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响应论文-魏小松,陈章位

时域响应论文-魏小松,陈章位

导读:本文包含了时域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粒子群算法,冲击响应谱,合成时域波形,正弦窗基波

时域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魏小松,陈章位[1](2019)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复杂冲击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就是冲击响应谱技术,对冲击响应谱合成时域波形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选取正弦窗基波作为合成基波的基本波形,给出了确定基波波形参数的表达式,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幅值进行全局优化,相对于迭代算法,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更加精准。为进一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在粒子群算法中种群随机初始化时,将幅值初始化为经过迭代算法后的幅值,在迭代优化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得出了满足冲击响应谱容差范围内的解,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1-09)

周戈,盛光祖,李浩然[2](2019)在《山区大跨窄悬索桥抖振响应时域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山区窄悬索桥的抗风性能,以某山区大跨度加劲梁窄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谐波合成与FFT转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模拟了山区窄悬索桥叁维脉动风场,并基于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语言,建立山区大跨度窄悬索桥风振响应有限元模型,分析大跨度窄悬索桥结构抖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窄悬索桥的抖振位移响应时程表现为明显的限幅振动,可能会引发局部构件疲劳破坏。该加劲梁窄悬索桥的横向抖振位移上限值为16.4 cm,竖向位移振动上限值为8.8 cm,其横向抗弯刚度更小,出现横向弯曲振型频率会更低,需要采取一定的抗风措施加强横向刚度。(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10期)

许玉旺,付世晓,李润培[3](2019)在《风浪环境下跨海浮桥水弹性与气弹性耦合动力响应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峡令很多国家面临着重要交通运输问题,严重阻碍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对于跨度和水深都比较大的海峡,传统桥梁已不再适用,催生了人们对于新型浮桥的探索。以挪威为例,针对5 km跨度、上千米水深的峡湾,相继提出了浮式悬索桥、浮筒桥等设计方案。不同于传统桥梁仅需要考虑抗风设计,新型桥梁由于浮式基础,波浪影响同样十分重要,风和浪必须进行考虑。因此新型浮桥的研究面临着重大挑战,即风-结构变形-水叁相动力耦合问题,这本质上是海洋工程中的水弹性问题和土木工程中的气弹性问题的耦合问题。目前,还没有能够同时考虑水弹性和气弹性的分析理论和方法。本文拟计入结构弹性变形与风、波浪之间的耦合作用,实现大型跨海浮桥水弹性和气弹性的耦合分析,进而研究结构物长期极限动力响应。(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10-11)

孙文娟[4](2019)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爆炸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优化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运载火箭、航天器等的设计中,载荷的分离、太阳能电池板等附属物的展开、推进剂阀门等系统的激活需要通过火工爆炸冲击装置来实现,由此产生了高频、高幅值、持续作用时间极短的火工爆炸冲击环境。工程上广泛使用冲击响应谱(Shock Response Spectrum,简称SRS)作为比较冲击严重等级和评估冲击环境的有效标准工具。然而,在抗冲击设计和测试要求的标准规范中仅给出了 SRS的数值,并未同时给出相应的加速度时域信息,后者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测试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通过SRS合成满足规范要求的加速度时域信息显得十分重要。一些研究集中于解决这个问题,但现有研究方法大多是在已有加速度时域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这在航天器设计初期缺少充足试验测试数据的情况下无法有效使用。如何在没有前期充足试验测试时域数据的情况下合成满足规范SRS要求的加速度时域信息,以指导航天器的初期设计成为工程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SRS加速度合成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SRS的计算方法、特性分析、SRS加速度时域合成方法、合成加速度所对应SRS与目标谱的匹配度优化、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改进等方面展开,主要工作如下:1.冲击响应谱的计算方法及特性分析在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冲击响应谱的种类及计算方法,并采用典型冲击激励明确了冲击响应谱的计算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冲击响应谱表达,通过典型激励对比分析了常见冲击响应谱的特性,得到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论。并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最常使用的绝对加速度冲击响应谱,分析了其在不同冲击激励作用时间、不同冲击激励幅值及不同冲击激励波形下的特性。2.应用于爆炸冲击响应谱加速度时域信息合成的新方法在缺少相关试验测试数据的情况下,为获取航天器结构仿真与测试分析所需的加速度冲击时域输入载荷,提出一种爆炸冲击响应谱的加速度时域合成新方法。新方法在低频采用小波技术,在中高频采用阻尼正弦技术。合成SRS的质量是通过与规范目标谱进行比较来评估的最小值优化问题,继而给出了本文待求解的最小值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并选用基本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来进行优化计算。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获得比传统方法更接近规范目标谱的结果,显示了新组合方法的有效性。3.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非线性调整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新组合加速度合成方法基于GA的优化结果虽然比传统方法更优,但由于GA采用的是固定的交叉概率(Crossover Probability,标记为pc)和变异概率(Mutation Probability,标记为pm)取值,得到的最终优化结果与规范目标谱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典型算例基于GA的优化中,pc和pm参数灵敏度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这两个概率的取值对最终优化结果影响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新组合合成方法所得结果与规范目标谱之间的匹配程度,本文采用pc和pm自适应调整的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通过标准测试函数对比分析了典型的依目标函数适应度值调整pc和pm取值的AGA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Improve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IAGA)。本文改进的新算法IAGA采用在平均适应度值两端均按照非线性方式调整pc和pm取值的策略,在标准测试函数的最小值优化问题中获得了比同类的典型AGA更好的优化结果。进一步地,本文将改进新算法IAGA应用于爆炸冲击响应谱加速度时域合成最小值优化问题的求解中,结合前面提出的新组合加速度合成方法,获得了比现有方法更好的结果。4.种群数目按指数方式减小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种群数目大小是影响自适应遗传算法性能的关键参数。固定种群数目的AGA如果要提高优化性能需要采用较大的种群数目取值,这将会导致计算时间的增加,使得搜索更加复杂。AGA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本GA的优化性能,但忽略了种群数目大小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其值在整个优化过程中是固定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种群数目指数减小的策略(Exponential Population Size Reduction,简称EPSR),利用参数b来控制种群数目减小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一种新的种群数目指数减小的自适应遗传算法—AGA-EPSR,该算法将AGA与EPSR策略相结合,在进化迭代过程中种群数目呈指数方式减小。AGA-EPSR的性能通过优化基准函数来评估,结果表明,AGA-EPSR的优化结果明显优于固定种群数目的AGA、GA、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10-01)

孙文娟,陈海波,黄颖青[5](2019)在《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爆炸冲击响应谱时域重构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有爆炸冲击响应谱(Shock Response Spectrum,SRS)加速度重构方法依赖于大量试验数据的问题,对比了阻尼正弦与小波两种不同加速度重构方法在合成爆炸冲击响应谱时的性能。将对重构SRS质量的评估转化为与目标谱匹配度的最小值优化问题,并首次将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GA)应用于SRS重构的优化问题中。对比了交叉先行、变异先行和不定向3种不同的AGA在爆炸冲击响应谱时域重构优化中的性能,并与基本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GA的优化结果比GA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且不定向AGA所得结果是3种AGA方法中最好的,其SRS各频点数值均在(–3/+6)dB容差范围之内,与目标谱的匹配度更好。仿真对比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冲击响应谱的时域重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航天器结构在爆炸冲击载荷下响应的计算精度提供了支撑。(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显鹤,刘颖,袁俊健,郭小凯[6](2019)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双回路直线转角塔雷电冲击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雷击双回路直线转角塔时杆塔电压的分布特点,研究了土壤电阻率和呼高对杆塔雷电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同时与基于多波阻抗模型的杆塔雷击响应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雷击塔顶时,相同高度处横担宽度越大,过电压越严重,越容易闪络;横担过电压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横担高度的增加,所受影响逐渐减少;横担过电压随着呼高的增加而增大,且不同高度横担所受的影响几乎一致;基于多波阻抗模型计算得到的横担电压大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故采用多波阻抗模型将使防雷分析结果偏严苛。(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刘兴山,王延廷,赵忠良[7](2019)在《基于时域介电响应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笔者在试验室环境下制备不同比例的变压器XY等效模型,并进行自然吸潮及加速老化试验,同时对不同含水量、老化程度的XY模型进行极化去极化电流试验。(本文来源于《变压器》期刊2019年07期)

公延飞,郝建红,蒋璐行[8](2019)在《一种计算多导体传输线电磁脉冲响应的时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波形松弛技术,提出一种计算外界电磁脉冲激励下理想大地上无损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的时域迭代方法。首先利用波形松弛技术对复频域内多导体传输线的电报方程进行解耦,其中相邻导线的耦合作用等效为线上的分布源,从而使电报方程转换为一系列关于独立导线的解耦方程组;然后将复频域内传输线的解耦方程转换到时域,根据时域方程建立相应的等效电路;最后利用电路仿真软件PSCAD计算电磁脉冲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的瞬态响应。本文时域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该时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为工程和科研人员快速评估、分析电磁脉冲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的瞬态响应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08期)

隋鑫,丁千[9](2019)在《接触刚度对制动摩擦块时域-频域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Stribeck效应的摩擦力,建立摩擦块-制动盘耦合动力学方程。应用Runge-Kutta法和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相对移动作用下的系统振动。主要分析摩擦块切向运动的动力学特性,揭示表面接触刚度比对其Hopf分岔的影响,并应用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得出摩擦块动力学特性随制动盘转动速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其黏滑振动机理。(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8期)

吴超[10](2019)在《乌江悬索桥抖振响应时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乌江特大桥是一座大跨度、高柔的悬索桥结构,对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需要进行抗风分析。文章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乌江特大悬索桥的叁维有限元模型,运用Matlab科学计算软件自编程序模拟脉动风速时程,然后根据准定常理论计算抖振力时程,最后根据时域内的时程分析方法求得抖振时域分析的结果。分析结果为乌江悬索桥的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作为设计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时域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掌握山区窄悬索桥的抗风性能,以某山区大跨度加劲梁窄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谐波合成与FFT转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模拟了山区窄悬索桥叁维脉动风场,并基于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语言,建立山区大跨度窄悬索桥风振响应有限元模型,分析大跨度窄悬索桥结构抖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窄悬索桥的抖振位移响应时程表现为明显的限幅振动,可能会引发局部构件疲劳破坏。该加劲梁窄悬索桥的横向抖振位移上限值为16.4 cm,竖向位移振动上限值为8.8 cm,其横向抗弯刚度更小,出现横向弯曲振型频率会更低,需要采取一定的抗风措施加强横向刚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域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魏小松,陈章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方法[C].第十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周戈,盛光祖,李浩然.山区大跨窄悬索桥抖振响应时域有限元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3].许玉旺,付世晓,李润培.风浪环境下跨海浮桥水弹性与气弹性耦合动力响应时域分析方法研究[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2019

[4].孙文娟.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改进及其在爆炸冲击响应谱时域合成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孙文娟,陈海波,黄颖青.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爆炸冲击响应谱时域重构优化方法[J].高压物理学报.2019

[6].孙显鹤,刘颖,袁俊健,郭小凯.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双回路直线转角塔雷电冲击响应特性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7].刘兴山,王延廷,赵忠良.基于时域介电响应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J].变压器.2019

[8].公延飞,郝建红,蒋璐行.一种计算多导体传输线电磁脉冲响应的时域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9].隋鑫,丁千.接触刚度对制动摩擦块时域-频域响应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2019

[10].吴超.乌江悬索桥抖振响应时域分析[J].四川建筑.2019

标签:;  ;  ;  ;  

时域响应论文-魏小松,陈章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