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霉菌论文_王永威,廖祥儒,黎循航,蔡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镰刀霉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霉菌,镰刀,疏水,毒素,真菌,色素,蛋白。

镰刀霉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威,廖祥儒,黎循航,蔡宇杰[1](2014)在《响应面法优化镰刀霉菌JN158产色素培养基》一文中研究指出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镰刀霉菌JN158产色素的发酵培养基7种营养物质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蔗糖、花生饼粉和FeSO4·7H2O的添加量显着影响色素产量;用最陡爬坡试验使这3个显着因素的添加量接近最大响应区域,优化后,镰刀霉菌产色素的培养基添加量分别为:蔗糖30.18 g/L、花生饼粉4.86 g/L、K2HPO4·3H2O 1 g/L、NaCl 0.5 g/L、MgSO4·7H2O 0.5 g/L、CaCl20.5 g/L、FeSO4·7H2O 0.0122 g/L,预测的最大色素产量是1.268 g/L,验证实验得到的色素产量为(1.252±0.011)g/L,与预测值相近,优化后色素的产量是以前的2.9倍。(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王永威,沈健增,蔡宇杰,廖祥儒,李枝玲[2](2013)在《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色素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色素的提取条件、溶解特性和液相分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紫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纯乙酸;色素只能溶解于酸性的有机溶剂或有机酸中;色素的最佳液相分离条件是:色谱柱,Phecda C18(5μm,4.6 mm×250 mm);柱温:25℃;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μL,流动相A,0.1%TFA的乙腈(V:V),流动相B,0.1%TFA的蒸馏水(V∶V),梯度洗脱条件:流动相A,0~3 min,2%增到6%,3~3.1 min,6%增到45%,3.1~28 min,45%增到70%,28~32 min,70%增到80%;分离得到8种色素,在酸性乙腈中,1种呈现黄色,4种呈现红色,3种呈现橙色,按出峰顺序,8种色素的吸收峰分别为508、458、456、498、510、456、454、506 nm。(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陈龙,邢朝斌[3](2011)在《刺五加内生镰刀霉菌培养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①目的筛选出一种适合提高刺五加苷含量的内生镰刀霉菌P109-4生长的培养基。②方法将P109-4接种于6种基础培养基中,30℃下培养,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并在12、24、36、48、60、72h时段测量菌落大小。筛选出一种长速率最快的的培养基。再对其进行改良找到能使P109-4生长最快的培养基。③结果 P109-4在6种基本培养中生长状况明显不同,30℃培养72h后内生菌在牛肉膏蛋白胨、高氏一号、查氏培养基、PDA培养基、乳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LC培养基的生长直径分别为4.00、3.70、3.75、3.90、3.20、3.20、3.63 cm。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试验中,培养72h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号、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2号生长直径分别为3.30、3.45、3.20 cm。④结论经过72h菌落直径的比较,刺五加内生镰刀霉菌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号,生长速率更快。(本文来源于《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李昌伟,蔡宇杰,廖祥儒,李枝玲,罗军侠[4](2011)在《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紫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由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发酵所产紫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紫色素的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紫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温度,光照,柠檬酸和苯甲酸钠有较好的稳定性;最大吸收波长为310 nm和510 nm;对H2O2和Na2SO3敏感;蔗糖与葡萄糖有增色效果;金属离子Zn2+、Na+、Ca2+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K+、Mg2+、Fe3+、Al3+、Cu2+对色素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王晋[5](2009)在《镰刀霉菌对啤酒喷涌及制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啤酒喷涌至今仍是困扰酿酒界的难题,引起啤酒喷涌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霉菌的污染是引起啤酒喷涌的主要原因。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由霉变的大麦或麦芽产生的喷涌因子引发啤酒喷涌方面,本文着重从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梨孢镰刀霉菌对啤酒喷涌的影响。首先,从大麦(Hordeum sp.Schooner)上分离得到镰刀菌属微生物,根据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形态,以及26s rDNA区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梨孢镰刀菌Fusarium poae(AY188915.1)。此外,研究了梨孢镰刀菌的生长特性。通过从温度,pH,转速叁方面对菌丝干重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适pH是pH6,最适转速为200rpm,能够适应制麦期间的温度,pH,回风比。因此该有害菌可存活于整个制麦过程。其次,经过喷涌实验研究发现,梨孢镰刀霉菌产生的的疏水蛋白能引起喷涌。添加此疏水蛋白0.3mg到610mL啤酒中能引起63.1g的喷涌量。但是,疏水蛋白的添加量与啤酒喷涌量并不呈正相关关系。此外,经过SDS-PAGE分析,推测其分子量在14.3kDa附近。而且该疏水蛋白具有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被0.45μm的硝酸纤维素膜截留。最后,通过将梨孢镰刀菌(AY188915.1)添加于小型制麦中发现,被梨孢镰刀菌污染的大麦在制麦过程中麦芽酶活力受到抑制,利用协定法制成麦汁并进行常规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对糖化时间,α-淀粉酶,α-氨基氮,库值,β-葡聚糖,过滤时间和浸出率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研究梨孢镰刀霉菌对啤酒喷涌的影响,为生产中解决啤酒喷涌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啤酒喷涌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09-03-01)

王晋,钱竹,石维忱,窦少华,赵长新[6](2009)在《梨孢镰刀霉菌的疏水蛋白对啤酒喷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着重从微生物的角度研究了梨孢镰刀霉菌对啤酒喷涌的影响。结果显示,梨孢镰刀霉菌产生的的疏水蛋白能引起喷涌,添加此疏水蛋白0.3 mg到610 mL啤酒中能引起63.1g的喷涌量。此外,该疏水蛋白具有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被0.45μm的硝酸纤维素膜截留。(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09年02期)

薛章荣[7](2007)在《减少镰刀霉菌毒素污染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坏死性植物病原体禾谷镰刀霉和黄色镰孢可引起镰刀霉枯萎病(FHB),它是小麦、大麦和玉米的破坏性病害。病原体侵入宿主植物的早期小穗能导致谷粒发育不正常。除了引起产量的下降外,被真菌毒素污染的谷物严重地威胁着健康。由 FHB 病原体产生的真菌毒素是单端孢霉烯[如脱氧瓜萎镰菌醇(DON)和3-乙酰脱氧瓜萎镰菌醇(3-A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DON 经常在谷物中存在,并可引起中毒症状,如呕吐、皮炎、免疫抑制和出血性败(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07年04期)

毕吉福,张晓桂,孙鹏,魏永立[8](2002)在《微波处理对受镰刀霉菌感染的麦种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处理是一种根除原种病菌的新手段。虽然运用此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种子感染,但却使种子发芽率显着降低。为此,通过试验研究了在不明显影响种子品质的条件下,钝化小麦镰刀菌所决定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2年03期)

冯四明,叶惠芬[9](1994)在《麦芽中镰刀霉菌的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啤酒以其独特的风格,清爽的口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然而,由于啤酒的一些质量问题,使一些啤酒厂销路受挫,啤酒的喷涌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啤酒喷涌,就是无剧烈晃动的瓶装或罐装啤酒,在开盖减压后,即时发生不正常的窜沫现象,泡沫外源多于10ml以上,(甚至窜出(本文来源于《广州食品工业科技》期刊1994年03期)

Wheeler,MS,尹金本[10](1983)在《烧伤病人中的镰刀霉菌感染》一文中研究指出镰刀霉菌一直被认为是引起皮肤,指(趾)甲和角膜等局部感染的病原体,但对深部组织的侵犯或播散性感染的报告却很少。鉴于此,作者报告1例烧伤创面播散性尖孢镰刀霉菌感染和另外3例分别为尖孢镰刀霉菌、念珠状镰刀霉菌和腐皮镰刀霉菌移生的病例。病例报告例1,男,24岁,烧伤面积为77%。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吸入性损伤。右臂和胸部烧伤焦痂(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期刊1983年02期)

镰刀霉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镰刀霉菌(Fusarium sp)JN158色素的提取条件、溶解特性和液相分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紫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纯乙酸;色素只能溶解于酸性的有机溶剂或有机酸中;色素的最佳液相分离条件是:色谱柱,Phecda C18(5μm,4.6 mm×250 mm);柱温:25℃;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流量:1.0 mL/min,进样量:10μL,流动相A,0.1%TFA的乙腈(V:V),流动相B,0.1%TFA的蒸馏水(V∶V),梯度洗脱条件:流动相A,0~3 min,2%增到6%,3~3.1 min,6%增到45%,3.1~28 min,45%增到70%,28~32 min,70%增到80%;分离得到8种色素,在酸性乙腈中,1种呈现黄色,4种呈现红色,3种呈现橙色,按出峰顺序,8种色素的吸收峰分别为508、458、456、498、510、456、454、506 n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镰刀霉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威,廖祥儒,黎循航,蔡宇杰.响应面法优化镰刀霉菌JN158产色素培养基[J].食品科学.2014

[2].王永威,沈健增,蔡宇杰,廖祥儒,李枝玲.镰刀霉菌(Fusariumsp)JN158色素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

[3].陈龙,邢朝斌.刺五加内生镰刀霉菌培养基的优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

[4].李昌伟,蔡宇杰,廖祥儒,李枝玲,罗军侠.镰刀霉菌(Fusariumsp)JN158紫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

[5].王晋.镰刀霉菌对啤酒喷涌及制麦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09

[6].王晋,钱竹,石维忱,窦少华,赵长新.梨孢镰刀霉菌的疏水蛋白对啤酒喷涌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

[7].薛章荣.减少镰刀霉菌毒素污染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J].世界农药.2007

[8].毕吉福,张晓桂,孙鹏,魏永立.微波处理对受镰刀霉菌感染的麦种品质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02

[9].冯四明,叶惠芬.麦芽中镰刀霉菌的检测与分析[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4

[10].Wheeler,MS,尹金本.烧伤病人中的镰刀霉菌感染[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3

论文知识图

1 镰刀霉菌落和显微观察绿色木霉与镰刀菌对峙培养中箭头所指为木霉菌图1木霉菌菌株对病原...麦芽中镰刀霉菌AFP抑制大麦真菌...1冬油菜根腐病田间症状Fig.1The...种真菌菌丝形态

标签:;  ;  ;  ;  ;  ;  ;  

镰刀霉菌论文_王永威,廖祥儒,黎循航,蔡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