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研究及应用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研究及应用

论文摘要

H5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通常可导致感染家禽全部死亡,引起疫情的暴发。2003年以来,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了H5亚型AI疫情。同时,H5和H7亚型AIV均能导致人发病和死亡,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AI最有效防控措施之一。2014年以来,我国家禽中分离的H5亚型AIV主要属于2.3.4.4分支,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的H5N1亚型Re-8株系列灭活疫苗,已在家禽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初,我国人H7N9流感疫情增多,家禽中出现H7N9亚型HPAI疫情,迫切需要能够同时预防H5和H7亚型AI的禽AI疫苗。本研究首先对H7N9 H7-Re1疫苗株的病毒含量、毒力、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疫苗种毒生物安全度高、特异性强、免疫原性好且能在鸡胚中高效稳定增殖,是用于H7亚型HPAI防控的理想疫苗种毒。其次,以H5N1 Re-8株和H7N9 H7-Re1株疫苗种毒为基础,研制出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株+H7N9 H7-Re1株)(以下简称H5+H7二价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估。将H5N1 Re-8株和H7N9 H7-Re1株鸡胚尿囊液分别2倍浓缩,使用甲醛灭活后,按照本研究确定的1:1.5抗原比例乳化制备成H5+H7二价灭活疫苗。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大剂量、单剂量和单剂量重复接种的SPF鸡在接种后14日内,无任何不良反应。该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1mL,免疫后3w H5和H7亚型HI抗体平均滴度均在6log2以上;肌肉与颈部皮下途径免疫SPF鸡,效力无明显差异,均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高峰期(首免后4w)抗体水平即可达9log2,SPF鸡肌肉注射免疫后14d到210d均可获得完全保护;抗体与攻毒保护结果表明,免疫后3w H5和H7亚型HI抗体滴度达到3log2时可以获得抗死亡保护,达到4log2及以上时可获得完全保护。最后,将H5+H7二价灭活疫苗免疫商品蛋鸡、商品白羽肉鸡、商品黄羽肉鸡、商品鹅以及商品肉鸭,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不同品种的家禽后均吸收良好,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该疫苗免疫蛋鸡后HI抗体可高达9log2左右(免疫后150d),免疫持续期达150d,按程序免疫后,抗体更高,持续期更长;商品白羽肉鸡经一次免疫、商品黄羽肉鸡和商品肉鸭经二次免疫,上市前均能获得完全免疫保护。商品蛋鸭和种鹅按程序免疫,免疫后能产生良好的抗体,均可以抵御H5和H7亚型AI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攻击。本研究研制出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鸡、鸭和鹅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7年9月,该疫苗开始在全国家禽中应用,已在预防家禽H5和H7亚型AI及成功阻断人感染H7N9病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禽流感病毒概述
  •   1.2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家禽中的危害
  •     1.2.1 H5 亚型禽流感在家禽中的危害
  •     1.2.2 H7 亚型禽流感在家禽中的危害
  •   1.3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危害
  •   1.4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研究进展
  •     1.4.1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
  •     1.4.2 DNA疫苗
  •     1.4.3 全病毒灭活疫苗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H7-Re1 株疫苗种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
  •     2.1.1 病毒
  •     2.1.2 试验鸡和鸡胚
  •     2.1.3 血清
  •     2.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方法
  • 50)的测定'>    2.2.1 鸡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     2.2.2 种毒的传代
  •     2.2.3 病毒含量的测定
  • 50)'>      2.2.3.1 鸡胚半数感染量测定(EID50)
  •       2.2.3.2 红细胞凝集价的测定
  •     2.2.4 鸡胚毒力鉴定
  •     2.2.5 雏鸡毒力鉴定
  •     2.2.6 种毒的序列测定
  •     2.2.7 特异性测定
  •     2.2.8 纯净性检验
  •       2.2.8.1 无菌检验
  •       2.2.8.2 支原体检验
  •       2.2.8.3 鸡胚法外源病毒检验
  •       2.2.8.4 细胞法外源病毒检验
  •     2.2.9 免疫原性试验
  •       2.2.9.1 疫苗的制备
  •       2.2.9.2 免疫
  •       2.2.9.3 抗体测定
  •       2.2.9.4 攻毒试验
  •   2.3 结果
  • 50)测定结果'>    2.3.1 鸡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
  •     2.3.2 病毒含量的测定结果
  • 50)'>      2.3.2.1 鸡胚半数感染量测定(EID50)
  •       2.3.2.2 红细胞凝集价的测定结果
  •     2.3.3 鸡胚毒力鉴定结果
  •     2.3.4 雏鸡毒力鉴定结果
  •     2.3.5 序列测定结果
  •     2.3.6 特异性测定结果
  •     2.3.7 种毒的纯净性检验结果
  •     2.3.8 种毒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
  •       2.3.8.1 抗体测定结果
  •       2.3.8.2 攻毒试验
  •   2.4 讨论
  • 第三章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3.1 材料
  •     3.1.1 病毒株、抗原及血清
  •     3.1.2 抗原及血清
  •     3.1.3 试验动物和鸡胚
  •   3.2 方法
  •     3.2.1 抗原配比研究
  •     3.2.2 安全性试验
  •       3.2.2.1 不同途径一次单剂量接种不同日龄SPF鸡的安全性试验
  •       3.2.2.2 单剂量重复接种的安全性试验
  •       3.2.2.3 大剂量接种的安全性试验
  •     3.2.3 免疫效力试验
  •       3.2.3.1 免疫
  •       3.2.3.2 抗体检测
  •       3.2.3.3 攻毒试验
  •     3.2.4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
  •     3.2.5 HI抗体与攻毒保护关系试验
  •     3.2.6 免疫程序试验
  •       3.2.6.1 免疫
  •       3.2.6.2 抗体测定
  •       3.2.6.3 攻毒试验
  •     3.2.7 免疫持续期试验
  •       3.2.7.1 免疫
  •       3.2.7.2 抗体测定
  •       3.2.7.3 攻毒试验
  •     3.2.8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抗原配比研究结果
  •     3.3.2 安全性试验结果
  •       3.3.2.1 不同途径一次单剂量接种不同日龄SPF鸡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3.3.2.2 单剂量重复接种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3.3.2.3 大剂量接种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     3.3.3 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3.3.3.1 抗体检测结果
  •       3.3.3.2 攻毒试验结果
  •     3.3.4 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
  •       3.3.4.1 抗体检测结果
  •       3.3.4.2 攻毒试验结果
  •     3.3.5 HI抗体与攻毒保护关系试验结果
  •     3.3.6 免疫程序试验结果
  •       3.3.6.1 抗体测定结果
  •       3.3.6.2 攻毒试验结果
  •     3.3.7 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
  •       3.3.7.1 抗体测定结果
  •       3.3.7.2 攻毒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评估
  •   4.1 材料
  •     4.1.1 病毒株、抗原及血清
  •     4.1.2 疫苗
  •     4.1.3 试验用动物及鸡胚
  •   4.2 方法
  •     4.2.1 安全性试验
  •     4.2.2 蛋鸡免疫效力试验
  •       4.2.2.1 免疫
  •       4.2.2.2 抗体检测
  •       4.2.2.3 攻毒试验
  •     4.2.3 白羽肉鸡免疫效力试验
  •       4.2.3.1 免疫
  •       4.2.3.2 抗体检测
  •       4.2.3.3 攻毒试验
  •     4.2.4 黄羽肉鸡免疫效力试验
  •       4.2.4.1 免疫
  •       4.2.4.2 抗体检测
  •       4.2.4.3 攻毒试验
  •     4.2.5 蛋鸭免疫效力试验
  •       4.2.5.1 免疫
  •       4.2.5.2 HI抗体效价检测
  •       4.2.5.3 攻毒试验
  •     4.2.6 肉鸭免疫效力试验
  •       4.2.6.1 免疫
  •       4.2.6.2 HI抗体效价检测
  •       4.2.6.3 病毒分离
  •     4.2.7 种鹅免疫效力试验
  •       4.2.7.1 免疫
  •       4.2.7.2 HI抗体效价检测
  •       4.2.7.3 攻毒试验
  •   4.3 结果
  •     4.3.1 安全性试验结果
  •     4.3.2 蛋鸡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4.3.2.1 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2.2 免疫后攻毒保护性试验
  •     4.3.3 白羽肉鸡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4.3.3.1 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3.2 免疫后攻毒保护性试验
  •     4.3.4 黄羽肉鸡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4.3.4.1 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4.2 免疫后攻毒保护性试验
  •     4.3.5 蛋鸭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4.3.5.1 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5.2 免疫后攻毒保护性试验
  •     4.3.6 肉鸭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4.3.6.1 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6.2 病毒分离结果
  •     4.3.7 种鹅免疫效力试验结果
  •       4.3.7.1 HI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       4.3.7.2 免疫后攻毒保护性试验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吴姣姣

    导师: 田国彬

    关键词: 禽流感,二价疫苗,研制,评估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501602,2017YFD0500701-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1-G12),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2016YFE0203200)

    分类号: S852.4

    总页数: 73

    文件大小: 3070K

    下载量: 285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3—2018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1)
    • [2].2011—2018年宁夏吴忠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09)
    • [3].两种禽流感病毒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J]. 福建畜牧兽医 2020(01)
    • [4].海口市培龙活禽市场家禽禽流感病毒携带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13)
    • [5].禽流感病毒冬季流行特点、形势和防疫[J]. 饲料博览 2020(09)
    • [6].浙江省临海市2016—2019年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0(05)
    • [7].2016—2018年南昌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 2020(16)
    • [8].禽流感病毒H5亚型RT-exoRPA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学报 2018(12)
    • [9].禽流感疾病的预防控制思路探讨[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05)
    • [10].2016年广州市禽类交易市场禽流感病毒监测与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8(05)
    • [11].我国禽流感的研究进展及成就[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06)
    • [12].加强监测,从源头控制和根除家禽流感病毒[J]. 北方牧业 2018(15)
    • [13].不同禽流感病毒实时荧光RT-PCR试剂盒的比较[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4)
    • [14].韩国检出新型禽流感病毒[J]. 吉林畜牧兽医 2017(02)
    • [15].面对H7N9我们应该知道什么?[J]. 兽医导刊 2017(05)
    • [16].科技[J]. 中国畜牧业 2017(01)
    • [17].禽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的研究概述[J]. 饲料与畜牧 2017(20)
    • [18].2013—2014年湖北省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分析[J]. 微生物与感染 2016(03)
    • [19].禽流感病毒致急性肺损伤机制及中医证治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03)
    • [20].刘迎芳:攻克禽流感病毒“核心”[J].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09(04)
    • [21].H5N6不是新病毒[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03)
    • [22].禽流感预防与控制以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饮食科学 2018(10)
    • [23].浅谈三鸟批发市场禽流感的预防措施[J]. 明日风尚 2016(22)
    • [24].我国在H5N6禽流感病毒研究中取得突破[J]. 农业知识 2017(06)
    • [25].江苏:鸡蛋交易平稳,猪肉销量增长明显[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03)
    • [26].禽流感又起,还能安心吃鸡吗?[J]. 时尚育儿 2017(04)
    • [27].怎样吃到美味又营养的溏心蛋[J]. 中国食品 2017(08)
    • [28].“流感”这么多,哪里不一样?[J]. 创新时代 2017(04)
    • [29].穿羽绒服会得禽流感?[J]. 百科知识 2017(08)
    • [30].蛋鸡温和型禽流感如何防控[J].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3)

    标签:;  ;  ;  ;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研究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