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黑龙江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一、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论文文献综述)

卢水华,夏露[1](2021)在《结核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专家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范围流行,作为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结核病人群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疾病重症化的高危人群,应优先考虑疫苗接种。但是,对于结核病患者是否能够接种以及如何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目前暂无足够多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为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建议,以及我国相关技术指南,结合结核病患者实际情况,提出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疫苗接种的专家指导意见,建议除处于抗结核强化期治疗或合并其他病情不稳定慢性疾病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均应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于艳玲,闫兴录,王鑫,韩雪[2](2021)在《2011-2020年黑龙江省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2011—2020年黑龙江省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及流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20年黑龙江省肺结核患者发病数据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肺结核进行分析,Excel 2007与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1—2020年全省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呈逐年递降,年间平均年递降率为1.59%,年间递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1,P<0.05)。1、3月发病数最多,占20.4%。男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2.6/10万,女性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4/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35 428.61,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9岁,以50~59岁年龄组占比最大。农民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占比达38.9%。13个市(地)报告发病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递降8.53%;下降速度较快的是大兴安岭地区、牡丹江市和双鸭山市。结论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规划成效显着,近10年来,肺结核报告发病呈下降趋势,2015年后下降速度加快,但在全国仍然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

王彦富,陈颖,孙彦波,于艳玲,闫兴录,刘畅,綦峥,曹原[3](2021)在《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掌握情况,为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11个县(区)≥15岁的3 230名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4.1%,年龄越小总知晓率越高,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07,P<0.001);接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总知晓率越高,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512,P<0.001);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总体知晓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79,P<0.001)。结论 2018年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2010年有所提高,老年人、农村居民和低学历人员知晓率偏低,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陆宇,陈曦[4](2021)在《抗结核新药早期杀菌活性研究方法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核病疫情依然严峻,迫切需要抗结核新药。新药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最重要阶段,早期杀菌活性(early bactericidal activity,EBA)研究是新型抗结核药物首次用于结核病患者治疗时进行的临床研究,也是单个抗结核药物和新的联合方案临床评价的关键。为了规范开展以及更好地推进我国抗结核新药研发进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和《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组织结核病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撰写了《抗结核新药早期杀菌活性研究方法专家共识》,就抗结核新药EBA的意义、设计、实施,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阐述。

刘翠玉,历素萍,潘宝山,邢辉,梁博慧,荣天畅,张慧[5](2021)在《2017-202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疫情防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接收的575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患者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固体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度测试,分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氧氟沙星、卡那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总耐药率为35.29%(198/561),初治患者总耐药率为32.35%(143/442),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为46.22%(55/11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3,P=0.005);总耐多药率为10.16%(57/561),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7.92%(35/442),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18.49%(22/11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3,P=0.01)。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耐药率顺位分别是链霉素(22.82%,128/561)、异烟肼(19.25%,108/561)、利福平(15.69%,88/561)、氧氟沙星(6.77%,38/561)、乙胺丁醇(6.6%,37/561)、卡那霉素(2.14%,12/561)。结论 2017—2020年佳木斯市肺结核病耐药情况较严重,特别是利福平耐药患者的比例较高,应尽早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并进行针对性规范化治疗管理,避免耐药结核病的传播。

戈启萍,杜建,舒嶶,马艳,马丽萍,赵彩燕,陈瑜晖,张立杰,黄学锐,韩喜琴,陈盛玉,王飞,李波,曹文利,刘倩颖,陈东进,石莲,王鑫,黎友伦,杨尚鹏,彭章丽,吴超,欧阳兵,王芙蓉,李钋,吴湘,席秀娥,冷学艳,张海晴,李华,李鹃,杨澄清,张朋,崔洪哲,谢莉,刘宇红,李亮,高微微[6](2021)在《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案组(简称"优化方案组")244例和标准化治疗方案组(简称"标准方案组")137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方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疗程结束,优化方案组治愈175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成功率为84.0%(205/244);标准方案组治愈92例,完成治疗10例,治疗成功率为74.5%(10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优化方案组和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8%(63/244)和21.2%(29/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244)和4.4%(6/1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P=0.469)。结论优化方案可提高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张哲男,姜南阳,王威,姜连炬,刘玉琴[7](2021)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与病灶清除术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综合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47例经细菌学或病理学诊断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112例实施了常规的病灶清除术,作为对照组;235例实施了病灶清除术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治愈率、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改善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7.9%,230/235)明显高于对照组(84.8%,95/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29)。研究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90.6%,21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63.4%,7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18);研究组乙级愈合率(8.5%,20/235)和丙级愈合率(0.9%,2/235)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乙级愈合率(25.0%,28/112)和丙级愈合率(11.6%,13/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6和4.43,P值分别为0.032和0.02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1%,12/2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9%,2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12)。术后抗结核治疗3个月,研究组QOL评分[(52.83±2.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12±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P=0.001)。结论病灶清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治愈率,提高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吴向华,高军,田琦,仇艳君[8](2021)在《肺结核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1(SOCS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黑龙江省第四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不同类型分为活动性结核组(34例)、潜伏性结核感染组(31例)、治疗完成组(25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4组血清IP-10、SOCS1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肺结核患者血清IP-10水平与SOCS1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P-10、SOCS1水平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治疗完成组、潜伏性结核感染组、活动性结核组血清IP-10水平逐渐升高[(75±8)、(82±7)、(88±10)、(93±11) ng/L],SOCS1水平逐渐降低[(215±28)、(200±19)、(180±26)、(168±19)μ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结核患者血清IP-10水平与SOCS1水平呈负相关(r=-0.620,P <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IP-10+SOCS1[曲线下面积(AUC)=0.906,95%置信区间:0.858~0.955]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IP-10(AUC=0.833,95%置信区间:0.764~0.903)、SOCS1(AUC=0.835,95%置信区间:0.760~0.911)单独诊断(Z=3.135、2.641,P=0.002、0.008)。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IP-10水平明显升高,SOCS1水平明显降低,二者呈负相关,且均与肺结核进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提升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胡卫华,金龙,初乃惠[9](2021)在《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耐药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并分析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耐药特征。方法搜集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耐药病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的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233例,其中并发2型糖尿病者84例(简称"并发糖尿病组"),未并发糖尿病者149例(简称"未并发糖尿病组")。对两组患者的肺结核初复治情况、所耐药品数量、耐药谱进行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糖尿病组初治肺结核26例,占比为30.95%(26/84);未并发糖尿病组初治肺结核16例,占比为10.74%(16/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54,P<0.01)。在所耐药品数量上,并发糖尿病组与未并发糖尿病组比较,耐异烟肼与利福平的构成比分别为10.71%(9/84)、7.39%(11/149),耐3种药品的构成比分别为28.57%(24/84)、24.16%(36/149),耐4种药品的构成比分别为19.05%(16/84)、24.83%(37/149),耐5种药品的构成比分别为17.86%(15/84)、19.46%(29/149),耐6种及以上药品的构成比分别为23.81%(20/84)、24.16%(36/14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759、0.546、1.023、2.063、0.882,P值分别为0.383、0.460、0.312、0.151、0.348)。在耐药谱方面,并发糖尿病组与未并发糖尿病组比较,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的比率分别为10.71%(9/84)、7.40%(11/149),氟喹诺酮类药品耐药的比率分别为29.76%(25/84)、29.53%(44/149),抗结核药品二线注射剂耐药的比率分别为4.76%(4/84)、6.71%(10/149),异烟肼与利福平+氟喹诺酮类药品+抗结核药品二线注射剂同时耐药的比率分别为8.33%(7/84)、13.42%(20/14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760、0.009、0.361、1.358,P值分别为0.383、0.926、0.548、0.244)。结论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以初治肺结核多见,是否并发糖尿病对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所耐药品数量、耐药谱均没有影响。对糖尿病等易感人群要加强防护,避免因感染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而发生原发性耐药结核病。

孙明雷,吴群红,关黎,赵娟,王晨,邹丹丹,梁立波[10](2020)在《2004年黑龙江省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年1—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黑龙江省113个结核病防治单位确定30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均需完成5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调查及在此期间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调查,最终纳入调查对象1989例。收集调查对象基础信息、临床信息及病案记录信息,分析其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1989例调查对象中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5(15,88)d;就诊延迟≤30d者有836例(42.0%),就诊延迟>30d者有1153例(58.0%)。就诊延迟≤30d组中,在业人员占52.0%(435/836),明显高于就诊延迟>30d组的50.2%(579/1153);就诊延迟≤30d组中,首发症状无乏力者占44.2%(369/834),明显低于就诊延迟>30d组的50.1%(577/1151);就诊延迟≤30d组中,首次就诊单位为结核病防治所者占31.6%(100/316),明显高于就诊延迟>30d组的20.6%(58/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325、6.716、9.551,P值分别为0.006、0.010、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在业人员相比,在业人员就诊延迟更短[OR(95%CI)=0.600(0.007~0.505)];首发症状为乏力者比无乏力者就诊延迟更长[OR(95%CI)=1.778(1.263~2.503)];与首次就诊单位为综合医院者相比,首诊单位为结核病防治所者就诊延迟更短[OR(95%CI)=0.611(0.396~0.942)]。结论黑龙江省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明显,非在业人员、首发症状为乏力及首诊单位选择综合医院的患者易出现就诊延迟。

二、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论文提纲范文)

(1)结核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新冠肺炎疫情对结核病流行的影响
二、 新冠病毒疫苗类型及保护效力
三、 结核病患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建议
    1.接种原则:
    2.适应证:
    3.禁忌证[1]:
    4.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5.注意事项:

(2)2011-2020年黑龙江省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
    1.2 患者分类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
    2.2 不同月份报告发病情况
    2.3不同性别和年龄报告发病情况
    2.4 不同职业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
    2.5 不同地区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情况
3 讨论

(3)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2.2 调查方法
        1.2.3 计算方法
        1.2.4 质量控制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2.2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情况
    2.3 5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
3 讨论

(4)抗结核新药早期杀菌活性研究方法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EBA的定义和意义
EBA研究的设计
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样本量和研究时间
痰液收集
细菌学检测
    一、痰液中MTB的CFU计数
    二、液体培养基中阳性报告时间(time to positivity,TTP)的测定
    三、CFU计数与TTP检测的比较
统计方法和结果分析
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估
影响EBA结果的因素
    一、患者肺部病变
    二、痰液量
    三、基线痰液菌载量
    四、痰液处理方法
    五、痰液保存时间
    六、培养污染
    七、其他实验室因素
总结

(5)2017-202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2.2 总体耐药情况
        2.2.1 总耐药率
        2.2.2 耐药顺位
    2.3 不同耐药类型分析
        2.3.1 利福平耐药率
        2.3.2 单耐药率
        2.3.3 多耐药率
        2.3.4耐多药率
        2.3.5 准广泛耐药率
3 讨论

(6)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1.方法:
        2.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
        3.治疗方案:
        4.疗效判定标准:
        5.质量控制:
        6.监测项目:
        7.观察项目:
        8.患者管理: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二、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
    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讨论
    一、关于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INH应用剂量
    二、关于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Rft的应用
    三、关于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治疗的强化期
    四、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7)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资料
        1.研究对象:
        2.纳入标准:
        3.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组:
        2.对照组:
    三、术后随访
        1.治疗效果:
        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3.切口愈合程度:
        4.并发症:
    四、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2.两组患者QOL评分情况:
    3.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讨论

(8)肺结核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4组研究对象血清IP-10、SOCS1水平比较
    2.2 肺结核患者血清IP-10水平与SOCS1水平的相关性
    2.3 血清IP-10、SOCS1水平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9)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耐药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并发糖尿病组与未并发糖尿病组患者的肺结核类别分析
    二、并发糖尿病组与未并发糖尿病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所耐药品数量分析
    三、并发糖尿病组与未并发糖尿病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分析
讨论

(10)2004年黑龙江省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四、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院(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核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专家建议[J]. 卢水华,夏露. 中国防痨杂志, 2021(12)
  • [2]2011-2020年黑龙江省肺结核疫情特征分析[J]. 于艳玲,闫兴录,王鑫,韩雪. 疾病监测, 2021(10)
  • [3]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 王彦富,陈颖,孙彦波,于艳玲,闫兴录,刘畅,綦峥,曹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05)
  • [4]抗结核新药早期杀菌活性研究方法专家共识[J]. 陆宇,陈曦. 中国防痨杂志, 2021(10)
  • [5]2017-2020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J]. 刘翠玉,历素萍,潘宝山,邢辉,梁博慧,荣天畅,张慧. 疾病监测, 2021(10)
  • [6]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J]. 戈启萍,杜建,舒嶶,马艳,马丽萍,赵彩燕,陈瑜晖,张立杰,黄学锐,韩喜琴,陈盛玉,王飞,李波,曹文利,刘倩颖,陈东进,石莲,王鑫,黎友伦,杨尚鹏,彭章丽,吴超,欧阳兵,王芙蓉,李钋,吴湘,席秀娥,冷学艳,张海晴,李华,李鹃,杨澄清,张朋,崔洪哲,谢莉,刘宇红,李亮,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2021(04)
  • [7]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疗效分析[J]. 张哲男,姜南阳,王威,姜连炬,刘玉琴.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1(01)
  • [8]肺结核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吴向华,高军,田琦,仇艳君. 中国医药, 2021(03)
  • [9]耐多药/广泛耐药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耐药特征分析[J]. 胡卫华,金龙,初乃惠. 中国防痨杂志, 2021(01)
  • [10]2004年黑龙江省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孙明雷,吴群红,关黎,赵娟,王晨,邹丹丹,梁立波.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0(04)

标签:;  ;  

黑龙江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