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艺术论文_刘侃如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讽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肖邦,天佑,斯坦,不可靠性,戏剧,情景,言语。

反讽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侃如[1](2019)在《《北望园的春天》中的反讽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个世纪叁四十年代东北作家群蛰居在白山黑水之中,吸收着东北地域的广袤、遒劲、豪气与雄壮。他们或许稚嫩、青涩过,可却无时无刻不在舒张着东北地域的文化精髓,骆宾基作为东北作家群这个地域流派中的一员,东北文化精神对其影响自然是积极显着的。但同时他又保持着自己独特风格与个性,在"克制"的反讽下构成了《北望园的春天》独特的叙事手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刘俊梅[2](2019)在《反讽的统一性——论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爱伦·坡一生的美学原则就是追求文学作品的"效果或印象的统一"。在《一桶白葡萄酒》中,坡通过戏剧性反讽来制造来自灵魂的恐怖效果。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其价值观判断的荒谬使文本的表层叙述与深层内涵出现反差,从而使整个文本笼罩在一种恐怖的印象中,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和警醒,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内涵,间接地体现了坡对文学作品的道德关注。在坡看来,叙事作品的统一性也是以"真"为基础的,在该小说中,"真"主要体现在叙述者作为人物的前后一致性上。(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指南[3](2019)在《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的反讽艺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有社会讽刺色彩的一部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和反讽艺术的运用是吸引读者的主要方面,该着作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各种反讽手法应用得非常娴熟,也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方向。鉴于此,笔者将对《威尼斯商人》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剖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6期)

任江辉[4](2019)在《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反讽叙事艺术——以太宰治的《维荣之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宰治是日本战后初期文坛的知名作家之一,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核心人物。其叙事艺术表现力强,叙事策略精妙,叙事手法多样,而反讽叙事手法是其文学叙事的重要特色之一,其中《维荣之妻》便是其代表性作品。在《维荣之妻》中,无论是叙事情节和叙事话语,还是叙事人物和叙事母题,均体现出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现象与本质的背离,表层与内在的错位,从而蕴含着否定、嘲讽的委婉叙事,渗透着对战后日本传统的抗争和对当时社会秩序的批判,增添了反讽叙事的色彩,拓展了反讽叙事的张力,将太宰治的文学思想和艺术内涵彰显出来。(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柳诗阳[5](2019)在《《奥瑟罗》中的反讽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讽通常被分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结构反讽)和戏拟等几类。在《奥瑟罗》彰示主题和剧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景反讽作用甚大。此外,戏剧反讽作为一种特殊的反讽手法,同样在这部作品的戏剧架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这两种反讽样式,对《奥瑟罗》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8期)

杨丽娟[6](2019)在《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洛克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尝试性分析探讨了《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对小说男女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态度进行了详细解读,试图证明小说中的反讽艺术是可以在认识论中得到诠释,进一步验证了洛克的认识论在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均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慧清[7](2019)在《《天佑孩童》中的反讽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托尼·莫里森在其新作《天佑孩童》中,通过讲述深黑肤色姑娘布莱德的故事,首次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当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作品中运用反讽的手法通过对情境和结构等层次的描写反映了莫里森对于新环境下的种族歧视、肤色歧视、深黑肤色女性的生存问题及其主体构建的思考。(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8期)

杜佩云[8](2019)在《《弗兰肯斯坦》的反讽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国内学者大多从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和心理分析等宏观角度探究《弗兰肯斯坦》的文学价值,而对于小说中反讽艺术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拟从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两个方面分析《弗兰肯斯坦》的反讽艺术,揭示反讽与叙事紧密结合下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构建等方面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丽芳[9](2019)在《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反讽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加罗的婚礼》是18世纪后期法国着名喜剧家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叁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博马舍的代表喜剧。这部喜剧获得了极佳的喜剧效果,这得益于博马舍在剧中运用了反讽、误会、巧合、戏弄等多种喜剧手法。其中反讽手法的运用在剧本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揭露伯爵内心的龌龊想法、增添喜剧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叁个方面,探讨了反讽手法在《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运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8期)

刘晨阳[10](2019)在《凯特肖邦式的反讽艺术——以《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叙述者转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其将反讽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文中主要就以《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叙述者转变为例,对凯特肖邦式的反讽艺术进行介绍。(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11期)

反讽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爱伦·坡一生的美学原则就是追求文学作品的"效果或印象的统一"。在《一桶白葡萄酒》中,坡通过戏剧性反讽来制造来自灵魂的恐怖效果。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其价值观判断的荒谬使文本的表层叙述与深层内涵出现反差,从而使整个文本笼罩在一种恐怖的印象中,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和警醒,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内涵,间接地体现了坡对文学作品的道德关注。在坡看来,叙事作品的统一性也是以"真"为基础的,在该小说中,"真"主要体现在叙述者作为人物的前后一致性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讽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侃如.《北望园的春天》中的反讽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9

[2].刘俊梅.反讽的统一性——论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的叙事艺术[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9

[3].李指南.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的反讽艺术分析[J].戏剧之家.2019

[4].任江辉.日本无赖派作家的反讽叙事艺术——以太宰治的《维荣之妻》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柳诗阳.《奥瑟罗》中的反讽艺术[J].中国文艺家.2019

[6].杨丽娟.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艺术[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7].李慧清.《天佑孩童》中的反讽艺术[J].青年文学家.2019

[8].杜佩云.《弗兰肯斯坦》的反讽艺术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李丽芳.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反讽艺术[J].名作欣赏.2019

[10].刘晨阳.凯特肖邦式的反讽艺术——以《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叙述者转变为例[J].作家天地.2019

论文知识图

一26狂欢式的建筑形式与空间有利于激发...北京伊利亚艺术中心《构成7》布面油画1913年200×300cm俄...朱翌《植皮》2000)《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蔡国强1993布面,大批判一沃尔沃油彩150X120cm王...

标签:;  ;  ;  ;  ;  ;  ;  

反讽艺术论文_刘侃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