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落地不入水”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螃蟹“落地不入水”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浅析蟹的“上岸不下水症”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光芸,王晓峰[1](2012)在《中华绒螯蟹常见疾病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是我国淡水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困扰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中华绒螯蟹常见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

艾桃山,李远国,魏丽英[2](2010)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 第十三篇 池塘养蟹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下)——疾病的治疗》文中研究说明二、疾病治疗河蟹疾病重在预防,治疗比较困难,除纤毛虫疾病外,其它所有的疾病的治疗应建立在底质和水质改良基础之上,用药程序基本如下:1.纤毛虫病

刘堂水,魏丽英,李远国,艾桃山[3](2010)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 第一篇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现状与对策(上)》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高密度养殖、过度投喂与施肥、频繁滥用药物致使养殖水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水产养殖者病害防治意识淡薄、病急乱投医、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基础研究薄弱,新药开发力度不强等因素,加剧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和肆意流行。据不完全统

陈卫境[4](2007)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Milne-Edwards),为我国特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海和渤海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河蟹的生产形式开始由天然捕捞向人工养殖转变,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支柱产业。本研究总结了河蟹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生长习性等重要生物学特性,概述了河蟹在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分布及养殖情况,并就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河蟹的产业化生产惟有注重亲本的种质和商品蟹的品质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大规格河蟹的健康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而且也是满足无公害产品市场需求的一种生产模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河蟹的种质改良和生态调控,实现大规格河蟹的健康养殖,生产出规格大,品质优良的无公害河蟹。本研究主要从养成大规格河蟹的四大关键因素(种质、饵质、水质、底质)以及防逃、病害防治等重要技术环节入手,结合多种试验与示范,阐述了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方法。种质是对河蟹亲本、苗种选育提出的质量要求,选择优质蟹种和解决优良种质资源的保护是大规格河蟹生产的基本要素。饵料和水域生态质量是大规格河蟹生产的基本保证。研究河蟹的营养需求、人工全价饲料的生产技术以及合理的投喂方法是大规格河蟹生产的基本要求,其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技术标准,水体质量必须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要求养殖水温通过水草的种植、水位的调节和池塘结构的改造后实现人工调控,适宜水温为15℃-30℃,以22℃-28℃为最佳。溶氧≥5mg/L。pH值的适宜范围为7.0-9.0,最佳7.5-8.5。透明度的适宜范围为30-50cm,最佳50cm以上。氨氮(NH3-N)≤0.1 mg/L,硫化氢(H2S)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cm,底泥总氮<0.1%。底质是河蟹生长的主要栖息地,蟹池底质对河蟹生长的影响较大,必须通过严格清塘、水草种植和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来加以改良,以利于蟹病的预防与控制。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与研发过程中,作者通过应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使河蟹对饵料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饲料系数比同期对照池降低0.5以上。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后,河蟹的成活率提高了8%,亩产量提高了10%左右;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对提高鲢鳙鱼套养成活率的效果并不明显,但试验池的商品鱼规格平均比对照塘高出150克/尾。通过池塘种植苦草养殖虾蟹的研究,可以发现种植苦草不仅可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重金属和降低水温,而且在放养规格、密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河蟹的养成规格比对照池大15-50克,经济效益显着上升。为达到河蟹健康养殖的目的,蟹病防治过程中的合理用药也十分重要。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各试验点的累计平均发病率为30%,经过推广河蟹的健康养殖和安全用药技术以后,2006年的试验组的河蟹发病率平均降低了16%,细菌性水肿病和黑鳃病的平均发病率仅为10.33%。除此之外,本文结合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途径和措施。

宋长太[5](2004)在《掌握幼蟹习性 培育优质蟹种》文中研究说明

宋长太[6](2003)在《幼蟹的习性及蟹种培育技术要点》文中提出 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欲提高养蟹的规格、质量和产量,必须有优质蟹种作保证。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应了解幼蟹的各种习性,有针对性地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蟹种培育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蟹种培育的实践,将幼蟹的习性和培育蟹种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梅志安,凌跃进[7](2003)在《河蟹“上岸”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多年来,幼蟹培育的成活率一直不高,其中1期仔蟹蜕壳后2—3天和2期初死亡率最高,其特征是:蜕壳后上岸不下水或赶下水后立即上岸,或者死在水中。该病是幼蟹培育的一大顽症。其主要原因是:

张程[8](2003)在《浅析蟹的“上岸不下水症”的原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在我们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发现仔蟹、幼蟹会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现象,养殖者因找不到理想的方法对症防治,常常感到头痛。仔蟹、幼蟹的这种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的现象,称为“上岸不下水症”,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根据笔者长期指导用药防治实践经验,综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一般不外乎四方面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一、由水质差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剩余饲料、动植物尸体、死亡藻类、高密度仔蟹、幼蟹的生理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在水中不断积

程诚[9](2002)在《两例幼蟹病害的特征及防治对策》文中认为 随着河蟹自育自养技术的普及,幼蟹培育中的疾病也日渐增多。笔者在幼蟹养殖生产中发现了两例较典型的病害,通过积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两例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上岸不下水症 1、症状:大眼幼体培育15—20天到Ⅲ期

顾国平,杜宗汉[10](2002)在《兴化市养蟹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文中研究指明 我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江苏里下河腹部地区,境内河网纵横、湖荡密布,有水面70余万亩,属含盐量低于0.5‰的纯淡水水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2000年我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24万吨,连续8年位居江苏省淡水县市之首。而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又成了水产业中的顶梁柱,对于调优农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致富广大农民。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河蟹养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又约束和抑制了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探讨这些问题,研究它

二、浅析蟹的“上岸不下水症”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蟹的“上岸不下水症”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绒螯蟹常见疾病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颤抖病
2 细菌病
    2.1 水肿病
    2.2 肠炎病
    2.3 肝坏死病
    2.4 烂鳃病
    2.5 甲壳附肢溃疡病
2寄生虫病
    2.1固着类纤毛虫病
    2.2蟹奴病
3 真菌病
4 河蟹蜕壳不遂症
5 上岸不下水症

(3)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 第一篇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现状与对策(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主要成就
二、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危害情况

(4)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1.1 河蟹的形态特征
        1.2 生活习性
        1.3 繁殖习性
        1.3.1 河蟹的生活史
        1.3.2 河蟹的繁殖习性
        1.4 生长习性
    2 世界河蟹分布概况
    3 我国河蟹分布、养殖概况
    4 国内外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现状
        4.1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种质研究方法
        4.1.1 选择优质蟹种
        4.1.2 优质蟹种来源
        4.1.3 合理放养
        4.2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饵料研究现状
        4.2.1 国内外研究情况
        4.2.2 河蟹的营养需求
        4.3 河蟹人工配合饲料技术
        4.3.1 饵料质量保证和投喂方法
        4.3.2 注重提高河蟹的蜕壳率
        4.4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水质控制方法
        4.4.1 水源选择
        4.4.2 生态环境的改良
        4.4.3 使用光合细菌(PSB)改善水质
        4.5 病原体控制方法
        4.5.1 建立检疫制度
        4.5.2 严格清塘
        4.5.3 蟹苗检疫
        4.6 大规格河蟹养殖的水质管理方法
        4.6.1 水质调节
        4.6.2 水位调节
        4.7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底质改良方法
        4.8 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的防逃方法
        4.9 河蟹健康养殖的病害防治方法
        4.10 河蟹颤抖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1 河蟹黑鳃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2 河蟹“上岸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3 河蟹蜕壳障碍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4 河蟹土池育苗中利氏才女虫幼虫的防治方法
        4.15 防止氨中毒的方法
        4.16 “蟹奴”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7 纤毛虫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8 水霉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4.19 肠炎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第二章 大规格河蟹培育的关键技术研究
    1 河蟹健康养殖中应用微生物水质改良剂试验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池塘的要求
        1.1.2 套养鱼种的要求
        1.1.3 微生物制剂的用法用量
        1.1.4 水质分析方法
        1.1.5 日常管理
        1.2 试验结果
        1.2.1 光合细菌在池塘中的效应期变化
        1.2.2 微生物制剂使用后水体改良状况
        1.2.3 使用光合细菌后,鱼蟹的生长情况
        1.2.4 养殖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1.3 讨论与小结
    2 池塘种植苦草养殖虾蟹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池塘清整
        2.1.2 种苗投放
        2.1.3 水草种植
        2.1.4 日常管理
        2.2 试验结果
        2.3 讨论与小结
    3 河蟹健康养殖合理用药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蟹种质量
        3.1.2 清塘
        3.1.3 河蟹放养
        3.1.4 池塘生态养殖模式
        3.1.5 饵料投喂
        3.1.6 设置食场或食台
        3.1.7 水质调节
        3.1.8 安全用药
        3.2 试验结果
        3.2.1 发病及治愈情况比较
        3.2.2 经济效益比较
        3.3 讨论与小结
结语
    1 当前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河蟹良种选育
        1.2 加工技术有待突破
    2. 对策分析
        2.1 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模式研究开发
        2.2 河蟹良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2.3 提高河蟹产品质量的技术与方法
        2.4 品牌建设与出口创汇
参考文献
致谢

(5)掌握幼蟹习性 培育优质蟹种(论文提纲范文)

1 幼蟹的习性
    1.1 生活习性
    1.2 摄食习性
    1.3 趋流习性
    1.4 穴居习性
    1.5 逃逸习性
    1.6 蜕壳习性
2 蟹种的培育方法
    2.1 池塘培育
    2.2 稻田培育
    2.3 网箱培育
    2.4水泥池培育
3 蟹种培育的饲养管理
    3.1 蟹苗选购与放养
    3.2 饵料品种与投喂
    3.3 水质调节
    3.4 巡塘检查
    3.5 其它管理
    3.6 蟹种捕捞
4 蟹种培育的注意事项
    4.1 重视蟹苗的质量
    4.2 防止早期幼蟹上岸
    4.3 分阶段掌握幼蟹规格
    4.4 预防幼蟹性早熟
    4.5 防止产生“懒蟹”

四、浅析蟹的“上岸不下水症”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绒螯蟹常见疾病综述[J]. 陈光芸,王晓峰. 水产养殖, 2012(03)
  • [2]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 第十三篇 池塘养蟹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下)——疾病的治疗[J]. 艾桃山,李远国,魏丽英. 渔业致富指南, 2010(16)
  • [3]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实用新技术专题讲座 第一篇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现状与对策(上)[J]. 刘堂水,魏丽英,李远国,艾桃山. 渔业致富指南, 2010(01)
  • [4]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D]. 陈卫境.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5]掌握幼蟹习性 培育优质蟹种[J]. 宋长太. 江西水产科技, 2004(01)
  • [6]幼蟹的习性及蟹种培育技术要点[J]. 宋长太. 养殖与饲料, 2003(06)
  • [7]河蟹“上岸”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梅志安,凌跃进. 渔业致富指南, 2003(05)
  • [8]浅析蟹的“上岸不下水症”的原因及对策[J]. 张程. 渔业致富指南, 2003(01)
  • [9]两例幼蟹病害的特征及防治对策[J]. 程诚. 渔业致富指南, 2002(20)
  • [10]兴化市养蟹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顾国平,杜宗汉. 渔业致富指南, 2002(02)

标签:;  ;  ;  

螃蟹“落地不入水”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