旧建筑
    3.3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要点
        3.3.1 衔接空间对新旧文脉的理性回应
        3.3.2 衔接空间对公共空间的秩序重组
        3.3.3 衔接空间对目标功能的清晰定位
        3.3.4 衔接空间对形式美学要素的关联整合
    3.4 小结
第四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
    4.1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空间方法研究
        4.1.1 衔接空间多元空间形态对新旧关系的引导
        4.1.2 衔接空间多层空间维度对新旧发展的推进
        4.1.3 衔接空间多样空间边界对城市文脉的应对
    4.2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功能构成研究
        4.2.1 衔接空间功能定位的切入条件
        4.2.2 衔接空间功能构成的分类及组织关系
        4.2.3 衔接空间功能属性
    4.3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形式美学研究
        4.3.1 比例确立主从关系
        4.3.2 尺度把控感知体验
        4.3.3 韵律延续视觉统一
        4.3.4 材质强化历史可读性
        4.3.5 色彩提升整体表现力
        4.3.6 细部装饰缓和形式差别
    4.4 小结
第五章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与发展趋势
    5.1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的设计策略
        5.1.1 空间模式组织的设计策略
        5.1.2 功能构成分配的设计策略
        5.1.3 形式美学统一的设计策略
    5.2 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5.2.1 空间设计的多维拓展
        5.2.2 功能构成的复合化发展
        5.2.3 形式美学要素的多元配合
        5.2.4 技术手段的多样利用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西方博物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基本信息
    附录2 我国博物馆改扩建典型案例基本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博物馆建筑现状与需求
        1.1.2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思维转变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博物馆建筑改造
        1.3.2 研究对象——“异构”设计手法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博物馆建筑改造与“异构”的关联性解读
    2.1 博物馆建筑改造概述
        2.1.1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组合方式
        2.1.2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难点分析
        2.1.3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发展沿革
        2.1.4 博物馆建筑改造的理念指导
    2.2 “异构”概述
        2.2.1 “异构”在化学领域的概念
        2.2.2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的概念
        2.2.3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领域的内涵
    2.3 “异构”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层级运用
        2.3.1 修补城市肌理
        2.3.2 塑造城市界面
        2.3.3 拓展城市功能
        2.3.4 激活建筑生命
    2.4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类别及设计原则
    3.1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类别
        3.1.1 同质异构——以旧带新
        3.1.2 异质异构——以新带旧
        3.1.3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3.2 博物馆建筑“异构”改造的设计原则
        3.2.1 尊重既有建筑
        3.2.2 彰显时代特征
        3.2.3 强调对立统一
        3.2.4 满足社会需求
        3.2.5 提倡以人为本
    3.3 本章小结
4 对比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4.1 内部空间的异构设计
        4.1.1 从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
        4.1.2 从封闭空间到交错空间
        4.1.3 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
        4.1.4 从传统空间到迷幻空间
    4.2 外部造型的异构设计
        4.2.1 形体构成的对比
        4.2.2 比例尺度的对比
        4.2.3 新旧材质的对比
        4.2.4 建筑风格的对比
    4.3 建筑结构的异构设计
        4.3.1 结构的清晰性
        4.3.2 结构的混合性
    4.4 本章小结
5 统一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5.1 建筑形体的统一
        5.1.1 新建消隐
        5.1.2 体量均衡
    5.2 几何要素的呼应
        5.2.1 轴线呼应
        5.2.2 网格延续
        5.2.3 模数近似
    5.3 文化意识的延续
        5.3.1 提炼符号
        5.3.2 运用象征
        5.3.3 建筑隐喻
    5.4 本章小结
6 “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调研
    6.1 同质异构项目调研
        6.1.1 互反的空间——悦.美术馆
    6.2 异质异构项目调研
        6.2.1 城市采光器——水塔.展廊
        6.2.2 六边形变奏——华.美术馆
    6.3 调研项目手法汇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对比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附录 B 统一策略下的“异构”设计手法
附录 C 图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空间营造的博物馆建筑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博物馆建筑的研究
        1.3.2 关于建筑界面的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博物馆建筑界面与空间营造关系研究
    2.1 界面与空间营造的解读
        2.1.1 界面的概念及辨析
        2.1.2 空间营造的解读
    2.2 研究理论借鉴
        2.2.1 场所精神
        2.2.2 园林意境
        2.2.3 空间体验
    2.3 博物馆界面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2.3.1 体现场所精神
        2.3.2 塑造空间体验
        2.3.3 主题与艺术性
        2.3.4 组织内部功能
    2.4 本章小结
3 入口界面与引导空间
    3.1 整合城市空间环境
        3.1.1 整合城市交通
        3.1.2 入口广场空间
        3.1.3 入口庭院空间
        3.1.4 入口底层架空
    3.2 入口引导空间的限定方式
        3.2.1 水平式引导空间
        3.2.2 上升式引导空间
        3.2.3 下沉式引导空间
        3.2.4 复合式引导空间
    3.3 入口引导空间的路径设计
        3.3.1 直线型路径
        3.3.2 曲折型路径
        3.3.3 倾斜式路径
        3.3.4 架空式路径
    3.4 本章小结
4 垂直界面与复合空间
    4.1 外界面的通透性
        4.1.1 外界面的透明化
        4.1.2 外界面的渗透性
    4.2 外界面的开敞性
        4.2.1 柱廊限定
        4.2.2 凹凸处理
        4.2.3 观景露台
        4.2.4 挑檐处理
    4.3 多层次的复合界面
        4.3.1 边庭空间与交通空间的复合
        4.3.2 通透性外界面与交通空间的复合
        4.3.3 通透性外界面与展厅空间的复合
        4.3.4 庭院空间与垂直交通空间的复合
        4.3.5 多层次空间的复合
    4.4 外界面的形式与材料语言
        4.4.1 隐喻传统肌理
        4.4.2 运用传统元素
        4.4.3 结合当地材料
        4.4.4 细部感知体验
    4.5 本章小结
5 屋顶界面与体验空间
    5.1 屋顶空间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5.1.1 开放露台式
        5.1.2 连接城市式
        5.1.3 地景消解式
    5.2 屋顶空间的丰富性与层次性
        5.2.1 空间的起伏变化
        5.2.2 路径的蜿蜒曲折
        5.2.3 体块的高低错落
        5.2.4 复合多元化功能
    5.3 屋顶界面的多维度处理
        5.3.1 顺应城市的结构
        5.3.2 隐喻传统的文脉
        5.3.3 呼应建筑的主题
        5.3.4 界面多角度开敞
        5.3.5 平台的竖向分层
        5.3.6 平台的人工造景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new museum of Nanjing Art Museum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
        1.2.2 空间公共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相关研究
        1.3.2 直接研究
        1.3.3 相关研究问题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基础理论研究
        1.4.2 实地调查研究
        1.4.3 设计实践反馈分析
    1.5 研究框架
        1.5.1 论文结构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概念辨析
    2.1 基本概念
        2.1.1 大型城市美术馆
        2.1.2 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
        2.1.3 相关概念辨析
    2.2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趋势
        2.2.1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特征
        2.2.2 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的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城市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3.1 大型城市美术馆的空间领域拓展
        3.1.1 拓展的大型美术馆空间领域
        3.1.2 大型美术馆空间领域拓展的布局原则
    3.2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的功能组织
        3.2.1 与交通功能的整合
        3.2.2 与建筑功能的整合
        3.2.3 功能组织的原则
    3.3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城市界面处理
        3.3.1 大型美术馆的城市界面处理
        3.3.2 大型美术馆的城市界面处理原则
    3.4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可达性
        3.4.1 大型美术馆的可达性
        3.4.2 大型美术馆的可达性与功能组织的关系
    3.5 拓展领域的大型美术馆可视性
        3.5.1 大型美术馆的可视性
        3.5.2 大型美术馆可视性的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城市美术馆建筑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4.1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的边界与亚空间设计
        4.1.1 外部公共空间边界处理
        4.1.2 内部公共空间边界处理
        4.1.3 大型美术馆的亚空间设计
    4.2 大型美术馆的公共空间系统整合
        4.2.1 外部公共空间
        4.2.2 内部公共空间
        4.2.3 内外整合的公共空间系统
        4.2.4 公共空间系统整合的原则
    4.3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的功能致用
        4.3.1 功能的复合化
        4.3.2 功能的细化
    4.4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视线的可及性
    4.5 大型美术馆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通达性
        4.5.1 外部公共空间的流线处理
        4.5.2 内部公共空间流线的处理
        4.5.3 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空间公共性设计策略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南京美术馆新馆城市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5.2.1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空间领域拓展
        5.2.2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功能组织
        5.2.3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城市界面处理
        5.2.4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可达性
        5.2.5 南京美术馆新馆的可视性
    5.3 南京美术馆新馆建筑设计尺度层面的空间公共性探讨
        5.3.1 公共空间系统的边界与亚空间设计
        5.3.2 公共空间系统的整合
        5.3.3 公共空间系统的功能致用
        5.3.4 公共空间系统视线的可及性
        5.3.5 公共空间系统流线的通达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图片
附录 :江苏省美术馆老馆及新馆周边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四、欧洲新博物馆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遗址保护理念下的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杨凌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主题体验的企业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周振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展示体验设计研究[D]. 张书淼.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博物馆改扩建中新旧空间关系研究[D]. 高冬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观众行为模式解析的当代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黄梓栋. 深圳大学, 2020(10)
  • [6]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7]博物馆改扩建衔接空间设计研究[D]. 王少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异构”设计手法在博物馆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 李曼.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基于空间营造的博物馆建筑界面设计研究[D]. 刘春晖.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当代大型城市美术馆空间公共性探讨 ——以南京美术馆新馆方案为例[D]. 郜佩君.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欧洲的新博物馆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