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极电压钳论文_薛奋勤,薛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电极电压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极,电压,细胞,电流,电位,烟碱,多态性。

双电极电压钳论文文献综述

薛奋勤,薛冰[1](2018)在《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rs12899798单核苷酸多态性对α7烟碱受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α7烟碱受体(α7 nicotinic receptor,n AChR)的一个错义突变(W55G)对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双电极电压钳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检测了突变体W55G的功能。首先将n AChRα7亚基的c DNA克隆进入p GEMHE载体中,利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突变体W55G。然后在体外利用T7 RNA聚合酶合成cRNA,并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cRNA注射进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1~3 d后,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野生型n AChRα7及其突变体W55G的功能。结果 W55G突变体对乙酰胆碱敏感性降低约6倍,但最大电流(Imax)则显着增加;对胆碱的敏感性降低了约3倍。此外,W55G突变体明显比野生n AChR有更高的时间常数,明显降低了α7烟碱受体的脱敏速率。结论 n AChRα7突变体功能的改变可能重塑突触后反应,对于脑疾病的发生可能会有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娜,杨艳,兰欢,毛亮,陈唐葶[2](2013)在《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的建立及其记录到的内源性外向电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建立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平台,并应用此平台,在去除滤泡膜的中国四川牛蛙卵母细胞上,记录内源性的外向离子电流。结果:卵母细胞孵育在正常ND96溶液中,将细胞膜钳制在-80 mV膜电位,给予一系列的去极化刺激可诱发出一个外向电流。在细胞外液中加入10 mM的TEA可阻断该电流80%以上,洗脱后电流幅值恢复至90%左右。将正常ND96溶液替换为无钙ND96溶液后,电流没有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了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牛蛙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钾电流。(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代龙军[3](2006)在《1.穴居狼蛛毒素lystoxin Ⅱ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在本实验室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穴居狼蛛毒素lystoxinⅡ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使用羧甲基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反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从采自新疆的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的毒液中分离到一个细胞毒性肽,命名为LystoxinⅡ。LystoxinⅡ约占毒液干重的1%。经MMALDI-TOF MS鉴定,LystoxinⅡ的分子量为7335.35Da。LystoxinⅡ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C端是酰胺化的。通过Edman降解测序测得N端的33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并以测得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ACE方法进行cDNA克隆,确定LystoxinⅡ的氨基酸序列为:KECIPKHHECTSNKHGCCRGNFFKYKCQCTTVVTQDGEQTERCFCGTPPHHKAAELVVG FGKKIF-NH2。其cDNA开放阅读框编码107个氨基酸的毒素前体肽,此前体肽包括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Pro区域和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成熟肽,还包括一个在发生C端的酰胺化反应后去除的氨基酸残基Gly。lystoxinⅡ是一个碱性多肽,理论值为8.6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lystoxinⅡ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的两个肽是CSTX-1和CSTX-9,lystoxinⅡ的8个cys均参与分子内二硫键的形成,形成四对二硫键。二硫键的配对方式可能与CSTX-1、CSTX-9一致,按C1-C4;C2-C5;C3-C8;和C6-C7形成二硫键,是一种ICK(抑制剂半胱氨酸结)模体的结构。在50μM的浓度下,LystoxinⅡ可以造成非洲爪蟾卵母细胞漏电流的急剧增大。在100μM的浓度下,LystoxinⅡ可使42%的人红细胞溶解。用MTT法检测,LystoxinⅡ对Hela细胞生长的半有效抑制浓度()IC_(50)为22.0μmol/L。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进行了抗菌实验,结果发现在12.5-50μM浓度范围内LystoxinⅡ对本文所测试的细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第二部分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的建立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可以高效、忠实地表达外源的基因并能将亚基装配成受体或通道,然后将受体或通道整合到细胞膜上。这些整合在细胞膜上的受体或者通道可以产生可兴奋的电生理反应,从而成为一种有力的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手段。现在,已经能在卵母细胞上表达许多离子通道、离子泵和受体,因此,卵母细胞也成为研究编码离子通道、离子泵和受体基因的工具。将从组织中提取的mRNA或者从cDNA体外转录的mRNA显微注射到卵母细胞内,卵母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将mRNA翻译为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合成后被整合到细胞膜上。运用这种方法,人们已经成功地将许多种类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卵母细胞上表达。一旦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或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卵母细胞上表达,就可以用电生理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这比直接用神经元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难度大大降低了。本实验室建立起卵母细胞.电压钳系统,就可以研究毒素对离子通道的亚型的作用,从而把毒素对离子通道的作用研究推向深入。(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刘晓燕,郑建全,艾平,张树卓,李立君[4](2005)在《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及其内源性外向电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在去除滤泡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建立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并使用该技术观察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内源性递质门控性和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结果:灌流液中分别加入NMDA受体、γ-氨基丁酸和烟碱受体激动剂,均未能在爪蟾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电流。去极化刺激仅可诱发出一外向电流。此电流的幅度随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外液中无Ca2+或无C l-时,电流消失。此电流不被TEA所阻断,但能被MnC l2可逆性阻断。结论:成功建立了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爪蟾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钙依赖性C l-电流。(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期刊2005年05期)

夏国瑾,姚伟星,宗贤刚,曾维忠,江明性[5](1990)在《双微电极电压钳灌流装置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0 我们研制的双微电极电压钳灌流装置与国外同类装置相比,其特点为:金属栅架用钨丝代替不锈钢丝,不仅丝细,且硬度增加,故压断浦氏纤维的效果好;由于增加了金属栅架中钨丝的根数,故有较多的浦氏纤维短段可供选择,从而提高了实验成功率;灌流液入、出口采用暗道和缓冲池处理,减少了灌流液对标本和电极的冲击。不但灌流充分,而且稳定性增强,图形不受干扰,结果甚为满意。(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0年04期)

周新良,秦诒纯[6](1987)在《两微电极电压钳装置的研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根据电压钳的基本原理,结合微电极技术,研制了两微电极电压钳实验装置。本装置由五部份组成:(一)差分式微电极放大器;(二)控制放大电路;(叁)细胞膜离子电流测量电路;(四)电流电极监视电路;(五)“串联电阻”补偿电路。该装置的特点是系统噪声小、反馈响应快、输出电流大,并采用电流电极阻抗补偿技术,可以对较小时间常数的细胞进行电压钳实验。经实际使用表明该装置能稳定地记录蛙缝匠肌及皮胸肌神经肌肉接头小终板电流及细胞膜的通道离子电流。(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1987年01期)

双电极电压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建立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平台,并应用此平台,在去除滤泡膜的中国四川牛蛙卵母细胞上,记录内源性的外向离子电流。结果:卵母细胞孵育在正常ND96溶液中,将细胞膜钳制在-80 mV膜电位,给予一系列的去极化刺激可诱发出一个外向电流。在细胞外液中加入10 mM的TEA可阻断该电流80%以上,洗脱后电流幅值恢复至90%左右。将正常ND96溶液替换为无钙ND96溶液后,电流没有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了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牛蛙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钾电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电极电压钳论文参考文献

[1].薛奋勤,薛冰.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检测rs12899798单核苷酸多态性对α7烟碱受体功能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8

[2].王娜,杨艳,兰欢,毛亮,陈唐葶.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的建立及其记录到的内源性外向电流[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

[3].代龙军.1.穴居狼蛛毒素lystoxinⅡ的结构与功能研究2.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在本实验室的建立[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刘晓燕,郑建全,艾平,张树卓,李立君.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及其内源性外向电流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5

[5].夏国瑾,姚伟星,宗贤刚,曾维忠,江明性.双微电极电压钳灌流装置的研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0

[6].周新良,秦诒纯.两微电极电压钳装置的研制与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7

论文知识图

果蝇幼虫NMJ和双电极电压钳实验...传统双电极电压钳原理图传统双电极电压钳原理图双电极电压钳原理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系统一n双电极电压钳技术(A)和膜片钳...

标签:;  ;  ;  ;  ;  ;  ;  

双电极电压钳论文_薛奋勤,薛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