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混相压力论文_王帅,王泰超,甘云雁,李昊,夏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小混相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最小,压力,组分,原油,油藏,塔河,数值。

最小混相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王泰超,甘云雁,李昊,夏阳[1](2019)在《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最小混相压力的预测方法,包括细管实验法、经验公式概算法。综合评价了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为油田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严巡,刘让龙,王长权,刘德华[2](2019)在《盐间油藏原油和CO_2最小混相压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盐间油藏原油和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针对最小混相压力难以通过经验公式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填砂长细管驱替实验确定了该油藏CO_2最小混相压力为27.91 MPa,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注入CO_2后原油的混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混相驱替中CO_2波及区域的剩余油饱和度降低至0,而非混相驱替中CO_2波及区域的剩余油饱和为0.56,存在大量的剩余油,非混相驱油效果差。混相后流体密度为702 kg/m~3,使原油密度降低了6.6%,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注入体积为0.6 PV后,非混相驱替前缘油气界面张力达到了3.04 mN/m。为盐间油藏实施注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非常规油气》期刊2019年05期)

曾隽,高和群,易明华,徐辉[3](2019)在《苏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小混相压力是衡量二氧化碳驱混相与非混相的重要参考依据,成为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实验测得最小混相压力准确,但用时长、消耗大。通过调研国内外18种主流经验公式,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温度、烃组分,基于此,从苏北区块实验测试井中选取7口井,将其实验数据代入经验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拟合适合苏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预测关联式,并代入H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关联式得到的最小混相压力数值为27.98,与实际测量值误差仅为4.80%,该预测关联式可以为二氧化碳驱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杨光宇,汤勇,李兆国,张永强,余光明[4](2019)在《系线法研究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油组分和油藏温度对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规律对于注气油藏筛选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系线法是一种使用解析方式计算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速度快,精确度高,操作方便。建立了系线法模拟油藏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流程,研究了原油中C_4、C_(10)、C_(14)和C_(20)组分及温度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系线分析法与细管数值模拟结果相近。随温度升高混相压力增加,高温时组分含量对最小混相压力敏感性更强;最小混相压力随着原油中C_4、C_(10)、C_(14)组分含量增加而减小,随C_(20)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该研究为注气最小混相压力计算及影响因素评价提供了一种流程简单、计算准确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章杨,程海鹰,柳敏[5](2019)在《断块型深层低渗油藏天然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及相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港油田深层低渗油藏X断块为研究对象,采用细管实验测定了大港油田X断块地层原油和Y气藏天然气的最小混相压力,采用高温高压地层流体物性分析仪测定了地层原油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注入天然气对原油高压物性参数的影响,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衰竭式开发和天然气驱开发的效果进行了预测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大港油田X断块地层原油属于轻质原油,能够与Y气藏天然气实现混相,且最小混相压力为45 MPa,低于地层压力(49. 8 MPa)和中国常用高压天然气压缩机的压力等级(50 MPa),因此,在X断块实施天然气混相驱具有理论可行性;地层原油的气油比、泡点压力、体积系数、压缩性、气体平均溶解系数均较高,多次接触实验结果表明,注入天然气与原油在最小混相压力条件下能够实现多次接触混相。为了实现大港油田深层低渗油藏X断块的高效开发,建议在X断块实施天然气混相驱。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衰竭式开发方式相比,天然气驱能够获得更高的采收率和更好的开发效果。(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朱桂良,刘中春,宋传真,张慧[6](2019)在《缝洞型油藏不同注入气体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氮气驱替增油效果显着,但气体驱替发生混相的机理尚不明确,且无针对缝洞型油藏不同油品性质、不同注入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计算公式。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长细管原理,设计了缝洞型油藏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并测试了4种油样在N_2、N_2+CO_2复合气(N_2与CO_2含量的比分别为80∶20、50∶50、30∶70)及CO_2等5种注入气中的最小混相压力。基于Alston关联式,引入CO_2占注入复合气比值R,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适合塔河油田不同油品性质、不同注入气体条件下的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实例应用表明,W-1井油藏压力为62 MPa,注气方案采用N_2与CO_2含量比为40∶60,现场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换油率达到0. 5 t/m~3。该方法为注入气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2期)

赵凤兰,张蒙,侯吉瑞,侯利斌,郝宏达[7](2018)在《岩心驱替实验法测定低渗透油藏CO_2近混相最小混相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在驱油过程中能否与原油达到混相,直接影响驱油效果和最终采收率。因此需对CO_2在低渗透油藏中与原油的混相条件及近混相区域中最小混相压力进行系统研究。选取YC油田低渗目标区块,以室内油藏物理模拟为基础,通过均质和非均质长方形岩心实验,在评价影响CO_2驱油效果的渗透率、采收率、驱替速度、气油比和渗透率级差的基础上,建立了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岩心驱替实验法。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模拟低渗超低渗孔隙介质以及油藏非均质等性质,在模拟YC目标区块油藏非均质条件下测得CO_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为18.5 MPa,与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相同,比传统细管实验测值17.8 MPa高出0.7 MPa。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用岩心驱替实验法可以探究渗透率及其非均质性和驱替速度等不同因素对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规律。该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可用于确定CO_2近混相驱最小混相压力,为深化CO_2近混相驱油机理的认识及矿场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8年04期)

邓瑞健,齐桂雪,谭肖,李鹏冲[8](2018)在《烃组分对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CO_2-EOR原油组分对混相能力影响的问题,应用界面张力消失法设计了不同碳数烃组分、不同族烃组分、不同含量烃组分混合模拟油与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分析不同族烃组分与CO_2最小混相压力的变化规律,探寻原油中影响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关键组分。研究表明:原油中不同组分与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不同,相同碳数烃组分最小混相压力依次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同族烃的碳数越小,最小混相压力越小;相同碳数烃类的混合组分模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小于单一烃组分的最小混相压力;原油中低碳数烷烃含量增加,最小混相压力降低,高碳数芳香烃含量增加,最小混相压力升高。该研究结果为多种类型油藏实施CO_2驱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数据材料及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王帅,张绍辉,张利军,彭世强,孙依依[9](2018)在《海上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和实践表明,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率远高于非混相驱,而最小混相压力是混相驱与非混相驱的界限。细管实验是测定最小混相压力的首选实验方法,当油田缺乏该方面实验条件时,无法判断能否达到二氧化碳混相驱替效果。本文创新性的采用数值模拟法、经验公式概算法、以及注气拟叁元相图分析法,综合得出了海上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为油田进行二氧化碳混相驱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汤勇,赵雪梅,汪洋[10](2018)在《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驱油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中一种比较有前景的方法。CO_2不仅能溶解于原油中,还可置换出原油中某些轻质烃或中间组分的烃类物质,故油藏原油组分组成对CO_2驱过程的组分传质和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大。因此,量化表征原油组成对注CO_2混相驱的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对油藏筛选具有工程意义。基于国内某油田原始地层流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层原油注CO_2混相驱过程的多级接触混相机理研究,并运用相态模拟软件CMG中的Winprop模块对实验数据进行相态模拟计算,研究表明:CO_2与原油最小混相压力与原油中组分N_2、C_1和C_(11+)的摩尔组成成正比,与C_2~C_(10)的摩尔组成成反比。而要使CO_2—油藏流体达到混相就需要油藏压力高于最小混相压力,这就要求在筛选注CO_2驱的油藏时,尽量考虑C_2~C_(10)的摩尔含量高,C_(24+)摩尔含量低的油藏。该研究对于进行混相驱替设计与混相预测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8年04期)

最小混相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确定盐间油藏原油和CO_2的最小混相压力,针对最小混相压力难以通过经验公式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填砂长细管驱替实验确定了该油藏CO_2最小混相压力为27.91 MPa,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注入CO_2后原油的混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混相驱替中CO_2波及区域的剩余油饱和度降低至0,而非混相驱替中CO_2波及区域的剩余油饱和为0.56,存在大量的剩余油,非混相驱油效果差。混相后流体密度为702 kg/m~3,使原油密度降低了6.6%,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注入体积为0.6 PV后,非混相驱替前缘油气界面张力达到了3.04 mN/m。为盐间油藏实施注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小混相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帅,王泰超,甘云雁,李昊,夏阳.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综述[J].石化技术.2019

[2].严巡,刘让龙,王长权,刘德华.盐间油藏原油和CO_2最小混相压力研究[J].非常规油气.2019

[3].曾隽,高和群,易明华,徐辉.苏北区块最小混相压力预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4].杨光宇,汤勇,李兆国,张永强,余光明.系线法研究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9

[5].章杨,程海鹰,柳敏.断块型深层低渗油藏天然气驱最小混相压力及相态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6].朱桂良,刘中春,宋传真,张慧.缝洞型油藏不同注入气体最小混相压力计算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9

[7].赵凤兰,张蒙,侯吉瑞,侯利斌,郝宏达.岩心驱替实验法测定低渗透油藏CO_2近混相最小混相压力[J].油田化学.2018

[8].邓瑞健,齐桂雪,谭肖,李鹏冲.烃组分对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8

[9].王帅,张绍辉,张利军,彭世强,孙依依.海上油田二氧化碳驱最小混相压力预测方法研究[J].石化技术.2018

[10].汤勇,赵雪梅,汪洋.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影响因素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8

论文知识图

CO2驱细管试验最小混相压力拟合...状态方程法最小混相压力计算平...多级接触法最小混相压力计算平...耐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细管法测定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流程...一巧测定最小混相压力实验装置图

标签:;  ;  ;  ;  ;  ;  ;  

最小混相压力论文_王帅,王泰超,甘云雁,李昊,夏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