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以拉萨河流域为例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以拉萨河流域为例

论文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地位独特、生态保护责任重大。为此,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从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的特殊性出发,以拉萨河流域为例梳理了其主要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提炼了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路线,从参与主体、整合要素、运行保障、实施目标等方面总结了青藏高原多部门跨区、多要素综合、多渠道协作、多目标耦合的山水林田湖草联动治理模式,从山、水、林、田、湖、草六大生态要素出发归纳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的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实践框架,以期对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建设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为全国其他地区系统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 1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的特殊性
  •   1.1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   1.2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   1.3 青藏高原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
  •   1.4 青藏高原是展示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窗口
  • 2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路线
  •   2.1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框架和目标
  •   2.2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
  • 3 跨区综合协作联动的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模式
  •   3.1 参与主体:多部门跨区联动模式
  •   3.2 整合要素:多要素综合联动模式
  •   3.3 运行保障:多渠道协作联动模式
  •   3.4 实施目标:多目标耦合联动模式
  • 4 青藏高原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山水林田湖草实践框架
  •   4.1 高原矿山——源头保护、开发补偿、快速复绿
  •   4.2 高原水质——严控水质、严防排污、严治废水
  •   4.3 高原林地——生态造林、绿化园林、群众护林
  •   4.4 高原农田——生态发展、循环发展、有机发展
  •   4.5 高原河湖——生态监测、河道整治、水系连通
  •   4.6 高原草地——退牧还草、封泽育草、人工种草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振波,李嘉欣,郭义强,梁龙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技术体系,治理模式,实践框架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2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20040401),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319)

    分类号: X171.4

    页码: 8966-8974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3630K

    下载量: 543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模式——以拉萨河流域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