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烧损论文-王芦燕,于月光,彭鹰,李曹兵,周小彬

电极烧损论文-王芦燕,于月光,彭鹰,李曹兵,周小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极烧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钨电极,稀土,抗烧损

电极烧损论文文献综述

王芦燕,于月光,彭鹰,李曹兵,周小彬[1](2019)在《不同工况下钨电极抗烧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钨电极作为关键热源材料广泛应用于氩弧焊、等离子体焊接、喷涂、切割技术和冶金工业中,而钨电极的抗烧损能力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应用背景、在同等测试环境下,对比了不同类型钨电极材料的烧损程度。并针对电极工作后形貌和活性物质的变化情况,简要分析探讨了电极烧损机制。为钨电极材料的进一步设计选材和工艺优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葛世伟[2](2019)在《关于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寿命及烧损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电极损烧问题,电阻发生损烧不仅仅降低了电极的使用寿命,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阻点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烧损的原因和机理,并总结出了铝合金点焊电极烧损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1期)

吴敏,曹彪,杨凯,曾家铨,管景凯[3](2019)在《不同控制模式下漆包线电极头的烧损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试验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漆包线电极头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电极烧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获取点焊过程电参数信息,结合电极头焊接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对过程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焊接过程中,控制模式对电极头的寿命和烧损过程影响较大,电极头电阻变化与电极烧损过程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电阻曲线的拐点时间反映出电极头进入不同烧损阶段。电极头电阻值的改变会导致产热量的变化,使得不同控制模式电极头烧损速度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焊接》期刊2019年03期)

梁丽,白洁[4](2018)在《连续点焊电极烧损对镁合金点焊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焊机对镁合金进行点焊焊接,然后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对镁合金的点焊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可以通过对镁合金进行点焊操作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研究点焊电极烧损对镁合金的表面成型、抗剪力等的影响。通过对点焊操作的观察了解到点焊次数越多,则焊板的压痕就会越大,镁合金的表面成型难度就会越大,而且也会影响到镁合金的抗剪力。总之,在连续点焊的过程中,点焊次数越多,焊锡膏在镁合金表面的迭加量越多,则对镁合金的电焊质量影响越大,不利于镁合金的表面成型,对镁合金的抗剪力也有不利影响。本文将针对连续点焊电极烧损对镁合金点焊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讨论。(本文来源于《冶金与材料》期刊2018年05期)

刘长青[5](2017)在《组合把持器式矿热炉的电极壳烧损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电极筋片旋转定位、电极壳制作质量、电极过烧、及缝焊机导电轮等因素与电极壳烧损故障的关系。对电极壳制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第25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7-07-18)

李乐乐,吴志生,赵菲,帅朋[6](2016)在《连续点焊电极烧损对镁合金点焊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相逆变点焊机对AZ31B镁合金薄板进行连续点焊。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检测技术研究了连续点焊过程中电极烧损对镁合金表面成形、熔核尺寸和抗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点数的增加,焊点压痕变大,表面成形变差,熔核尺寸减小,熔核出现双核状,抗剪力总体减小。在熔核直径约4 mm、抗剪力在1200 N左右时抗剪断裂由纽扣式断裂向结合面断裂转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6年05期)

曹志辉,徐冲,袁松阳,陈志强,王睿[7](2015)在《镁合金AZ40逆变电阻点焊过程电极烧损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逆变电阻点焊机,在焊接电流23k A、电极压力2.5k N和焊接时间60ms条件下,进行了镁合金AZ40电阻点焊试验,观测了焊接第5、10、15和20焊点时铜合金电极端面及其焊点表面的形貌。用SEM电镜观测了第20个焊点后电极端面的背散射图像,用电子探针测试了焊点表面与电极端面成分。结果表明,在连续焊接过程中电极烧蚀很快,点焊初期电极表面即明显凹凸不平,随后凹凸不平度加快;焊点表面发生熔化,熔化的镁合金被挤入电极端面的凹坑内,焊点表面凹凸不平;在点焊过程中发生了铜镁合金化反应,使点焊电极烧损。(本文来源于《现代焊接》期刊2015年08期)

陈素玲,孙学杰,张玉红[8](2014)在《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寿命及其烧损原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铝合金电阻点焊存在电极烧损和寿命短等缺点,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状况,从铝合金点焊电极端面存在的问题、铝合金点焊电极烧损及其影响因素、铝合金点焊电极端面铜铝合金化等方面,分析总结了铝合金点焊电极烧损与寿命短的原因。结果表明: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端面与工件界面铜铝合金化是电极烧损及寿命短的主要原因;而探索控制电极端面铜铝合金化反应的措施,是减弱电极烧损程度,提高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寿命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4年10期)

毕学松,朱亮[9](2012)在《丝电爆制备纳米粉中的电极烧损和大颗粒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通过接触式和气体放电式丝电爆法制备纳米粉,观察电极烧损情况并统计粉末中微米级大颗粒的比例。结果表明,气体放电式丝电爆过程电极烧损比较轻微,制备的粉末中微米级大颗粒比例较小,并且更有利于工程上连续实施。提高初始电压也可以减小粉末中微米级大颗粒的比例。(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2年08期)

王宏义[10](2008)在《25500KVA密闭型电石炉电极壳烧损原因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极壳——自焙电极的关键部分。电极壳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能否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保障因素。但随着电石生产的不断深入,在电极未焙烧好的情况下。(有关资料显示当电极温度达到800达时即认为电极已焙烧好)屡屡发生电极壳在接触元件处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08年01期)

电极烧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电极损烧问题,电阻发生损烧不仅仅降低了电极的使用寿命,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阻点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烧损的原因和机理,并总结出了铝合金点焊电极烧损预防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极烧损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芦燕,于月光,彭鹰,李曹兵,周小彬.不同工况下钨电极抗烧损性能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2].葛世伟.关于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寿命及烧损机理的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吴敏,曹彪,杨凯,曾家铨,管景凯.不同控制模式下漆包线电极头的烧损规律[J].焊接.2019

[4].梁丽,白洁.连续点焊电极烧损对镁合金点焊质量的影响[J].冶金与材料.2018

[5].刘长青.组合把持器式矿热炉的电极壳烧损故障分析[C].第25届全国铁合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7

[6].李乐乐,吴志生,赵菲,帅朋.连续点焊电极烧损对镁合金点焊质量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6

[7].曹志辉,徐冲,袁松阳,陈志强,王睿.镁合金AZ40逆变电阻点焊过程电极烧损现象研究[J].现代焊接.2015

[8].陈素玲,孙学杰,张玉红.铝合金电阻点焊电极寿命及其烧损原因分析[J].电焊机.2014

[9].毕学松,朱亮.丝电爆制备纳米粉中的电极烧损和大颗粒形成[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2

[10].王宏义.25500KVA密闭型电石炉电极壳烧损原因剖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

标签:;  ;  ;  

电极烧损论文-王芦燕,于月光,彭鹰,李曹兵,周小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