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论文_马欢晨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戏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戏曲,古代,批评,中国古代,循环论,梁祝,泰州。

古代戏曲论文文献综述

马欢晨[1](2019)在《弗莱循环论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型批评的代表人物弗莱从文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在文学史不断循环置换的发展过程中将文学分为"春天——喜剧"、"夏天——传奇"、"秋天——悲剧"、"冬天——嘲弄和讽刺"四种模式。而纵观中国古代戏曲史所呈现出的发展规律,与上述四种文学叙述程式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轨迹。从两者具象上的相似之处,分析中国古代戏曲发展逻辑上的循环共性,以此揭橥中国古代戏曲在历史发展中的"变"与"不变"。(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徐世中[2](2019)在《高校古代戏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为国粹的戏曲艺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却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宣扬传统文化最大最有效的场所,其对大学生的戏曲教学在推动中国古代戏曲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9年11期)

石雷[3](2019)在《近年来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一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诸如经典回归、深掘史料、视野开阔、方法独特、领域拓展等,这不仅有力地推进了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为此一研究领域增添了许多活力,值得学界关注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赵家栋,殷艳冬[4](2019)在《古代戏曲词语探源二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戏曲是近代汉语中口语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古白话语料,其中很多语词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对分别对《小孙屠》中"盆吊"一词和《荆钗记》中"■"一词作了释证,探讨了它们的词义来源。"盆吊"一词的产生与"盂兰盆"的"倒悬"义有关,"■"当为"■"之重迭,倒文则作"■",其"丰满富态貌"义与其相关同源词"叆叇""暧曃""■""■"""逮""薆薱"等语源义相通。(本文来源于《古汉语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洪亮[5](2019)在《浅谈古代服饰与戏曲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始社会,服饰的作用只是防御寒暑。至黄帝时期,其妃嫘祖才育蚕治丝,兴机轴而织布帛。并由黄帝之臣胡曹作衣,伯余作裳,于是皇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象天,为下裳以象地。最早的衣服,应始创于黄帝时代,上下连为一体,史称为"衣裳"。后受到大自然鸟雉的翟纹与花草色彩的启示,古人以染帛来仿制五彩服饰,称为"礼服"。冠则是根据鸟兽的头型改制而成。古人头上的装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后妃仕女、布衣道士大都不同,分为冠冕、巾帻、幞头、帽、盔、笠等。随着历史的发展,衣服从单纯的御寒变为带有了阶(本文来源于《中国京剧》期刊2019年09期)

刘宜欣[6](2019)在《浅谈古代戏曲艺术之虚实结合表现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戏曲的一个极大的特色便是虚实结合梦境的艺术,古今流传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特点:"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它强调的就是中国戏曲中被广泛使用的虚实之间紧密结合、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于锋[7](2019)在《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的开创之作——评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多样,对这些复杂的批评形式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构建中国古代戏曲批评体系的重要工作。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借助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戏曲的各类批评形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戏曲批评形态的构成、特点和意义。本书对具有争议的学术概念,在学术史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清晰厘定,并在学理的分析、批评的实践操作、学科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学术创新。从戏曲批评研究史角度来说,本书是第一部以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为研究对象并体现戏曲批评完整体系的专着。(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9年03期)

骆兵,徐彩云[8](2019)在《古代戏曲在国学中的身份认同及探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学研究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古代戏曲在国学中的身份认同及其意义,是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尽管学术界对"国学"存在多重释义,但是都涵盖了对戏曲的身份认同。借鉴中西文化学者关于身份认同研究的成果、理论和方法,探讨国学与古代戏曲身份认同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彬[9](2019)在《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作为“案头之曲”的中国古代戏曲文学,涵盖了多种文学样式的特点。从它身上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小说、戏剧的故事性、冲突性、人物特点,也可以品悟到诗歌、词曲的抒情性、语言美。戏曲的这些特点,为戏曲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视角,为学生理解并传承中国文化、提高文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它成为了我们教学文本中相当重要,但又常常被忽略的一类文体。中国古代戏曲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难题,本文旨在发现戏曲文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总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帮助教师从学生及作品的特点出发,寻求更为高效、务实的古代戏曲教学策略,并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从而为高中生独立鉴赏古代戏曲艺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对高中语文古代戏曲教学的概念、文本特征、教学意义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戏曲、中国古代戏曲、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等概念的内涵,分析了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古代戏曲文本的特征,阐明了核心素养下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的意义,并对戏曲教学现状及戏曲校本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明确了中国古代戏曲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指明方向。接下来的第二、叁、四章将以教学流程为抓手,通过文本细读、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评价及阅读指导叁个环节中运用的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及示例。第二章——课前教学准备及策略。本章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及教科书中戏曲文本的特征,对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环节中的策略分别进行了叁方面的阐述。旨在指导教师抓住戏曲特征确定教学重点、在深入探究中解读文本,并从读诵唱演入手培育自身戏曲专业素养,进而充分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指导学生从掌握戏曲常识、自由初读文本、了解文本全貌、探寻历史渊源方面做好课前预习,为下一步课堂学习打好基础。第叁章是戏曲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组织及策略。本章通过激发兴趣、诵吟涵泳、体验传承等策略,指导学生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感受戏曲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戏曲教学效率。其中将通过听觉冲击、戏曲观赏点燃学生的创新期待;通过得法的诵读、多形式的涵泳使学生尽悟戏曲之美;通过曲词改写、剧本改写、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体验并传承戏曲文化。第四章——课后评价、课外阅读指导及策略。本章将指导教师通过对戏曲基础知识的考查,能力发展的测评,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戏曲相关知识,打好传统文化基础。为进一步增强学生鉴赏、思考、传承、理解戏曲文学的能力,并解决课上时间有限的问题,本章还指导教师多维度的引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通过横向、纵向、中西多角度比较阅读,整本书阅读,推荐阅读书目等课后阅读指导,丰富学生阅读经验,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第五章以课文《长亭送别》为例,恰当运用教学策略高效组织教学活动,并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以此论证古代戏曲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课前教师根据文本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在掌握戏曲常识、了解文本全貌基础上享受与文本的初次对话。课堂上教师通过观赏图画、戏曲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诵吟涵泳品味戏曲意境,揣摩人物心理;通过曲词改写增强文学素养及人文积淀。课后,通过“曲词改写量表”面向全体互评互改;通过比较阅读设疑引思,培养思维品质;通过推荐相关书目,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学策略的提出考虑到“核心素养下戏曲教学的意义”,及“戏曲校本课程开设现状”,后按照教学的流程对戏曲文本的教学策略进行较为完整的研究。尤其是诵读教学的实施方法、戏曲整本书阅读指导、戏曲阅读书目的推荐等教学策略及许多具体可行的教学示例的提出,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时间与经验的欠缺,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完善。(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1)

钱成[10](2018)在《明清以来泰州地区戏曲文化与运河文化关系刍议——兼论《古代戏曲研究》课程建设的时代化、地域化与特色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大运河以及域内通扬运河等河道水运和盐运带来的经济富饶,使得明清以来泰州戏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戏曲文化也成为泰州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因此,运河文化可谓泰州戏曲文化繁荣的源泉与载体之一。深入研究运河文化与泰州戏曲文化的独特关系,从新视角对泰州戏曲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与整理,有利于传承发展地方优秀戏曲,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需求,建设好大运河文化带泰州区域。同时,可以将以运河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古代戏曲研究》课程资源,推进此类课程建设的时代化、地域化与特色化。(本文来源于《泰州学术》期刊2018年00期)

古代戏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身为国粹的戏曲艺术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却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宣扬传统文化最大最有效的场所,其对大学生的戏曲教学在推动中国古代戏曲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戏曲论文参考文献

[1].马欢晨.弗莱循环论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9

[2].徐世中.高校古代戏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艺海.2019

[3].石雷.近年来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一瞥[J].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9

[4].赵家栋,殷艳冬.古代戏曲词语探源二则[J].古汉语研究.2019

[5].洪亮.浅谈古代服饰与戏曲服饰[J].中国京剧.2019

[6].刘宜欣.浅谈古代戏曲艺术之虚实结合表现手法[J].唐山文学.2019

[7].刘于锋.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的开创之作——评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J].戏剧艺术.2019

[8].骆兵,徐彩云.古代戏曲在国学中的身份认同及探讨意义[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9

[9].王彬.高中语文中国古代戏曲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10].钱成.明清以来泰州地区戏曲文化与运河文化关系刍议——兼论《古代戏曲研究》课程建设的时代化、地域化与特色化[J].泰州学术.2018

论文知识图

古代文学古代戏曲研究概述古代戏曲文物鉴赏-图21-3 山西新绛寨...古代戏曲文物鉴赏-图21-4 清人戏&#x...吴新雷所载张余荪扮演的《烂柯山·痴梦》古代戏曲文物鉴赏-图21-1 天津广东会...

标签:;  ;  ;  ;  ;  ;  ;  

古代戏曲论文_马欢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