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东码头改善东港流域通航条件技术措施分析

天津港东码头改善东港流域通航条件技术措施分析

一、改善天津港东突堤东港池通航条件技术措施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辉[1](2019)在《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是中国政府的基层行政单位之一,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形象与政府工作效率的高低。最近几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的管理理论与管理理念在不断地更新。全国各地的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建设百花齐放,虽然其落脚点都是为港口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是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管理理论,基础设施的软件与硬件,还是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质量体系的运行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以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基础,通过实地走访相关企业部门,搜集查阅文献资料,深入理论分析,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建设研究的现状,国际公约及国内法律法规对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建设的规范与约定,阐述了相关定义及概念,部门构成及职能等。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分析了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服务现状,构建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评价指标模型,选取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进行模型应用和评价分析,对其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具体从业务能力、人员队伍、基础设施、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从公共服务定位、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创新等方面探索提升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服务能力的途径,为我国快速提高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服务能力提供了借鉴。

赵俊俊[2](2018)在《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曹妃甸港是我国重要能源物资的运输港口、北煤南运的通道和京津冀LNG的保障基地,而一港池是曹妃甸港建设规模最大的区域,大量船舶进出曹妃甸港一港池从事海运运输。随着曹妃甸港一港池进入建设尾声,目前港口提供的通航资源、港口服务等已经不满足港口发展的需求。通过开展曹妃甸港一港池管理研究,有利于提升港口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港口经济快速发展。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选取曹妃甸港一港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共安全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分析影响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效率的因素,查找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港口信息服务、港口运行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搭建电子口岸平台和信息公开平台,以减少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港口运转效率低下;二是修订相关法规、制作航行指南和服务指南,以规范港口通航秩序;三是对现有的通航资源予以优化,缩短船舶港外航行时间,提高港口通航能力;四是组建统一的港口运行中心,对船舶进出港方案予以完善,并通过信息化平台予以实现;五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赵吉东[3](2018)在《天津港大港港区LNG船舶进出港操纵方案》文中提出文章针对LNG船舶进出天津港大港港区LNG码头的引航操纵,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操纵方案。

许长彬[4](2018)在《天气影响下的港口船舶延误恢复模型及算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在沿海地区频发且更具破坏性,对船舶进出港航行作业造成严重影响,是造成船舶延误的重要原因。天气形势复杂多变,使其对港口航道通航的影响具有随机性、实时性和动态性的显着特征,目前大多数关于港口船舶交通组织的研究未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且鲜有关于港口船舶延误相关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随着港口智能调度、VTS智能化和智慧海事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更多的不确定信息加入到港口船舶交通组织系统中。为了提供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有必要建立船舶延误模型描述天气变化和延误恢复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恢复调度模型,给出延误恢复的组织优化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天津港航道概况和泊位分布情况以及复式航道的航行规则,明确了复式航道通航模式随天气状况变化的特征、船舶进出港的流程和不同船型之间的航行优先原则,归纳出天气影响下的港口船舶交通组织原理。2.构建了以总恢复时间最小和总延误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的延误恢复多目标优化模型,依据复式航道在受天气影响下通航模式的转换规律建立了模式转换约束,针对船舶进出港过程建立航行过程约束,根据航道内不同船舶之间的航行优先原则,建立航行安全约束,针对进出港船舶的靠离泊问题,建立泊位冲突消解约束。另一方面,以减少延误造成船舶的经济损失为出发点,基于船舶延误敏感性分析,建立了以总延误损失最小为目标的单目标延误恢复模型。考虑到航道内船舶的航行状态以及数学模型中约束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将船舶按其属性分组,提出了一种基于泊位网格离散化处理的船舶进出港时间参数挖掘算法,计算出不同类型船舶在进港或出港各阶段的航行时间,以作为以上数学模型的参数。3.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分别针对船舶延误恢复多目标和单目标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针对本文模型多约束、求解困难的特点,设计了简化的整数编码方法;为保证初始种群解的合理性,提出了同一泊位靠泊不同船舶的非法染色体修复方法。对于多目标遗传算法,使用基于序值和拥挤距离的锦标赛选择算法、部分映射交叉、两点变异等进行遗传操作;另外,对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为了改善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引进了进化逆转操作。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结合,改善了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现象,能够更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同时,加入重插入操作,保持种群多样性。.4.验证了港口船舶延误恢复数学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从天津VTS中心获取的船舶进出港AIS动态数据,从中提取出了 60艘船舶的有效数据作为仿真验证的实例对象。通过对比多目标仿真结果与先到先服务(FirstCome First Service,以下简称FCFS)算法结果、AIS实际数据结果的船舶恢复时间、船舶总延误时间,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并通过在电子海图上显示出船舶进出港序列来分析仿真结果的合理性,以此验证本文所设计的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同理,证明了单目标延误优化模型及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孙甲坤[5](2017)在《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12月25日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通航以来,依据"北进南出、双进双出"的交通流组织模式,大小船舶施行分道通航管理。但在复式航道双进双出的交通流组织模式当中,主航道内存在船舶会遇态势复杂、运营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文研究旨在寻求在保障通过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安全隐患的交通流组织模式。首先,本文通过收集天津港和复式航道资料,了解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现状和航行规则,分析了该复式航道现行双进双出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提出了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适应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现行交通流组织模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方案。最后,本文针对各种交通流组织方案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基于船舶领域理论的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计算得出不同模式下的航道通过能力以分析其适应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双进双出模式下复式航道的通过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但存在小型船舶占用主航道、主航道内交叉会遇态势复杂等安全性问题;南北航道模式可有效改善主航道内交叉会遇态势复杂以及小型船舶占用主航道的问题,但该模式下,航道通过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下降;辅助航道转换模式可以改善小型船舶占用主航道的问题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主航道的通过能力,但存在辅助航道通过能力有所下降的问题。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南北航道模式和辅助航道转换模式的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过能力均可满足远期船舶进出天津港北疆港区、北港池、南疆港区的需求。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有关部门完善天津港复式航道的交通流组织模式提供参考。

陈向[6](2017)在《复式航道条件下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文中提出随着国际贸易地不断发展、集装箱标准化和船舶吨位的不断变化等因素,促使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随着船舶吨位和船型尺度的增长,能够靠泊服务这类船舶的干线港口越来越少。而航道作为这些干线港口最重要的纽带,航道通过能力制约整个港口效率提升的效应越来越明显。随着航道不断的疏浚和建设,原有的人工干预、人工管理及人工决策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船舶交通量的需要。本文以天津港复式航道为例,研究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的优化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天津港复式航道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规则,确定复式航道船舶组织的关键点。通过对天津港复式航道船舶交通组织规则的分析明确了复式航道的运行流程和要求,明确了船舶属性、Y字型航道口交通避让协调机理以及船舶在复式航道口 29号灯浮附近的大小船分流的标准、在39号灯浮附近船舶根据去向的目的地不同等大小船合流的原则,结合天津港船舶交通服务中心(Vessel Traffic Service,VTS)对于复式航道运行的流程归纳出复式航道条件下港口船舶调度的机理为船舶调度建模与算法设计服务。2.建立复式航道水域船舶调度优化数学模型。从港口调度实际出发,建立了总调度时间最小和总等待时间最小的调度优化目标函数。将营运船舶按照船型、船船长和船宽对船舶需要采取主航道或小船航道进出复式航道水域进行划分;在划分等级的基础上,根据船舶进出港方向和停靠的泊位对进出港的船舶进行编号;考虑到对于超大型船舶(A类船舶)进港的特殊要求,对于这类船舶优先调度同时兼顾兼顾船舶吃水和潮高的限制,设计了大船优先调度调度的约束;考虑到船舶在港作业的连续性,当船舶航行在29号灯浮、39号灯浮、Y字航道口这些交通流汇聚和冲突的地点,建立连续性约束;对船舶在复式航道中的39号灯浮、Y字航道交叉口的汇聚分析,建立了疏解船舶交叉的约束。同时,考虑到船舶在港航行的连续性,船舶进出港的速度时一个逐渐减速/加速的过程,而由于船型不同以及船舶载态的变化导致船舶在港的速度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设计了基于分组排序的船舶动态数据挖掘和筛选算法,将属于同一吨位和同种类型的船舶动态数据筛选出来,采用统计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了不同吨位和不同类型出船舶在进出天津港复式航道时的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不同船型和吨位等级的船舶进出复式航道的速度变化模型,该模型用于船舶在交叉会遇区域的船舶实时速度计算,减少了以往依靠船舶平均速度来表示船舶速度的变化的缺陷。3.设计了复式航道水域船舶调度优化的多目标遗传算法(CWSGA)。针对复式航道船舶调度问题的多约束、多目标和多过程的特点,设计了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调度多目标遗传算法。算法设计了适合复式航道调度的染色体四层编码和解码方法,考虑到船舶等待时间的极限,加入了等待时间阈值的适应度评价函数,基于序值和拥挤距离的选择算法、单点交叉算法和变异算法进行遗传操作。4.验证复式航道中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的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天津VTS船舶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得到船舶调度数据,首先对设计的算法进行性能测试,先到先服务的规则和随机生成算法两种标准算法作为参照标准,结果表明CWSGA算法的性能优于标准算法,且当调度船舶在30-40艘次之间算法寻优的能力最优异。根据2015年3月11日进出天津港的实际数据结合仿真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调度方式,使用CWSGA能够提高船舶在复式航道的调度效率。

项珏[7](2017)在《南港综合助航体系规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港是天津港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确定的九大港区之一的大港港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带中部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区,是通过围海造田而兴建的大型工业港。随着南港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亦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南港地区船舶交通流量逐年增大。为了全面提升该水域海事航海保障能力,满足航运发展的需要,研究和规划南港新型综合助航体系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新型综合助航体系是以提供完善的助航服务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以各航运单位的需求为导向,从助航设施硬件到人员服务与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本文创新性的从港口综合助航体系出发规划建设港口助航,形成一个从助航设施建设到管理与维护再到综合信息服务有机结合的完善、全面、高效的系统。本文从规划编制者的角度,立足于新型综合助航体系,对助航设施建设、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建设和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规划研究。首先,通过南港水域的船舶交通流状况研究,预测了南港建成后的主要交通流向、交通危险水域、交通量等,为南港的助航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其次,从港口总体发展需求与水域交通管理分析了南港助航体系建设的需求。再次,通过对南港航道、航标现状分析,根据规划的标准和原则,提出南港助航设施配布规划,包括视觉航标配布规划、冰标规划建议及无线电助航设施配布规划。然后,在港口规划中首次应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港的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进行具体规划,包括航标维护人员的确定、航标维护设施、场地的建设规划。最后,探索性的提出以航标信息云平台建设为基础,涵盖航标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港口航标视频监控系统及移动航标巡检系统的助航业务内部管理系统,涵盖港口助航信息发布系统,以及外接大型LED助航信息提示牌的助航业务对外服务系统,形成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总体规划。总体而言,助航体系的建设在各个港口的规划必然会根据港口的特点而不同,但需要有统一的规划标准。本文通过对南港进行综合助航体系规划,尝试在综合助航体系规划中进行某些基础研究,为未来其他港口进行助航体系规划做参考。

李新通[8](2014)在《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与仿真研究》文中提出天津港复式航道于2014年1月1日起开通使用,复式航道是在原有主航道基础上,两侧各增设一条浅水航道,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分流,形成“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这成为我国港口首个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人工航道通过效率和安全水平的先例。复式航道开通之后,在航道交通管理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Y”型交叉水域处船舶会遇问题,导致船舶通航混乱,船舶堵塞航道,使得管理调度难度增大,造成到港船舶在航道时间以及待泊时间增加,船舶不能按时进出港,影响航道通过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能力的发展,使得复式航道通航能力没有发挥到最佳。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在复式航道“Y”型交叉水域船舶角交通会遇问题,利用Flexsim系统仿真技术对“Y”型交叉水域进行系统仿真实验,通过对已制定好的船舶通航计划进行模拟仿真,提前得知天津港复式航道在航行计划期内可能出现的各种交通情况,包括正常通行状况和可能出现的船舶交会状况。如果两船需要交会并存在危险的可能性,可及早的提出告警,让航道管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对策和准备,及时排除拥堵和危险。最后,在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式航道交通组织优化方面的建议,希望对复式航道管理人员进行船舶交通调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王鹏[9](2014)在《复式航道背景下天津港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适应天津港的快速发展,加强集团公司对全港生产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港口生产业务操作流程,保障港口正常的生产秩序。港口生产调度室是实现港口生产、协调各生产环节的有力保证,是对港口生产过程直接进行控制、调节、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手段,是保障港口安全生产、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2005年12月26日,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正式运营。该中心以天津港生产调度系统为基础,运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对航道、库场、道路进行信息识别和视频监控,实现港口生产集中指挥。与老的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经过优化后的指挥中心,通过天津港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现场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设备相关硬件管理以及使用通讯手段通讯等行为,能够更为准确、及时地掌握包括车船场等港口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随着近几年天津港超大型船舶进出港数量增长虽快,但万吨级及以下船舶仍占总量的70%,这些船舶占用了主航道,使其通航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二是由于锚地布置不合理,使锚地起锚进港船舶与出港船舶在港外有了交叉,带来了安全隐患。于是,便应运而生了“复式航道”这一大胆设计。复式航道的启用,必然会对传统的调度管理带来冲击。对于指挥中心在管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也会做出适当地调整,优化管理体系。为此,本文以复式航道为背景,结合天津港指挥中心目前的管理现状,综合运用管理学、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等科学理论,提出新形势下的指挥中心管理优化研究。

李祥恩[10](2014)在《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防污染能力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码头及船舶进行污染风险分析,针对该区域提出了减少污染损害的方法对策,提高了今后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的监管安全及应对污染工作中需要强化的工作环节及内容。本文研究分析了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工作水域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现状、生态环境概况,溢油危害,并对历年事故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运用相关条例的建议方法进行事故频率分析以及泄漏量预测。从环境和人为等诸多因素展开污染风险分析,再从风险识别、污染应急预案、防污资源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码头污染事故防治措施和对策。本文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文章研究背景及其目的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风险评价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工作水域的基本情况,包括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码头的自然条件、通航条件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了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码头主要存在的污染物,对船舶污染物防治能力进行评估。第四部分针对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并进行风险影响预测。第五部分针对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码头的应急能力进行了分析,包括应急预案及应急资源的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论文的最后章节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论述,并探讨和展望了相关领域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二、改善天津港东突堤东港池通航条件技术措施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天津港东突堤东港池通航条件技术措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VTS定义
        2.1.2 船舶交通服务
        2.1.3 公共服务
        2.1.4 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能力
    2.2 公共服务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
        2.2.3 服务型海事
        2.2.4 服务型VTS
    2.3 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理论模式
        2.3.1 国际公约规定的基础服务模式
        2.3.2 我国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
第3章 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3.1 服务辖区的基本情况
        3.1.1 服务辖区通航特点
        3.1.2 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辖区气候状况
    3.2 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服务机制及职能
        3.2.1 公共服务机制
        3.2.2 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能
    3.3 业务能力现状
        3.3.1 交通组织服务现状
        3.3.2 信息服务现状
        3.3.3 助航服务现状
    3.4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3.4.1 系统组成
        3.4.2 岗位值班运行现状
        3.4.3 人员培养及培训情况
    3.5 公共服务理念及模式
        3.5.1 公共服务理念及定位
        3.5.2 系统内资源管理混乱
        3.5.3 公共服务模式单一
第4章 评价模型构建与公共服务能力分析
    4.1 构建评价模型
        4.1.1 构建评价因素集
        4.1.2 构建层次模型
        4.1.3 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
    4.2 模型应用
        4.2.1 赋值评分
        4.2.2 应用分析
    4.3 公共服务能力评估及分析
        4.3.1 业务能力评估及分析
        4.3.2 基础设施评估及分析
        4.3.3 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3.4 外部干扰因素及原因分析
第5章 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
    5.1 转变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5.1.1 强化服务意识
        5.1.2 明确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定位
        5.1.3 借用新兴媒体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5.2.1 加大基础设建设投入做好基础设施保障
        5.2.2 建设智能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5.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5.3.1 完善激励机制
        5.3.2 合理规划培训内容
    5.4 综合治理降低外部因素影响
        5.4.1 合理规划降低客观环境影响
        5.4.2 联合执法治理非法运输船
        5.4.3 建立合作机制降低渔船碍航影响
        5.4.4 加强交流规范引航秩序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曹妃甸港一港池
        2.1.2 通航管理
        2.1.3 港口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公共安全管理理论
第3章 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管理现状及分析
    3.1 主要举措与取得的成效
        3.1.1 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现状
        3.1.2 通航管理的主要举措
        3.1.3 通航管理取得的成效
    3.2 通航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港口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滞后
        3.2.2 缺乏统一的港口核心调度
        3.2.3 公共通航资源紧缺
        3.2.4 公共服务理念和平台建设落后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港口建设时期不同
        3.3.2 港口规划修订不及时
        3.3.3 公共服务意识未完全转变
第4章 国外和国内其他港口通航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其他港口通航管理经验借鉴
        4.1.1 新加坡港:电子口岸平台
        4.1.2 日本东京湾:服务船舶航行安全
        4.1.3 美国:组建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
    4.2 国内其他港口通航管理经验借鉴
        4.2.1 香港:限时服务承诺
        4.2.2 上海:电子口岸网络
        4.2.3 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
        4.2.4 天津:复式航道船舶航行规则
    4.3 经验与启示
        4.3.1 提升港口整体公共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4.3.2 完善的法规规范能够有效规范通航秩序
        4.3.3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是通航效率的基础保障
第5章 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管理对策
    5.1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5.1.1 建设电子口岸平台
        5.1.2 建设信息公开平台
        5.1.3 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方式
    5.2 修订相关法规和制定各类指南
        5.2.1 修订《唐山市海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办法》
        5.2.2 制定曹妃甸港一港池航行安全指南
        5.2.3 制作曹妃甸港一港池港口服务指南
    5.3 整合优化通航资源以提高港口通航能力
        5.3.1 开发锚地就近待泊功能
        5.3.2 完善锚地使用方法
        5.3.3 科学管理港口照明设施
    5.4 建设港口运行中心
        5.4.1 建设曹妃甸港一港池港口运行中心
        5.4.2 船舶编队进港交通组织方案
        5.4.3 船舶编队出港交通组织方案
        5.4.4 进港编队和出港编队相互转换时的交通组织方案
        5.4.5 进出港交通组织方案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5.5 提升通航安全保障
        5.5.1 加强海上应急宣传
        5.5.2 整合现有应急资源
        5.5.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天津港大港港区LNG船舶进出港操纵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天津港大港港区自然环境和通航环境
    1.1 自然环境
    1.2 通航环境
2 通航水域分析
    2.1 进出港航道分析
    2.2 制动段水域分析
    2.3 港池回旋水域分析
3 LNG船舶进出港靠离泊操纵方案
    3.1 引航员指派
    3.2 进出港靠离泊作业限制条件
    3.3 辅助拖轮的配备要求
    3.4 船舶航行安全警戒区
    3.5 操纵方案
4 应急操纵

(4)天气影响下的港口船舶延误恢复模型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港口船舶交通组织优化研究现状
        1.2.2 延误恢复问题研究现状
        1.2.3 相关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结构
第2章 天气影响下的复式航道交通组织
    2.1 天津港复式航道和泊位概况
    2.2 复式航道通航规则和通航现状分析
        2.2.1 复式航道通航规则分析
        2.2.2 复式航道的船舶交通组织
    2.3 天气影响下的复式航道交通组织原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气影响下的复式航道船舶延误恢复模型
    3.1 船舶延误恢复多目标优化模型
        3.1.1 问题描述与假设
        3.1.2 符号定义
        3.1.3 模型构建
    3.2 考虑船舶延误敏感性的船舶延误优化模型
        3.2.1 问题描述与假设
        3.2.2 符号定义
        3.2.3 模型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船舶进出港时间特征分析
    4.1 船舶进出港AIS数据库设计
        4.1.1 选择数据源
        4.1.2 数据库模式
        4.1.3 AIS数据ETL规则
    4.2 船舶进出港时间挖掘算法
        4.2.1 小船航道和警戒区船舶进出港时间特征挖掘算法
        4.2.2 港池内航行阶段船舶进港时间挖掘算法
    4.3 结果分析
        4.3.1 小船航道阶段航行时间挖掘结果分析
        4.3.2 警戒区阶段航行时间挖掘结果分析
        4.3.3 港池内阶段航行时间挖掘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港口船舶延误恢复算法的设计与验证
    5.1 多目标遗传算法设计
        5.1.1 多目标遗传算法概述
        5.1.2 编码方法
        5.1.3 种群初始化
        5.1.4 状态变量计算函数
        5.1.5 适应度函数
        5.1.6 非支配排序和拥挤距离计算
        5.1.7 遗传操作
        5.1.8 种群修剪
        5.1.9 非法染色体修复
    5.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设计
        5.2.1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概述
        5.2.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流程
        5.2.3 遗传操作
        5.2.4 重插入
    5.3 模型与算法验证
        5.3.1 仿真平台介绍
        5.3.2 多目标优化模型与算法的验证
        5.3.3 单目标优化模型与算法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天津港复式航道概况
    2.1 天津港概况
        2.1.1 港区概况
        2.1.2 泊位概况
        2.1.3 锚地概况
        2.1.4 交通监管概况
        2.1.5 自然环境概况
    2.2 复式航道概况
        2.2.1 复式航道修建背景
        2.2.2 复式航道基本资料
        2.2.3 复式航道水域通航限制条件
    2.3 复式航道通过能力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通流组织与主航道通过能力
    3.1 交通流组织概述
        3.1.1 交通流组织分类
        3.1.2 船舶交通流组织的形式分类
    3.2 主航道通过能力理论及计算方法
        3.2.1 主航道船舶行为特征分析
        3.2.2 基于船舶领域理论的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优化方案研究
    4.1 交通流组织模式设计基本原则
    4.2 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现状
        4.2.1 进出港交通流
        4.2.2 进出港通航规则
    4.3 天津港复式航道现行交通流组织模式隐患分析
        4.3.1 复式航道"双进双出"模式下交叉情况
        4.3.2 复式航道水域通航环境其他安全隐患
    4.4 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的优化方案
        4.4.1 优化方案概述
        4.4.2 南北航道方案与辅助航道转换方案特点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优化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5.1 各种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安全性分析
        5.1.1 双进双出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安全性分析
        5.1.2 南北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安全性分析
        5.1.3 辅助航道转换交流通组织模式的安全性分析
    5.2 各种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可操作性分析
        5.2.1 双进双出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可操作性分析
        5.2.2 南北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可操作性分析
        5.2.3 辅助航道转换交通流组织模式的可操作性分析
    5.3 各种交通流组织模式的航道通过能力计算
        5.3.1 双进双出交通流组织模式的航道通过能力
        5.3.2 南北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的航道通过能力
        5.3.3 辅助航道转换交通流组织模式的航道通过能力
    5.4 各种交通流组织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5.4.1 船舶进出港通航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5.4.2 航道通过能力的适应性分析
    5.5 双进双出模式与优化方案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复式航道条件下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交通组织研究
        1.2.2 船舶交通组织优化建模
        1.2.3 船舶交通组织求解算法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主要结构
第2章 复式航道水域的交通组织
    2.1 概念解释
    2.2 天津港复式航道概况与天津港泊位布局
        2.2.1 天津港复式航道概况
        2.2.2 天津港泊位布局
    2.3 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规则分析
        2.3.1 进港交通流在39号灯浮附近的汇聚
        2.3.2 "Y"字航道口附近的船舶交通流汇聚
    2.4 港口船舶调度流程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2.4.1 天津港复式航道船舶调度流程
        2.4.2 拟解决关键问题
第3章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调度优化数学模型
    3.1 模型假设
    3.2 船舶等级划分
    3.3 调度策略
        3.3.1 进出港交通流编组策略
        3.3.2 大船优先调度策略
        3.3.3 其余类型船舶调度策略
        3.3.4 船舶交叉的解决策略
    3.4 复式航道调度的数学模型设计
        3.4.1 目标函数设计
        3.4.2 编队划分及优先级约束
        3.4.3 航行过程约束
        3.4.4 船舶交叉协调约束
    3.5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数学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速度挖掘
    4.1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库设计
        4.1.1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库模型
        4.1.2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库结构
        4.1.3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视图
    4.2 复式航道中的AIS动态数据挖掘算法
        4.2.1 基于AIS数据属性的分组挖掘算法
        4.2.2 基于AIS属性分组的数据筛选算法
    4.3 结果及分析
        4.3.1 散货船和油轮的速度分布
        4.3.2 集装箱船的速度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算法设计与实例验证
    5.1 算法设计
        5.1.1 船舶编组和船舶距离标准化
        5.1.2 复式航道条件下的船舶调度算法设计思想
        5.1.3 编码与解码方法
        5.1.4 产生初始种群的方法
        5.1.5 适应度函数设计
        5.1.6 序值分配和拥挤距离计算
        5.1.7 选择算法
        5.1.8 交叉算法
        5.1.9 变异算法
    5.2 验证和分析
        5.2.1 天津港复式航道调度数据
        5.2.2 算法性能测试
        5.2.3 调度实例验证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7)南港综合助航体系规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第2章 南港水域船舶交通状况分析
    2.1 南港自然条件
        2.1.1 港区气象
        2.1.2 港区水文
    2.2 南港港区现状分析
        2.2.1 港区总体规划及建设情况
        2.2.2 港区航道与锚地
        2.2.3 航道通航船型与吞吐量预测
    2.3 南港水域船舶交通状况分析
        2.3.1 南港附近水域交通流分析
        2.3.2 航道船舶通过量预测
        2.3.3 南港未来危险水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港综合助航体系建设需求分析
    3.1 南港助航体系建设总体需求分析
        3.1.1 港口发展需求
        3.1.2 海上交通管理需求
    3.2 南港助航需求特点与建设需求分析
        3.2.1 助航设施建设需求特点
        3.2.2 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建设需求
        3.2.3 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需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港助航设施建设规划研究
    4.1 规划目标
    4.2 南港航道、航标现状
    4.3 助航设施配布规划的原则
        4.3.1 港区航标配布规划的基本原则
        4.3.2 港口口门航标配布规划细则
        4.3.3 人工航槽航标配布规划细则
    4.4 助航设施配布规划
        4.4.1 视觉航标配布规划
        4.4.2 冰标规划建议
        4.4.3 无线助航设施配布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建设规划
    5.1 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5.2 南港航标维护人员配置规划
        5.2.1 部海事局人员编制算法
        5.2.2 航标维护人员定额算法
    5.3 南港航标设施建设规划
        5.3.1 基地站与港口支持系统区
        5.3.2 基地办公楼、保养车间
        5.3.3 航标堆场
        5.3.4 码头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规划
    6.1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架构建设规划
        6.1.1 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内涵和目标
        6.1.2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架构规划研究
        6.1.3 南港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建设规划
    6.2 综合助航信息云计算平台下的应用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搭建
        6.2.1 助航业务内部管理系统
        6.2.2 助航业务对外服务系统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8)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船舶交通流特性
        2.1.1 船舶交通量
        2.1.2 船舶交通速度
        2.1.3 船舶交通密度
        2.1.4 交通量、交通速度和交通密度之间的关系
        2.1.5 船舶会遇
    2.2 仿真技术
        2.2.1 系统仿真
        2.2.2 仿真的基本组成要素
第3章 复式航道通航尺度分析
    3.1 复式航道概况
    3.2 复式航道布局
        3.2.1 航道设计尺度
        3.2.2 平面布局
    3.3 主要通航船型分析
        3.3.1 Ⅰ区
        3.3.2 Ⅱ区
        3.3.3 Ⅲ区
        3.3.4 Ⅳ区
第4章 复式航道交通组织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复式航道交通组织形式
    4.2 船舶通航组织模式
    4.3 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方案
        4.3.1 优先原则
        4.3.2 进港船舶交通组织
        4.3.3 出港船舶交通组织
        4.3.4 进出港通航安全注意事项
    4.4 复式航道通航现状分析
        4.4.1 船舶通航形成交叉会遇
        4.4.2 交叉会遇情况分析
第5章 船舶通航组织仿真实验
    5.1 仿真目的
    5.2 仿真模型设计
        5.2.1 仿真建模
        5.2.2 仿真试验的参数设计
    5.3 仿真运行结果
    5.4 分析与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复式航道背景下天津港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2章 复式航道的概念及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综合评价
    2.1 复式航道的概念
        2.1.1 复式航道的建设背景
        2.1.2 复式航道的基本情况
    2.2 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综合评价
第3章 天津港调度指挥中心现状分析
    3.1 天津港指挥中心基本概述
    3.2 天津港指挥中心的管理职能
    3.3 天津港指挥中心的管理方式
        3.3.1 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
        3.3.2 调度指挥中心在现有航道资源下的管理方法
第4章 天津港复式航道的开通及对传统调度指挥中心管理的影响
    4.1 天津港复式航道的开通
    4.2 天津港复式航道开通对传统调度指挥中心管理的影响
        4.2.1 船舶动态计划的制定
        4.2.2 船舶动态计划的变更
第5章 复式航道背景下天津港调度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策
    5.1 调度优化方案设计
        5.1.1 小船动态不上计划(方案一)
        5.1.2 局计划制定小船动态(方案二)
        5.1.3 调度指挥中心制定小船动态(方案三)
        5.1.4 优化方案比较
    5.2 实施对策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防污染能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况
    2.1 公司简介
        2.1.1 码头概况
        2.1.2 船舶概况
        2.1.3 主要作业活动
    2.2 天津港的自然环境
        2.2.1 气象条件
        2.2.2 水文情况
    2.3 通航环境
        2.3.1 航道
        2.3.2 锚地分布
        2.3.3 助航标志
        2.3.4 船舶流量
第3章 船舶污染物防治能力评估
    3.1 污染因素分析
        3.1.1 含油污水
        3.1.2 船舶垃圾
    3.2 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分析
        3.2.1 船舶含油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3.2.2 船舶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3 公司码头船舶污染管理措施
        3.3.1 船舶含油污水接收管理制度
        3.3.2 船舶垃圾接受管理制度
    3.4 含油污水接收设备
    3.5 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能力分析
    3.6 评估结果
第4章 船舶及相关作业风险事故评估
    4.1 风险识别
    4.2 风险源分析
        4.2.1 事故发生概率
        4.2.2 风险源强度分析
    4.3 危害程度分析
        4.3.1 溢油影响范围分析
        4.3.2 溢油影响程度分析
    4.4 风险可接受水平分析
    4.5 评估结果
第5章 风险防范能力评估
    5.1 区域现有应急资源
    5.2 应急能力建设
        5.2.1 现有应急资源
        5.2.2 公司现有船舶污染风险防范制度
        5.2.3 应急体系建设
        5.2.4 应急行动
    5.3 溢油应急设备配备
        5.3.1 配置依据及原则
        5.3.2 应急设备设施配备方案
    5.4 评估结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改善天津港东突堤东港池通航条件技术措施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张东辉. 天津大学, 2019(06)
  • [2]曹妃甸港一港池通航管理研究[D]. 赵俊俊.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3]天津港大港港区LNG船舶进出港操纵方案[J]. 赵吉东. 天津航海, 2018(03)
  • [4]天气影响下的港口船舶延误恢复模型及算法研究[D]. 许长彬.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5]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流组织模式适应性研究[D]. 孙甲坤.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1)
  • [6]复式航道条件下的港口船舶调度优化[D]. 陈向.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7)
  • [7]南港综合助航体系规划的研究[D]. 项珏. 集美大学, 2017(01)
  • [8]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与仿真研究[D]. 李新通.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3)
  • [9]复式航道背景下天津港调度优化研究[D]. 王鹏.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4)
  • [10]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防污染能力评估[D]. 李祥恩.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天津港东码头改善东港流域通航条件技术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