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战略

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战略

一、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大产业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柴伟[1](2022)在《走出全面绿色转型新路 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辽源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辽源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

马蓓[2](2020)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文中提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积极致力于对外开放的实践推进与理论探索,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且自成体系并具理论与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对中国口岸建设产生了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口岸的形成过程是我国对外开放成长的缩影。中国口岸的建设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而行,中国口岸发展史就是我国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史,蓬勃发展的中国口岸已成为践行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理论的“排头兵”。新疆口岸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选择新疆与周边国家毗邻的边境陆地口岸、国际航空口岸中的一类口岸(包括15个陆路边境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作为研究对象,将“新疆口岸”置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予以深入研究,通过霍尔果斯口岸、红其拉普口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等重点案例的分析,探索新疆口岸的发展,旨在探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这一重大现实命题,重点论述新疆口岸区域经贸、安全、人文合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而特殊的带动作用。循此基本逻辑框架,本文详述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说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继承而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指导对外开放实践,在新时代助力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通过梳理新疆口岸发展历程,解读新疆口岸基本要素,分析新疆口岸地区发展现状,从口岸经贸、安全、人文三大功能出发,阐述口岸经贸往来之于地区经济繁荣、口岸安全防控之于区域和平稳定、口岸人文交流之于丝路沿线“民心相通”的重要角色,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解读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的互促关系:从国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开放型地区合作新体制深化以及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出发,集中讨论新疆口岸的经贸往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将口岸安全放在国家安全观语境中解读其内涵,深入剖析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的影响因素,并简要评述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阐述新疆口岸的安全防控对保障区域稳定的意义;从跨境旅游、跨境教育、跨境医疗以及多元创新的角度,彰显口岸作为中华文化表达载体的作用,体现口岸地区通过加强人文交流拓宽我国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战略意义,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促进丝路沿线“民心相通”所做出的贡献;探讨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如何相互促进,并展望口岸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新疆口岸地区现行政策方针,说明口岸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党的对外开放实践反哺新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与主要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战略地位提出对策建言。本文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新疆特殊地缘政治环境,重点探讨新疆口岸在经贸往来、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实践中对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联动作用,新疆口岸在区域经济中节点作用渐显、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初显,新疆口岸人文交流日趋完善。未来,新疆口岸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新时代,新疆口岸以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方向,为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力争使新疆在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建设提供学理依据。

汪艳[3](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郑国[4](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刘晶晶[5](2019)在《都市圈背景下无锡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以无锡科技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都市圈的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城市新城区已逐渐成为都市圈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从都市圈层面研究大城市新城空间的发展模式与特点,有利于正确把握区域空间及新城空间演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都市圈区域空间的良性发展及大城市新城空间的规划引导提供科学依据。以此背景出发,论文从居住-就业视角对无锡科技新城——无锡新区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视角分析了科技新城的发展特点、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关系与组织特征,进而深入探讨都市圈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及就业空间均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协调机制,以期为我国新城区的良性发展提供客观依据。首先,论文对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都市圈、新城发展、新城居住及就业空间、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测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确立了都市圈背景下我国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及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然后,论文对苏南地区南京、苏锡常两大都市圈的发展概况及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的新城区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空间发展模式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的发展特征。随后,论文通过对无锡市各行政分区的居住-就业偏离指数的测算以及科技新城居住-就业比率的总量测度,量化分析了无锡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之后,论文以无锡市科技新城梅村片区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其居住-就业空间的组织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将综合通勤因子作为测度对象对梅村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的匹配程度进行量化研究,以此探讨梅村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的内部结构匹配特征。最后,文章从都市圈背景出发剖析了大城市新城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并通过与南京江北副城的对比研究,对影响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然后从区域空间布局均衡、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公共配套设施协调、通勤交通均衡发展四方面总结了都市圈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发展的协调发展机制。论文全篇8万余字,图141幅,表48幅。

王茜[6](2019)在《基于主题创意的休闲农业园区调研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苏南地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实证项目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4月起,为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创新”、“富民”基因深植“三农”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创意休闲农业市场竞争力,江苏省农业主管部门开展了培育和推进主题创意农园建设的评选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引发了开发和申报主题创意农园的热潮。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的开发在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对江苏省相关主题创意农园示范点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参考江苏省农业主管部门分别于2017年、2018年公示的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名单,选取了苏南地区入选该名单的12个典型的主题创意农园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现场实地调研勘察等手段,分析总结其建设现状;参考文献资料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参考调研总结和评价结果,对主题创意农园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关优化策略。选取的研究案例包括:南京市花师傅DIY玫瑰园、秦淮梅(廉洁)文化博览园、巴布洛游牧园、望月海棠主题园、高淳白牡丹枫彩创意园,无锡市玫瑰文化主题创意农园,常州市壕熊庄园、花神文化创意农园、华东玫瑰风情园,苏州市泰迪农场,镇江市江苏省茶博园、伏热花海。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主题创意的体现方式和效果、农园景观的改造与设计、经营管理服务与运营水平等。提炼衡量其建设成效的主题创意表达、农园景观营造、旅游管理运营三个方面的内容,构建主题创意农园建设评价体系,运用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苏南地区12个主题创意农园示范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的12个示范点中,建设水平较高的为花神文化创意农园、江苏茶博园、无锡玫瑰文化主题创意农园、伏热花海主题创意农园,建设水平中等的为巴布洛游牧园、花师傅DIY玫瑰园、泰迪农场、华东玫瑰风情园、秦淮梅(廉洁)文化博览园、壕熊庄园,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的为望月海棠主题园、白牡丹枫彩创意园。分析结果表明,建设水平较高的示范点,主要表现为:(1)农业元素特色鲜明,主题创意延伸深入,产品研发类型多样;(2)自然生态状况良好,农园景观营造和谐,旅游配套设施健全;(3)项目设置类型丰富,管理服务功能完善,宣传推广运营到位。而建设水平较低的示范点,主要问题有:主题创意不突出,规划设计不完善,施工建设水平低,管理服务能力弱,运营推广不到位等。据此,本文从紧扣主题创意核心、拓展深化主体产业,凸显农业元素特征、丰富项目活动体验,提高建设维护水平、实现景观持续表达,健全完善运营机制、培育相关专业人才,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推广宣传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

陈书芳[7](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戴美玲[8](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许思成[9](2018)在《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整体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已成为苏南地区最具增长活力的空间载体。通过撤并乡镇的方式,开发区实现了空间的快速扩张,开发区与周边城镇实现了行政上的并轨发展,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发展态势。但在空间上仍表现出错综复杂的格局,依然存在诸多合而不融的问题。如何实现从“拼合”到“融合”的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探析开发区与周边城镇发展的空间模式。随着开发区逐步向综合行政区转型,从行政区划宏观层面进行开发区研究成为重要视角,有别于微观层面仅关注产业园区发展,更能系统判读开发区的整体空间演变。本文从整体宏观和个体微观两个层面对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的空间演化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宏观视角下回顾苏南开发区发展概况、发展阶段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的行政空间类型进行分析,并且从阶段、形态、结构和规模四个方面对两者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微观视角选取常州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空间演化进行特征归纳。最后,基于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整体空间演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两者协调优化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宏观视角下,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的行政空间类型分为区镇辖属型和区镇分离型两种类型,苏南地区开发区与周边城镇整体空间演化阶段先后经历了开发区起步期与周边城镇相对独立发展、开发区发展期与周边城镇自发协调发展和开发区转型期与周边城镇推进融合发展;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分为点轴带状式、中心极核式和集群组团式三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特征为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结构从散点片状式布局到后期组团规模发展不断完善;空间规模演化呈现整体规模快速扩张、演化速度波动剧烈、演化速度先快后慢等特征。(2)微观视角下: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行政空间类型分为区中镇型、区边镇型和区郊镇型三种类型。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经历了从离散态—聚集态—扩散态的发展过程,功能结构由“一城三园一区”到“一城三区”,用地结构由单中心极核向集群组团多中心发展,布局呈现两轴一心;区中镇主要由于区位因素受高新区辐射作用显着,未来将发展成为高新区某一功能片区,区边镇内生产业发展影响最大,受高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与高新区互动显着增强,未来将发展成为综合产业园区,区郊镇由于距离高新区最远,受高新区辐射影响最小,主要依靠政策、外部规划和内生产业发展,与高新区互动很少,未来将发展成为产城一体综合园区。(3)遵循“问题—原因—对策”的逻辑思路,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对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空间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优化策略。

王玮[10](2018)在《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走入新阶段,城镇化转型和乡村振兴同步深入,使得处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也再一次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关切。在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兴的小城镇模式。特色小镇是基于有限的空间内集聚多要素、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的创新发展平台,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规模经济、产业集群演进发展,产业结构创新转型的路径创新。作为一种新兴城镇形态,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滞后于规划实践,尤其是其产业空间组织如何尚待阐明,基于此,本文以江苏首批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这一实践中发生的理论命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综合梳理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宏观”和“微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思路,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历史演进及特色小镇的形成过程,二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宏观结构,三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研究首先回溯了建国后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五个阶段,从产业要素、产业组织、空间组织和空间特征等方面归纳了江苏小城镇的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并重点分析了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最新形式的产业背景和演化趋势。其次,本文先从宏观上研究了江苏省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组织特征。在和全国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上对比后发现,江苏省特色小镇延续了浙江模式重视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了国家级特色小镇为鼓励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地区梯度差异下追寻相对平衡的特征。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划分了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类型,将其分为以传统小城镇为基础进行转型升级的“小镇+”模式和依托产业园区加入小镇空间功能的“+小镇”模式。再次,本文以江苏省特色小镇的申报小镇之一——扬州方巷绿建小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特色小镇微观层面产业空间组织。规划分析归纳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再到外围产业的产业组织逻辑,以及与产业同构的空间组织模式,包括小镇客厅、小镇全域和产业生态圈等要素和相应的组织运营机制。最后,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培育过程中在产业空间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正文共约48000字,图表55幅。

二、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大产业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大产业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走出全面绿色转型新路 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二、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和战略目标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
四、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2)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新疆口岸”的研究
    1.4 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及方法、创新点解读
        1.4.1 核心概念
        1.4.2 相关理论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
    注释
第2章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与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2.1 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2.1.1 新疆口岸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2.1.2 新疆对外开放发展概述
        2.1.3 新疆口岸基本要素解读
    2.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2.2.2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2.2.3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2.2.4 江泽民、胡锦涛对外开放思想
        2.2.5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
    2.3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的新疆口岸建设与发展
        2.3.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
        2.3.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新疆口岸建设
        2.3.3 新疆口岸建设完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
    小结
    注释
第3章 新疆口岸经贸往来推动全面开放新布局
    3.1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布局
        3.1.1 铁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1.2 公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1.3 航空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1.4 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2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3.2.1 “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战略对接
        3.2.2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区域合作
        3.2.3 凸显经济特区特殊地位
        3.2.4 口岸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3.3 口岸助力新疆在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凸显
        3.3.1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打造能源通道
        3.3.2 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互联互通网络
        3.3.3 中巴经济走廊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小结
    注释
第4章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保障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
    4.1 国家安全观语境中的口岸安全内涵解读
    4.2 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影响因素剖析
        4.2.1 国际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4.2.2 周边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4.2.3 新疆长治久安的影响因素
    4.3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的形成及其成效
        4.3.1 口岸反恐、去极端化机制
        4.3.2 口岸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4.3.3 口岸通关便利化
        4.3.4 国家风险布控
        4.3.5 新疆社会治理方案策辅助口岸构建安全环境
    小结
    注释
第5章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促进丝路沿线文明互鉴
    5.1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
        5.1.1 口岸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1.2 文化自信助力边境地区文化融合
        5.1.3 文化传播加强边境民族国家认同
    5.2 人文交流项目促进口岸地区“民心相通”
        5.2.1 跨境旅游拓展对外开放方式
        5.2.2 跨境教育深化对外开放内涵
        5.2.3 跨境医疗卫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3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创新性拓展
        5.3.1 跨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
        5.3.2 依托丝路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
        5.3.3 政府主导下的国际交流文艺演出
    小结
    注释
第6章 对外开放视角下的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6.1 口岸建设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6.1.1 北疆口岸对地方经济持续辐射作用明显
        6.1.2 南疆中心城市带动口岸发展
    6.2 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6.2.1 对口援疆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6.2.2 乡村振兴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6.3 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互促效应展望
        6.3.1 政策引领边境口岸及其腹地城镇化发展
        6.3.2 口岸核心城市拉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
    小结
    注释
第7章 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思考
    7.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7.1.1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经贸机遇
        7.1.2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安全机遇
        7.1.3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人文机遇
    7.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7.2.1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经贸挑战
        7.2.2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
        7.2.3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人文挑战
    7.3 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对策建言
        7.3.1 以口岸经贸合作为抓手,推动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
        7.3.2 以口岸安全防控为抓手,提高新疆与周边地区安全治理能力
        7.3.3 以口岸人文交流为抓手,助推新疆与周边地区的“民心相通”
    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5)都市圈背景下无锡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以无锡科技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区域一体化背景:城市群作为城市间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发展形态
        1.1.2 长三角地区协同化背景:长三角已正式进入区域高度协同、联动发展的新时期
        1.1.3 苏南地区城市化背景:苏南地区已进入以都市圈为主体形态的协调发展阶段
        1.1.4 南京及苏锡常都市圈差异化背景:两都市圈的发展各具特色,差异化特征显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都市圈相关研究综述
        1.2.2 新城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1.2.3 居住及就业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2.4 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测度研究综述
        1.2.5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关于都市圈
        2.1.2 关于新城区
        2.1.3 关于居住空间
        2.1.4 关于就业空间
        2.1.5 关于通勤行为
    2.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范围
        2.2.3 研究内容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3.1 数据处理
        2.3.2 研究方法
        2.3.3 因子选择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都市圈背景下苏南地区大城市新城区发展比较研究
    3.1 苏锡常都市圈大城市新城区发展特征
        3.1.1 苏锡常都市圈发展概况
        3.1.2 苏锡常都市圈大城市新城区发展特征
    3.2 南京都市圈大城市新城区发展特征
        3.2.1 南京都市圈发展概况
        3.2.2 都市圈大城市新城区发展特征
    3.3 都市圈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比较研究
        3.3.1 地理区域位置比较分析
        3.3.2 区域交通布局比较分析
        3.3.3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3.3.4 产业发展特色比较分析
        3.3.5 空间结构模式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锡新城区科技新城居住-就业空间发展特征及总量测度
    4.1 无锡科技新城发展特征
        4.1.1 无锡科技新城基本情况
        4.1.2 无锡科技新城发展历程
    4.2 无锡科技新城居住-就业空间发展特征
        4.2.1 无锡新城区居住空间发展特征
        4.2.2 无锡新城区就业空间发展特征
    4.3 无锡科技新城居住-就业总量测度
        4.3.1 基于各行政分区统计数据的居住-就业偏离指数测算
        4.3.2 基于居住-就业比率的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锡科技新城梅村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5.1 梅村片区发展概况
        5.1.1 梅村片区的选取
        5.1.2 梅村片区居住及就业空间概况
    5.2 梅村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5.2.1 梅村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与因子遴选
        5.2.2 梅村片区居住空间单因子分析
        5.2.3 梅村片区居住空间主因子分析
        5.2.4 梅村片区居住空间聚类分析
    5.3 梅村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5.3.1 梅村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因子遴选
        5.3.2 梅村片区就业空间单因子分析
        5.3.3 梅村片区就业空间主因子分析
        5.3.4 梅村片区就业空间聚类分析
    5.4 梅村片区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职住关系研究
        5.4.1 梅村片区基于通勤因子的职住特征分析
        5.4.2 梅村片区基于通勤因子的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5.5 影响梅村片区居住-就业分离度的的主要因素剖析
        5.5.1 影响梅村片区居住人群居住-就业分离度的因素剖析
        5.5.2 影响梅村片区就业人群居住-就业分离度的因素剖析
第六章 都市圈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6.1 都市圈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发展的动力发展机制研究
        6.1.1 产业发展推动作用
        6.1.2 交通发展驱动作用
        6.1.3 区域整合协动作用
        6.1.4 相关政策带动作用
    6.2 影响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主要因素研究
        6.2.1 与南京江北副城泰山园区居住-就业空间对比研究
        6.2.2 影响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主要因素
    6.3 都市圈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6.3.1 区域空间布局均衡
        6.3.2 居住就业空间匹配
        6.3.3 公共配套设施协调
        6.3.4 通勤交通均衡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无锡科技新城的居住-就业总量平衡
        2.无锡科技新城梅村片区的居住-就业空间内部结构匹配
        3.不同区域空间布局模式下都市圈及其内部大城市新城区的差异化发展特征显着
        4.根据新城产业发展特征与产业转型阶段可将大城市新城区分为三种类型
        5.从多角度分析了都市圈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的动力发展机制
        6.从五方面系统剖析了影响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主导因素
        7.从四方面总结了都市圈协同发展背景下大城市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协调发展机制
    7.2 研究的创新点
        1.从不同视角对大城市新城区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多层次研究
        2.从都市圈背景出发提出大城市新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居住-就业空间的协调发展机制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之处
        2.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居住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就业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6)基于主题创意的休闲农业园区调研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苏南地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实证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休闲农业
        2.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2.2 创意产业
        2.2.1 概念的提出
        2.2.2 国内外发展概况
    2.3 创意农业
        2.3.1 概念的提出
        2.3.2 国内外发展概况
    2.4 农园的主题化、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
        2.4.1 市场发展的产物
        2.4.2 国内外发展情况
    2.5 休闲农业评价
        2.5.1 评价对象
        2.5.2 评价方法
第三章 江苏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创意农业建设情况
    3.1 江苏省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3.2 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发展概况
        3.2.1 内涵与要求
        3.2.2 数量与分布
        3.2.3 类型与规模
        3.2.4 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地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示范点现状调研情况
    4.1 苏南地区休闲农业建设概况
    4.2 调研点案例概述
        4.2.1 南京市溧水区花师傅DIY玫瑰园
        4.2.2 南京市溧水区秦淮梅(廉洁)文化博览园
        4.2.3 南京市六合区巴布洛游牧园
        4.2.4 南京市浦口区望月海棠主题园
        4.2.5 南京市高淳区白牡丹枫彩创意园
        4.2.6 无锡市锡山区玫瑰文化主题创意农园
        4.2.7 常州市新北区壕熊庄园
        4.2.8 常州市金坛区花神文化创意农园
        4.2.9 常州市金坛区华东玫瑰风情园
        4.2.10 苏州市高新区泰迪农场
        4.2.11 镇江市句容市江苏茶博园
        4.2.12 镇江市句容市伏热花海主题创意农园
    4.3 苏南地区主题创意农园案例建设现状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调研案例评价分析
    5.1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5.2 评价方法
        5.2.1 层次分析法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5.3 评价模型构建和评分标准说明
        5.3.1 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示范点建设开发评价模型构建
        5.3.2 评分标准说明
    5.4 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示范点建设成效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5.4.1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结果
        5.4.2 权重分配结果总结与分析
        5.4.3 综合评价结果
        5.4.4 综合评价结果总结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研案例提升建议与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整体开发优化提升策略
    6.1 苏南地区案例调研点优化提升建议
    6.2 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建设开发优化与提升策略
        6.2.1 紧扣主题创意核心,拓展深化主体产业
        6.2.2 凸显农业元素特征,丰富项目活动体验
        6.2.3 提高建设维护水平,实现景观持续表达
        6.2.4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培育相关专业人才
        6.2.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推广宣传水平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江苏省2017、2018年主题创意农园名单
    附录2 权重确立调查问卷
    附录3 权重确立原始数据
    附录4 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示范点案例综合评价因子分值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致谢

(7)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梅山地区
        1.2.2 生态旅游
        1.2.3 景观生态学
        1.2.4 景观格局
        1.2.5 景观生态规划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1 宏观领域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2.2 中观领域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3 微观领域
        2.3.1 梅山文化研究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4.2.1 基本要素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保护性原则
        7.1.3 多样性原则
        7.1.4 地域性原则
        7.1.5 可操作性原则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7.3.2 廊道景观优化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目标
        8.1.3 设计理念
    8.2 基地分析
        8.2.1 基地周边环境
        8.2.2 基地内部现状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结语
    研究总结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8)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整体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界定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开发区发展阶段与研究视角变化
        2.1.1 国外开发区的发展及研究视角变化
        2.1.2 国内开发区的发展及研究视角变化
    2.2 区域视角下的开发区空间演化研究
        2.2.1 郊区化趋势下开发区发展研究
        2.2.2 城市与开发区空间关系演化研究
        2.2.3 开发区与周边城镇发展研究
    2.3 中观层面开发区内在空间演化研究
        2.3.1 开发区空间演变模式研究
        2.3.2 开发区空间演变的研究方法
        2.3.3 开发区空间演变相关理论研究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整体层面: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空间演化
    3.1. 苏南开发区发展概况
    3.2. 苏南开发区发展阶段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3. 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的行政空间类型分析
        3.3.1 区镇辖属型
        3.3.2 区镇分离型
    3.4. 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整体空间演化特征
        3.4.1 空间演化阶段特征
        3.4.2 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3.4.3 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4 空间规模演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个体层面: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空间演化
    4.1. 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发展历程
        4.1.1 常州新北区概况
        4.1.2 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概况
        4.1.3 常州新北区行政区划发展历程
        4.1.4 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行政空间类型分析
    4.2. 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4.2.1 纵向剖析:常州高新区与周边城镇空间演化特征
        4.2.2 横向对比:区中镇、区边镇和区郊镇空间演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5.1. 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
        5.1.1. 相关问题
        (1) 整体层面
        (2) 个体层面
        5.1.2. 影响因素
        (1) 相关政策及管理体制
        (2) 区位因素
        (3) 运作模式因素
        (4) 等级规模因素
    5.2. 相关策略建议
        5.2.1. 整体层面
        (1) 构建新型区镇形态
        (2) 整合区镇空间结构
        (3) 优化空间规模效益
        5.2.2. 个体层面
        (1) 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2) 重视功能布局规划
        (3) 合理完善土地结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城镇化,小城镇重回战略重心
        1.1.2 “特色小城镇”成为新时期的新兴小城镇模式
        1.1.3 尚待阐明的“特色小镇模式”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构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样本:江苏特色小城镇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进展
    2.1 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其理论研究
        2.1.1 小城镇
        2.1.2 特色小镇
    2.2 “产业-空间”组织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2.2.1 经典产业空间-空间组织理论
        2.2.2 后现代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研究
        2.2.3 国内产业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3 既有研究小结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
    3.1 研究区概况
    3.2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发展历程
        3.2.1 传统小城镇(1978之前)
        3.2.2 “离土不离乡”——散布的乡镇企业簇群(1978-1990)
        3.2.3 “以工带农”、“以工建镇”——乡镇开发区阶段(1990-2008)
        3.2.4 “城乡一体”——区镇融合的产业集中区发展(2008-2016)
        3.2.5 “三生融合”——特色小镇的萌芽(2016-)
        3.2.6 小结: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启示
    3.3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趋势:从刚性到柔性空间生产
        3.3.1 产业要素:从劳动力集聚到要素集聚,再到特色集聚
        3.3.2 产业组织:从个人兼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分工,再到柔性组织
        3.3.3 空间组织:从分散到集聚、再到复合化
        3.3.4 空间特征:从乡村化到城市化再到“兼容城乡”
        3.3.5 小结:迈向后现代的柔性产业空间组织
第四章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的总体产业空间组织
    4.1 总体产业-空间特征:与国家级/浙江特色小镇的比较
        4.1.1 国家级特色小镇
        4.1.2 浙江省特色小镇
        4.1.3 江苏省特色小镇
        4.1.4 共性与差异比较
    4.2 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
        4.2.1 “小镇+”:传统小城镇的再升级
        4.2.2 “+小镇”:产业园区的“小镇化”发展
        4.2.3 小结与比较
第五章 特色小镇微观产业空间组织:方巷案例
    5.1 研究区概况
    5.2 产业组织: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的形成
        5.2.1 核心产业选择:比较优势、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
        5.2.2 核心产业的极化:价值链
        5.2.3 核心产业的扩散
    5.3 空间组织:从小镇客厅到产业生态圈
        5.3.1 总体格局:产业和空间的同构
        5.3.2 核心载体:小镇客厅
        5.3.3 小镇空间:特色化、精细化和文化植入
        5.3.4 区域联系:产业生态圈
    5.4 实现路径:准行政区域项目导向
        5.4.1 组织机制:市场主导、小镇镇长领衔的“准行政区”
        5.4.2 运营组织:市场化运作项目化
第六章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6.1 江苏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6.1.1 特色小镇多元“标准”的冲突
        6.1.2 产业选择的“根植性”不足
        6.1.3 园区“再包装”和附加“乡村化”
    6.2 江苏特色小镇的优化建议
        6.2.1 优化顶层设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6.2.2 回归小城镇本质,坚持本地根植性发展
        6.2.3 把握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柔性生产氛围
        6.2.4 以人为本,构建全方位治理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7.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四、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大产业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出全面绿色转型新路 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N]. 柴伟. 辽源日报, 2022
  • [2]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D]. 马蓓. 新疆大学, 2020(06)
  • [3]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4]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5]都市圈背景下无锡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以无锡科技新城为例[D]. 刘晶晶. 东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主题创意的休闲农业园区调研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苏南地区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实证项目为例[D]. 王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8]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9]苏南开发区与周边城镇整体空间演化研究[D]. 许思成.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王玮. 南京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确立江宁开发区“三园一体”综合发展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