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鹤岗明仁眼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40例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低血糖患者以临床治疗及护理,使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患者及家属掌握监测血糖的正确方法。了解引起低血糖的诱发因素,并能主动避免和有效预防低血糖昏迷。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217-02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正常低限引起相应的症状与体征这一生理或病理状况,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成年人血浆糖低于2.8mmol/L(50mg/d)时为低血糖症。严重的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脑功能损害甚至死亡[1]。护理工作中加强宣教,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40例临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40例,共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2±3.5岁。用胰岛素治疗15例,口服降糖药25例。合并高血压16例,脑血管病18例,冠心病24例。主要表现为,饥饿、虚弱、头晕、心悸、出汗、嗜睡、甚至昏迷。在处理中主要补充葡萄糖,必要时可给予肾上腺素或氢化可的松。还应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2结果

4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发作期病人需绝对卧床,同时应加强保护性措施,以免病人烦躁或精神异常时发生坠床。对惊厥、抽搐、癫痫样发作的病人,必要时给予解痉及镇静剂,对嗜睡、昏迷的病人应给氧,经常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间歇期病人应及时进食,在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加用高蛋折膳食如牛奶、鸡蛋等,特别在睡前更应添加。

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血糖检测指标,了解血糖下降的速度与程度,因为这与低血糖的临床症状有关。如血糖下降快,应观察病人是否有饥饿、乏力、出汗、心悸等。反之,如表现为谵妄、易激动、木僵等征象,可能为脑部障碍症候群,提示血糖下降慢而持久。因此观察血糖指标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早期治疗[2]。

2.3对症护理

除对原发病的症状进行护理外,如病人出现饥饿,软弱、出汗、心悸、肢体震颤低血糖的早期表现,应遵医嘱补充葡萄糖,如血糖下降低,历时久,病人出现脑组织缺糖缺氧症候群,如精神失常、易激动、恐惧、幻觉、躁狂等,继以神经症状,有头痛、头晕、视力障碍、痉挛、偶有偏瘫、癫痫样发作、惊厥、抽搐、嗜睡及昏迷。发病时应有专人在旁边守候,防止病人碰作和咬伤,对频繁发作及持续状态的病人应置床挡,以防坠床。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

2.4治疗护理

(1)反复发作可造成病人悲观失望,抑郁淡漠,加之病人多肥胖、活动不便、精神反应迟钝,致使病人感到孤独。因此在护理上应针对上述心理进行解释,使病人与医护合作,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应仔细观察病人,协助医师及早找出低血糖的原因以根治。(2)发作期病人神志清、能吞咽、立即给病人口服糖水、糖块,多数可迅速改善症状,不能口服的病人,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若注射葡萄糖未见效,可重复上述剂量,并继以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点滴。紧急而严重的低血糖时,可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促使肝糖原分解,减少肌肉吸收血中葡萄糖,或胰高血糖素1mg肌内注射,促使糖原分解,并增加肾上腺素分泌,经上述处理血糖上升后,病人神志仍不清醒应高度怀疑脑水肿,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静脉滴注,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如有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4]。(3)间歇期的护理目的在于维持血糖正常浓度,防止低血糖发作,应给予多餐饮食。因胰岛β细胞瘤引起低血糖的病人可尽量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切除时可口服二氮嗪、链脲霉素等;如因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可适当酌情减少药物剂量。

2.5康复护理

指导病人注意发病前的症状和体征,讲解疾病性质及如何预防其发作,并进行精神安慰,帮助病人调整饮食种类、量和餐次,对特发性低血糖病人宜增加蛋白质、脂肪含量,避免饥饿,对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的病人,可试用小剂量镇静剂如安定、利眠宁等。给抗胆碱药物如普鲁苯辛、阿托品等,以延缓食物吸收和胰岛素分泌,由于病情可自然缓解,经过一段合理治疗后,对病人的病情可重新估计,以确定是否继续饮食治疗。对怀疑胰岛素细胞瘤的病人,应追踪观察。

3.讨论

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使用的降糖药物,不能随意更改或者增加降糖药物及其剂量。运动量增加时,要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及时加餐。l型糖尿病作强化治疗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应按要求在患者进餐前、后测血糖,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宜控制过严,一般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140mg/d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200mg/dl)即可;普通胰岛素注射后应在30min内进餐。初用各种降糖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血糖水平逐步调整药物剂量。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应急处理措施。患者应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食品,以便应急。

【参考文献】

[1]李纳新.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5):220-221.

[2]胡静.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临床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4):90-92.

[3]安丽平.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临床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26):135-135.

[4]赵金娥.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

标签:;  ;  ;  

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