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离论文_黄旭,张毅军,王中印,万亚丽,白秀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糖苷,疏水,土家,清风,奎宁,儿茶。

化学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张毅军,王中印,万亚丽,白秀芝[1](2019)在《基于点击化学法超疏水铜网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开采所产生的较高含水量以及原油泄漏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得油/水分离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泡沫铜的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孔径范围大、耐冲击及优良的电学性能等特性,运用点击化学的方法,通过对叁维多孔材料—泡沫铜的表面进行润湿性能的改性,在其表面构建微纳米结构,获得具有特殊润湿性能的泡沫铜,并研究其油/水分离性能。同时利用1000倍摄像头、接触角测量仪、油水分离实验探究改性过后的泡沫铜表面微观形貌、组成成分、润湿性、吸油等特性。(本文来源于《清洗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刘玲玲,郭洪伟,刘一涵,田云刚,田兰[2](2019)在《土家药大泽兰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土家药大泽兰所含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大泽兰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和文献对比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豆甾醇(2)、9-angeloyloxythymol(3)、9-acetoxythymol 3-O-tiglate(4)、邻羟基苯丙酸(5)、7-hydroxy-4-methyl isochroman~(-1)-one (6)、香豆素(7)。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10期)

杜伟东,吴蓓,李志峰,王琦,李艳[3](2019)在《小花清风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HP20树脂、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花清风藤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5-叁甲氧基苯(1)、香草醛4-O-β-D-葡萄糖苷(2)、2,6-二甲氧基-4-羟基苄醇1-O-β-D-葡萄糖苷(3)、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acid(4)、原儿茶酸(5)、4-喹啉酮-2-羧酸(6)、3,4,5-叁甲氧基苯甲酸(7)、邻苯二酚(8)、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7α,8S)-erythro-1-Csyringylglycerol 4-O-β-D-glucopyranoside(10)、3,4,5-叁甲氧基苯甲酸(11)、1,2,4-苯叁酚(12)、阿魏酸(13)、香草酸(14)、对羟基苯甲酸(15)。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2~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8期)

赵鹏,周乐,杜叶青,刘志祥,黄肖霄[4](2019)在《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与Aβ_(1-42)聚集的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测试β-淀粉样蛋白聚集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金银花干燥花蕾进行提取,并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法和制备HPLC法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等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姜黄素作为阳性对照来检测其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1~6)对Aβ_(1-42)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forsythialanside C(1)、urolignoside(2)、icariside E4(3)、(7R,8S)-erythr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4)、(7S,8S)-thre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5)、(7S,8R)-erythro-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6),8-hydroxygeraniol-8-O-β-D-glucoside(7),kankanoside P(8),(2E,6Z)-8-(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2,6-octadienoic acid(9),lamiuamplexoside C(10)。化合物1和2在20μmol·L~(-1)时的抑制活性分别为74.6%和85.2%,高于阳性对照姜黄素(62.1%)。化合物3~6表现出中等程度的Aβ_(1-42)聚集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3和7~10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并且研究表明苯骈二氢呋喃新木脂素糖苷类化合物C-4位与葡萄糖成苷后能明显提高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赵启铎,舒乐新,何永志[5](2019)在《中药化学课程中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探讨——以第二章“提取分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设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分析学情和课程性质后进行的教学方案的设计,文章以中药化学第二章一般提取分离方法章节为例,对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汪露,林木松,梁相永,丁立生,张晟[6](2019)在《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吸附分离材料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化合物的分离、环境净化、能源贮存等领域,具有很广泛的普适性。但因其特异性吸附分离功能极差,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吸附分离材料,因此基于主客体化学构筑具有特异选择吸附性和功能性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在各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主要概述了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分别讨论了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和葫芦脲为主体基质的吸附分离材料的超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相信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对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张鹏举[7](2019)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作为清洁能源之一,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伴随着发电技术的日渐成熟,对发电过程中所应用的水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优质的水体不仅可以降低对设备的侵蚀,保障发电设备的良好运转,还能降低运行成本,降低由于设备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因其在发电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水质的优劣将会是影响设备寿命长短和发电厂是否正常运转的必要因素。笔者对电厂化学水处理所运用的全膜分离技术进行剖析,希望能在全膜分离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中献出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6期)

杨圣贤,郭振海,张广福,王惠宇,杜庆军[8](2019)在《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化学驱色谱分离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组分化学复合驱过程中色谱分离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化学剂在地层运移过程中的质量浓度比例与实验室优化的质量浓度比例存在差异,影响最佳的驱油效果。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考虑多组分化学剂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路径运移差异、扩散运移差异、竞争吸附等机制特征,建立孔隙尺度的化学驱模拟方法,研究化学驱中的色谱分离问题。基于二维多孔介质刻蚀模型,以两种表面活性剂为例,定义无因次突破时间、无因次质量浓度分布区间、无因次质量浓度峰值和无因次质量浓度峰值时刻4个指标对色谱分离规律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扩散运移差异是色谱分离现象的主要成因,扩散系数和注入速度是无因次突破时间差异的主控因素,最大吸附量和扩散系数是化学剂质量浓度峰值差异的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梦,李志峰,冯宇,李东勋,张国松[9](2019)在《荔枝核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荔枝Litchi chinensis核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荔枝核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反式香豆酰奎宁酸(1)、3-O-反式香豆酰奎宁酸(2)、根皮苷(3)、柚皮苷(4)、芦丁(5)、柚皮素-7-O-芸香糖苷(6)、山柰酚3-O-(6-O-啡酰基)-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7-O-α-L-鼠李糖苷(7)、原花青素A2(8)、对羟基苯甲酸(9)、原儿茶醛(10)、对羟基苯甲醛(11)、原儿茶酸(12)、顺式对羟基肉桂酸(13)、反式对羟基桂皮酸(14)、falandinB(15)。结论化合物1、2、7、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5期)

陈艳燕[10](2019)在《兴趣引领 问题驱动——以“色谱分离技术”教学谈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色谱法也称层析法,是一种对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在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节课在国家课程的引导下,基于学生所学习的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以"兴趣引领"开发化学校本课;以"问题驱动",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学习色谱分离技术,拓展学生对有机物分离、提纯与鉴定的知识网络。(本文来源于《化学教与学》期刊2019年08期)

化学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土家药大泽兰所含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大泽兰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和文献对比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甾醇乙酸酯(1)、豆甾醇(2)、9-angeloyloxythymol(3)、9-acetoxythymol 3-O-tiglate(4)、邻羟基苯丙酸(5)、7-hydroxy-4-methyl isochroman~(-1)-one (6)、香豆素(7)。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旭,张毅军,王中印,万亚丽,白秀芝.基于点击化学法超疏水铜网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J].清洗世界.2019

[2].刘玲玲,郭洪伟,刘一涵,田云刚,田兰.土家药大泽兰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中国药师.2019

[3].杜伟东,吴蓓,李志峰,王琦,李艳.小花清风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J].中草药.2019

[4].赵鹏,周乐,杜叶青,刘志祥,黄肖霄.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与Aβ_(1-42)聚集的抑制活性[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5].赵启铎,舒乐新,何永志.中药化学课程中的一般方法教学设计探讨——以第二章“提取分离”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6].汪露,林木松,梁相永,丁立生,张晟.基于主客体化学的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7].张鹏举.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9

[8].杨圣贤,郭振海,张广福,王惠宇,杜庆军.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化学驱色谱分离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刘梦,李志峰,冯宇,李东勋,张国松.荔枝核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草药.2019

[10].陈艳燕.兴趣引领问题驱动——以“色谱分离技术”教学谈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J].化学教与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流式细胞仪检测hHF-MSCs的表面抗原高速逆流色谱原理图(a)微相分离表面抗蛋白黏附示意图组件相变热控示意图)氧输入型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及其...Figure14分子印迹过程示意图25

标签:;  ;  ;  ;  ;  ;  ;  

化学分离论文_黄旭,张毅军,王中印,万亚丽,白秀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