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模激光论文_李学文,于春雷,胡丽丽,沈辉,全昭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模激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激光器,光纤,混沌,布里,线性化,光通信。

单模激光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文,于春雷,胡丽丽,沈辉,全昭[1](2019)在《国产25/400μm掺镱双包层光纤实现2.2 kW窄线宽单模激光输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主研制的均匀掺杂低热光系数25/400μm掺镱双包层光纤,开展了全光纤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放大实验。激光系统实现了中心波长为1060.3 nm、线宽为25 GHz、最高功率为2.2 kW的单模激光输出,其斜率效率达78%,光束质量因子M~2≈1.2,其功率是目前报道的基于国产25/400μm掺镱双包层光纤窄线宽放大器单模激光输出的最高功率。(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汤瑜,曹春芳,赵旭熠,杨锦,李金友[2](2019)在《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的激光单模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的激光光谱研究,并在法布里-珀罗(FP)腔激光器中发现了单模工作特性,且该单模工作特性可以在较大的工作电流范围内(36~68mA)存在,在一定的电流(14mA)范围内保持单模可调谐。在20℃,当器件注入电流为62 mA时,激光器单模工作情况下的最大边模抑制比(SMSR)为29.8dB,在其他电流条件下该器件的边模抑制比也都大于20dB。激光器在单模工作时,器件最大输出功率(单面)达到12.5mW。对于具有相同结构和材料的FP腔激光器来说,在不同条宽或腔长的器件中都观察到上述单模工作特性。这一特性在一些单频激光的应用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3期)

朱世伟,盛磊,刘永凯,张玉良,高世杰[3](2019)在《基于能量反馈的单模光纤激光章动耦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场匹配原理,分析了倾斜像差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激光章动跟踪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章动算法参数对算法动态性能的影响。利用快速反射镜和PIN(Positive-Intrinsic-Negative)光电二极管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章动半径与收敛速度成反比,同时半径增大会引起稳态振荡幅度增大,而采样点数的增多会导致算法收敛速度下降。此外,所提算法对一定范围内的动态扰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2期)

梁林涛[4](2018)在《单模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激光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单色性与方向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然而对于单模激光来说,其能量分布呈现一种非均匀的高斯型分布。故此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束能量的非均匀性,将直接导致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而限制了激光在光刻、加工、焊接、目标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因此将高斯光束整形为平顶光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非球面光束整形和反高斯镀膜光束整形两种方法对单模高斯光束进行整形研究,并分别实现了无损光束整形以及大口径高平行度远场平顶光的获取,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首先深入研究了高斯光束整形技术理论,对单模高斯光束和几类平顶光束的特性参数及传播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推导分析。然后选取特定的输入输出光束分布建立了与其对应的映射关系,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两片偶次非球面光束整形系统的面型参数进行了拟合计算,并通过光学设计软件对光束均匀性进行仿真计算来验证设计。然后根据ZEMAX光学设计软件中的ZPL宏指令编程优化设计了一套两片偶次非球面光束整形系统,并对其均匀性进行仿真计算来验证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性。接着设计了一套4~6倍连续变倍的扩束系统,该系统可以将任意口径的入射光束扩束为指定输出口径来配合整形系统的使用,计算并绘制出其变焦曲线。为了解决由于出射光束的发散造成的均匀性下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定倍准直扩束系统,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均匀性作用距离。并为叁套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机械结构以便于实际加工装调。最后为了获得大口径高平行的远场均匀光束,在特定光源以及特定的输出口径的条件下设计了一套反高斯光束整形系统,并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所设计结果的均匀性进行了实际测试,从而验证了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并对影响光束均匀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其中着重分析了光源稳定性、干涉衍射现象以及杂散光对于均匀性的影响,并由此对所设计的反高斯镀膜光束整形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韩超,邱诚玉,侯梦迪,张婷婷,王文杰[5](2018)在《基于光微流单模激光的液体折射率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高品质因子的法布里-珀罗(F-P)光学微腔,采用溶于液体的有机染料罗丹明6G(R6G)作为增益介质,实现了单模光微流激光的产生,激光的半峰全宽为0.260nm。在水的摩尔分数分别为1.09%,5.98%,11.91%,20.42%,30.75%,45.27%,51.89%的不同混合物溶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实现了单模激光的产生,发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中心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而当水的摩尔分数超过45.27%后,单模激光的中心波长开始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并根据单模激光波长的移动实现了混合溶液折射率的测量。测量结果及分析表明:最小可测量的折射率差值为6.31×10-4,测量灵敏度为411nm/RIU(RIU为单位折射率),并对测量的结果及误差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王忠鑫,李钢,马翔,张晓璇,林笑竹[6](2018)在《单模激光Lorenz系统零动态控制耦合混沌同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分几何理论,提出了一个通过零动态控制实现同结构单模激光Lorenz系统的混沌同步控制方法。对于误差动力学系统,通过动态扩充相对阶和部分状态反馈线性化获得两个子系统,分别独立设计控制器形成复合控制。对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和最小相位系统两种情形的模拟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表明了对同类问题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迟力峰[7](2018)在《基于轴向耦合纳米线异质结实现双色单模激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纳激光作为一种波长或亚波长的相干光源,在高通量生物化学传感、激光显示以及片上光信息传输与处理等诸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1–3)。目前的多色微纳激光器通常是将不同增益介质集成在同一器件中而实现的~4。然而在这样的器件中往往由于缺少可以适应于多增益区间的模式选择机制,所得到的多色激光器大多以多模式运行。多模式的激光会造成信号的随机波动和伪信号的产生,这也是多色激光应用于各种光子学(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魏伟华,李木天,刘墨南[8](2018)在《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单向单模耦合微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具有高Q值的回音壁模式微腔进行调制来获得单向单模输出,对研究腔光力学和开发高质量的微激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耦合回音壁模式微腔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具体介绍了微腔结构设计、加工过程、激射和耦合机制研究等.利用飞秒激光直写加工的强大叁维图案化能力,灵活地设计实现了具有集成功能的单个微腔和具有不同空间组合位置的多个耦合微腔.基于耦合微腔的微激光具有低阂值,同时显示出良好的单模特性和单向性.结合理论模拟可以证实,微腔与微腔/光栅之间的耦合,一方面支持游标效应和集成滤波两种选模方式,另一方面能够破坏微腔的旋转对称性从而获得单向输出,从而实现了对微腔输出的有效调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许阳,房强,谢兆鑫,李锦辉,崔雪龙[9](2018)在《基于915nm半导体激光单端前向抽运的单纤准单模2kW全光纤激光振荡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915nm半导体激光单端抽运的单纤准单模全光纤激光振荡器,其工作波长为1080nm,输出功率可达2.02kW。结合理论和实验,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受激拉曼散射(SRS)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增益光纤长度进行优化,在保证大于2kW激光功率的前提下,实现了高SRS抑制比的激光输出,输出激光中SRS功率占比约为0.8%。180min内激光器的功率不稳定度小于±1%,光-光转换效率约为70%。通过合理设计光纤盘绕,有效抑制了光纤中光的高阶模式,在满功率输出时成功地获得了准单模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1.5),并对该激光器在激光切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04期)

廖丹薇,廖茂新[10](2017)在《一类时滞单模激光系统的Hopf分岔与混沌》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一类时滞单模激光系统的动力学性质.通过应用频域上时滞微分方程的Hopf分岔理论,得到系统在临界时滞处出现Hopf分岔,当时滞较大时,系统从Hopf分岔走向混沌.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单模激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的激光光谱研究,并在法布里-珀罗(FP)腔激光器中发现了单模工作特性,且该单模工作特性可以在较大的工作电流范围内(36~68mA)存在,在一定的电流(14mA)范围内保持单模可调谐。在20℃,当器件注入电流为62 mA时,激光器单模工作情况下的最大边模抑制比(SMSR)为29.8dB,在其他电流条件下该器件的边模抑制比也都大于20dB。激光器在单模工作时,器件最大输出功率(单面)达到12.5mW。对于具有相同结构和材料的FP腔激光器来说,在不同条宽或腔长的器件中都观察到上述单模工作特性。这一特性在一些单频激光的应用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模激光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学文,于春雷,胡丽丽,沈辉,全昭.国产25/400μm掺镱双包层光纤实现2.2kW窄线宽单模激光输出[J].光学学报.2019

[2].汤瑜,曹春芳,赵旭熠,杨锦,李金友.InGaAs/GaAs/InGaP量子阱激光器的激光单模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3].朱世伟,盛磊,刘永凯,张玉良,高世杰.基于能量反馈的单模光纤激光章动耦合算法[J].中国激光.2019

[4].梁林涛.单模激光光束整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韩超,邱诚玉,侯梦迪,张婷婷,王文杰.基于光微流单模激光的液体折射率测量[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6].王忠鑫,李钢,马翔,张晓璇,林笑竹.单模激光Lorenz系统零动态控制耦合混沌同步[J].光学技术.2018

[7].迟力峰.基于轴向耦合纳米线异质结实现双色单模激光[J].物理化学学报.2018

[8].魏伟华,李木天,刘墨南.基于飞秒激光直写的单向单模耦合微腔[J].物理学报.2018

[9].许阳,房强,谢兆鑫,李锦辉,崔雪龙.基于915nm半导体激光单端前向抽运的单纤准单模2kW全光纤激光振荡器[J].中国激光.2018

[10].廖丹薇,廖茂新.一类时滞单模激光系统的Hopf分岔与混沌[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论文知识图

不同工作温度下激光器的发射波长Fig....横模简并示意图分束光路原理示意图光纤激光器在医疗中的应用光学系统设计图自发辐射谱

标签:;  ;  ;  ;  ;  ;  ;  

单模激光论文_李学文,于春雷,胡丽丽,沈辉,全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