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保险模式论文_曹斯蔚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保险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险,模式,保险制度,灾害,共保,机制,指数。

地震保险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曹斯蔚[1](2019)在《农房地震保险对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精准扶贫视角,分析了农房地震保险、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农房地震保险对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的模式与意义,并提出政策建议。2016年5月16日,《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发布。由此,地震风险的全国性巨灾保险保障工作见诸于国家级文件,并有了宏观的实施方案蓝图。方案指出,要"结合各地已开展的农房保险实际做法进行定损",(本文来源于《中国保险》期刊2019年10期)

林婷婷,叶先宝[2](2019)在《美国加州地震保险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伊始,世界各国陆续推出了各类巨灾相关的保险制度(Catastrophe Insurance),既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新西兰地震保险机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日本地震保险机制,也包括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加州地震保险机制。巨灾保险制度对提高社会风险意识、减灾减损、服务城市社会治理、增强人类社会韧性度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不确定因素增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发生率有所提高,降低人类脆弱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2019年11期)

马向东[3](2018)在《结合灾害风险特点 探索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第一款全国性的巨灾保险产品——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以下简称“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正式落地,到2017年7月1日整一周年,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共为近150余万户居民提供了超过670亿元的风险保障。截至2018年5月28日,上海保交(本文来源于《中国保险报》期刊2018-07-06)

洪旭瑜[4](2017)在《基于地震灾害的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受地震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国家,其地震发生频次高、强度大、分布广。每次发生地震灾害都给我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然而地震灾害损失保险赔付率低,理赔金额少的状况却一直存在,与国际上地震灾害损失保险赔付率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是我国较为突出的、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而建立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2014年8月,随着我国发布保险业新“国十条”首次明确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巨灾保险在“顶层设计”层面取得了突破,选取地震灾害作为主要致灾因子,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成为可能。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地震灾害状况及未来我国地震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情况,阐述地震灾害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同时对依据概率统计方法模型进行地震灾害损失拟合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不同区域地震灾害经济损失存在区域差异性的背景,并以此评估我国不同区域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其次,介绍地震巨灾保险金融手段,对地震巨灾保险保费进行厘定,设计地震巨灾债券并进行定价,计算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地震巨灾债券在不同震级水平的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再次,对比国外发达地区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总结各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共性特点以及各自的优势,从中得到对我国建立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启示,提出本文的研究结果:我国应采用政府积极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模式,以省份为单位,分别建立中央和省级地震巨灾保险基金,形成中央地震巨灾保险基金、省级地震巨灾保险基金以及商业保险公司叁方共保体的基金组织运行机构,地震巨灾损失赔付采用分层次上限额的赔付机制。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保障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2-01)

王朝华[5](2016)在《国内进行地震保险的必要性、有利条件以及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频繁发生地震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我国分散地震风险的体系比较缺乏。在汶川大地震中,国内保险业的表现让人惋惜,表现出保险赔付慢、程序繁琐、赔付金额较低的尴尬情况。面对频繁的地震灾害,建立健全完善的地震保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国内进行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然后研究了集中地震保险的模式,以期在国内建成和实际情况相符的地震保险。(本文来源于《经贸实践》期刊2016年07期)

丁少群,王一婕[6](2016)在《地震保险共保模式的优劣势及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基于四川省地震保险试点方案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介绍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灾害损失补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从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来看,地震分布范围广泛、破坏力强的特点成为人类的第一大威胁。我国地震风险应对体系仍以政府救灾为主,而保险在地震风险管理中的职能缺位已经制约了地震受灾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5月10日,保险业对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共支(本文来源于《上海保险》期刊2016年02期)

范红梅[7](2016)在《云南房屋地震保险经营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欠发达的云南地区,地震灾害发生频繁,云南地区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且灾后重建工作进度十分缓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地震保险经验,立足于云南省省情,试构建由政府主导、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并通过国际市场再保的云南房屋地震保险经营模式。一、引言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了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此次地震造成617人死亡,8.09万间房屋倒(本文来源于《上海保险》期刊2016年02期)

刘沐泽[8](2015)在《我国地震指数保险定价研究及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每年发生在我国的地震次数约占全世界的25%。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一旦发生往往会对灾区经济社会层面产生重创。2004年以来,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万亿之多,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4%;死亡人数达7万之多,占自然灾害总死亡人数的64%。然而,在历次巨灾损失中,商业保险的补偿比例不足2%,与发达国家20%-40%的赔付比例相距甚远。我国政府灾害救助款项逐年递增,财政救灾支出由2000年的35.2亿元递增到2008年的609.8亿元,给我国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地震灾害风险属于全球性的巨灾风险,为避免地震灾害对国家财政和个人生计造成巨大冲击,日本、美国、新西兰、土耳其及中国台湾地区都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保险市场承保能力、受灾历史等情况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地震保险产品以应对巨灾挑战。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地震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国十条”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2013年中国保监会批复深圳、云南为我国巨灾保险首批试点地区,深圳模式保障地震灾害造成的人身伤亡,云南楚雄模式主要针对农房地震保险,旨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地震保险制度。遗憾的是楚雄试点工作进展缓慢,至今尚未正式推出。然而,随着地球进入新一轮的地震活跃期,地震灾害的频率逐年增高、释放的能量逐年增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断上升,传统地震保险的产品与方式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地震灾害损失分散的需求。鉴于地震风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各国纷纷开展地震保险产品的创新,推出地震指数保险产品,为地震灾害风险分散探索新路、提供示范。目前,地震指数保险在加勒比海地区灾害风险保险基金(CCRIF)与墨西哥政府灾害救助基金(FONDEN)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印度尼西亚也将于2015年推行地震指数保险计划(EQII).我国也在云南楚雄试点方案搁浅后,酝酿推出地震指数保险计划,将大理州选为新一轮试点地区。天津保监局也在积极推动天津市地震指数保险的研究工作,争取试点指标。目前,国内对于指数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方面,而有关地震指数保险的研究几乎空白。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指数保险是分散地震灾害损失有效途径的今天,不断涌现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地震指数保险已然成为学术界亟待涉足的盲点。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地震指数保险产品,构建适合产品推广的运行模式,发挥地震指数保险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中的职能是当前地震保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采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案例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层面研究地震指数保险的指数设计及保费规模,从宏观层面探讨地震指数保险的运行模式及推广方案,以期为我国的地震指数保险的发展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突出开展地震指数保险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概括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主要的创新点。第二章,地震灾害与地震损失。本章从地震动特性出发,归纳总结表示地震动特性的物理量,为第五章地震指数保险的模型构建及触发机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地震灾害损失特性,明确地震指数保险推广初期的保障对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基础。第叁章,中国地震保险。回顾了我国地震保险的发展历史及地震保险试点现状,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析我国地震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指出我国地震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指数保险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阐述地震指数保险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突出使用指数保险管理地震风险的优势。对国外地震指数保险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地震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经验借鉴。第五章,地震指数保险定价研究。地震指数保险的核心是触发机制的设计,涉及地震灾害风险区划、“指数一损失”模型的构建等诸多问题。风险区划方面,从地震危险度、地震易损度以及风险防御能力叁个维度评价地震风险,为地震指数保险指数设计及区域保费规模测算提供依据;指数设计方面,建立地震物理参数与潜在房屋损失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Monte Carlo模拟和VaR方法确定触发值及限值;保费规模方面,利用BP神经网络确定总体保费规模,依据人均财政收入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第六章,地震指数保险模式选择。本章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我国地震指数保险模式的选择、政府的职能边界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从基差风险的角度探讨地震指数保险试点的选择,为地震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决策依据。第七章,结论与建议。本章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论述各章主要研究结论,展望未来发展;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地震指数保险的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5-05-01)

郝军章,崔玉杰[9](2016)在《基于POT模型的巨灾风险度量与保险模式研究——以地震风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低且损失大,具有显着的厚尾性特征,因此不易度量其风险。本文以地震风险为例,采用1961-2011年以来中国发生的4.5级以上地震造成的损失值作为样本,在进行物价调整之后引入了POT模型和广义Pareto分布对损失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出不同的置信度水平下不同的VaR值,得到不同的保费规模与地震保险的价格,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我国巨灾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本文来源于《数理统计与管理》期刊2016年01期)

夏庆锋[10](2015)在《地震保险制度之立法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灾害是近年来我国遭受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类型,具有发生不确定性和损失严重性的特点。防范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是通过地震保险对灾害进行防治、对损失进行分担,而利用法律对地震保险提供支持和进行规制是当今地震保险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地震保险立法模式主要有3种,即地震保险计划、地震保险专门法和统一巨灾保险法,文章对3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客观细致地分析,并深刻检讨我国当前的立法状况,提出未来地震保险法应选择的立法模式,进而提出明确的完善路径。(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地震保险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70年代伊始,世界各国陆续推出了各类巨灾相关的保险制度(Catastrophe Insurance),既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新西兰地震保险机制,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日本地震保险机制,也包括以市场为主导的美国加州地震保险机制。巨灾保险制度对提高社会风险意识、减灾减损、服务城市社会治理、增强人类社会韧性度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不确定因素增加,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发生率有所提高,降低人类脆弱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保险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曹斯蔚.农房地震保险对接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模式研究——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中国保险.2019

[2].林婷婷,叶先宝.美国加州地震保险模式[J].中国金融.2019

[3].马向东.结合灾害风险特点探索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模式[N].中国保险报.2018

[4].洪旭瑜.基于地震灾害的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17

[5].王朝华.国内进行地震保险的必要性、有利条件以及模式[J].经贸实践.2016

[6].丁少群,王一婕.地震保险共保模式的优劣势及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基于四川省地震保险试点方案的分析[J].上海保险.2016

[7].范红梅.云南房屋地震保险经营模式探究[J].上海保险.2016

[8].刘沐泽.我国地震指数保险定价研究及模式选择[D].武汉大学.2015

[9].郝军章,崔玉杰.基于POT模型的巨灾风险度量与保险模式研究——以地震风险为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

[10].夏庆锋.地震保险制度之立法模式选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我国现行地震灾害保险运行模式日本地震巨灾保险损失赔付层级索引索引1.3:汶川8.0级地震后周边城镇...2 512 汶川大地震后赈灾资金来源情况表...主题索引主题索引

标签:;  ;  ;  ;  ;  ;  ;  

地震保险模式论文_曹斯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